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 被引量:161
1
作者 王名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1,共4页
史际春、张扬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属性与组织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税收优惠、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及市场的法律关系三方面的分析,厘定了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和外延,探讨了它的立法规范及其调整。王名认为,非营利组织因其具有不同... 史际春、张扬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属性与组织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税收优惠、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及市场的法律关系三方面的分析,厘定了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和外延,探讨了它的立法规范及其调整。王名认为,非营利组织因其具有不同于企业和政府的特殊功能(包括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社会协调与治理、政策倡导与影响)而得以存在和发展,并因之而影响社会;由此,也可以将其分为动员资源型、公益服务型、社会协调型、政策倡导型等四种类别。陈旭清着重论述了非营利组织与非传统安全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联性,认为非营利组织从总的方面来看,对非传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也会给社会造成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张帆利用福利经济学中的失灵理论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研究非营利组织,认为作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两种重要方式,非营利组织和劳动力市场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两者同生共存,缺一不可。陈秋苹则透过公共治理的视角观察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认为非营利组织面临公共权力冲突、社会角色冲突、经济利益冲突时,需要在责权对等的原则下,通过主客观责任互动,唤起每个人的志愿公益精神,构建公共责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社会功能 分类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政府体系 公共职能 现实生活
原文传递
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 被引量:74
2
作者 靳玉乐 陈妙娥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1,共5页
文化哲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给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了一个新的课程文化思维空间。新课程改革在以直面现实生活、彻底的人文精神为特征的广阔文化哲学视野下 ,重新思考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以期... 文化哲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给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了一个新的课程文化思维空间。新课程改革在以直面现实生活、彻底的人文精神为特征的广阔文化哲学视野下 ,重新思考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以期建立新的课程文化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文化哲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以人为本 思维方式 思维空间 课程文化 现实生活 哲学视野 人文精神 重新思考 文化精神 文化模式 世界观 方法论
原文传递
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 被引量:74
3
作者 朱美燕 朱凌云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2年第6期20-22,共3页
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 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的损害。在我国总数为2250万的互联网用户中,青少年已成为网民的主力军。 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已成为青少年成长中的新陷阱,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上网行为 网络成瘾综合症 现实生活 社会活动 情绪问题 总数 过度使用 损害 烦恼
下载PDF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96
4
作者 吴小燕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实践探索 现实生活 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人的发展 数学课程 教科书 社会
原文传递
关于什么是宪法 被引量:86
5
作者 蔡定剑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101,共10页
一、导语 在走向法治的今天,普通法律已越来越深人大众生活,为广大民众所熟悉。如刑法早就为人们所熟知,民法和经济法也广为人们运用来解决自己的纠纷,行政法也在日益走向大众生活,民告官已成为耳熟能详的话语。惟有宪法在现实生... 一、导语 在走向法治的今天,普通法律已越来越深人大众生活,为广大民众所熟悉。如刑法早就为人们所熟知,民法和经济法也广为人们运用来解决自己的纠纷,行政法也在日益走向大众生活,民告官已成为耳熟能详的话语。惟有宪法在现实生活中仍默默无闻,倍受冷落。从老百姓到高层领导,知道有一个宪法被称之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大众生活 现实生活 高层领导 根本大法 经济法 行政法 民告官
原文传递
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 被引量:50
6
作者 刘济良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48,共3页
我国道德教育的效率低、效果差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人性基础 ,脱离了现实生活根基 ,失去了主体对象 ,过于意识形态化。因此 ,改革道德教育就要树立人文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改革传统非此即彼的道德教育方法 ,确... 我国道德教育的效率低、效果差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人性基础 ,脱离了现实生活根基 ,失去了主体对象 ,过于意识形态化。因此 ,改革道德教育就要树立人文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改革传统非此即彼的道德教育方法 ,确立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人性 道德理想主义 现实生活 教育理念 教育方法 学生主体地位
下载PDF
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 被引量:76
7
作者 钱中文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4期7-23,共17页
本文认为,应把文艺评论中的简单反映论和能动的反映论区别开来,不作区别,很可能导致新的庸俗社会学。从反映论观察文学,文学的某些本质方面可以得到阐明,也可以使用其它层次的方法研究文学,但不能把反映论直接移植于文学创作,在创作中... 本文认为,应把文艺评论中的简单反映论和能动的反映论区别开来,不作区别,很可能导致新的庸俗社会学。从反映论观察文学,文学的某些本质方面可以得到阐明,也可以使用其它层次的方法研究文学,但不能把反映论直接移植于文学创作,在创作中要以审美反映代替反映论。审美反映有其自身结构,它是由心理层面、感性认识层面、语言形式层面、实践功能层面组成的统一体。审美反映中主观性的创造力表现为对现实的改造,现实呈现为三种形态:现实生活,心理现实,审美心理现实。心理现实中主客观时时产生双向转化,客观因素的主观化,主观因素的对象化。侧向主观的审美倾斜,可以形成创新,也可能失去沟通。审美反映的动力源,来自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审美心理定势的动态结构(格局)形成一触即发的内驱力,不断要求主体去获得实践的满足。审美心理定势的不断更新,促使主体不断走向审美反映新岸。不存在没有表现的审美反映,自我在表现中找到归宿。审美反映的无限多样,一是现实的无限性,二是主观性是一种不断更新的动力。凡是主观性不强的审美反映可能是失败的审美反映。创作个性是主观性的最高要求,是创造的极致。最丰富的是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理定势 心理现实 文学创作 现实生活 作家 现实主义文学 心理层面 审美感情 创作个性 主观化
下载PDF
分配正义:从弱势群体的观点看 被引量:80
8
作者 姚大志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4,共8页
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现实生活,"正义"在目前的中国都是一个关键词。从理论研究看,近年来正义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非常关注社会正义问题。从现实生活看,近年来中国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 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现实生活,"正义"在目前的中国都是一个关键词。从理论研究看,近年来正义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非常关注社会正义问题。从现实生活看,近年来中国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弱势群体 现实生活 正义问题 学术研究 关注社会 关键词 政治学
原文传递
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 被引量:65
9
作者 邢占军 《人民论坛》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体验论幸福感的观点认为: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幸福感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关键词 心理体验 幸福感 价值取向 观点 求和 现实生活 因素 幸福指数 需求 发展状况
下载PDF
关于村民自治主体性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69
10
作者 程为敏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6-133,208,共9页
作者把村民自治当作一个独立主体放在农民—国家关系框架下进行考察,通过党—村关系与乡—村关系两条脉络刻画当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二元悖论”困境,把握村民自治内在的首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分别从残缺式产权、服从型民主、非... 作者把村民自治当作一个独立主体放在农民—国家关系框架下进行考察,通过党—村关系与乡—村关系两条脉络刻画当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二元悖论”困境,把握村民自治内在的首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分别从残缺式产权、服从型民主、非决策参与及输局博弈等方面阐发村民自治主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及其在农民—国家关系中被动、单向、内敛的地位,并从内在权利与外在权力之间的关系视角揭示出这种地位产生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若干思考 农村村民自治 国家关系 独立主体 基本特征 现实生活 决策参与 农民
原文传递
论问题式学习中的“问题” 被引量:63
11
作者 师保国 申继亮 许晶晶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5-58,共4页
问题式学习,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即PBL,一般是指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解决一些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其正式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一种让学... 问题式学习,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即PBL,一般是指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解决一些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其正式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一种让学生面对情景性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去试图找到有意义的解答的教学策略”①。同时,PBL也是与当前所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原则非常吻合的一种教学模式②。PBL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自那以后,不断得到精炼和发展,到目前已经被应用到包括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工程教育、商业教育、社会工作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与此同时,也开始渗透至中小学教育中。由于PBL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技能非常有效③,因此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问题”在PBL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学习 “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工作教育 PBL 1969年 中小学教育 现实生活 意义建构 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 教学原则 神经病学 工程教育 商业教育 学科领域 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 情景性 医学院 加拿大
原文传递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被引量:48
12
作者 方立天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禅宗思想 心性论 感性生活 禅修 现实生活 即心即佛 日常生活 精神境界 自我超越 《坛经》
原文传递
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 被引量:58
13
作者 杨义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84,共12页
文学地理学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学科分支,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学术沃土。它使文学研究"接上地气",接上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第一流资源,敞开了区域文化类型、文化层面剖析、族群分布,以及文化空间的转移和流动四个巨大的空间,... 文学地理学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学科分支,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学术沃土。它使文学研究"接上地气",接上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第一流资源,敞开了区域文化类型、文化层面剖析、族群分布,以及文化空间的转移和流动四个巨大的空间,于其间生发出"七巧板效应"、"剥洋葱头效应"和"树的效应"、"路的效应"。"一气四效应",乃是文学地理学在辽阔的文化空间中,为我们的研究输入的源源不绝的学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渊源 中国历史文化 文化空间 文学研究 现实生活 文化类型 文化层面
原文传递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放桐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4-10,共7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者 后后现代主义 近代哲学 现实生活 哲学思维方式 现代哲学 哲学走向 邓小平理论
原文传递
潜在课程初探 被引量:49
15
作者 吴也显 《教育研究》 1987年第11期48-51,70,共5页
当代课程研究的趋势之一是逐渐将非计划的学习活动纳入课程领域之中,在教育上强调整体经验的学习。这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就是指的潜在课程(或称隐蔽课程)。由于它把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新鲜经验,如学校的特性、同侪文化、学校气氛... 当代课程研究的趋势之一是逐渐将非计划的学习活动纳入课程领域之中,在教育上强调整体经验的学习。这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就是指的潜在课程(或称隐蔽课程)。由于它把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新鲜经验,如学校的特性、同侪文化、学校气氛及文化、教师期望等等也纳入列课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课程 学习活动 课程研究 隐蔽课程 现实生活 教师期望 经验 学校
原文传递
建筑的场所精神——西扎建筑的诠释 被引量:43
16
作者 蔡凯臻 《时代建筑》 2002年第4期74-81,共8页
本文通过对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建筑经历和主要作品的介绍,揭示西扎对于场所精神的独特理解和诠释,从中总结出西扎独特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
关键词 建筑 场所 现实生活 阿尔瓦罗·西扎
下载PDF
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观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攀峰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9,共6页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基础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基础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积极建构学生完满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其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生活 可能生活 基础性目的 发展性目的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机器歧视及应对之策 被引量:43
18
作者 曹建峰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6年第12期15-19,共5页
0引言 算法、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在干涉、在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算法将我们在网络世界中的各种足迹和活动、上网习惯、购物记录、GPS位置数据等统统转变为对我们的评分和各种预测。我们在网络中的存在日益受到算法左右,我们日益生活... 0引言 算法、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在干涉、在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算法将我们在网络世界中的各种足迹和活动、上网习惯、购物记录、GPS位置数据等统统转变为对我们的评分和各种预测。我们在网络中的存在日益受到算法左右,我们日益生活在一个打分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网习惯 位置数据 不透明性 信用评分 决策行为 现实生活 构建技术 评估软件 歧视问题 图像识别
下载PDF
纪实不是真实 被引量:32
19
作者 钟大年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3期19-28,共10页
当人们谈论纪实时,总愿意把它与真实联系在一起,似乎纪实就是真实。纪实是真实吗?本文作者认为,纪实不是真实,纪实是一种美学风格,是一种与真实的关系。纪实风格强调纪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强调纪录形声一体化的行为活动;纪实的审美不... 当人们谈论纪实时,总愿意把它与真实联系在一起,似乎纪实就是真实。纪实是真实吗?本文作者认为,纪实不是真实,纪实是一种美学风格,是一种与真实的关系。纪实风格强调纪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强调纪录形声一体化的行为活动;纪实的审美不是在冷眼旁观中进行,而是在创作者投入了情感与评价的“参与的观察”中完成的;纪实又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建立在表达层与内容层相一致的基础上;纪实的真正目的,是创作者通过对客体的观照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因而纪实的品格必须上升为思维的品格,并把握好实与虚的关系,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层次,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者 纪实风格 叙事方式 摄影机 真实性 现实生活 电视片 创作模式 观众 镜头
下载PDF
《棋王》与道家美学 被引量:36
20
作者 苏丁 仲呈祥 《当代作家评论》 1985年第3期20-26,共7页
这题目很可能招来非议。一篇出自当今青年手笔的知识青年题材小说,怎能荒唐地与道家美学挂钩?但,任何一位当代作家,从现实生活潮流中提取审美观念时,总会同时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美学遗产的滋养。阿城的中篇小说《棋王... 这题目很可能招来非议。一篇出自当今青年手笔的知识青年题材小说,怎能荒唐地与道家美学挂钩?但,任何一位当代作家,从现实生活潮流中提取审美观念时,总会同时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美学遗产的滋养。阿城的中篇小说《棋王》(载《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就很值得玩味。它在审美追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一生 道家美学 民族文化 审美追求 上海文学 中篇小说 知识青年 审美观念 当代作家 现实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