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区OTSU法的沥青混合料图像分割技术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智 刘佳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3,58,共5页
针对CT扫描沥青混合料试件图像存在亮度差异及其灰度图无明显双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环状分区和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相结合的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来解决CT图像处理过程中目标集料颗粒与沥青胶浆背景分割的技术难题,并从提高分割精度... 针对CT扫描沥青混合料试件图像存在亮度差异及其灰度图无明显双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环状分区和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相结合的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来解决CT图像处理过程中目标集料颗粒与沥青胶浆背景分割的技术难题,并从提高分割精度和运算速度两方面对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了改进性研究。不同分割方法的对比效果分析表明,采用环状分区和OTSU法相结合的新算法,可大大提高图像的分割效果,为处理扫描效果不理想以及复杂CT图像的目标对象分割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图像分割 环形分区 OTSU法
原文传递
基于CT图像的水泥稳定碎石环形分区损伤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吕悦晶 魏彩霞 +1 位作者 张蕾 汤文 《中外公路》 2021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借助工业CT对两种典型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损伤发展规律展开研究,对其CT图像进行了环形分区分析,建立基于Rd指标的损伤变量,分析不同结构类型之间的损伤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断面Rd值的变化与微裂纹的产生、扩展、贯通等演... 借助工业CT对两种典型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损伤发展规律展开研究,对其CT图像进行了环形分区分析,建立基于Rd指标的损伤变量,分析不同结构类型之间的损伤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断面Rd值的变化与微裂纹的产生、扩展、贯通等演化过程相关;(2)加载初期,N1结构外环区损伤速率最小,N4结构内环区损伤速率最小;N1结构内环区和中环区在试件上部损伤程度更大,外环区在试件下部损伤程度更大;N4结构内环区和外环区在试件上部损伤程度更大,中环区在试件下部损伤程度更大;(3)基于Rd指标建立的损伤度与荷载呈二次增大关系,加载初期损伤较小,后期损伤加速发展,与水泥稳定碎石实际宏观损伤规律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轴压 损伤 环形分区 CT图像
下载PDF
洪家渡水电站蜗壳外包混凝土施工技术
3
作者 谢勇 周政国 《四川水利》 2009年第1期16-18,共3页
洪家渡水电站蜗壳外包混凝土浇筑施工,由于受入仓条件的限制,混凝土采用塔机和混凝土泵等方式入仓,人工无法入仓操作区域,则用预埋振捣棒振捣。为此,蜗壳混凝土设计了环形分区,首先浇筑包括阴角部位在内的内环区域,然后浇筑外环开敞区域... 洪家渡水电站蜗壳外包混凝土浇筑施工,由于受入仓条件的限制,混凝土采用塔机和混凝土泵等方式入仓,人工无法入仓操作区域,则用预埋振捣棒振捣。为此,蜗壳混凝土设计了环形分区,首先浇筑包括阴角部位在内的内环区域,然后浇筑外环开敞区域,后又通过预先埋设的灌浆管灌浆处理,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壳外包混凝土 环形分区 施工技术 洪家渡水电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