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作与学术的高度融合——评王钟陵教授《台北的忧郁》与《太阳的葬礼》
1
作者 刘中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3-18,共6页
王钟陵教授的两部创作集,得到了学界与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作为学者作家,他的多文体创作具有三个特点:学术与艺术的融合,大气,表现手法别致新颖。王钟陵教授的创作,在报告文学、新诗、散文领域,都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他... 王钟陵教授的两部创作集,得到了学界与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作为学者作家,他的多文体创作具有三个特点:学术与艺术的融合,大气,表现手法别致新颖。王钟陵教授的创作,在报告文学、新诗、散文领域,都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他的学术著作,则又具有文学化的特征。创作与学术的高度融合,其中内蕴着一种新的哲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陵 文学创作 学术创作 《台北的忧郁》 《太阳的葬礼》
下载PDF
《许昌师专学报》一九九一年总目录
2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
关键词 沈卫威 唐诗研究 杜甫论 屈原研究 建安诗 繁钦 中古文学 文学风格 钟陵 苏词
下载PDF
“若无新变,不能代兴”——读王钟陵新著《文学史新方法论》
3
作者 王星琦 《文教资料》 1994年第2期67-70,共4页
当王钟陵教授从苏州寄来他的新著《文学史新方法论》时,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了它。王先生在不到五年时间里,连续出版了三本大部头的专著,且都引起了震动效应,时下在文学研究领域,人们对王钟陵的名字不仅不会感到陌生。
关键词 钟陵 中国中古诗歌史 中国文学史 先生 精思 地域关系 籍里 文人生活 中国神话 执着精神
下载PDF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总目录
4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45-146,F0003,共3页
关键词 社会科学 大学语文课程 学报 连续出版物 湖南文理学院 细菌战 韩隆 钟陵 目录 检索工具 口述历史
下载PDF
对人类精神生成发展史的独创性阐发——读王钟陵教授新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
5
作者 孙润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1-25,共5页
在艰难寻求着新路的学术界,王钟陵教授确乎是一位开辟崭新境界的高手。继七十万言的《中国中古诗歌史》之后,王钟陵又推出了一部六十万字的新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前一本书从民族思维发展这一制高点出发,展示了中古时期四百... 在艰难寻求着新路的学术界,王钟陵教授确乎是一位开辟崭新境界的高手。继七十万言的《中国中古诗歌史》之后,王钟陵又推出了一部六十万字的新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前一本书从民族思维发展这一制高点出发,展示了中古时期四百余年间的民族心灵,取得了文学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这本新著则在人类文化的阔大视界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陵 中国中古诗歌史 文化心理 文学史研究 心理研究 中古时期 心理能力 大视界 神话思维 人类文化
下载PDF
历史视野与文学本位的双重考察——评金生奎《明代杜诗接受研究》
6
作者 潘天英 《中国诗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12-214,共3页
20世纪80年代,来自西方的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在中国文论界可谓应者云集,以"接受"为目标的研究亦成为古典文学的选题热门。研究者似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取之不竭的研究源泉。凡作家对后学创作上有借鉴、人格上有... 20世纪80年代,来自西方的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在中国文论界可谓应者云集,以"接受"为目标的研究亦成为古典文学的选题热门。研究者似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取之不竭的研究源泉。凡作家对后学创作上有借鉴、人格上有垂范的表现,其理论主张被后世推崇或批判,作品被后人校释、鉴赏的实践皆可以"接受"目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阁诗人 性情之正 文学本位 《明代杜诗接受研究》 接受研究 前七子 李梦阳 钟陵 历史视野 杜诗学 胡应麟 作家群体
原文传递
评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
7
作者 张晶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96-70,共2页
王钟陵60万言的力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我觉得惊异的,倒不在于书的篇幅、规模,而是惊诧在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这个人们从未系统涉及的领域中,作者为什么能有如此深刻的思辨?如此富有历史感的洞察?如此深微、细致的文... 王钟陵60万言的力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我觉得惊异的,倒不在于书的篇幅、规模,而是惊诧在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这个人们从未系统涉及的领域中,作者为什么能有如此深刻的思辨?如此富有历史感的洞察?如此深微、细致的文化代码解析?我所惊异的是,在中国文学的独特艺术思维方式与史前文化心理之间,他竟然能够找到潜藏得难以发现的联系!我所惊异的是,他何以把如此睿智的哲思与如此饱满的激情、如此溢满诗意的笔调,融合得浑然无间,它不仅是一部有着雄辩的逻辑力量的理论著作,更是一首雄浑泱莽的史诗!它是从洪荒历史的深处,开掘了一条通向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的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陵 文化心理 心理研究 历史感 中国文学 艺术思维方式 史前文化 哲思 思想倾向 史官文化
下载PDF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0年(总19-22期)目录
8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翁万达 钟优民 元化 新乐府 文学现状 崔曙 钟陵 写作年代 汕头大学 审美特质
下载PDF
博大厚重 精见叠现——读《二十世纪中西文论史》
9
作者 徐志啸 《职大学报》 201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王钟陵教授的《二十世纪中西文论史》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堪称个人独立专著史无前例之巨著。此宏著篇幅字数之巨,大大超过了丹麦人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0万字)和美国人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330万字),可以说,到二十... 王钟陵教授的《二十世纪中西文论史》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堪称个人独立专著史无前例之巨著。此宏著篇幅字数之巨,大大超过了丹麦人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0万字)和美国人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330万字),可以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为止,论篇幅字数之宏大,迄今世界范围内任何一部个人独立专著无可匹敌。作者对西方文论的阐述,努力做到三个结合——西方文论本身内部的协调;史感深切、整体性强的文学史理论与对文学活动作研究的众多理论的整合;源自哲学思想的普泛性的理论与文体史研究的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陵 《二十世纪中西文论史》 西方思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