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帝制時代王權主義思維下孔老的歷史定位
1
作者 李小白 《诸子学刊》 2023年第2期359-373,共15页
帝制時代經學意識形態籠罩下,經學之外的知識類别成爲附庸,孔子與老子的地位亦隨時勢發生變動。傳統知識階層從經學思維角度審視孔老關係,作出“孔先老後”“儒主道輔”等帶有明顯政治意味的歷史定位,遮蔽先秦子學發展的真實情境,同時... 帝制時代經學意識形態籠罩下,經學之外的知識類别成爲附庸,孔子與老子的地位亦隨時勢發生變動。傳統知識階層從經學思維角度審視孔老關係,作出“孔先老後”“儒主道輔”等帶有明顯政治意味的歷史定位,遮蔽先秦子學發展的真實情境,同時映射出儒、道争奪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歷史事實。被統合於王權主義話語系統中的孔老,由思想者的角色轉换成王權代言的政治信仰符號,爲傳統王朝維持思想秩序和提供集體道德價值,因而在獨尊儒術的王權政治話語中,孔子地位優於老子成爲必然。王權是孔老歷史定位和獲得社會化崇拜與信仰的權力根源,而隨着帝制時代的結束,王權主義意識形態的生存土壤不復存在,孔老齊等或平視孔老應成爲現代諸子學研究的基本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制時代 孔老關係 經學思維
下载PDF
戰國時期的自然狀態觀與王權主義——以《吕氏春秋》爲中心
2
作者 王丁 《诸子学刊》 2021年第1期121-135,共15页
自然狀態是思想家們對國家産生以前上古時代的一種想象,人們懸設自然狀態,並非爲了再現上古歷史的真實圖景,而是出於對現有制度的合理性論證。戰國時期以《吕氏春秋》爲代表的諸子,幾乎都論述到了上古時代自然狀態的情況,在他們看來,自... 自然狀態是思想家們對國家産生以前上古時代的一種想象,人們懸設自然狀態,並非爲了再現上古歷史的真實圖景,而是出於對現有制度的合理性論證。戰國時期以《吕氏春秋》爲代表的諸子,幾乎都論述到了上古時代自然狀態的情況,在他們看來,自然狀態是混亂無序,極爲不適宜人類生存的,這種狀態下的人,不能稱之爲人,而與禽獸無異。他們認爲聖人本着對人類的長遠考慮,發明創造,設立君主,創制規範,終結了自然狀態,使人類進入了文明社會。而與自然狀態相比,文明社會最主要的標志就是君主,正是君主維繫着社會的秩序,使人成爲人。由此可知,戰國思想家們關於自然狀態的描述,也是爲了論證君主專制的合理性,並最終導向了王權主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狀態 聖人 《吕氏春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