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杂交玉米品种推广与成效 |
孙世贤
|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9
|
|
2
|
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演变对密度的响应 |
李从锋
赵明
刘鹏
张吉旺
杨今胜
柳京国
王空军
董树亭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4
|
|
3
|
玉米6个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王大春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4
|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上的应用 |
张文忠
宋殿珍
栗红生
刘景秀
杨国英
|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8 |
12
|
|
5
|
收获时间对玉米单交种种子质量和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运转的影响 |
刘晟宇
杨力
刘亚亮
孙扬
肖薇航
冷麟良
张治安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6
|
玉米单交种与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陈华文
|
《广西农学报》
|
2003 |
7
|
|
7
|
玉米杂交种辽单506的选育技术研究 |
叶雨盛
王晓琳
李洋
王志顺
李哲
|
《辽宁农业科学》
|
2014 |
8
|
|
8
|
玉米杂交种丹玉406号选育技术报告 |
王亮
景希强
杨辉
唐文明
李方明
|
《辽宁农业科学》
|
2013 |
7
|
|
9
|
浅析郑单958的特点及推广应用前景 |
宋保谦
|
《农业科技通讯》
|
2006 |
7
|
|
10
|
不同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
赵文媛
刘旭
|
《中国种业》
|
2011 |
6
|
|
11
|
玉米新品种济研11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
岳竞之
张春荣
李家富
孙迷平
张莉
肖兴中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2
|
甜玉米品种赣科甜3号及栽培技术 |
颜廷献
饶月亮
乐美旺
颜小文
孙建
周红英
黄劲松
|
《中国种业》
|
2015 |
6
|
|
13
|
玉米杂交种丹玉605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刘日尊
刘春增
关国志
鲁宝良
郭永才
赵文媛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4 |
6
|
|
14
|
玉米新品种丹玉508号的选育 |
高旭东
刘波
郑君海
王亮
那明慧
|
《辽宁农业科学》
|
2015 |
6
|
|
15
|
玉米杂交种丹玉603号选育技术报告 |
刘日尊
刘春增
鲁宝良
关国志
郭永才
赵文媛
|
《辽宁农业科学》
|
2014 |
6
|
|
16
|
玉米杂交种东单60号新疆高产制种技术 |
孙永风
李立勇
王绍鑫
刘洋
|
《杂粮作物》
CAS
|
2009 |
5
|
|
17
|
优质饲用玉米新品种漯玉336 |
吴伟华
柳家友
张宏生
闫海霞
付家锋
|
《中国种业》
|
2010 |
5
|
|
18
|
玉米杂交种南校18号高产制种技术 |
梁庆平
蒋益敏
李体琛
蒙成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9
|
玉米杂交种良玉8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
宋雷
宋雨
缪玲敏
宋协良
郎梅
宋萍
李楠
鄂婧婧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0 |
5
|
|
20
|
玉米杂交种丹玉602号选育技术报告 |
刘日尊
鲁宝良
刘春增
关国志
郭永才
赵文媛
|
《辽宁农业科学》
|
201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