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 被引量:90
1
作者 黄曼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本文在对经典的含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系统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及延传的历史进程。经典既是实在本体又是关系本体 ,是那些能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 ,它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 ,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意识形态、精神... 本文在对经典的含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系统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及延传的历史进程。经典既是实在本体又是关系本体 ,是那些能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 ,它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 ,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意识形态、精神价值以及知识、审美诸系统的变化与整合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 ;革命化与审美化、民族化与现代化、大众化与精英化三对关系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延传的不同路向 ;而新时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重读与反思 ,则展现了现代文学经典在延传中变异和重构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经典 阐释空间 意识形态 精神价值 叙事文学 审美特征
原文传递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 被引量:54
2
作者 贺桂梅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41,46,共14页
文章主要追溯80年代“纯文学”观念由怎样的知识表述构成,并分析这种表述方式的意识形态特性。论文把起点设定为对当前有关“文学性”问题的反省,认为首先需要区分“体系内批判”和建立在对艺术体制自觉基础上的“自我批判”这两个层次... 文章主要追溯80年代“纯文学”观念由怎样的知识表述构成,并分析这种表述方式的意识形态特性。论文把起点设定为对当前有关“文学性”问题的反省,认为首先需要区分“体系内批判”和建立在对艺术体制自觉基础上的“自我批判”这两个层次。当前的文学常识主要是80年代建构出来的,因此,厘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是进行文学性讨论的历史前提。“纯文学”体制形成于80年代后期,并主要在三个领域内运行,其一是以“诗化哲学”代表的哲学/美学领域,其一是转向对语言/符号关注的文学理论领域,另一则是“重写文学史”思潮所代表的重构经典的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论文详细剖析了三个领域中“纯文学”表述的特定知识谱系,及这些表述发挥政治性的方式。论文最后认为,90年代以来的历史变迁将那些支撑“非政治”表述的潜在的认知框架暴露出来,从而提供了对包括“纯文学”在内的整个80年代进行自我批判的历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 自我批判 意识形态 知识谱系 诗化哲学 文学理论 现代文学经典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现实意义
3
作者 王诗文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8期8-10,共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大量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于世,其历史价值无可替代。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之后便蓬勃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完全成熟,而且形态基本定型。现代文学刻画了中国的社会生活...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大量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于世,其历史价值无可替代。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之后便蓬勃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完全成熟,而且形态基本定型。现代文学刻画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描绘现实,有一定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意义发现其内在含义及作用,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经典 中国现代文学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优秀文化 内在含义 时代背景 现实意义 发展历程
下载PDF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剑华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104,共11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恐怕是修改次数最多的一部作品了。巴金对此并不讳言,他说“自从1931年和1932年小说在《时报》连载后,到1980年我一共修改了8次”。
关键词 《家》 修改 巴金 反复 对读 全集 开明 现代文学经典
原文传递
当前媒介环境下现代文学经典传播困境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黎妮 《东南传播》 2013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也不例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改编热"以来,许多现代文学经典都被搬上了银幕,但笔者也注意到进入... 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也不例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改编热"以来,许多现代文学经典都被搬上了银幕,但笔者也注意到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一改编趋势逐渐变缓。本文就拟以现代文学经典为研究对象,探析它们在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时所遇到的困境,分析其传播"遇冷"的原因,以期对现代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获得一点启示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时代 现代文学经典 传播"遇冷"
下载PDF
现代文学经典的戏剧改编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宋宝珍 《艺术评论》 2023年第3期7-22,共16页
文学作品与戏剧艺术向来关系密切。且不说古希腊的悲剧多源自神话传说,中国话剧在创始时期也曾以改编小说为能事。优秀文学作品成为话剧艺术再创造的重要资源,也成为提升艺术品质的良好起点。改编自优秀文学作品的话剧,成功案例屡见不鲜.
关键词 戏剧改编 艺术品质 文学作品 艺术再创造 现代文学经典 神话传说 戏剧艺术 话剧
原文传递
新文学场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消解与修辞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凌河 卢兴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4-179,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在电子语境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和渗透,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下接受再次出现了动荡。网络中出现了虚拟社区的对现代作家作品的关注、批评,以及这些年的微博热对现代作品的传播等,但是,受众对现代文... 中国现代文学在电子语境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和渗透,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下接受再次出现了动荡。网络中出现了虚拟社区的对现代作家作品的关注、批评,以及这些年的微博热对现代作品的传播等,但是,受众对现代文学经典的接受在新旧媒介中迥然不同。当下关于现代文学经典的研究基本都是在经典文学自身立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到经典主义观的束缚,学术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大众审美趣味与精英文化之间关系等问题上,经典的探讨逐渐成为一种文学价值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经典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 修辞 消解 大众审美趣味 作家作品 虚拟社区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文华 《创作与评论》 2014年第24期125-128,共4页
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湖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青年论坛于2014年9月20-21日在湖南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及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从个案到现象,从具体的实证... 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湖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青年论坛于2014年9月20-21日在湖南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及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从个案到现象,从具体的实证性调查、文本的细读到理论的思考,从近现代到当代,从印刷文学、传统媒介到新媒介全部都有涉及,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青年学者应有的研究水平和不俗的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经典 传播与接受 研讨会综述 当代 学术 湖南大学 文学研究会
下载PDF
现代文学经典的影像之路——以茅盾作品《蚀》三部曲改编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灵囡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52-53,共2页
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从来不是一个新鲜做法,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向文学尤其是小说领域寻求拍摄素材和故事范本,一直是电影人的常用手法。借由大银幕影像的直观、直白和海量传播,不少文学作品得以重返抑或爆红于大众视野,文字与... 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从来不是一个新鲜做法,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向文学尤其是小说领域寻求拍摄素材和故事范本,一直是电影人的常用手法。借由大银幕影像的直观、直白和海量传播,不少文学作品得以重返抑或爆红于大众视野,文字与影像相拥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经典 作品改编 影像 三部曲 《蚀》 茅盾 电影人 经典文学
下载PDF
报纸副刊对现代文学经典建构要素的影响——以《晨报副刊》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妮 《今传媒》 2014年第3期59-60,共2页
晚清以来,以报刊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大众传媒日益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变化,作为大众传媒与文学之间的纽带的报纸副刊,既是承担文学作品传播的载体,又对现代文学经典的生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从文学经典的建构要素出发,以... 晚清以来,以报刊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大众传媒日益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变化,作为大众传媒与文学之间的纽带的报纸副刊,既是承担文学作品传播的载体,又对现代文学经典的生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从文学经典的建构要素出发,以《晨报副刊》作为切入点,探讨报纸副刊对现代文学经典内外部建构要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副刊 现代文学经典 建构要素
下载PDF
现代人与现代性——论通识教育中现代文学经典教学的两个关键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荣虎 《教育文化论坛》 2013年第5期40-42,共3页
现代文学经典作为通识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在课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应集中在两个关键词上———"现代人"和"现代性",因为现代中国区别于旧中国,是"人"的觉醒和社会的现代性追求,这两者是现代中国最本质的... 现代文学经典作为通识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在课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应集中在两个关键词上———"现代人"和"现代性",因为现代中国区别于旧中国,是"人"的觉醒和社会的现代性追求,这两者是现代中国最本质的特征和追求,是晚晴以降历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现代文学经典 现代 现代
下载PDF
新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多元化传播策略
12
作者 刘亚琼 薛志文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7-40,共4页
影视、电子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为现代文学经典的大众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使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在当下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都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立足于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语境中,侧重文学经典“雅”的传播功能,将媒介当作... 影视、电子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为现代文学经典的大众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使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在当下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都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立足于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语境中,侧重文学经典“雅”的传播功能,将媒介当作思想启蒙的工具,探索现代文学经典在影视、网络等新媒体视域中大众传播的多元化途径至关重要,可实现其中蕴含的美好人文情怀、深厚文化意蕴和优秀精神品质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经典 新媒介 多元化 传播
下载PDF
中学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方法初探
13
作者 吕思静 《现代教学》 2017年第5期57-58,共2页
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鲁迅、叶圣陶、朱自清等现代大家的多篇散文,这些散文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但这些经典散文进入教材,对它的品读就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面对以下挑战。第一,在唤起、补充学生生活... 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鲁迅、叶圣陶、朱自清等现代大家的多篇散文,这些散文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但这些经典散文进入教材,对它的品读就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面对以下挑战。第一,在唤起、补充学生生活经验方面,如何能使学生们顺利跨越时空距离对现代文学经典产生阅读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 初中语文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经典 新课程标准 生活经验
下载PDF
春风文艺出版社
14
《全国新书目》 2015年第12期72-73,共2页
“捅图本现代文学经典”系列是一项大型的经典文学作品出版工程,全系列历时近6年,共出版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集11种22册,
关键词 文艺出版社 经典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经典 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集
原文传递
“插图本现代文学经典”系列编辑工作回顾
15
作者 姚宏越 《全国新书目》 2015年第12期58-61,共4页
从2009年11月6日,丰陈宝老师在《关于丰子恺先生创作的鲁迅小说的插图使用的授权》上签字之日起,至今年(2015年)3月,最后一批的《黄永玉插图沈从文小说经典》等四种印刷上市,春风文艺出版社“插图本现代文学经典”系列历时近6年,
关键词 现代文学经典 插图 编辑工作 2009年 沈从文小说 文艺出版社 鲁迅小说 丰子恺
原文传递
现代文学经典在新媒介环境中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16
作者 杨敏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6,11,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介不断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方式,给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文学自产生以来就与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媒介,文学也不可能成为经典,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新媒介使文学从文本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介不断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方式,给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文学自产生以来就与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媒介,文学也不可能成为经典,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新媒介使文学从文本经典变成了荧幕经典,在如今的新媒介环境中,新媒介的出现给现代文学经典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给其发展带来了困境,影响了其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经典 新媒介环境 困境 策略
下载PDF
鲁迅创作五种
17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J0011-J0018,共8页
1933年,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鲁迅自选集》作者自序云:“可以勉强成为创作的,在我至今只有这五种。”此“创作五种”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鲁迅逝世迄今已八十余年,但这五个集子,不仅光华未损,作... 1933年,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鲁迅自选集》作者自序云:“可以勉强成为创作的,在我至今只有这五种。”此“创作五种”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鲁迅逝世迄今已八十余年,但这五个集子,不仅光华未损,作为现代文学经典的价值反而更加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创作 《鲁迅自选集》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现代文学经典 《野草》 《彷徨》 《呐喊》
下载PDF
转向、对话和叙述:走向新时期文学的经典
18
作者 郝敬波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2,共4页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到对新时期文学"经典"存在的质疑,无不表现出文学界对"经典"辨识的心态危机。尤其是对于正在发展着的新时期文学,人们对"经典"的态度更是彰显出经典立场的种种迷茫和矛盾。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叙述 对话 现代文学经典 心态危机 文学 解构
原文传递
夏日谈瓜
19
作者 洪珏 《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版)》 2010年第9期19-20,共2页
炎炎夏日,吃上一片沙瓤大西瓜,那叫一个爽!在舒心惬意的同时,我们会想起鲁迅笔下故乡西瓜的传奇故事。少年闰土对“迅哥儿”说:“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 炎炎夏日,吃上一片沙瓤大西瓜,那叫一个爽!在舒心惬意的同时,我们会想起鲁迅笔下故乡西瓜的传奇故事。少年闰土对“迅哥儿”说:“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西瓜就这样进入我们现代文学经典。不过,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五代以前的古典诗文,所写的“瓜”并不是西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现代文学经典 《故乡》 实验教科书 传奇故事 古典诗文 西瓜 九年级
原文传递
《野草》“四典”综论
20
作者 郜元宝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3期60-62,共3页
《野草》充分彰显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文本构造的特殊性,即以“今典”为现实感发,以“内典”为延伸思考,以“古典”为潜在背景,以大量“外典”为域外借鉴。“四典”交相引发,融合贯通,正是以《野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野草》 综论 延伸思考 现实感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特殊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