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戏剧的历史分期及其意义
1
作者 张福海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6期5-15,共11页
中国戏剧历史是由古典戏剧、近代戏剧和现代主义戏剧三个历史时期构成的。1902年是近代戏剧的开端,而非古典戏剧的终结,20世纪末古典戏剧在新的世纪转换为新的身份赖以存在下去;近代戏剧史是向现代戏剧史过渡的阶段,历经海派京剧、国剧... 中国戏剧历史是由古典戏剧、近代戏剧和现代主义戏剧三个历史时期构成的。1902年是近代戏剧的开端,而非古典戏剧的终结,20世纪末古典戏剧在新的世纪转换为新的身份赖以存在下去;近代戏剧史是向现代戏剧史过渡的阶段,历经海派京剧、国剧运动、延安京剧改革等各个不同阶段,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因变革的要求而产生持久性的深重危机,重建再造中囯戏剧,实现中国戏剧的现代性遂成为中国戏剧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历史分期 近代戏剧 古典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
下载PDF
论斯特林堡戏剧的审美现代性
2
作者 桑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96,共2页
斯特林堡被尤金·奥尼尔评价为“所有当代现代主义戏剧的先驱”。戏剧参与构建现代生活、直面现代性难题,使得再现性与现代性相生互证。而在当下,竞争主导了现代社会关系,焦虑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状态,并形塑着人们的行为和交往模... 斯特林堡被尤金·奥尼尔评价为“所有当代现代主义戏剧的先驱”。戏剧参与构建现代生活、直面现代性难题,使得再现性与现代性相生互证。而在当下,竞争主导了现代社会关系,焦虑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状态,并形塑着人们的行为和交往模式,尤其扰动了两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 现代主义戏剧 审美现代 斯特林堡 交往模式 两性关系 再现性 心理状态
原文传递
《推销员之死》在北京:米勒和英若诚的天作之合 被引量:6
3
作者 钱兆明 欧荣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3,共6页
《推销员之死》将现代派小说中惯用的意识流手法融入舞台艺术,社会评论与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为西方戏剧的发展开拓了道路。1983年米勒应邀来北京与英若诚携手合作,将《推》剧搬上中国舞台,被称为"文革"后第一台真正成功的新剧... 《推销员之死》将现代派小说中惯用的意识流手法融入舞台艺术,社会评论与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为西方戏剧的发展开拓了道路。1983年米勒应邀来北京与英若诚携手合作,将《推》剧搬上中国舞台,被称为"文革"后第一台真正成功的新剧目。两位艺术大师的协作,发展了现代主义戏剧艺术传统,影响着现代主义戏剧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米勒 英若诚 《推销员之死》 现代主义戏剧
下载PDF
美国后现代主义戏剧一瞥
4
作者 杜隽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68-71,共4页
思想和艺术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崛起于西方社会结构和环境骤变的六十年代,主要孕生、发展于欧洲和美国。戏剧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相对于其它艺术体类而言发育得比较迟缓。然而,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
关键词 现代主义戏剧 戏剧 西方戏剧 戏剧样式 当代戏剧 社会结构 格洛托夫斯基 深层意识 美国戏剧 现代主义色彩
原文传递
从剧场幻觉到生活真实——现代、后现代主义戏剧对西方戏剧传统的消解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时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1,共4页
自然主义戏剧虽然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西方近、现代戏剧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连接着西方强大的戏剧传统,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西方戏剧主流推向了极致。这种戏剧传统的核心是“摹仿说”,是戏剧的“整一性”,是后来... 自然主义戏剧虽然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西方近、现代戏剧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连接着西方强大的戏剧传统,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西方戏剧主流推向了极致。这种戏剧传统的核心是“摹仿说”,是戏剧的“整一性”,是后来逐渐形成的可以最好地贯彻这些理念的镜框式舞台和“幻觉剧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传统 西方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 生活真实 幻觉 剧场 消解 现代戏剧
下载PDF
互文性与莎士比亚戏剧的解构 被引量:2
6
作者 肖锦龙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84,共9页
后结构主义互文戏剧是英国当代剧坛上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从它的代表作《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之死》和《李尔》可以明显看到,它既不同于莎士比亚式的现实主义戏剧话语形式,也不同于由贝克特等代表的现代主义戏剧话语形式,它是一种... 后结构主义互文戏剧是英国当代剧坛上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从它的代表作《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之死》和《李尔》可以明显看到,它既不同于莎士比亚式的现实主义戏剧话语形式,也不同于由贝克特等代表的现代主义戏剧话语形式,它是一种有别于过去的各种话语形式的独特话语形式。它的具体陈述方式是:从重写经典话语文本入手,对之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将之转换成新的话语文本。简而言之,解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互文性 解构 现实主义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 后结构主义 戏剧形式 陈述方式
原文传递
从卡巴莱戏剧法到新型戏剧文本——成为戏剧工作者的戏剧家
7
作者 克努特.奥维.安提兹 袁朝云 张欣欣 《艺苑》 2014年第1期42-45,共4页
一、戏剧的新意识:现代主义运动 挪威戏剧和后现代主义戏剧的新剧作方式激起了人们的兴趣。这种自由戏剧摒弃了古典主义戏剧作法以及叙事诗结构的替代模式,通过自由结构来表达不同观点,从此意义上讲,戏剧中的后现代主义意指一种全... 一、戏剧的新意识:现代主义运动 挪威戏剧和后现代主义戏剧的新剧作方式激起了人们的兴趣。这种自由戏剧摒弃了古典主义戏剧作法以及叙事诗结构的替代模式,通过自由结构来表达不同观点,从此意义上讲,戏剧中的后现代主义意指一种全新的模仿或后对白。不过此种戏剧文本仍然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可由戏剧制作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文本 戏剧 戏剧工作者 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主义戏剧 现代主义 替代模式 古典主义
下载PDF
简论西方现代派戏剧流派 被引量:1
8
作者 庞彦强 于从霞 《大舞台》 2005年第6期17-22,共6页
西方戏剧发展到十九世纪末,渐次分化成两大截然相反的创作阵营:其一,继续沿着现实主义的戏剧传统演进,如肖伯纳、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等人的戏剧:其二,撇开现实主义的戏剧美学原则,另辟蹊径,开创了全新的戏剧天地,如梅特林... 西方戏剧发展到十九世纪末,渐次分化成两大截然相反的创作阵营:其一,继续沿着现实主义的戏剧传统演进,如肖伯纳、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等人的戏剧:其二,撇开现实主义的戏剧美学原则,另辟蹊径,开创了全新的戏剧天地,如梅特林克、霍普特曼等的象征主义戏剧,皮兰德娄、斯特林堡、奥尼尔等的表现主义戏剧,萨特、加缪等的存在主义戏剧,玛利涅蒂的未来主义戏剧,以及稍后贝克特、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等等.我们把这些与传统戏剧完全相悖的种种戏剧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派戏剧 戏剧 艺术史 现代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 象征主义戏剧
下载PDF
重审20世纪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内在逻辑
9
作者 彭骄雪 《戏剧文学》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20世纪四方现代派戏剧在整个世界戏剧发展史上,无异于奇峰突起。与西方传统戏剧,甚至自然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不同,它不再是对传统戏剧继承基础上加以局部的改造,而是带着一种决然的道德义愤,坚决地站在传统戏剧,尤其是商业戏剧或大... 20世纪四方现代派戏剧在整个世界戏剧发展史上,无异于奇峰突起。与西方传统戏剧,甚至自然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不同,它不再是对传统戏剧继承基础上加以局部的改造,而是带着一种决然的道德义愤,坚决地站在传统戏剧,尤其是商业戏剧或大众戏剧的对立面,要求推翻以往戏剧种种程式重新回归戏剧的原初。在经过整个20世纪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布氏“史诗戏剧”、残酷戏剧、贫困戏剧以及荒诞戏剧等种种探索之后,现代派戏剧又如同其初生时突然崛起那样,轰然瓦解,归于沉寂。其整个发展历史显示出一种突兀感,发展面貌也纷纭复杂、路径多端。然而,在各个戏剧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运动中,有没有一个稳定的内在艺术逻辑作为支撑和线索贯穿始终?现代派戏剧运动是不是如以往理论那样仅仅被归于19世纪末现代主义思想或现代主义哲学兴起后的衍生物?这一运动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终结是否也是这一逻辑的必然?这正是本文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戏剧 贫困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 戏剧 艺术逻辑 残酷戏剧 社会场 戏剧运动 格洛托夫斯基 艺术场 内在逻辑
原文传递
《哥本哈根》与弗雷恩戏剧创作的哲理追寻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开奇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5期27-35,共9页
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是当今欧美戏剧界的大师人物,他以严肃戏剧《哥本哈根》《民主》和《余生》,把现代主义戏剧推向巅峰,并毫无疑问地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名篇;他的严肃戏剧有着深邃的哲理,对人性的透视和发现独具洞见,令人惊愕... 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是当今欧美戏剧界的大师人物,他以严肃戏剧《哥本哈根》《民主》和《余生》,把现代主义戏剧推向巅峰,并毫无疑问地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名篇;他的严肃戏剧有着深邃的哲理,对人性的透视和发现独具洞见,令人惊愕并启迪人生,也由此建构了他的戏剧审美世界;迈克·弗雷恩的戏剧之路漫长而艰辛,他进入角色的意识之中而完成的人物创造,体现了现代主义戏剧在本体论意义上的美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戏剧 戏剧创作 迈克·弗雷恩 《哥本哈根》 《民主》 《余生》
下载PDF
白银时代“新戏剧”与俄罗斯戏剧创作转型
11
作者 王树福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2年第1期110-125,共16页
19世纪末期,伴随德国戏剧剧团赴俄巡演、各类戏剧剧团先后建立和不同戏剧组织相继成立,白银时代"新戏剧"浪潮在呼应西欧戏剧革新运动中应运而生,引领俄罗斯戏剧创作的类型转变和理念转型。"新戏剧"孕育出三种产生... 19世纪末期,伴随德国戏剧剧团赴俄巡演、各类戏剧剧团先后建立和不同戏剧组织相继成立,白银时代"新戏剧"浪潮在呼应西欧戏剧革新运动中应运而生,引领俄罗斯戏剧创作的类型转变和理念转型。"新戏剧"孕育出三种产生重要影响的剧作类型,即以契诃夫为代表的社会日常剧,以高尔基为核心的社会哲理剧,以安德列耶夫为中坚的社会象征剧,参与并推动了以假定性、心理意识和个性精神为核心的戏剧理念论争。"新戏剧"浪潮不同类型之间手法各异,类型有别,彼此互有关联影响,呈现出相互借鉴转换的总体态势。究其缘由,新现实主义诗学理念、现实主义戏剧传统和社会时代问题转向,是白银时代"新戏剧"迅速生成并蔚为大观的关键因素。"新戏剧"的艺术探索和思想哲学,既与西欧戏剧一道开启了现代戏剧的审美范式和诗学理念,也反映出戏剧艺术观念的更替与文化话语模式的重构。本质而言,白银时代"新戏剧"是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戏剧融入世界戏剧图景的积极探索,是俄罗斯戏剧艺术对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地域性回应和民族性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戏剧 白银时代文学 现实主义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 创作转型
原文传递
灵魂没有国界——《过客》比较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国恩 吴宝林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7年第1期194-201,共8页
《过客》是鲁迅《野草》中的核心篇章,在呈现鲁迅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方面举足轻重。而我们也由此可作着走近或走进鲁迅内心世界里的努力,在心灵与灵魂的层面、在艺术的层面与鲁迅进行一次跨越时间的对望和凝视。鲁迅自己也曾说过... 《过客》是鲁迅《野草》中的核心篇章,在呈现鲁迅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方面举足轻重。而我们也由此可作着走近或走进鲁迅内心世界里的努力,在心灵与灵魂的层面、在艺术的层面与鲁迅进行一次跨越时间的对望和凝视。鲁迅自己也曾说过,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所以历来的研究者把对《过客》的解读看作是阐释《野草》的关键,也是真正读懂鲁迅的关键。而新时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鲁迅精神 鲁迅研究 戏剧冲突 反抗绝望 戏剧结构 现代主义戏剧 弗罗斯特 吴小美 现代中国
原文传递
戏剧情境初探
13
作者 周赟 《戏剧丛刊》 2009年第2期26-26,29,共2页
如果说,“戏剧从来就是以矛盾冲突为中心来结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话,那么对于荒诞派戏剧,抑或反叙事的表现主义戏剧以及后现代主义戏剧而言,又是什么推动剧作家的艺术创作呢?不管是“动作说”,“冲突说”还是“激变说”... 如果说,“戏剧从来就是以矛盾冲突为中心来结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话,那么对于荒诞派戏剧,抑或反叙事的表现主义戏剧以及后现代主义戏剧而言,又是什么推动剧作家的艺术创作呢?不管是“动作说”,“冲突说”还是“激变说”都不能解释戏剧本质的全部内涵,在戏剧创作中。有时可以抛开情节,抛开冲突,甚至抛开特定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情境 矛盾冲突 现代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荒诞派戏剧 艺术创作
下载PDF
略论戏剧艺术的假定性
14
作者 李焕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3-38,共6页
假定性是美学与艺术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假定性是任何一种艺术所固有的、有机的、稳定的特质。”可以说,任何艺术都是假定性的,没有哪种艺术可以脱离假定性而独立存在。戏剧艺术也是如此。我们要探讨的,是戏剧... 假定性是美学与艺术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假定性是任何一种艺术所固有的、有机的、稳定的特质。”可以说,任何艺术都是假定性的,没有哪种艺术可以脱离假定性而独立存在。戏剧艺术也是如此。我们要探讨的,是戏剧艺术在哪些主要方面表现为假定性的?在戏剧创作中,假定性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假定性 戏剧创作 戏剧情境 人物命运 创作思想 现代主义戏剧 古典戏曲 老舍先生 剧中人物
下载PDF
六个寻找杜甫的现代主义诗人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德威 刘倩(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3-193,共11页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的《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1921)是欧洲现代主义戏剧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品。剧本开始时,六个陌生人出现在一个话剧公司的彩排现场,声称他们是一个尚未写完的剧本中的人物,要求导演来排演这部剧本。在排...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的《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1921)是欧洲现代主义戏剧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品。剧本开始时,六个陌生人出现在一个话剧公司的彩排现场,声称他们是一个尚未写完的剧本中的人物,要求导演来排演这部剧本。在排演的过程中,这六个人物不断批评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向他们揭示甚至亲自出演剧中的情节,而这些情节构成了剧中剧的基础。最终,整部剧就是剧中人与演员和制作团队之间,甚至剧中人内部的一系列争执,在高潮时剧场里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戏剧 诗人 杜甫 代表作品 无序状态 剧本 陌生人 人物
下载PDF
《哈姆雷特机器》及后现代——“跨海看戏”之二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克欢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48-51,共4页
《哈姆雷特机器》是我在台湾所看到的十多出戏中唯一标明为后现代主义戏剧的演出。在演出前后,几乎没有见到报刊的评论文章,倒是在各种扬合的交谈中,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褒贬殊异,相去天壤。我在惊讶之余,猜度如此对立的观点,在排... 《哈姆雷特机器》是我在台湾所看到的十多出戏中唯一标明为后现代主义戏剧的演出。在演出前后,几乎没有见到报刊的评论文章,倒是在各种扬合的交谈中,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褒贬殊异,相去天壤。我在惊讶之余,猜度如此对立的观点,在排除了简单的情感因素之后,或许它超越了对这出戏本身的具体评价,而涉及更广泛、更深刻的分歧,涉及对台湾的所谓“后现代主义戏剧”的认识,也涉及对台湾小剧场、实验戏剧及其发展趋向的评估。我无意在此时触发如此巨大的理论纷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现代主义戏剧 理论纷争 奥塔德 演员表演 戏中戏 元叙述 殊异 现实主义戏剧 性倒错
原文传递
后现代戏剧的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本相 《娄底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透过后现代戏剧同现代主义戏剧的比较视界 ,对后现代戏剧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同时 。
关键词 现代戏剧 精神分裂症 现代主义戏剧
下载PDF
荒诞派戏剧研究
18
作者 华明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23,共15页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当象征主义戏剧与表现主义戏剧等现代主义戏剧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另一种艺术思潮也在悄悄地出现,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对理性主义戏剧传统发起了冲击,在思想与艺术上不断突破,但是,它还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当象征主义戏剧与表现主义戏剧等现代主义戏剧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另一种艺术思潮也在悄悄地出现,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对理性主义戏剧传统发起了冲击,在思想与艺术上不断突破,但是,它还是有所保留的,象征主义戏剧逃避现实,但是它追求和谐与美,寰现主义戏剧批判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研究 现代主义戏剧 荒诞派 表现主义戏剧 象征主义 艺术思潮 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
原文传递
论《毛猿》及其它现代主义戏剧的“类象征”形象
19
作者 詹虎 《乐山师专学报》 1993年第3期64-68,共5页
象征,作为戏剧艺术的手段,在现代主义戏剧中尤其重要。在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1888—1953)的戏剧象征中,有一种象征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得研究。由于目前评论界尚未提出一个适当的名称,本文姑且称之为“类象征”,这里借用了... 象征,作为戏剧艺术的手段,在现代主义戏剧中尤其重要。在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1888—1953)的戏剧象征中,有一种象征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得研究。由于目前评论界尚未提出一个适当的名称,本文姑且称之为“类象征”,这里借用了费尔巴哈用“类”、“类本质”指人类、人类本质的概念,“类象征”即“人”这个类的象征。 评论界认为,采用寓言形式和象征形象来表现“人类困境”、“人的状况”已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普遍特征或基本结构。这种借用一定的艺术形象来譬喻“人的状况”或暗示人生哲理的“类象征”,在现代主义戏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下面拟就奥尼尔的《毛猿》(1921)与一些现代主义戏剧作比较探讨,这或许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现代主义戏剧发展趋势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戏剧 毛猿 戏剧艺术 人类困境 尤金·奥尼尔 传统戏剧 人类命运 人类本质 人生哲理 内心生活
下载PDF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对中国戏剧的深层影响
20
作者 杨文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6,共4页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在中国剧坛的两次回响,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使带有浓郁现代主义色彩的戏剧在中国风靡一时,而且促进了中国戏剧观的更新,促进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和民族化进程。“五四”时期,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既促使中国戏剧...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在中国剧坛的两次回响,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使带有浓郁现代主义色彩的戏剧在中国风靡一时,而且促进了中国戏剧观的更新,促进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和民族化进程。“五四”时期,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既促使中国戏剧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又促使艺术家们开始了对话剧“民族化”的思考与探索。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彻底打破了中国话剧原有的美学体系,使话剧艺术从写实性的再现艺术向假定性的表现艺术转化,向中国戏剧传统回归,促进了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戏剧 中国戏剧 戏剧 现代 民族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