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7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93
1
作者 储榆林 张茂宏 +5 位作者 吴梓梁 林果为 徐世荣 李蓉生 周霭祥 殷德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8-210,共3页
储榆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天津300020)1980年以来,我们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近200例,疗效比较满意。80年代... 储榆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天津300020)1980年以来,我们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近200例,疗效比较满意。80年代,我们以ALG/ATG+雄激素(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疗法 ALG/ATG 环孢菌素A
原文传递
当归内酯拮抗环孢菌素A、氢化可的松及抗肿瘤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 被引量:40
2
作者 冯景奇 柳钟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内酯(ASDL)对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使用不同剂量的ASDL进行体内外拮抗实验。结果:ASDL在62.5,125.0,... 目的:观察当归内酯(ASDL)对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使用不同剂量的ASDL进行体内外拮抗实验。结果:ASDL在62.5,125.0,250.0ug/ml时,可部分或完全拮抗环孢菌素A、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和阿糖胞苷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LR)的轻度抑制作用(抑制50%以下),部分拮抗氢化可的松对MLR的重度抑制(抑制50%以上)作用。ASDL10及20mg/(kg·d)×7,腹腔注射可拮抗环磷酰胺(CY,80mg/kg,s.c)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活性、IL-2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当归内酯可通过不同途径拮抗化学因素引发的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内酯 抗肿瘤药物 环孢菌素A 氢化可的松
下载PDF
序贯强化免疫抑制并用造血生长因子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41
3
作者 何广胜 邵宗鸿 +13 位作者 张益枝 刘鸿 李克 宋鲁燕 郑以洲 陈桂彬 和虹 赵明峰 施均 张泓 储榆林 钱林生 杨天楹 杨崇礼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7-181,共5页
目的 探寻降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患者早期死亡率并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法 ,比较仅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LG/ATG)和环孢菌素A(CsA)序贯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SIIST) (36例 )与SIIST联... 目的 探寻降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患者早期死亡率并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法 ,比较仅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LG/ATG)和环孢菌素A(CsA)序贯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SIIST) (36例 )与SIIST联合造血生长因子 (HGF) (37例 ) ,即并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红细胞生成素 (Epo)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Epo治疗SAA的疗效。结果 SIIST联合HGF治疗组和单用SIIST组比较不仅早期感染率 (分别为 2 4.3%和5 5 3% )、死亡率 (分别为 4.0 %和 16 .7% )有所降低 ,有效率 (分别为 89.2 %和 6 3.9% )有所提高 ,而且血常规、骨髓象恢复速度加快 ,成分输血脱离时间及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均优于SIIST组。两种不同HGF方案治疗组之间未见明显区别 ,均耐受良好。结论 在ALG/ATG和CsA强化免疫抑制的基础上联合HGF治疗SAA ,可降低早期死亡率、感染率 ,并获得较高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菌素A 造血生长因子 治疗 强化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环孢菌素A聚乳酸纳米粒胶体的制备和大鼠的口服吸收 被引量:27
4
作者 黎洪珊 赵京玲 魏树礼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32-536,共5页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多肽类药物)纳米粒胶体的口服吸收效果。方法:以溶媒非溶媒法制备聚乳酸纳米球胶体和纳米囊胶体,进行了形态、大小和动态载药的考察;并以SandimmunNeoral为参比制剂,大鼠灌胃给药,用HP...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多肽类药物)纳米粒胶体的口服吸收效果。方法:以溶媒非溶媒法制备聚乳酸纳米球胶体和纳米囊胶体,进行了形态、大小和动态载药的考察;并以SandimmunNeoral为参比制剂,大鼠灌胃给药,用HPLC测定全血药物浓度,考察二者口服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胶体中的纳米球或纳米囊均匀圆整,粒径分别为(58.8±11.3)nm和(81.7±36.7)nm,药物包载率大于97%,纳米粒上含药量大于19%。与Neoral相比,纳米球胶体和纳米囊胶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2.39%和100.35%;二者峰浓度较小(P<0.05),分布和消除较慢(P<0.05)。结论:环孢菌素纳米粒胶体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且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消除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 聚乳酸 纳米球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学旺 杨军 +3 位作者 李航 段琳 黄庆元 毕增祺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5-319,共5页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30例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或抵抗的肾病综合征(NS)患者联合使用了(CsA,5mg·kg-1·d-1)和泼尼松(30mg/d)治疗,并...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30例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或抵抗的肾病综合征(NS)患者联合使用了(CsA,5mg·kg-1·d-1)和泼尼松(30mg/d)治疗,并测定了CsA治疗前后病人的血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结果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由治疗前的平均7.67±3.00g/24h降至治疗后第1、2、3个月的4.93±3.64g/24h、3.52±2.94g/24h、2.23±1.60g/24h;血浆白蛋白由治疗前27.3±6.4g/L升至30.9±8.8g/L、34.3±7.6g/L、36.0±7.2g/L;治疗前后血肌酐、BUN、尿酸、CD4/CD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无明显变化,而治疗2个月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血清IL2显著下降。治疗后激素抵抗组NS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分别为22.7%,50.0%和27.3%;在激素依赖组分别为57.1%,429%和0。有5例患者因肝肾功能损害或严重腹泻而停用CsA。结论本研究提示CsA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激素依赖的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 肾病综合征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表面修饰对载环孢菌素A聚乳酸纳米粒体外细胞摄取和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杰 张强 +3 位作者 易翔 曹栋 黎洪珊 魏树礼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研究表面修饰对载环孢菌素A纳米粒体外细胞吞噬和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用3H 环孢菌素A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5 9nm的聚乳酸纳米粒 ,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分别用Brij 78、Myrj 5 3和Myrj 5 93种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了表面修饰。以小鼠腹... 研究表面修饰对载环孢菌素A纳米粒体外细胞吞噬和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用3H 环孢菌素A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5 9nm的聚乳酸纳米粒 ,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分别用Brij 78、Myrj 5 3和Myrj 5 93种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了表面修饰。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 ,以一级昆明种小鼠为动物模型 ,分别做体外细胞吞噬实验和体内组织分布实验。结果 :纳米粒组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环孢菌素A的摄取值达溶液组的2 0倍 ,表面修饰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摄取值明显减小。纳米粒组可使环孢菌素A在小鼠肝、脾的组织分布相对于环孢菌素A溶液组明显增加 ,表面修饰可使环孢菌素A在小鼠肝、脾的组织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表面修饰可以显著改变载环孢菌素A聚乳酸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摄取和体内在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载体 纳米粒 环孢菌素 药代动力学 巨噬细胞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血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罄 吴笑春 +6 位作者 辛华雯 余爱荣 仲明远 唐礼功 谢森 冷金华 蒋兆健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 (Ber)对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血浓度的影响。方法  3 3例肾移植后口服CsA +Ber的受者为试验组 ,2 7例单纯口服CsA的受者为对照组 ,以CsA全血浓度及肝、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作为临床评价指标。结果 试验组受者Cs...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 (Ber)对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血浓度的影响。方法  3 3例肾移植后口服CsA +Ber的受者为试验组 ,2 7例单纯口服CsA的受者为对照组 ,以CsA全血浓度及肝、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作为临床评价指标。结果 试验组受者CsA全血浓度与合用Ber前比较 ,增幅达 66.9%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停用Ber后 ,CsA全血浓度显著下降。Ber与CsA合用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Ber能显著升高肾移植受者CsA血浓度。在升高CsA血浓度的同时 ,Ber并不增加CsA的毒性反应。Ber与CsA合用有望成为一种节省CsA费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环孢菌素 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盐酸小檗碱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诱导NB4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孟文彤 羊裔明 +2 位作者 邓承祺 刘霆 贾永前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97-300,共4页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诱导NB4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 (ΔΨm)关系。方法 将NB4细胞分别用TanⅡA、As2 O3 、TanⅡA +1.0 μg/ml环孢菌素A(CsA)和As2 O3 +1.0 μg/mlCsA处理 ,然后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NB4细胞形态学变化 ;用...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诱导NB4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 (ΔΨm)关系。方法 将NB4细胞分别用TanⅡA、As2 O3 、TanⅡA +1.0 μg/ml环孢菌素A(CsA)和As2 O3 +1.0 μg/mlCsA处理 ,然后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NB4细胞形态学变化 ;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亚G1期细胞百分率及PI和Rh12 3双染色后细胞的ΔΨm。结果 NB4细胞经 1.0和 2 .0 μg/mlTanⅡA处理后的亚G1期细胞百分率无差异 ,但均高于 0 .5 μg/ml组。NB4细胞经TanⅡA作用后 ,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 ;随着TanⅡA作用时间增加 ,NB4细胞凋亡数增加和ΔΨm降低 (P <0 .0 1) ,两者呈直线相关。CsA能抑制TanⅡA诱导NB4细胞ΔΨm降低和凋亡细胞数增加 (P <0 .0 1)。结论 TanⅡA诱导NB4细胞凋亡是通过使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 ,ΔΨm降低来实现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NB4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跨膜电位 研究 白血病 环孢菌素
原文传递
青藤碱对大鼠肾移植排斥反应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戴英波 黄循 +4 位作者 罗志刚 李解方 欧阳贵 杨庞 秦建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3期1358-1361,1380,共5页
目的 研究青藤碱 (SIN)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与环孢菌素A(CsA)的协同效应 ,并探讨SIN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 48个大鼠同种原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WistarSD) ,将其分为对照组、SIN组、CsA组、S +C组 ,每组 12例 ,每组随... 目的 研究青藤碱 (SIN)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与环孢菌素A(CsA)的协同效应 ,并探讨SIN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 48个大鼠同种原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WistarSD) ,将其分为对照组、SIN组、CsA组、S +C组 ,每组 12例 ,每组随机抽取 6例观察大鼠移植肾受者存活时间 ,另 6例于术后第 6天处死 ,取移植肾组织标本行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 - 1表达并进行量化统计。分析SIN协同CsA对大鼠肾移植受者存活时间及对急性排斥反应时的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受体大鼠均在术后 9d内死亡 ,生存 ( 7.83± 0 .75 )d ,SIN组为 ( 9.67± 0 .5 2 )d ,S +C组为( 2 5 .0 0± 4.65 )d ;移植肾组织ICAM - 1表达平均阳性面积单位在对照组为 ( 3 7.63±4.47) % ,SIN组为 ( 2 3 .48± 2 .88) %(P <0 .0 1) ,CsA组为 ( 2 5 .5 9± 2 .44 ) % (P <0 .0 1) ,S +C组为 ( 3 8± 2 .3 5 ) % (P <0 .0 5 )。结论 SIN可能通过下调ICAM - 1表达的机制对大鼠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与CsA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 ,可减少CsA的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大鼠 肾移植 排斥反应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环孢菌素A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单步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全血中环孢菌素A及其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克 王平 +1 位作者 袁倚盛 柳晓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建立单步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全血中环孢菌素A(CyA)浓度,研究该药物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样经乙醚单步萃取后,以C8硅胶键合相为固定相,乙腈甲醇水异丙醇(57∶18∶25∶1.... 目的:建立单步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全血中环孢菌素A(CyA)浓度,研究该药物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样经乙醚单步萃取后,以C8硅胶键合相为固定相,乙腈甲醇水异丙醇(57∶18∶25∶1.5)为流动相,65℃柱温下进行色谱分离。采用环孢菌素D为内标,在208nm处紫外定量检测。所得数据采用PKBPN1药动学程序拟合计算,求出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CyA血浓度在40~1200ng·m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全血中CyA最低检测浓度为20ng·ml-1,日内(n=7)及日间(n=6)测定RSD为4.8%及7.8%,,方法回收率为98.6%~99.5%。对10名青年男性正常者单剂量poCyA胶囊后研究表明,其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双室模型。血药浓度约在1.2h达到峰值879.9ng·ml-1,消除半衰期约为5h。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能较好地满足CyA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及人体药动学过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中 周岱 鲍耀东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CVS)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关系及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对CVS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Willis环前部二次注血的方法制得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通过DSA检查测定基底动脉BA直径来评价CVS,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痉挛血管壁IgG... 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CVS)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关系及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对CVS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Willis环前部二次注血的方法制得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通过DSA检查测定基底动脉BA直径来评价CVS,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痉挛血管壁IgG的沉积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SAH后3d及7d时痉挛血管壁都有IgG的沉积与ICAM-1的表达,以SAH后7d时最明显,14d时仅1例有IgG沉积,2例有ICAM-1表达,环孢菌素A治疗后CVS的严重程度减轻,同时痉挛血管壁IgG的沉积及ICAM-1的表达也减弱。结论SAH后CVS的时相及严重程度与痉挛血管壁IgG的沉积及ICAM-1的表达密切相关,提示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了CVS的发生机制。环孢菌素A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起到减轻CVS严重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免疫抑制剂 环孢菌素A 治疗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原文传递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郑以州 储榆林 +2 位作者 邵宗鸿 张益枝 陈桂彬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方法,比较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单用(NIST方案)或联合环孢霉素A(CsA)(IST方案)治疗SAA的疗效。结果IST方案组不...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方法,比较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单用(NIST方案)或联合环孢霉素A(CsA)(IST方案)治疗SAA的疗效。结果IST方案组不仅疗效(837%)显著高于NIST方案组(576%),且可降低早期死亡率、缩短脱离红细胞输注时间,治疗有效者骨髓BFUE和CFUGM数量恢复更为良好。结论ALG联合CsA治疗SAA疗效明显优于单用ALG,且治疗有效者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更为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菌素 ALG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环孢菌素 被引量:16
13
作者 方东升 谢阳 +2 位作者 陈勇 陈晓明 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环孢菌素的分离纯化进行研究 ,选择石油醚 -丙酮 -水 (3∶ 3∶ 2 ,V/ V)为两相体系 ,计算环孢菌素 A、B、C、D在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 ,以上相为固定相 ,下相为流动相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环孢菌素的分离纯化进行研究 ,选择石油醚 -丙酮 -水 (3∶ 3∶ 2 ,V/ V)为两相体系 ,计算环孢菌素 A、B、C、D在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 ,以上相为固定相 ,下相为流动相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组分纯度。实验结果表明一次高速逆流色谱即可将环孢菌素粗品分离纯化 ,得到纯度 98.5 %以上的环孢菌素 A、B、C、D单组分 ,收率达 8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环孢菌素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珺 张宜苗 +3 位作者 刘砺 喻小娟 赵明辉 刘刚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非随机前瞻性观察小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在我国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足量泼尼松的异同。方法31例经肾活检病理证实为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Ⅲ期)的肾功能正常的大量... 目的非随机前瞻性观察小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在我国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足量泼尼松的异同。方法31例经肾活检病理证实为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Ⅲ期)的肾功能正常的大量蛋白尿患者纳入本研究。CTX组20例,100mg/d,累积量约8g;口服泼尼松O.6~1.0mg·kg^-1·d^-1,2—3个月后逐渐减量。CsA组19例(包括CTX组中治疗无效或复发的8例),起始量1.0~1.5mg·kg^-1·d^-1,2-3个月无效者,逐渐加量,最大剂量≤2.5mg·kg^-1·d^-1;口服泼尼松0.15~0.50mg·kg^-1·d^-1,3月个后逐渐减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尿蛋白、血白蛋白和血肌酐等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CTX组随访(48+22)周,13例有效(65%,7例部分缓解,6例完全缓解),7例无效(35%)。CsA组随访(44±15)周,其中2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余17例中,12例有效(70%,6例部分缓解,6例完全缓解),5例无效(30%)。两组缓解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X组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损伤等。CsA组的不良反应有血肌酐上升(3例)、高血压(12例)等,停药后或用药可控制。结论小剂量Cs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与CTX联合足量泼尼松治疗特发膜性肾病的缓解比例相近,对于CTX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仍可能有效,虽然不良反应较多,但易于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环孢菌素A 磷酰胺 疗效
原文传递
霉酚酸酯联合CsA和短程MTX预防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急性GVHD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河 林茂芳 +4 位作者 孟海涛 钱文斌 金洁 黄健 罗依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评价霉酚酸酯 (MMF)联合环孢菌素A(CsA)和短程甲氨蝶呤 (MTX)预防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患者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当天始联合应用MMF(骁悉胶囊 ) 1.0g/d ,CsA 3mg·... 目的 评价霉酚酸酯 (MMF)联合环孢菌素A(CsA)和短程甲氨蝶呤 (MTX)预防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患者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当天始联合应用MMF(骁悉胶囊 ) 1.0g/d ,CsA 3mg·kg-1·d-1,MTX移植后第 1天 15mg/次 ,移植后第 3,6 ,11天 10mg/次预防aGVHD。结果  12例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中 ,1例于移植后第 7天发生Ⅳ度超急性GVHD ,2例分别于移植后第 10天和第 17天发生Ⅱ度aGVHD ,经甲泼尼龙和MMF治愈 ,其余患者未发生aGVHD。治疗中与MMF相关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 ,调整剂量后血常规得以恢复 ,不影响移植患者的造血重建。结论 在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应用MMF联合CsA、MTX预防aGVHD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环孢菌素 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药物疗法 白血病
原文传递
环孢菌素A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维 蔡银燕 陈耀 《海峡药学》 2007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目的论述环孢菌素A在临床上的一些应用,以此来观察环孢菌素A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大量参考有关文献,从临床上的各种疾病的具体应用来论述环孢菌素A的药理作用。结果环孢菌素A是一个较理想的免疫抑制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术 抗排斥反应
下载PDF
环孢菌素A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Evans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鸿 邵宗鸿 +10 位作者 井丽萍 和虹 赵明峰 付蓉 施均 何广胜 崔振珠 储榆林 刘凯奇 徐泽峰 王国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81-583,共3页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CsA)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和Evans综合征的综合免疫抑制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CsA合并传统方案 (泼尼松 +达那唑 ) ( 18例 )和单用传统方案 ( 2 6例 )治疗Coombs试验阳性的AIHA和Evans综合...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CsA)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和Evans综合征的综合免疫抑制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CsA合并传统方案 (泼尼松 +达那唑 ) ( 18例 )和单用传统方案 ( 2 6例 )治疗Coombs试验阳性的AIHA和Evans综合征的疗效。结果 CsA组 3个月有效率为94 .4 % ,平均起效时间为 19.9d ,完全缓解率为 88.9% ,其中进行长期随访的 12例患者 1年内仅 1例复发 (复发率 3 .3 % ) ,2年内 2例复发 (复发率 16.7% ) ,3年复发率仍为 16.7% ;而传统方案 3个月有效率为 92 % ,平均起效时间为 2 3 .2d ,完全缓解率为 5 7.7% ,进行长期随访的 10例患者 1年内 7例复发(复发率 70 % ) ,2年复发率达 90 % ,3年复发率为 10 0 %。两组治疗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而完全缓解率CsA组显著高于传统方案组 ,3年内复发率CsA组明显低于传统方案组。结论 使用含CsA的综合免疫抑制方案治疗AIHA和Evans综合征可提高并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EVANS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忠心 陈向东 李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7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小剂量强的松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与足量强的松的比较。方法 6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均经肾活检病理检查证实,前瞻性非随机观察18个月以上。治疗组(n=41):小剂量CsA联合小剂量强... 目的观察小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小剂量强的松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与足量强的松的比较。方法 6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均经肾活检病理检查证实,前瞻性非随机观察18个月以上。治疗组(n=41):小剂量CsA联合小剂量强的松,其中难治性肾病综合征8例,强的松0.5mg·kg-1·d-1+CsA2.5mg·kg-1·d-1,强的松最大剂量30mg/d,连服2~3个月后每隔2~4周强的松、CsA在原剂量基础上交替递减10%或持续应用原剂量。对照组(n=26):足量强的松组,强的松1.0mg·kg-1·d-1,强的松最大剂量60mg/d,连服2~3个月后每隔2~4周在原剂量基础上递减10%。其中10例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CTX0.8g·次-1·月-1,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或口服0.1g/d,CTX总量6.0~8.0g。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6、9、12、18个月24h尿蛋白定量(MTP)、肝功能(TP、ALB、ALT)、肾功能(Cr、UA)、血糖、血脂(TC、LDL)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TP及AL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1),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分别为80.5%和84.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12个月时完全缓解率有升高趋势(P<0.01),但18个月后又降至正常,28例显效患者18个月后停CsA随访3年中有5例(17.9%)复发,复发后再次治疗仍然有效。治疗组不良反应:齿龈增生1例,血压升高4例,血尿酸升高6例,停药后或用药均可控制。结论与足量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比较,小剂量CsA联合小剂量强的松具有等同疗效,又可减少CsA及激素毒副作用,为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一个比较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环孢菌素 泼尼松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环孢菌素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郭平 李芚 廖工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585-588,共4页
对近年未免疫抑制剂和器官移植用药──环孢菌素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对其吸收、分布、代谢、消除,年龄、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治疗范围和剂量调整,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环孢菌素 药代动力学 器官移植
下载PDF
五种牙周致病菌与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关系 被引量:20
20
作者 龚逸明 曹凌峰 +1 位作者 杨毅 顾章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牙周致病菌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评价57例服用环孢素的肾移植患者的牙龈增生(gingival overgrowth,GO)指数,将GO指数为1、2.3的患者列为牙龈增生组(A组,28例),将GO指数为0的患者列为牙龈未增生组(... 目的探讨牙周致病菌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评价57例服用环孢素的肾移植患者的牙龈增生(gingival overgrowth,GO)指数,将GO指数为1、2.3的患者列为牙龈增生组(A组,28例),将GO指数为0的患者列为牙龈未增生组(B组,29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龈下菌斑内的牙龈卟啉单孢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伴放线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 )、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和福赛氏类杆菌(Tannerella forsythia, Tf)进行定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中细菌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细菌数量和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g、Td和Tf的检出率在A组分别为96%、82%和89%,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69%、55%和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出Pg、Td和Tf的概率在A组(79%)明显高于B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Td、Tf和Pi的细菌数量随着牙龈增生指数的升高而增加,Aa的细菌数量未发现与牙龈增生相关的变化。结论Pg、Td和Tf可能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增生 环孢菌素 细菌学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