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分延与记忆迭代——2017—2018年黑龙江中篇小说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姜超 《文艺评论》 2019年第6期69-77,共9页
2017-2018年间的黑龙江作家坚持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用诸多结实饱满的中篇小说记录着时代的新变与多变,不同代际的作家顽韧书写了世界的差异性和生活的丰富性。饮誉文坛的迟子建、阿成、张抗抗、张雅文、何凯旋、陈力娇、王鸿达等... 2017-2018年间的黑龙江作家坚持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用诸多结实饱满的中篇小说记录着时代的新变与多变,不同代际的作家顽韧书写了世界的差异性和生活的丰富性。饮誉文坛的迟子建、阿成、张抗抗、张雅文、何凯旋、陈力娇、王鸿达等名宿佳作不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张雅文 阿成 张抗抗 陈力娇 新变 王鸿 差异性
原文传递
平和冲淡写人生——王鸿达小说创作述评
2
作者 杨铁钢 《地火》 2013年第4期153-156,共4页
王鸿达是个写作多面手,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都有所作,且写了不少,也写得很好,但确立其一级作家地位的还是他的小说创作。因此,作为作家的王鸿达,首先是小说家——成熟而有影响的小说家。王鸿达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至2000年年... 王鸿达是个写作多面手,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都有所作,且写了不少,也写得很好,但确立其一级作家地位的还是他的小说创作。因此,作为作家的王鸿达,首先是小说家——成熟而有影响的小说家。王鸿达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至2000年年底,已在《人民文学》《当代》《小说选刊》等期刊上发表了一百余万宇的中、短篇小说,出版了《遥远的羊草》《孤鸟》丙部中、短篇小说集。本文即尝试对王鸿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王鸿 平和冲淡 述评 短篇小说集 人生 《小说选刊》 《人民文学》
原文传递
地域色彩中的各色人生——读王鸿达长篇小说《太阳岛》
3
作者 王立宪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很高兴看到作家王鸿达在《中国作家》2013年第3期上发表的长篇小说《太阳岛》。这位以写林区生活见长的作家,这次却写起了哈尔滨,写起了太阳岛。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转身,它表明王鸿达在内容的表达上正在进行新的尝试。但这样的尝试... 很高兴看到作家王鸿达在《中国作家》2013年第3期上发表的长篇小说《太阳岛》。这位以写林区生活见长的作家,这次却写起了哈尔滨,写起了太阳岛。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转身,它表明王鸿达在内容的表达上正在进行新的尝试。但这样的尝试不是孤立的,它是王鸿达在已有的创作基础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王鸿 太阳 地域色彩 《中国作家》 人生 哈尔滨
原文传递
论新时期大庆小说的“现代性”特征——以王鸿达的小说创作为例
4
作者 张宇宁 刘昭 《知与行》 2017年第7期87-91,共5页
新时期部分大庆作家的创作选择了"现代主义"的文学走向,表现出与主流文学话语接轨的愿望。尽管在表现对象上依旧着眼于大庆油田社会生活,但在文本呈现的思想观念上开始靠近诸如先锋小说、新写实主义、晚生代等主流文学思潮。... 新时期部分大庆作家的创作选择了"现代主义"的文学走向,表现出与主流文学话语接轨的愿望。尽管在表现对象上依旧着眼于大庆油田社会生活,但在文本呈现的思想观念上开始靠近诸如先锋小说、新写实主义、晚生代等主流文学思潮。在这部分作家中,王鸿达的小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对人性本质的思考与表现、对文化冲突现象的揭示以及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反思,等等,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可以列入现代主义文学范畴。《荒原的距离》在人道主义的视角下刻画人物形象,丧夫后主人公开始进入感情生活的狂欢化状态,从而表达小说的女性意识,同时使小说构成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组成部分。《电影院》所表达的忧虑是当现代性理论与社会实践本身还值得反思时,其生成的文化已经入侵我国本土并将地域性传统文化一举击溃。《鹿死谁手》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愿望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难以实现,并被充满否定性的现实经验所击倒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经历,揭示了现代人与社会、与他人相互对立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鸿 现代性 女权主义 文化冲突 存在
下载PDF
在平凡中书写不凡——浅析王鸿达短篇小说《孤鸟》
5
作者 王巍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1年第10期93-94,共2页
平凡生活中的不凡是对底层民众美好品质的书写。这种“不凡”的本质是善良,也是王鸿达寄予在各色底层人物身上的美好期望。短篇小说《孤鸟》即立足于此,作者以平实冷静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基层警察身上的感人故事。通过对平凡生活的... 平凡生活中的不凡是对底层民众美好品质的书写。这种“不凡”的本质是善良,也是王鸿达寄予在各色底层人物身上的美好期望。短篇小说《孤鸟》即立足于此,作者以平实冷静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基层警察身上的感人故事。通过对平凡生活的真实再现展现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在不凡的人生中感悟人性至善的优良品质,同时“孤鸟”的背后隐喻也是作者歌颂的这种平凡伟大的有力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 不凡 王鸿 《孤鸟》
下载PDF
“牧歌”也深沉——王鸿达小说的审美意蕴浅论
6
作者 辛彩屏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44-46,共3页
初读王鸿达的小说,会被他那种不露声色吊起胃口。比方说,他常常在小说的开场这样叙述:'宋福刚开始见到宋影时,感觉她并不是那么漂亮。当时就想,干那种事的女人咋会不漂亮呢?……'(《孤鸟》)'山下地区经市里同意,招一批代课... 初读王鸿达的小说,会被他那种不露声色吊起胃口。比方说,他常常在小说的开场这样叙述:'宋福刚开始见到宋影时,感觉她并不是那么漂亮。当时就想,干那种事的女人咋会不漂亮呢?……'(《孤鸟》)'山下地区经市里同意,招一批代课教师。刚刚参加完大专、中专、技校招生考试的应届、往届的毕业生们,又扒了一层皮,走上了考场。有两个考生终于忍耐不住,当场晕了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形式 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 "牧歌" 王鸿 小说 审美意蕴
下载PDF
寻找在寂静中——王鸿达作品印象
7
作者 孙苏 《文艺评论》 2002年第2期82-84,90,共4页
关键词 寻找 王鸿 作品 写作者 作家 印象 读者 风格 感觉 成熟
下载PDF
冷色调的叙述与灵魂的关照——王鸿达小说集《遥远的羊草》赏析
8
作者 苏美晴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第6期145-147,共3页
王鸿达是大庆乃至黑龙江省著名的小说家。对其早期作品集《遥远的羊草》进行研讨,力求在小说领域引领倡导,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小说。好的小说是走不出读者视野的,遥远的只是时间的一种流向,而不是我们的记忆。而时间恰恰又会像磨石一... 王鸿达是大庆乃至黑龙江省著名的小说家。对其早期作品集《遥远的羊草》进行研讨,力求在小说领域引领倡导,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小说。好的小说是走不出读者视野的,遥远的只是时间的一种流向,而不是我们的记忆。而时间恰恰又会像磨石一样,打磨出一些经久闪亮的东西来。而文学是需要一些经久闪亮的东西闪耀在读者心里,这样的作品也就有了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王鸿
下载PDF
原野乡土的呼唤与人性的回归——评王鸿达中短篇小说集《遥远的羊草》
9
作者 张晓丽 《大庆社会科学》 2017年第3期118-121,共4页
《遥远的羊草》是作家王鸿达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具有鲜明的北方地域特色,所收作品从森林到草原,从城市到乡村,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普通的小人物命运,带着作者对遥远原野原乡牧歌似的呼唤和对城市人性扭曲的鞭挞。
关键词 王鸿 作品风格 北方地域 人性回归
下载PDF
寻找在寂静中——王鸿达作品印象
10
作者 孙苏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41-43,共3页
一个写作者写出了自己的风格,一个写作者总能在自己作品中让读者寻找到一种他所期盼的感觉,我们这时候就可以说,这个作家成熟了。王鸿达就是这样一个成熟的作家。最早看到王鸿达的作品是他的《代课教师》(《北方文学》1990年第11期),那... 一个写作者写出了自己的风格,一个写作者总能在自己作品中让读者寻找到一种他所期盼的感觉,我们这时候就可以说,这个作家成熟了。王鸿达就是这样一个成熟的作家。最早看到王鸿达的作品是他的《代课教师》(《北方文学》1990年第11期),那时,这社会已渐趋躁动。这躁动表现在文学上,便是一种种标新立异的手法,一个个推陈出新的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写作风格 文学本质性 社会环境 表现手法 王鸿
下载PDF
评王鸿达的中篇小说《马铃薯花》
11
作者 阿成 《岁月(原创)》 2012年第4期25-25,共1页
王鸿达是黑龙江一位资深的实力派作家。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他的这些作品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可以说是一位生活底子厚实,功底扎实,乡土之情浓厚,艺术表现力独特的现实主义作家。我读了他新创作的... 王鸿达是黑龙江一位资深的实力派作家。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他的这些作品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可以说是一位生活底子厚实,功底扎实,乡土之情浓厚,艺术表现力独特的现实主义作家。我读了他新创作的这部中篇小说《马铃薯花》,再次印证了这个观点。不仅如此,在这个中篇小说中,作者的讲述变得更加理性和沉着,而且在谋章布局和对题材的判断上,匠心独具,虽款款道来,又悬念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篇小说 马铃薯 王鸿 现实主义作家 中短篇小说 艺术表现力 长篇小说 黑龙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