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游侵蚀产沙环境要素临界与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浩 蔡强国 +2 位作者 周金星 胡文生 梁广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54-59,共6页
目前黄河中游产沙的峰值区(多沙粗沙区)的范围已明确界定。但是,产沙峰值区的形成与地理环境要素(自然、人类活动)变化的响应机制是什么,影响产沙峰值区环境要素的综合作用和主导环境因素又是什么,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目前黄河中游产沙的峰值区(多沙粗沙区)的范围已明确界定。但是,产沙峰值区的形成与地理环境要素(自然、人类活动)变化的响应机制是什么,影响产沙峰值区环境要素的综合作用和主导环境因素又是什么,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黄河中游的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流域侵蚀产沙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结合黄土高原正在开展的退耕还林的生物工程建设,指出加强流域产沙与环境要素临界特征与交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性,揭示自然、人类活动在流域产沙的综合影响与交互作用,探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的恢复前景与综合治理的减沙效益,是近期需要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作用 环境要素临界 植被恢复 黄河中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