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太湖沉积物和湖岸土壤的污染元素特征及环境变化效应
被引量:29
- 1
-
-
作者
袁旭音
陈骏
季峻峰
陶于祥
王润华
-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7-434,共8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 (SK99- 0 0 5)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0 2 992 0 30 0 3)资助
-
文摘
太湖沉积物和湖岸土壤具有相似的物质组成 ,具有相同的物源 ,通过补给区的径流 ,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随着土壤迁入湖泊。由于沉积物和土壤物化条件的不同 ,它们的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含量有差异。土壤中氮、磷的总量和有效态均比沉积物中高 ,表明有一部分营养物质进入了水体 ;营养元素高的沉积物均靠近城镇 ,其原因为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数重金属元素尚未超过自然背景值 ,只有沉积物中Cd和Pb ,土壤中的Cu、Cd和Hg超过。但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大多比土壤中高 ,特别在北部沿岸沉积物中 ,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大超过平均值 ,这种不正常的高值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废水。
-
关键词
沉积物
土壤
污染元素
太湖
营养元素
氮磷
环境变化效应
-
Keywords
sediment, soil, pollution element, Taihu Lake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基于机会成本的中国区域碳排放绩效评价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畅
章金霞
田国双
-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163,共5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DL13CC0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0062110007)
-
文摘
科学测度和评价我国各个省份的碳排放绩效,是实现中国政府2020年碳减排目标的重要基础。在机会成本视角下,引入生态效率的评价思想,在此基础上把碳排放效率分解成经济价值变化、环境变化和基准变化三个效应。以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为例,进行碳排放效率的具体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2008—2012年,各省(市)基于机会成本的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碳排放效率大于1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等省(区、市),这些地区的碳排放效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碳排放效率的具体效应分解可知,中国大陆整体上经济虽有发展,但实际上碳排放效率下降了,并且绝大多数省份的经济只有量的增长,环境效率无实质的改善。
-
关键词
机会成本
碳排放效率
价值变化效应
环境变化效应
-
Keywords
Opportunity cost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Effect of value chang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 changing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