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的初步观察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陶继伟 王奇骅 +3 位作者 褚梦琪 苏铃雅 方冬 沈丽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观察评估手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iOCT)技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iOCT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且行iOCT检查的132例患者的13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6例46只眼,女性86例8... 目的观察评估手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iOCT)技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iOCT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且行iOCT检查的132例患者的13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6例46只眼,女性86例86只眼;平均年龄61.7岁。玻璃体积血21只眼;黄斑疾病111只眼。以眼轴长度〉26、≤26mm将患眼分为高度近视组、非高度近视组,分别为28、104只眼。所有患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均行iOCT检查。记录手术开始至iOCT检查时间、iOCT检查时间、图像成像质量;手术中角膜水肿、前房粘弹剂残留、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等眼部情况。观察iOCT检查与手术者手术显微镜观察结果的一致性;iOCT检查结果对手术治疗策略的影响;与检查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图像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获取、未获取iOCT图像者分别为124、8只眼。iOCT检查发现黄斑区形态改变与手术者手术显微镜观察结果不一致者22只眼,占16.7%;因iOCT检查发现而改变手术策略者12只眼,占9.1%。高度近视组患眼iOCT图像成像质量明显低于非高度近视组(x2=17.13,P=0.001)。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手术开始至iOCT检查时间、角膜水肿是影响非高度近视组患眼i0CT图像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r=3.75、6.18,P=0.049、0.013)。手术后未见与检查相关的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iOCT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实时直观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下难以发现的黄斑区形态变化,指导手术者及时调整修正手术方式。高度近视、角膜水肿、手术开始至iOCT检查时间是iOCT图像成像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仪器设备 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联合3D手术视频系统和手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淳 陈秀菊 +2 位作者 刘明威 罗向东 黎晓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9-533,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3D手术视频系统和手术中OCT(iOCT)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接受PPV治疗的高度近视MF患者19例19只眼纳入研究。... 目的观察联合3D手术视频系统和手术中OCT(iOCT)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接受PPV治疗的高度近视MF患者19例1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12例;均为单眼。平均年龄(54.47±11.38)岁;平均眼轴长度(30.40±2.30)mm;平均logMAR BCVA 0.56±0.31;平均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视网膜劈裂最厚处厚度(maxRT)分别为(317.8±151.9)、(556.7±143.7)μm。手术中均采用3D手术视频系统的绿色电子滤镜显示模式,应用iOCT对黄斑区进行扫描,行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通道25G微创PPV,完全清除玻璃体后皮质,吲哚青绿(ICG)染色。19只眼中,未剥离内界膜(ILM)者6只眼,剥离部分ILM保留中心凹处直径3 DD大小ILM者13只眼,空气或硅油填充。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2±1.4)个月。观察末次随访时BCVA、黄斑区形态、CFT、maxRT变化。手术前后BCVA、CFT、maxRT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眼手术中均能清晰显示黄斑区细微结构,绿色电子滤镜显著增加ICG染色图像的对比度。iOCT均获得黄斑区清晰图像。平均手术时间为(35.5±8.2)min。末次随访时,19只眼中,MF愈合、好转分别为16、3只眼。平均CFT、maxRF分别为(178.5±103.5)、(341.8±83.8)μm;平均logMAR BCVA为0.35±0.22;与手术前CFT、maxRF、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81、7.154、5.129,P<0.001)。iOCT扫描发现微小全层黄斑裂孔2只眼。未出现与3D手术视频系统相关的并发症。结论3D手术视频系统可增强高度近视MF患眼黄斑区ICG染色对比度,iOCT能够发现微小医源性全层黄斑裂孔,手术中安全性较好;联合应用可提高患眼手术后MF愈合率和BC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仪器设备 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视网膜劈裂症/外科学 近视 退行性/并发症 3D手术视频系统
原文传递
手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在黄斑疾病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奇骅 陶继伟 +1 位作者 林晶晶 沈丽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评估手术中OCT(iOCT)在黄斑疾病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因黄斑疾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的71例患者71只眼纳入... 目的观察评估手术中OCT(iOCT)在黄斑疾病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因黄斑疾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的71例患者7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47例47只眼;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63.35±10.01)岁。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包括特发性黄斑裂孔26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42只眼、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3只眼。由同一眼科医生于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吲哚青绿染色辅助剥除黄斑区内界膜手术中行iOCT检查,记录内界膜剥除前后患眼黄斑区发生的形态变化。对比分析iOCT与手术者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同时记录因iOCT结果而改变原定手术治疗策略的病例。结果71只眼中,iOCT与手术者显微镜下判断一致者63只眼(90.14%),非一致者8只眼(11.27%)。iOCT与手术者显微镜下判断非一致者中,特发性黄斑裂孔5只眼(62.50%)、特发性黄斑前膜2只眼(25.00%)、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1只眼(12.50%)。71只眼中,因iOCT结果而发生手术治疗策略改变8只眼(11.27%)。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5只眼(62.50%)、特发性黄斑前膜2只眼(25.00%)、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1只眼(12.50%)。治疗策略的改变主要为更改眼内填充物及再次剥膜。结论iOCT在黄斑疾病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中可以及时发现手术显微镜下难以察觉的细微形态变化,指导手术者及时调整修正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仪器设备 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黄斑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