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斌余案背后的法理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军 《民主与科学》 2005年第5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王斌 中国 法院判决 刑罚 法律效率 司法公正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保障地位的阙如与重塑——以“王斌余悲剧”案为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71-176,共6页
以"王斌余悲剧"案为视角,对农民工这一都市边缘特殊群体社会保障地位的边缘化特性及制度阙如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重塑农民工社会保障主体地位的法理依据、经济基础和现实社会(政治)要求予以了理论论证与思考。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权利 阙如 重塑 王斌 悲剧 个案分析 劳动权益 中国
下载PDF
细节决定判决
3
作者 陈兴良 《法学家茶座》 2005年第2期63-66,共4页
民工王斌余杀人案经过二审,宁夏高院做出了维持原判的二审裁定。经过一个多月媒体沸沸扬扬的讨论,王斌余杀人案最终还是按照法律的逻辑走到了头。王斌余杀人案本来是一起普通的杀人案件,类似的杀人案件每天都会发生。为什么偏偏王斌... 民工王斌余杀人案经过二审,宁夏高院做出了维持原判的二审裁定。经过一个多月媒体沸沸扬扬的讨论,王斌余杀人案最终还是按照法律的逻辑走到了头。王斌余杀人案本来是一起普通的杀人案件,类似的杀人案件每天都会发生。为什么偏偏王斌余杀人案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不仅仅在于王斌余民工的身份,更在于媒体的报道,对于王斌余杀人案引发的种种议论更是建立在这一报道基础之上的。问题在于:关于王斌余杀人案报道的事实与法院经庭审认定的事实存在差距,正是这一差距足以使判断发生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刑事诉讼 证据 王斌
下载PDF
连杀四人,讨薪血案拷问老板良知
4
作者 王朝 马汉 《法治与社会》 2005年第12期32-34,共3页
苫孩子走出大山进城打工 8月28日下午,王斌余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看守所见到了苍老憔悴的父亲.其父王立定是一拐一瘸从千里外的大山深处赶来看望儿子的.面对瘦弱无助的残疾父亲,已沦落为身负四条人命大案嫌犯、正等待终审判决的王斌余流... 苫孩子走出大山进城打工 8月28日下午,王斌余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看守所见到了苍老憔悴的父亲.其父王立定是一拐一瘸从千里外的大山深处赶来看望儿子的.面对瘦弱无助的残疾父亲,已沦落为身负四条人命大案嫌犯、正等待终审判决的王斌余流下了泪水:"爸,我不想杀人,这都是被他们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王斌 故意杀人罪 犯罪事实 农民工 生活状况
下载PDF
假如王斌余遇到德兰修女——读《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5
作者 余杰 《东北之窗》 2006年第7期60-61,共2页
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关键词 德兰修女 仁爱修女会 王斌
原文传递
也谈王斌余的罪与罚
6
作者 张利春 《光华法学》 2007年第1期189-197,共9页
认为一个案件的发生是一个犯罪人个人之罪的常识,是人们灵魂深处耶稣之死情结的反应。人们对王斌余案犯罪背景的关注,揭示出了一个众人众罪的事实,那么,让王斌余独自承受死刑的惩罚,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处罚。但王斌余案的真正意义还不在此... 认为一个案件的发生是一个犯罪人个人之罪的常识,是人们灵魂深处耶稣之死情结的反应。人们对王斌余案犯罪背景的关注,揭示出了一个众人众罪的事实,那么,让王斌余独自承受死刑的惩罚,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处罚。但王斌余案的真正意义还不在此,在于我们每个人从此以后'知罪'、'悔罪',这才是罪恶的真正消灭,人类的真正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斌 罪罚 耶稣之死
原文传递
王斌余的罪与罚
7
作者 季卫东 《财经》 2005年第19期142-143,共2页
在以暴制暴,或者同归于尽之类的恐怖行径的阴影时隐时现之际,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祥和而言,其实全面的预防政府比威慑手段更加重要、更加有效。
关键词 王斌 社会稳定 《刑法》 过失致人重伤罪 防卫过当
下载PDF
法律论证:一个关于司法过程的理论神话——以王斌余案检验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 被引量:60
8
作者 桑本谦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13,共14页
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无力为司法程序和司法判决提供有用的启示和指导,这种理论的前提缺乏经验基础,论证也出现了自相矛盾,并且由于忽略了司法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权力运作而从总体上误解了司法过程所追求的现实目标。当法官从实在法... 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无力为司法程序和司法判决提供有用的启示和指导,这种理论的前提缺乏经验基础,论证也出现了自相矛盾,并且由于忽略了司法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权力运作而从总体上误解了司法过程所追求的现实目标。当法官从实在法范围内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判决结果时,应当求助于社会科学的论证,而不是道德哲学的论证,后者无力为法律疑难问题提供决策方案,充其量也只能够大致满足公众寻找正当性依据的心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列克西 法律论证 哈贝马斯 理性交流理论 王斌
原文传递
从王斌余案浅析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与运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万明之 《前沿》 2006年第4期158-163,共6页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刑法学界广泛关注也广受争议的理论问题。特别是能否将期待可能性理论运用于司法实践,更是热点问题,王斌余杀人案再一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通过考察期待可能性理念的起源和发展及其理论价值,结合王斌余案,笔者认为期待...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刑法学界广泛关注也广受争议的理论问题。特别是能否将期待可能性理论运用于司法实践,更是热点问题,王斌余杀人案再一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通过考察期待可能性理念的起源和发展及其理论价值,结合王斌余案,笔者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应该在中国刑法中得到合理的借鉴,并在立法和司法活动中运用和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斌杀人案 期待可能性理论
原文传递
法律的缺憾——王斌余案件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广勇 《西部法学评论》 2006年第1期30-31,共2页
王斌余讨薪杀人揭示出法律最深层的问题,暴露了法律的缺憾:法律调整范围的局限使它的预防功能并不总是有效;立法与司法有时脱节,使法律不能发挥社会功效;法律若不与其他社会调节手段相结合就不能完全发挥其社会功效。
关键词 王斌案件 法律 预防功能 司法
下载PDF
从王斌余案到澳大利亚大众传媒的藐视法庭罪
11
作者 邱鸿峰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往往是两种竞争性的公共利益,新闻报道可以监督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但当媒介过度介入尚处于审理程序中的案件时,审判者、证人和涉案人员受到新闻舆论的影响难以避免,最终影响正义独立、公正地施行。最近中国媒体... 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往往是两种竞争性的公共利益,新闻报道可以监督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但当媒介过度介入尚处于审理程序中的案件时,审判者、证人和涉案人员受到新闻舆论的影响难以避免,最终影响正义独立、公正地施行。最近中国媒体在王斌余案审理过程中各执一端的评论一度使二审结果更加扑朔迷离。借鉴澳大利亚大众传媒法对类似报道的司法实践,尽管两国法律体制存在重大差异,在我国法制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审判尤为复杂,但批判地吸收相关立法和司法理念,对于我国新闻业的规范发展,可收他山之石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斌 澳大利亚大众传媒 藐视法庭罪
下载PDF
从期待可能性角度考察王斌余案的量刑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庆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5期79-81,共3页
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能否适用于王斌余案,笔者认为,王实施适法行为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因此期待可能性理论可以适用于本案。但王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符合法理,因为期待可能性的减小只能影响到王的有责性的减小,并不意味着最终... 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能否适用于王斌余案,笔者认为,王实施适法行为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因此期待可能性理论可以适用于本案。但王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符合法理,因为期待可能性的减小只能影响到王的有责性的减小,并不意味着最终刑事责任的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刑事责任 死刑 王斌 量刑
下载PDF
正当程序:解决社会纠纷的最佳选择——王斌余案反思
13
作者 张建伟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S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正当程序 社会纠纷 王斌 刑事案件 刑事诉讼 中国
原文传递
论期待可能性——王斌余案分析
14
作者 王东朋 《投资与创业》 2012年第1期17-18,共2页
期待可能性理论发端于19世纪末的德国,已逐渐成为大陆法系国家解决刑事责任问题的重要学说。随着王斌余事件的出现,期待可能性的问题再次成为我国刑法学界关注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主要内容的论述,并结合王斌余案... 期待可能性理论发端于19世纪末的德国,已逐渐成为大陆法系国家解决刑事责任问题的重要学说。随着王斌余事件的出现,期待可能性的问题再次成为我国刑法学界关注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主要内容的论述,并结合王斌余案进行具体分析,在进一步厘清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刑法面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可取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规范责任论 谦抑性 王斌
下载PDF
王斌余案,点中社会的敏感穴位
15
作者 联晌 何生宏(选编) 刘晓琴(选编)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生版)(学语文)》 2006年第1X期46-47,共2页
从新华社《千万别漠视农民工的基本愿望》,到新京报《有必要判王斌余死刑吗?》,再到南方都市报《悲情不能遮蔽真相》,一些媒体和学者的热议,颇耐人寻味:对社会局部存在的阶层差距拉大等不公正、不和谐问题的思考和忧虑,已经成为... 从新华社《千万别漠视农民工的基本愿望》,到新京报《有必要判王斌余死刑吗?》,再到南方都市报《悲情不能遮蔽真相》,一些媒体和学者的热议,颇耐人寻味:对社会局部存在的阶层差距拉大等不公正、不和谐问题的思考和忧虑,已经成为普遍性感受,以至于对任何有可能凸显社会不公正的信号,反应都高度敏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晌 王斌 点中社会的敏感穴位》 中学 语文 时文阅读
下载PDF
从罗尔斯正义理论看“王斌余事件”
16
作者 张环宇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主要是对正义的证明。它不仅让一度被功利主义所统治的人们重新记起了几乎被遗忘的关于正义的常识,而且也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分析正义问题的思路。不久前,王斌余杀人案的判决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人们的观点分歧巨大。...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主要是对正义的证明。它不仅让一度被功利主义所统治的人们重新记起了几乎被遗忘的关于正义的常识,而且也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分析正义问题的思路。不久前,王斌余杀人案的判决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人们的观点分歧巨大。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来分析王斌余事件,可以检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同时也是一种理论与个案的双向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正义理论 王斌事件 制度 正义 法律 道德
下载PDF
王斌余的生与死
17
作者 陈小玮 《新西部》 2005年第10期75-75,共1页
甘肃省甘谷县28岁的农民工王斌余,因在宁夏数次讨要工钱无果,愤怒之下今年5月11日晚连杀4人,重伤1人,后到当地公安局投案自首.
关键词 王斌 中国 农民工 故意杀人罪
下载PDF
漠视的恶果
18
作者 司欣 《新西部》 2005年第10期75-75,共1页
甘肃省甘谷县28岁的农民工王斌余,因在宁夏数次讨要工钱无果,愤怒之下于今年5月11日晚连杀4人,重伤1人,后到当地公安局投案自首。6月29日,宁夏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斌余死刑。9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石嘴山市... 甘肃省甘谷县28岁的农民工王斌余,因在宁夏数次讨要工钱无果,愤怒之下于今年5月11日晚连杀4人,重伤1人,后到当地公安局投案自首。6月29日,宁夏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斌余死刑。9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石嘴山市二审开庭审理此案。杀人偿命,按理说人民法院对王斌余的判决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伴随着案件审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王斌 中国 弱势群体
下载PDF
“期待可能性”行不通
19
作者 杨涛 《新西部》 2005年第10期76-76,共1页
甘肃省甘谷县28岁的农民工王斌余,因在宁夏数次讨要工钱无果,愤怒之下于今年5月11日晚连杀4人,重伤1人,后到当地公安局投案自首。6月29日,宁夏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斌余死刑。9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石嘴山市... 甘肃省甘谷县28岁的农民工王斌余,因在宁夏数次讨要工钱无果,愤怒之下于今年5月11日晚连杀4人,重伤1人,后到当地公安局投案自首。6月29日,宁夏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斌余死刑。9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石嘴山市二审开庭审理此案。杀人偿命,按理说人民法院对王斌余的判决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伴随着案件审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斌 死刑 中国 刑法 故意杀人罪
下载PDF
应刀下留住王斌余
20
作者 丁力 《新西部》 2005年第10期76-76,共1页
甘肃省甘谷县28岁的农民工王斌余,因在宁夏数次讨要工钱无果,愤怒之下于今年5月11日晚连杀4人,重伤1人,后到当地公安局投案自首。6月29日,宁夏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斌余死刑。9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石嘴山市... 甘肃省甘谷县28岁的农民工王斌余,因在宁夏数次讨要工钱无果,愤怒之下于今年5月11日晚连杀4人,重伤1人,后到当地公安局投案自首。6月29日,宁夏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斌余死刑。9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石嘴山市二审开庭审理此案。杀人偿命,按理说人民法院对王斌余的判决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伴随着案件审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斌 中国 农民工 弱势群体 拖欠工资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