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历史范畴的“抽象劳动”——基于马克思抽象方法视角的分析
1
作者 熊小果 《晋阳学刊》 2024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一些学者多以马克思极具张力的文本叙述为起点,直观地分析抽象劳动概念的内涵。事实上,须以理解马克思“抽象方法”为基础,才能准确理解作为历史范畴的“抽象劳动”的哲学内涵,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用充满张力的方式,叙述抽象劳动构成实... 一些学者多以马克思极具张力的文本叙述为起点,直观地分析抽象劳动概念的内涵。事实上,须以理解马克思“抽象方法”为基础,才能准确理解作为历史范畴的“抽象劳动”的哲学内涵,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用充满张力的方式,叙述抽象劳动构成实体和表现形式之规定性的文本的含意。马克思的抽象方法是基于内在矛盾对社会历史运动机制和关系的把握,而抽象方法前提性批判下的抽象劳动并非经济学范畴,是对社会历史内在矛盾进行前提性辩证批判的历史哲学范畴。抽象是真实发生的社会历史的一种过程,抽象劳动是人类劳动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殊形态,抽象劳动的“抽象统治”是抽象对社会的同质化形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抽象劳动 抽象方法 现实抽象
下载PDF
价值形式、现实的抽象与象征秩序——从阿多诺到齐泽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玮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在马克思所预言的“抽象成为统治”的时代特质下,阿多诺通过对价值形式和“现实的抽象”问题的强调,将政治经济学批判延伸到同一性批判的维度,这构成了齐泽克介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入口。后者在“抽象”本身以对象性的方式直接呈... 在马克思所预言的“抽象成为统治”的时代特质下,阿多诺通过对价值形式和“现实的抽象”问题的强调,将政治经济学批判延伸到同一性批判的维度,这构成了齐泽克介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入口。后者在“抽象”本身以对象性的方式直接呈现的背景下,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思路。本文通过发展批判理论所强调的价值“形式规定性”,在象征秩序的范畴中重新探讨了被知识资本主义形式所深化的问题,从阿多诺“对象优先性”的理论空间中引申出“无产阶级化”的主体革命立场,将“对象优先性”所本处的消极位置逆转为彻底的进攻姿态,并诉诸具有革命潜能的“空洞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法兰克福学派 齐泽克 现实抽象 价值形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载PDF
齐泽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左派辩证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玮杰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5-61,共7页
在左派哲学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大旗下,齐泽克利用拉康式的症候概念将商品形式分析与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视差"的方式结合起来,重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矛头直指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创伤性内核",进而将卢卡... 在左派哲学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大旗下,齐泽克利用拉康式的症候概念将商品形式分析与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视差"的方式结合起来,重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矛头直指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创伤性内核",进而将卢卡奇、索恩-雷特尔及资本逻辑学派的阐释方案斥为唯心主义辩证法,最终把打碎资本体系的希望寄托在以否定性为核心的左派辩证法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政治经济学批判 黑格尔 拜物教 现实抽象
原文传递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批判——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嘉昕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3,共7页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或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关系问题得到了学界新的关注。《哲学的贫困》构成了理解二者关系的关键一环。《哲学的贫困》的写作背后,是马克思恩格斯同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或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关系问题得到了学界新的关注。《哲学的贫困》构成了理解二者关系的关键一环。《哲学的贫困》的写作背后,是马克思恩格斯同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论战。这一思想史回顾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指向,即对观念范畴背后的现实社会关系的说明。客观来说,当时马克思还没有完成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在"阶级斗争"和"劳动工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在后来看来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的判断。但是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历史性本质意义上,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批判构成了我们全面理解剩余价值理论、阐释政治经济学批判辩证方法的重要方法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贫困》 蒲鲁东 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 现实关系抽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