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文化的精神实质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同舫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60,共6页
网络文化是一种具有无限魅力的新型亚文化,它是作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化而与现实文化交融发展的。网络文化以虚拟方式构建,虚拟性是网络文化贯穿的基本精神;网络文化承袭了现代理性精神而具有工具理性;网络文化是一种超时空、超现代、... 网络文化是一种具有无限魅力的新型亚文化,它是作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化而与现实文化交融发展的。网络文化以虚拟方式构建,虚拟性是网络文化贯穿的基本精神;网络文化承袭了现代理性精神而具有工具理性;网络文化是一种超时空、超现代、超想象、超真实的乌托邦文化,超现实性是其后现代性精神特质;网络文化受经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等社会现实因素的层层制约,现实制约性是其前现代性精神特质。网络文化是一种人化文化,必然随着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而逐渐走向独立和自由,并将推进和提升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虚拟性 工具理性 超现实性 现实制约性 精神实质 现代理性精神 现代 主流意识形态 精神特质
原文传递
平民立场的现实审察──论刘醒龙近期小说创作 被引量:6
2
作者 贺仲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2-95,共4页
平民立场的现实审察论刘醒龙近期小说创作贺仲明本文所言的“平民”,指的是排除了知识分子和游民之外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群体,它的主体成分有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工人、农民以及部分小知识分子。在文化的内涵上,由于他们社会地位和教育... 平民立场的现实审察论刘醒龙近期小说创作贺仲明本文所言的“平民”,指的是排除了知识分子和游民之外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群体,它的主体成分有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工人、农民以及部分小知识分子。在文化的内涵上,由于他们社会地位和教育的局限,普遍性的缺乏历史感和社会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醒龙 平民立场 近期小说 分享艰难 现代理性精神 知识分子 “小人物” 物质贫困 平民大众 现实主义文学
下载PDF
走在时代的深处——鲁迅与时代关系的再认识
3
作者 白建西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22,共8页
走在时代的深处——鲁迅与时代关系的再认识●白建西11926年,当郭沫若投笔从戎,随革命军北伐,出任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号称“五分钟战前讲演,就抵得上三个师团”之时,鲁迅却仍蜗居于“寂寞新文苑,平安旧... 走在时代的深处——鲁迅与时代关系的再认识●白建西11926年,当郭沫若投笔从戎,随革命军北伐,出任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号称“五分钟战前讲演,就抵得上三个师团”之时,鲁迅却仍蜗居于“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的古都北平,不仅没有表现出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狂人日记》 时代关系 现代理性精神 莎士比亚 五四新文化运动 理性与感性 民族精神 五四时代 理性神话
下载PDF
论朱自清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侯迎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92,共5页
朱自清散文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温柔敦厚之美”,而对其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则很少关注。从文化与散文相结合的角度,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具有四个方面的现代理性精神,即个性自由精神、民主科学精神、专业学... 朱自清散文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温柔敦厚之美”,而对其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则很少关注。从文化与散文相结合的角度,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具有四个方面的现代理性精神,即个性自由精神、民主科学精神、专业学理精神和批判重建精神。这四个方面表现了朱自清散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具有的现代理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现代理性精神 个性自由 民主科学 专业学理 批判重逢
下载PDF
文学史批评的现代理性精神——陈思和与他的新文学整体观
5
作者 夏锦乾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3-149,共7页
一在当代文学批评中,陈思和的批评有一种强烈的求“解”心理——“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寻求答案”①。他选择现代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也是因为现代文学离当代现实“不远不近”,在当时最适宜于他对现实中一些尚未冲破的“当代禁区”作“大胆... 一在当代文学批评中,陈思和的批评有一种强烈的求“解”心理——“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寻求答案”①。他选择现代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也是因为现代文学离当代现实“不远不近”,在当时最适宜于他对现实中一些尚未冲破的“当代禁区”作“大胆探索”。因此,他惯于把历史与现实置于方程等式的两边,历史仅仅成为陈思和探索现实的一套思维语言,对历史的曲折过程的“运算”,明确地指向当代现实和它的未来。读他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一书,不论是论及新文学的寻根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思和 新文学史 整体观 中国新文学 现代理性精神 战斗精神 批评家 忏悔意识 现代文学 二十世纪
原文传递
实事求是的现代多重文化意含
6
作者 胡根荣 《当代社科视野》 1995年第9期9-11,共3页
实事求是,内涵甚丰。本文试图在辨析实事求是本意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谈谈自己对实事求是现代意含的理解。一、实事求是的本意辩析阐述本论题之前,有必要对实事求是这一广为流传的社会语言,作一辞源学含义上的辨析。如同"刻舟求剑&... 实事求是,内涵甚丰。本文试图在辨析实事求是本意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谈谈自己对实事求是现代意含的理解。一、实事求是的本意辩析阐述本论题之前,有必要对实事求是这一广为流传的社会语言,作一辞源学含义上的辨析。如同"刻舟求剑"、"画龙点睛"、"审时度势"、"吃饭穿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多重文化 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文化 现代理性精神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社会实践 世界观 客观存在
下载PDF
讲堂“敬告”与铁屋“呐喊”——“五四”启蒙的资格与姿态
7
作者 汪成法 《粤海风》 2009年第1期3-6,共4页
一尽管可以把中国现代化的起点追溯至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前后的新民时代,但真正确立了中国现代启蒙话语的还是从《新青年》时代开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如李慎之先生所说:"到1919年的‘五四’,中国才算是有了一... 一尽管可以把中国现代化的起点追溯至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前后的新民时代,但真正确立了中国现代启蒙话语的还是从《新青年》时代开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如李慎之先生所说:"到1919年的‘五四’,中国才算是有了一场真正的启蒙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者 现代 蒙昧状态 专制主义 蒙昧主义 自我启蒙 现代理性精神 资格
原文传递
大众娱乐理念的张扬与现代理性精神的缺失——评电视剧《神探狄人杰Ⅱ》
8
作者 贾冀川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
经过两年多的磨砺,《神探狄仁杰Ⅱ》在2006年11月下旬登陆央视八套。没有超级大腕,也没有大肆炒作,但收视率与两年前的第一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影视创作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拍摄续集成功的不多,所谓“续集不如头集”几乎是... 经过两年多的磨砺,《神探狄仁杰Ⅱ》在2006年11月下旬登陆央视八套。没有超级大腕,也没有大肆炒作,但收视率与两年前的第一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影视创作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拍摄续集成功的不多,所谓“续集不如头集”几乎是个普遍规律。尽管电视剧《神探狄仁杰Ⅱ》也取得了不俗的收视,但在某种意义上仍没有摆脱这一规律的宿命,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理性精神 电视剧 张扬 乐理 大众 影视创作 狄仁杰 第一部
原文传递
甘美的苦果——序喻大翔《用生命拥抱文化》
9
作者 黄维梁 《南方文坛》 2003年第3期69-72,共2页
关键词 学者散文 散文理论 文学理论 生命 现代理性精神
原文传递
大众娱乐理念的狂欢与现代理性精神的失语——评《神探狄人杰Ⅱ》
10
作者 贾冀川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73,共2页
经过两年的磨砺,《神探狄仁杰Ⅱ》在2006年11月下旬悄无声息地登陆央视八套。没有超级大腕,也没有大肆炒作,但收视率与两年前的第一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电视、电影推出续集时由于受到商业利益驱使而往往致使口碑大不如前,所谓“续集... 经过两年的磨砺,《神探狄仁杰Ⅱ》在2006年11月下旬悄无声息地登陆央视八套。没有超级大腕,也没有大肆炒作,但收视率与两年前的第一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电视、电影推出续集时由于受到商业利益驱使而往往致使口碑大不如前,所谓“续集不如头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仁杰 李元 元芳 狄阁老 大众娱乐 剧情 观众 现代理性精神 失语
原文传递
用现代理性批判精神重构大宋王朝--以何辉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王朝》系列为考察中心
11
作者 陈爱强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0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近年何辉陆续发表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王朝》系列,不但继承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历史小说通过历史反观、接通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精神的文学传统,而且运用“五四”文学以来的现代理性批判精神重评、重构宋太祖赵匡胤宋初时期的精彩历史故... 近年何辉陆续发表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王朝》系列,不但继承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历史小说通过历史反观、接通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精神的文学传统,而且运用“五四”文学以来的现代理性批判精神重评、重构宋太祖赵匡胤宋初时期的精彩历史故事。再把《大宋王朝》放到中国当代历史小说“雅俗融合”的发展趋势中来考察,如果说二月河的历史小说是“俗”的代表,那么前者在现代理性批判精神的观照下,形成了重新解读宋朝历史谜案、倡导现代英雄观、“大结构”的情节框架、舒缓相间的叙事节奏等现代性特征,则成为中国当代历史小说中“雅”的代表。这也是《大宋王朝》系列小说的文学史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理性批判精神 现代英雄观 大结构
下载PDF
《人文杂志》复刊百期笔谈──寄语《人文杂志》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正典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共1页
《人文杂志》复刊百期笔谈──寄语《人文杂志》王正典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我院与省社科联合办的《人文杂志》自五十年代创刊以来,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中间虽停刊过一段,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它又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以更加... 《人文杂志》复刊百期笔谈──寄语《人文杂志》王正典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我院与省社科联合办的《人文杂志》自五十年代创刊以来,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中间虽停刊过一段,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它又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为两个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人文精神 思想道德素质 “人文” 《伊川易传》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现代理性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毛泽东思想
下载PDF
闲话隐私 被引量:1
13
作者 亦菲 《江南论坛》 1998年第8期24-24,共1页
隐私,顾名思义,是指公民个人隐藏的私事和心中蕴含的秘密。袒露与否,这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隐秘藏私的艺术,是个人为了在心灵深处拥有一块芳草地的处世艺术。 然而,在追求泱泱君子之风的中国,人们总是不太习惯去承认个体独自存在的合... 隐私,顾名思义,是指公民个人隐藏的私事和心中蕴含的秘密。袒露与否,这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隐秘藏私的艺术,是个人为了在心灵深处拥有一块芳草地的处世艺术。 然而,在追求泱泱君子之风的中国,人们总是不太习惯去承认个体独自存在的合理性,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力图使私生活公开化,更不会去尊重和保护别人的隐私。君子坦荡荡,怎能有不可告人和难以启齿的隐秘私事呢?个人的一切,似乎都应向组织汇报,组织也有了解你一切隐私的权力;儿女的一切,都应该毫无保留地告诉父母;而夫妻间更应无话不谈,无私可隐……于是,一方面人们对隐私问题总是欲盖弥彰,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闲话 尊重和保护 无话不谈 现代理性精神 地力图 毫无保留 公民个人 个性化 幸福之家
下载PDF
鲁迅乡土小说中价值与审美的悖反现象 被引量:1
14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2-112,共1页
丁帆在《长江学术》2014年第4期撰文指出,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并存着改造农业社会国民劣根性的使命感与哀怜同情农民的儒者之心,这两种文化价值在其中所形成的理念叙述中的冲突,造成了作者对传统的“乡土中国”的两种感情--“深刻... 丁帆在《长江学术》2014年第4期撰文指出,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并存着改造农业社会国民劣根性的使命感与哀怜同情农民的儒者之心,这两种文化价值在其中所形成的理念叙述中的冲突,造成了作者对传统的“乡土中国”的两种感情--“深刻的批判”与“深刻的眷恋”的混合。他的现代理性精神与关涉传统的文化感情始终处在难以弥合的紧张之中。一方面,改造国民性的使命感迫使他从一个更高的哲学文化层次上来审视他笔下的芸芸众生,用冷峻尖刻的解剖刀去杀戮那一个个腐朽的魂灵,从而剥开封建文化那层面纱;另一方面,那种哀怜同情农民的大慈大悲的儒者之心又以一种传统的情感方式隐隐地表现在他的乡土小说之中,其“深刻的眷恋”在表现出普世性的人道主义精神时,又制约着对封建王权和奴性教育的统冶思维更有力的批判。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虽然有时能够成为有机的整体,但更多的是两者冲突下形成的悖论。这使鲁迅的乡土小说呈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以《阿Q正传》为代表,更多充满了理性之光和批判精神;一种是以《故乡》《祝福》为代表,更多表现了对“地之子”的哀怜。理性精神与文化情感在鲁迅意识结构中的碰撞和整合,使得鲁迅的乡土叙事鲜明地呈现出双声对话结构,即一种声音言说的是启蒙话语,另一种声音言说的是个人话语。从而,也使其乡土小说创作的悲剧审美形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特征--酒神的悲剧精神与柔美的田园牧歌相杂糅的表现形态交错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文化价值 审美形态 鲁迅 现代理性精神 改造国民性 悖反 人道主义精神
下载PDF
人与自然的现代史诗——读李寿和的《荆江分洪大特写》
15
作者 吴建波 《长江文艺》 1999年第5期66-66,共1页
李寿和君,以“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写成了这部《荆江分洪》,并且还打算继写《葛洲坝》和《三峡》,合成“新长江三部曲”。读李寿和的《荆江分洪》,往往被它那种深沉博大的历史感和现代理性精神所震撼。它的这一成功... 李寿和君,以“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写成了这部《荆江分洪》,并且还打算继写《葛洲坝》和《三峡》,合成“新长江三部曲”。读李寿和的《荆江分洪》,往往被它那种深沉博大的历史感和现代理性精神所震撼。它的这一成功及其特色,首先在于它的纪实性,作者曾谈到:最初被“荆江分洪”所激动而产生创作冲动时,本是想用虚构的方式写小说的。但在为写小说作素材积累的调查过程中,“深感现实生活本身的伟大”,“深感现实生活就是最高明的作家”,于是改变初衷,选择了纪实性报告这种兼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于一炉的特殊文体。《荆江分洪》的魅力所在,是它的“实录”风格,不仅在文学史上首次再现了荆江分洪工程的历史面目,而且对于中国水利史和治理长江的历史具有相当的文献参考价值。荆江分洪是建国初期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大型经济建设工程,对其实录比虚构更有助于读者认识清楚它的历史面目及对于共和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分洪工程 人与自然 二十年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纪实性 现代理性精神 现实生活 中国人民 参考价值 三部曲
原文传递
民企改革的最大敌人往往来自阵营内部
16
作者 曾水良 《中国商人》 2010年第8期18-18,共1页
中国民企治理的实质是民营企业改革与改造,是在企业中注入一种现代理性精神,是以程序化、规则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去取代民企与生俱来的家族化、个人化、神秘莫测化、感性化和原始化。治理后的企业,个人背景和出身不再是具有影响力的... 中国民企治理的实质是民营企业改革与改造,是在企业中注入一种现代理性精神,是以程序化、规则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去取代民企与生俱来的家族化、个人化、神秘莫测化、感性化和原始化。治理后的企业,个人背景和出身不再是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唯一起决定作用的是正式的职务和标准的工作程序,“人”和“老板”的作用已经退居其次,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科学的组织架构、被严格执行的工作职责和正常的现代化组织管理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改革 民企 敌人 现代理性精神 个人背景 工作程序 “老板” 组织架构
原文传递
法学应弘扬理性精神
17
作者 张恒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共1页
法学应弘扬理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恒山博士"理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经典概念。"理性"也是西方方法学的经典性概念。"理性"概念以及这一概念的运用,对于以西方为先导的近代人类法律文明制度的形成、发展所起的推进作... 法学应弘扬理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恒山博士"理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经典概念。"理性"也是西方方法学的经典性概念。"理性"概念以及这一概念的运用,对于以西方为先导的近代人类法律文明制度的形成、发展所起的推进作用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自从西方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扬理性 法律制度 观念现代 法学研究 现代理性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 西方哲学 现代 民族意识 工业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