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6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被引量:60
1
作者 余谋昌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当今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我国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表明已经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前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中国优秀的文化... 当今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我国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表明已经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前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现实条件下,通过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作为国家行为由全国人民的创造性生态化的实践实现的。中华民族将以率先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友好社会 生态实践
下载PDF
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渔业 被引量:72
2
作者 唐启升 《江西水产科技》 2011年第2期5-7,共3页
1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全球气侯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其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减少温室气体... 1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全球气侯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其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依靠工业节能降耗措施、降低生物源排放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节能降耗措施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温室气体排放 渔业 环境友好社会 节能降耗 资源节约 可持续发展 气侯变化
下载PDF
论中国的“两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57
3
作者 简新华 叶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71,共7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人类节约高效开发利用保护资源、资源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保护改善优化环境、环境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人类节约高效开发利用保护资源、资源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保护改善优化环境、环境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目标层,主要通过各级指标加权得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两型社会"建设程度;第二层次包括"资源节约指数"和"环境友好指数"两个方面,分别反映社会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的状况;第三层次为基本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发展指标和潜力指标;第四层次为三十六个具体衡量指标。通过运用该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地分析、衡量和比较"两型社会"的发展水平。"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为: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两型产业"和"两型生产",实行"两型消费",研究开发和采用"两型技术",改革创新相关法规以及建设"两型政府"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 “两社会
原文传递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被引量:39
4
作者 马凯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7-9,共3页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节约社会 中国 环境友好社会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环境
原文传递
我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 被引量:55
5
作者 苏明 傅志华 +3 位作者 许文 王志刚 李欣 梁强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2期2-16,共15页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碳税有利于推动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通过增加能源的使用成本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碳税有利于推动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通过增加能源的使用成本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所以开征碳税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中国开征碳税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从税制诸因素角度初步设计了碳税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具体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包括碳税与相关税种的功能定位、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路线图,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 环境友好社会 资源节约社会 能源消耗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外部负效应 化石燃料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38
6
作者 方世南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22,共6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都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博大精深,必须认真地加以梳理、总结和...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都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博大精深,必须认真地加以梳理、总结和传承,以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动当代中国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 环境友好社会
原文传递
2000-2005年中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陈劭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3,84,共4页
提出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对2000~2005年中国及各省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2000--2005年,我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平均每年下降2.7%。(2)我国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呈现出明显的... 提出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对2000~2005年中国及各省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2000--2005年,我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平均每年下降2.7%。(2)我国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由东到西梯次分布。东部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依次高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3)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经济增长自发地去实现,而是要通过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强化管理等措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缓解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负面效应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社会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综合评价 中国
下载PDF
论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世进 孟春阳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0-52,共3页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在我国是一项新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它对恢复和治理我国矿山环境,构建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体系,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这一政策措施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在我国是一项新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它对恢复和治理我国矿山环境,构建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体系,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这一政策措施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立法上建立和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保证金 生态补偿 环境友好社会
下载PDF
我国机制砂石行业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4
9
作者 陈家珑 《混凝土世界》 2011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机制砂石的生产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前景的展望,指出应加强行业规划与管理,建立准入制度。保证机制砂石质量仍是目前行业的主要问题,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行业规划 砂石质量 机制 展望 环境友好社会 资源节约 准入制度
下载PDF
系统化建构中的循环经济立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艳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3,共9页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它渗透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多个领域,涉及资源、能源、废物管理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包括减少投入、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废物合理处理等方式。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它渗透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多个领域,涉及资源、能源、废物管理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包括减少投入、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废物合理处理等方式。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载体和途径,关于它的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规划。循环经济立法出台后,需要对《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行适时修改,以解决现有法律之间的交叉和重复问题。我国应当建立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立法 环境友好社会 资源节约社会
原文传递
“两型社会”探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亚平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所提出的新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论述了"两型社会"的内涵,探析了"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快建设&qu... 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所提出的新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论述了"两型社会"的内涵,探析了"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对策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 社会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 被引量:25
12
作者 吕忠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7,共7页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针对整个社会系统提出的要求,其目标蕴含的是一种整体性思想。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各种利益冲突和纠纷都能得以合理解决的社会。为此,必须建立符合整体性思维的利益调整机制,将各种不同...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针对整个社会系统提出的要求,其目标蕴含的是一种整体性思想。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各种利益冲突和纠纷都能得以合理解决的社会。为此,必须建立符合整体性思维的利益调整机制,将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统一纳入社会平稳运行的范围以内,通过和谐的手段衡平利益,定纷止争。法律作为社会利益的调整器,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传统法律并没有建立在环境友好的观念之上,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制度体系不足以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意志、行为规范和裁判标准,故而,如欲使法律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发挥功效,必须首先进行法律的变革,明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内涵,发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需求,探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纠纷解决途径,进而完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社会 环境纠纷 纠纷解决机制
下载PDF
高职院校应关注和开发“绿色技能”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育锋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37,共3页
党的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两份报... 党的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两份报告要求的目标是要将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国际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现状.我国高职院校急需关注“绿色技能”开发问题.应该依据“绿色技能”内容.调整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使“绿色技能”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为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友好社会 社会可持续发展 开发
原文传递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吉亚 《环境经济》 2007年第4期47-50,共4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正确把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和内涵,明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社会 资源节约 十六届五中全会 资源环境 “十一五” 科学发展观 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名升 佟连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5期105-111,共7页
根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途径,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31个指标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选定的指标体系,利用多目标二级决策法和变异系数法对一、二级指标确定权重,并运用TOP... 根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途径,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31个指标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选定的指标体系,利用多目标二级决策法和变异系数法对一、二级指标确定权重,并运用TOPSIS法对中国各地2004年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进行了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各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普遍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地区差异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测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袁志明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5-179,共5页
文章阐述了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构建的意义和指标设计的原则,提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分"目标、分类指数和具体指标"三个层面、五个类别、30个具体指标,并对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测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环境友好社会 评价指标 测度
下载PDF
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14
17
作者 林清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共4页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的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人们必须对社会消费道德价值观进行重构,全面树立起生态价值和生态伦理观。并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生活...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的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人们必须对社会消费道德价值观进行重构,全面树立起生态价值和生态伦理观。并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生活,真正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 消费道德 生态伦理
下载PDF
推进“四化两型”建设 加快湖南科学发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周强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3-25,共3页
“十二五”时期是湖南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湖南实际;我们提出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湖南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湖南实际;我们提出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湖南 环境友好社会 四化 五中全会精神 “十二五” 战略机遇期 农业现代化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价值选择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建军 《理论视野》 2007年第12期18-20,共3页
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一种新的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社会形态,这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 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一种新的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社会形态,这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以人为本、生态先行的运行机制,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交往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环境友好社会
下载PDF
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工程 被引量:19
20
作者 贾庆林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共5页
党的十七大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党的十七大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重要一章,提出了全面的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生态状况的总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大工程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环境友好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 干重 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