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内部环流机理分析 被引量:252
1
作者 屠卿瑞 徐政 +1 位作者 郑翔 管敏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7-552,共6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MMC-HVDC)是新一代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直流输电拓扑,它利用多个子模块串联,并采用特定的触发方式使桥臂电压波形逼近正弦,但其三相间的内部环流使得流过桥臂的正弦电流产生畸变,增大了桥臂电流的峰值,从...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MMC-HVDC)是新一代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直流输电拓扑,它利用多个子模块串联,并采用特定的触发方式使桥臂电压波形逼近正弦,但其三相间的内部环流使得流过桥臂的正弦电流产生畸变,增大了桥臂电流的峰值,从而提高了对开关器件电流容量的要求。为研究桥臂环流的计算方法,通过瞬时能量平衡关系,分析了MMC内部环流的产生机理,指出其为2倍基波频率,且为负序性质,并进一步推导了环流大小的解析表达式,为选择桥臂串联电抗器,抑制环流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PSCAD/EMTDC搭建了21电平MMC-HVDC双端系统模型,并采用了子模块电压均衡控制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环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直流输电 环流 2倍频 负序 电压均衡
下载PDF
采用载波移相技术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平衡控制 被引量:227
2
作者 赵昕 赵成勇 +2 位作者 李广凯 饶宏 黎小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8-55,共8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应用于电压源换流器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converter-high voltage DC,VSC-HVDC)的新型多电平换流器拓扑。该文介绍了MMC的拓扑结构及相应的工作原理。针对该新型换流器拓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应用于电压源换流器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converter-high voltage DC,VSC-HVDC)的新型多电平换流器拓扑。该文介绍了MMC的拓扑结构及相应的工作原理。针对该新型换流器拓扑的特点及其在高压直流输电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颖的适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载波移相调制策略(carrier phase-shifted SPWM,CPS-SPWM)。与其他调制策略相比,该策略动态调节能力强,且使MMC在较低开关频率的同时,亦具有良好的谐波特性。换流器中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平衡问题,是MMC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该文根据子模块能量均分和电压均衡两种原则,结合换流器拓扑结构特点和调制策略,提出一种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有效确保各子模块电容电压处于相同的动态变化范围。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载波移相调制技术 环流 电容电压平衡
下载PDF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67
3
作者 赵保仁 庄国文 +1 位作者 曹德明 雷方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66-473,共8页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是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 余流 沉积物 输运 渤海 潮流
下载PDF
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40
4
作者 苏纪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6,共16页
本文总结国内外对我国近海环流所作的工作 ,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环流的主要动力机制作一简述 .
关键词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环流 海洋动力学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与内部环流分析 被引量:156
5
作者 周月宾 江道灼 +2 位作者 郭捷 梁一桥 胡鹏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8-14,4,共7页
为了分析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和内部环流的基本成分,以开关函数为出发点,对电容电压波动和环流进行了数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频波动和2倍频波动是电容电压波动的基本成分,并得... 为了分析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和内部环流的基本成分,以开关函数为出发点,对电容电压波动和环流进行了数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频波动和2倍频波动是电容电压波动的基本成分,并得出其解析表达式;内部环流仅包含偶次谐波成分,且以2次谐波环流为主,并给出其幅值的解析表达式。针对环流对MMC运行的影响,分析了MMC交流侧相电压中的谐波成分,结果表明环流导致MMC输出相电压中的奇次谐波含量增大,尤以3次谐波最为明显,且给出了3次谐波幅值的计算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理论分析是准确的,为子模块电容值和桥臂电感的选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电容电压波动 环流 总谐波畸变率 输出电压
下载PDF
引起我国夏季旱涝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遥相关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0
6
作者 黄荣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本文综述了引起我国夏季旱涝的东亚大范围、持续性大气环流异常遥相关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本文特别强调了关于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异常遥相关物理机制的研究,其中不少研究是作者多年努力的成果。本文还指出在这方面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旱涝 大气 环流 异常 遥相关
下载PDF
基于MMC环流模型的通用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116
7
作者 杨晓峰 郑琼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9-65,178,共7页
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环流直接影响MMC的工作特性。该文推导了MMC环流、桥臂电流和公共直流母线电流之间的数量关系,指出环流是引起公共直流输入/输出功率存在低频脉动的原因。为实现对MMC环流的... 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环流直接影响MMC的工作特性。该文推导了MMC环流、桥臂电流和公共直流母线电流之间的数量关系,指出环流是引起公共直流输入/输出功率存在低频脉动的原因。为实现对MMC环流的有效抑制,提出一种基于MMC环流模型的通用环流抑制(universal circulating current suppressing,UCCS)策略,实现原理简单,无需负序坐标变换和相间解耦环节,适用于任意相数的MMC控制,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UCCS策略能显著抑制环流中的低频交流脉动分量,消除桥臂电流的畸变,同时可有效抑制公共直流输入/输出功率脉动,有利于MMC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 环流 桥臂电流 环流模型 通用环流抑制策略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和长江中下游主汛期旱涝及其与环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5
8
作者 陈乾金 高波 +1 位作者 李维京 刘玉洁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82-595,共14页
在对青藏高原冬季异常积雪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用 3种方法对长江中下游的旱涝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定 ,计算了高原积雪日数和深度资料与长江中下游 6~ 8月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与长江中下游流域... 在对青藏高原冬季异常积雪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用 3种方法对长江中下游的旱涝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定 ,计算了高原积雪日数和深度资料与长江中下游 6~ 8月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旱涝呈正相关关系 ,最大正相关区主要位于江南北部。通过对冬季北半球 50 0 h Pa高度场、OLR、SSTA资料的合成分析以及对夏季风指数的联系揭示表明 ,高原多雪和少雪所反映出的环流特征显著不同。讨论了异常积雪 -大气 -海洋 -雨带相互之间的可能联系 ,给出了一个初步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相联系的长江中下游旱涝物理过程概念模型 ,进而为短期气候监测、预测提供参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旱涝 长江 环流 冬季积雪异常 汛期
下载PDF
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78
9
作者 汤毓祥 邹娥梅 +1 位作者 李兴宰 李载学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6,共16页
主要根据近几年来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合作调查结果,结合有关历史资料,对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认识为:(1)南黄海环流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冬、夏季环流的基本形态有着较大的差别.(2)黄海暖流的路径和强... 主要根据近几年来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合作调查结果,结合有关历史资料,对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认识为:(1)南黄海环流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冬、夏季环流的基本形态有着较大的差别.(2)黄海暖流的路径和强度均有一定的年际变化.分析显示,1997年冬季,暖流路径明显偏于槽的西侧;而1986年冬,暖流的主流路径则沿槽北上.(3)黄海暖流并非对马暖流的直接分支.黄海暖流水是对马暖流水和陆架水混合而成.而且,它主要是在济州岛西侧海域,从锋区中衍生出来的.(4)夏季黄海表、底层环流大致皆是由一大的道时针向流系构成.但在其表层海盐尺度的气旋式环流内部还存在小的气旋和反气旋流环.分析亦表明,不论表层或底层,皆无高盐暖水从济州岛邻近海域进入黄海东部的明显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环流 特征 海水循环动力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微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 被引量:94
10
作者 姚玮 陈敏 +2 位作者 牟善科 高明智 钱照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0,94,共5页
分析了典型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环流模型,并针对传统下垂法控制的微电网并联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调节下垂系数控制法,有效减小了微电网负荷突变等情况下母线电压幅值及... 分析了典型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环流模型,并针对传统下垂法控制的微电网并联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调节下垂系数控制法,有效减小了微电网负荷突变等情况下母线电压幅值及频率的波动。同时,根据并联逆变器的输出无功功率调节自身输出阻抗,抑制微电网中逆变器之间的无功功率环流,减少由于无功功率环流引起的系统设备容量和线路损耗增加等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逆变器 并联 环流 PQ下垂法
下载PDF
适用于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00
11
作者 韦延方 卫志农 +2 位作者 孙国强 孙永辉 滕德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3-1252,共10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为多电平换流器家族中的一员,其技术特点非常适用于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输电领域。为了分析MMC的最新研究进...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为多电平换流器家族中的一员,其技术特点非常适用于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输电领域。为了分析MMC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MMC的拓扑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比较了其相对于传统2电平和3电平VSC拓扑的优势所在。然后分别从MMC的数学模型、调制策略、子模块电容均压、预充电、内部环流、控制方面、换流阀试验以及其在VSC-HVDC系统中的工程应用等方面,回顾了MMC目前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现状,并指出了MMC自身的缺点和今后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MMC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电压源换流器(VSC) 高压直流(HVDC) 数学模型 调制策略 电容均压 预充电 环流
下载PDF
阻性逆变器并联环流分析及鲁棒下垂多环控制 被引量:96
12
作者 陈燕东 罗安 +3 位作者 龙际根 彭自强 张庆海 吕志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8-29,19,共12页
对于独立微电网中的并联逆变器,其等效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差异对功率分配和环流抑制存在较大影响。从逆变器并联的功率传输特性出发,分析现有下垂控制对阻性逆变器并联功率分配的影响,并在分析阻性逆变器环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鲁棒... 对于独立微电网中的并联逆变器,其等效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差异对功率分配和环流抑制存在较大影响。从逆变器并联的功率传输特性出发,分析现有下垂控制对阻性逆变器并联功率分配的影响,并在分析阻性逆变器环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鲁棒下垂多环控制方法,其由功率外环和电压电流内环构成。功率外环采用鲁棒下垂控制器,减小阻抗差异对功率精确分配的影响;通过引入含阻性分量和感性分量的虚拟复阻抗,将逆变器的等效输出阻抗设计呈阻性;采用准谐振PR控制实现在较宽频带内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零稳态误差控制,进而减少逆变器间输出电压偏差并抑制环流。采用输出电压前馈和电容电流比例控制提高系统暂态响应和电流抗扰动能力。深入对比分析控制方式和控制参数对等效输出阻抗的影响,并择优选取控制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逆变器并联 环流 功率分配 比例谐振控制 鲁棒下垂控制 虚拟阻抗
下载PDF
低空急流与内蒙古的大(暴)雪 被引量:88
13
作者 宫德吉 李彰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7,共5页
分析了冬季产生东亚低空急流的大型环流特征及低空急流与内蒙古大 (暴 )雪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东亚中纬度高空维持纬向强急流锋区的情况下 ,若有中亚冷槽分成南北两段东移 ,则极易有造成内蒙古大 (暴 )雪的东亚低空急流产生。指出可将... 分析了冬季产生东亚低空急流的大型环流特征及低空急流与内蒙古大 (暴 )雪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东亚中纬度高空维持纬向强急流锋区的情况下 ,若有中亚冷槽分成南北两段东移 ,则极易有造成内蒙古大 (暴 )雪的东亚低空急流产生。指出可将产生这种环流特征的西风带大型环流的调整过程 ,作为内蒙古大 (暴 )雪天气的中期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急流 大暴雪 环流 预报 水汽输送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二百五十万年来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变化的阶段性耦合过程 被引量:69
14
作者 刘东生 丁仲礼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2-23,共12页
根据黄土中的气候替代性指标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比较,本文作者发现2.5Ma以来东亚地区的冬、夏季风环流与全球冰量变化具有阶段性的耦合过程,即从2.5MaB.P.至今,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的耦合程度呈阶段性增强的趋势,其间有三个转折时期:2.... 根据黄土中的气候替代性指标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比较,本文作者发现2.5Ma以来东亚地区的冬、夏季风环流与全球冰量变化具有阶段性的耦合过程,即从2.5MaB.P.至今,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的耦合程度呈阶段性增强的趋势,其间有三个转折时期:2.5Ma B.P.前后、1.6Ma B.P.前后和0.8Ma B.P.前后。二者间的阶段性耦合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环流 冰量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被引量:79
15
作者 吴统文 钱正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70-581,共12页
为了进一步分析青藏高原 (下称高原 )冬春积雪异常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利用 1 957~ 1 994年高原地区的实测雪深、1 951~ 1 994年 6~ 8月中国东部地区 2 2 6个均匀分布测站的实测月降水量 ,以及美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 /国... 为了进一步分析青藏高原 (下称高原 )冬春积雪异常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利用 1 957~ 1 994年高原地区的实测雪深、1 951~ 1 994年 6~ 8月中国东部地区 2 2 6个均匀分布测站的实测月降水量 ,以及美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EP/NCAR) 1 958~ 1 994年 1~ 1 2月的再分析格点值资料 ,对比分析了高原冬、春季多、少雪年后期中国东部地区夏季 (6~ 8月 )降水分布和环流的平均特征 ,也分析了高原积雪影响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1 )平均来说 ,多雪年夏季长江及江南北部降水可偏多 1~ 2成 ,华北和华南的降水则偏少1~ 3成 ;少雪年夏季江淮流域及湘、黔地区少雨 ,华北和华南多雨。 2 )高原冬、春积雪不仅影响了后期高原的热状况 ,而且影响了后期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南亚与东亚的夏季风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冬春积雪异常 中国 夏季 环流 降水
下载PDF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 被引量:74
16
作者 沈焕庭 贺松林 +1 位作者 潘定安 李九发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72-479,共8页
本文在以前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把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视作一个系统,对它形成的环境背景、时空变化规律、泥沙来源、絮凝作用对悬沙落淤的影响、浮泥的特性与分布、悬沙的富集机制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分析,并指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河口 环流 浑浊带 研究
下载PDF
南海的季节环流──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应用研究 被引量:71
17
作者 李立 吴日升 郭小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26,共14页
应用1992~1996年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研究了 冬、夏季风强盛期多年平均的南海上层环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南海上层流结构呈 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该海区冬、夏交替的季风支配.冬... 应用1992~1996年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研究了 冬、夏季风强盛期多年平均的南海上层环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南海上层流结构呈 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该海区冬、夏交替的季风支配.冬季总环流呈气旋 型,并发育有两个次海盆尺度气旋型环流;夏季总环流大致呈反气旋型、但在南海东 部18°N以南海域未见明显流系发育.研究还表明,南海环流的西向强化趋势明显, 无论冬、夏在中南半岛沿岸和巽他陆架外缘均存在急流,其流向冬、夏相反,是南海上 层环流中最强劲的一支.鉴于该海流的动力特征与海洋动力学中定义的漂流不同, 有相当大的地转成分,建议称为“南海季风急流(South China Sea Monsoon Jet)”.冬 季南下的季风急流在南海南部受巽他陆架阻挡折向东北,沿加里曼丹岛和巴拉望岛 外海有较强东北向流发育.夏季北上的季风急流在海南岛东南分为两支:北支沿陆 架北上,似为传统意义上的南海暖流;南支沿18°N向东横穿南海后折向东北;二者 之间(陆架坡折附近)为弱流区.两分支在汕头外海汇合后,南海暖流流速增强.就 多年平均而言,黑潮只在冬季侵入南海东北部,并在南海北部诱生一个次海盆尺度的 气旋型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环流 卫星高度计 季风 黑潮 海流
下载PDF
110kV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环流计算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1
18
作者 牛海清 王晓兵 +1 位作者 蚁泽沛 张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17,共3页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单芯电缆的护套环流,建立了计算单芯电缆金属护套两端互联直接接地以及交叉互联两端接地时环流的数学模型,编写VB程序进行了计算。在实际电缆线路上的试验结果与计算值相差不大,验证了编程计算的正确性。讨论了各种因...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单芯电缆的护套环流,建立了计算单芯电缆金属护套两端互联直接接地以及交叉互联两端接地时环流的数学模型,编写VB程序进行了计算。在实际电缆线路上的试验结果与计算值相差不大,验证了编程计算的正确性。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护套环流的影响后提出了串入电阻以有效降低环流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芯电缆 金属护套 环流 试验
下载PDF
南海环流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63
19
作者 苏纪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共8页
南海的环流复杂,但通过近20 a来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学者对此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本文就南海环流框架性的问题,综述了有关的文献,认为对南海上层海洋三方面的环流分量的驱动机制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三方面分别是:(1)准季节性风场;(2)黑潮... 南海的环流复杂,但通过近20 a来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学者对此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本文就南海环流框架性的问题,综述了有关的文献,认为对南海上层海洋三方面的环流分量的驱动机制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三方面分别是:(1)准季节性风场;(2)黑潮向南海的净输运;(3)黑潮向南海的涡度平流输送.但是对这些驱动的时空变化仍相当不清楚.三者皆增强了南海北部的海盆尺度气旋式环流,其强化的西南向西边界流靠近东沙群岛,建议称为“东沙海流”.没有水文证据显示黑潮水是以分支形式进入南海,其向南海的输运也不可能主要通过中尺度涡过程,具体机制有待研究.每年在南海生成的中尺度涡平均约有10个,风场与沿岸地形所生成的强风应力旋度可能是其主要的驱动机制.作为框架性的认识,也有三方面的工作进行得较少,即:(1)吕宋海峡的上层水交换;(2)南海的中尺度涡生成机制,虽然强风应力旋度及前述的第三种环流驱动机制也有中尺度涡伴生;(3)自吕宋海峡进入的深层水对南海上层海洋环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环流 中尺度涡 黑潮 吕宋海峡 东沙海流
下载PDF
华西秋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67
20
作者 徐桂玉 林春育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本文利用1951-1986年降水资料,采用EOF方法,分析了华西秋雨(9-10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造成这一地区秋季异常降水的北半球500hPa环流作了探讨。
关键词 降水 秋雨 环流 时空分布特征 雨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