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园林欣赏的两种模式及其互补性——对陈从周园林欣赏理论的环境美学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龚天雁 程相占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从园林建造角度看,作为综合运用一定艺术手法的活动成果,园林可以界定为综合性艺术品;而从园林呈现方式来看,园林则可以界定为空间环境。园林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对其欣赏方式的双重性。中国园林批评家陈从周的园林欣赏理论主要着眼于园... 从园林建造角度看,作为综合运用一定艺术手法的活动成果,园林可以界定为综合性艺术品;而从园林呈现方式来看,园林则可以界定为空间环境。园林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对其欣赏方式的双重性。中国园林批评家陈从周的园林欣赏理论主要着眼于园林作为艺术品的特性,而当代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伯林特则将中国园林视为审美环境来进行欣赏。二人从不同的理论视野出发做的中国园林分析,分别代表着园林欣赏的艺术模式和环境模式。只有将艺术欣赏模式和环境欣赏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恰当而正确地欣赏中国园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欣赏 艺术欣赏模式 环境欣赏模式 陈从周 伯林特
下载PDF
美与分析——20世纪西方分析美学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繁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107,共18页
分析美学是西方20世纪后半期主要流行于英美诸国的重要美学流派,以其独特的科学认知主义立场和分析方法,与欧陆当代现象学人文主义形成互补之势。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学与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反本质主义批判传统美学,将语言分析方法运... 分析美学是西方20世纪后半期主要流行于英美诸国的重要美学流派,以其独特的科学认知主义立场和分析方法,与欧陆当代现象学人文主义形成互补之势。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学与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反本质主义批判传统美学,将语言分析方法运用于美学研究,主张审美与"语言游戏"密切相关,认为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于"家族类似"。古德曼是美国分析美学的代表,以符号分析从事美学研究,认为艺术与符号密切相关,而艺术品之成为艺术品在于"审美征候",因而在美学研究上走向科学认知主义,主张审美经验就是一种认知经验。卡尔松以环境美学著称,其环境美学集中体现了分析美学作为科学美学的特点,着力于运用分析的方法对于各种环境欣赏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其彻底性与新颖性可谓蔚为大观,充分体现了分析美学在新时代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美学 语言分析 符号分析 环境欣赏模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