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设计观及其哲学基础
1
作者 谷晓丹 罗玲玲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新时代背景下对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设计观及其哲学基础对于环境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逻辑分析法在时代背景的时间维度整体中对环境设计观及其哲学基础进行脉络厘清,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对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设计观及其哲学基础对于环境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逻辑分析法在时代背景的时间维度整体中对环境设计观及其哲学基础进行脉络厘清,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生态的环境设计观形成的逻辑必然性,解析生态哲学何以成为生态设计观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生态哲学 自然法则 生态关系 适宜
原文传递
新平民化意识——一种人居环境设计观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六汀 《装饰》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0-51,共2页
在欧洲,平民化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历史的变迁使昔日不同的社会等级制度消亡,无论是政治生活还是日常生活,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平民化意识的存在,从城市建设到家居布置各方面都不例外。平民这个词原是相对于贵族、王权等上流社会而言的。所... 在欧洲,平民化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历史的变迁使昔日不同的社会等级制度消亡,无论是政治生活还是日常生活,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平民化意识的存在,从城市建设到家居布置各方面都不例外。平民这个词原是相对于贵族、王权等上流社会而言的。所谓贵族气质、绅士风度、骑士精神都是与上层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经过历次暴力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以及工业文明的洗礼,欧洲原有的社会结构已经瓦解,旧贵族衰落,中产阶级日渐形成,阶层的概念取代了阶级的概念。平等、尊重、和平、宽容、清雅朴素和自然的价值观深入社会各阶层,平民化的概念已走出了原有阶级差别的阴影并逐步影响社会的许多方面,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设计 平民化 建筑设计
全文增补中
柳暗花未明——全球化背景下一种对中国传统环境营造设计观的可持续解释
3
作者 董治年 《艺术设计研究》 2012年第S1期61-64,共4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在当代西方后工业文明危机背景下被提出的概念,是建立在当代科学理论坚实的基础上的。在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中国古代自然观却提出:人与山川草木一样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 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在当代西方后工业文明危机背景下被提出的概念,是建立在当代科学理论坚实的基础上的。在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中国古代自然观却提出:人与山川草木一样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人地之间存在着和谐和共鸣等等追求人与自然达到一种融洽的可以互相传感关系最高境界的理念。中国传统聚落空间环境营建关系相互之间由顺生的本体意识到以风水观为指导的生态聚落模式,在宗法家族制度的护佑下,建构起聚落中的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模型,使传统聚落空间的规划营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这正是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所提出概念和模式。在我们围绕着以西方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走了一个大圈之后,东方的思想和智慧逐渐又微露光芒,我们或许已经开始反思过多的迷失于西方传统设计概念指导下偏重于人而忽略人与自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全球化 中国传统环境设计 可持续设计 责任
下载PDF
王新宇:看山看水见近见远
4
作者 王新宇 林汀 《中外建筑》 2024年第3期I0008-I0008,1-7,共8页
昔日,我们以文字为媒,推出两期“长三角青年建筑师获奖者”专访,试图探寻江苏建筑师群体的理性思维与激情跳跃。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终究难及立体直观。此次,有幸受邀参加2023年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目睹学... 昔日,我们以文字为媒,推出两期“长三角青年建筑师获奖者”专访,试图探寻江苏建筑师群体的理性思维与激情跳跃。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终究难及立体直观。此次,有幸受邀参加2023年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目睹学会各级领导为青年建筑师奔走呼吁,笔者心中不免涌起无尽感慨。此间,有一群人以建筑为歌,以理想为舞,《中外建筑》岂能不一同为之发声,不为之喝彩?本期,我们踏足江苏,走近“江苏省青年建筑师奖”获奖者王新宇,同他一道“看山看水,见近见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建筑设计 环境空间设计 建筑实践 江苏省青年建筑师
下载PDF
在都市的肌理中生长——浅谈中国现代都市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及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薛姣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32-34,共3页
由于长久的历史原因,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一直处于过长时间的盲目与模仿中。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本土的人居环境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规划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如何确立既符合中国特... 由于长久的历史原因,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一直处于过长时间的盲目与模仿中。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本土的人居环境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规划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如何确立既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环境艺术设计要就此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吸收中国传统生态建筑环境观的精髓。只有从根源上解决,才能为当代设计所用,完成一种立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具本土文化特征的传统向当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传统文化 传统自然 地域特色
原文传递
大环境设计观
6
作者 屈云东 《装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3,共1页
在当今的大科学时代,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艺术教育都要着眼于以大环境设计观念为基础,树立生态环境设计观,强调大的功能环境的解决,树立精神环境观,做到“天、地、人、神”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环境设计 生态环境 大功能环境 精神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