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根系吸收磷的机理模型验证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姚其华
刘武定
+1 位作者
陈明亮
谢振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本文通过不同土壤条件下幼稚苗磷吸收实测值与机理模型预测值的比较,检验了几种养分吸收机理模型对玉米与大豆幼苗磷吸收的预测能力,同时探讨了影响几种养分吸收机理模型预测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四种机理模型均能较好...
本文通过不同土壤条件下幼稚苗磷吸收实测值与机理模型预测值的比较,检验了几种养分吸收机理模型对玉米与大豆幼苗磷吸收的预测能力,同时探讨了影响几种养分吸收机理模型预测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四种机理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玉米与大豆幼苗的磷吸收变化情况;四种机理模型中,以建立于解析解基础上的 S C 模型的预测能力最低,两种数值解模型的预测能力相当,而以考虑了根毛作用的 C2 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影响机理模型预测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土壤供磷与含水量水平、土壤供 N 形态、土壤性质及土壤供 Ca 水平或p H 值。土壤养分与水分胁迫、土壤质地粘重、土壤施 N H+4 N 及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等条件均会使数值解机理模型的磷吸收预测能力降低,其原因可归结于这几种土壤条件均能诱导或加强幼苗根系吸收磷的某种主动适应机制,而这种机制并未考虑在养分吸收机理模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模型验证
幼苗磷吸收
玉米
与
大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丘陵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娇棉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12期36-37,共2页
在中国丘陵山区,玉米与大豆是重要的农作物,其需求量逐渐上升,通过长期种植,逐渐研究出一套适宜玉米与大豆种植的模式,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这项技术应用有效增加了玉米与大豆种植产量,同时促进了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对中国丘陵山区...
在中国丘陵山区,玉米与大豆是重要的农作物,其需求量逐渐上升,通过长期种植,逐渐研究出一套适宜玉米与大豆种植的模式,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这项技术应用有效增加了玉米与大豆种植产量,同时促进了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对中国丘陵山区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种植产量
玉米
大豆
玉米
与
大豆
复合技术
长期种植
技术要点
农作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田玉米、大豆间作高产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安瑞春
任泽民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4年第1期41-45,共5页
玉米、大豆间作是生产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强的一种间作类型。无论南方或北方,肥地或瘦地,丘陵山地或平原都有分布。由于它是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的一种间作类型,所以从农业技术上看,具有特殊的意义。 为了提高单位...
玉米、大豆间作是生产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强的一种间作类型。无论南方或北方,肥地或瘦地,丘陵山地或平原都有分布。由于它是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的一种间作类型,所以从农业技术上看,具有特殊的意义。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总产量,充分发挥四碳高产作物玉米的高光效作用,大家都在研究玉米间作的最佳方法。几年来,为了评选适宜于玉米、大豆间作的理想品种和探明玉米与大豆适宜间作方式、比例等不同群体结构对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
玉米
与
大豆
矮秆
玉米
平均亩产
带状间作
稻田
玉米
高产规律
行间
稻谷
间作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阳市鲜食玉米与大豆错期间作种植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牛永锋
杨雨阳
+1 位作者
田桂钦
郑丽敏
《中国农技推广》
2022年第11期38-39,共2页
玉米与大豆间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的间作种植模式。随着种粮比较效益的变化,大豆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目前我国大豆自给率仅有15%左右。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玉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大。推广鲜食玉米与大豆间作...
玉米与大豆间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的间作种植模式。随着种粮比较效益的变化,大豆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目前我国大豆自给率仅有15%左右。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玉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大。推广鲜食玉米与大豆间作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大豆产能,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减少大豆进口依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
玉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豆
种植面积
玉米
与
大豆
比较效益
大豆
进口
间作
增加农民收入
原文传递
杂交玉米和大豆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5
作者
姜水桃
姜向勇
+1 位作者
徐文荣
王素彬
《杭州农业与科技》
1999年第2期18-19,共2页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本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北缘,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长。淳安县自新安江水库形成以后,耕地十分有限,人均占地只有0.027hm^2,是个典型的缺粮县。玉米是我县人民的主粮之一,也是主要的饲料粮...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本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北缘,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长。淳安县自新安江水库形成以后,耕地十分有限,人均占地只有0.027hm^2,是个典型的缺粮县。玉米是我县人民的主粮之一,也是主要的饲料粮,大豆是我县人民特别是农民的一种主要副食品和商品财源,两者都很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与
大豆
玉米
种植
玉米
产量
大豆
产量
淳安县
亚热带季风气候
新安江水库
间混作
不同处理
年平均气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两高一优”立体种植技术
6
作者
曹秉祥
刘学义
李廷泉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1995年第3期61-65,共5页
一、小麦套种玉米复播大豆“吨粮田” 1.适宜范围 适合在无霜期180~190天,年降雨量580毫米,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的地区采用。 2.产量与效益 1993年长治县林移村,有200亩小麦套种玉米复播大豆立体种植田,亩产1036.4公斤。其中玉米亩产...
一、小麦套种玉米复播大豆“吨粮田” 1.适宜范围 适合在无霜期180~190天,年降雨量580毫米,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的地区采用。 2.产量与效益 1993年长治县林移村,有200亩小麦套种玉米复播大豆立体种植田,亩产1036.4公斤。其中玉米亩产586.7公斤,小麦352.2公斤,大豆97.5公斤。亩收入(不包括秸秆)751.9元,除去各项投资262.6元,亩纯收益489.3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与
大豆
小麦套种
玉米
立体种植技术
种植形式
“两高一优”
复播
大豆
适宜范围
足底
农家肥
棉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疆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下作物根系形态及产量变化研究
7
作者
滕元旭
刘婷婷
+2 位作者
李斌
杨涛
张伟
《新疆农垦科技》
2019年第2期3-7,共5页
为探索新疆北疆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大豆单作、玉米单作、豆玉间作3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模式作物根系形态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模式使各作物之间根系分布更为合理,间作种植大豆...
为探索新疆北疆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大豆单作、玉米单作、豆玉间作3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模式作物根系形态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模式使各作物之间根系分布更为合理,间作种植大豆和玉米的SPAD值较单作的有所提高,缩短了大豆的生育期,节约土地资源,玉米与大豆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明该间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本文研究对新疆北疆滴灌地区推广发展豆玉间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与
大豆
间作
根系形态
产量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磷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根瘤生长、固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覃潇敏
潘浩男
+2 位作者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68-2277,共10页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在低磷水平(P50)和正常磷水平(P100)下,玉米与大豆间作对大豆氮磷吸收、根瘤生长与固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水平(P50)和正常磷水平(P100)下,与单作大豆相比,大豆与玉米间作能显著增加根瘤数、根瘤重、根瘤豆血...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在低磷水平(P50)和正常磷水平(P100)下,玉米与大豆间作对大豆氮磷吸收、根瘤生长与固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水平(P50)和正常磷水平(P100)下,与单作大豆相比,大豆与玉米间作能显著增加根瘤数、根瘤重、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固氮酶活性,并促进大豆的生长与氮磷吸收。2个磷水平下,间作大豆根瘤内的氮磷浓度、酸性磷酸酶以及植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单作大豆,并且间作P50处理根瘤内酶活性最高。此外,与正常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相比,间作P50处理的大豆根瘤内磷素浓度并未受到抑制。说明在低磷条件下,大豆与玉米间作系统主要通过增强根瘤内酸性磷酸酶、植酸酶活性来提高了根瘤内的磷浓度,以维持根瘤固氮所需的较大磷素,进而促进大豆生长与氮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水平
玉米
与
大豆
间作
根瘤
固氮能力
氮磷吸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的三大杂粮及其分布
9
作者
胡卫兵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1998年第Z1期37-37,共1页
我国的三大杂粮及其分布□胡卫兵/江西丰城尚庄中学“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传统的农业经验丰富,栽培的品种繁多,在历史上曾对世界农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例如:我国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科书所...
我国的三大杂粮及其分布□胡卫兵/江西丰城尚庄中学“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传统的农业经验丰富,栽培的品种繁多,在历史上曾对世界农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例如:我国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科书所讲的谷子是我国杂粮的一种,我国其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杂粮
干旱地区
建筑材料
我国北方
抗旱能力
高海拔地区
江西丰城
南方丘陵地区
玉米
与
大豆
原文传递
题名
植物根系吸收磷的机理模型验证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姚其华
刘武定
陈明亮
谢振翅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文摘
本文通过不同土壤条件下幼稚苗磷吸收实测值与机理模型预测值的比较,检验了几种养分吸收机理模型对玉米与大豆幼苗磷吸收的预测能力,同时探讨了影响几种养分吸收机理模型预测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四种机理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玉米与大豆幼苗的磷吸收变化情况;四种机理模型中,以建立于解析解基础上的 S C 模型的预测能力最低,两种数值解模型的预测能力相当,而以考虑了根毛作用的 C2 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影响机理模型预测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土壤供磷与含水量水平、土壤供 N 形态、土壤性质及土壤供 Ca 水平或p H 值。土壤养分与水分胁迫、土壤质地粘重、土壤施 N H+4 N 及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等条件均会使数值解机理模型的磷吸收预测能力降低,其原因可归结于这几种土壤条件均能诱导或加强幼苗根系吸收磷的某种主动适应机制,而这种机制并未考虑在养分吸收机理模型之中。
关键词
机理模型验证
幼苗磷吸收
玉米
与
大豆
Keywords
Verification of Mechanistic Models
P uptake by Seedlings
Maize and Soybean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S5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丘陵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娇棉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12期36-37,共2页
文摘
在中国丘陵山区,玉米与大豆是重要的农作物,其需求量逐渐上升,通过长期种植,逐渐研究出一套适宜玉米与大豆种植的模式,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这项技术应用有效增加了玉米与大豆种植产量,同时促进了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对中国丘陵山区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种植产量
玉米
大豆
玉米
与
大豆
复合技术
长期种植
技术要点
农作物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田玉米、大豆间作高产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安瑞春
任泽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局
出处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4年第1期41-45,共5页
文摘
玉米、大豆间作是生产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强的一种间作类型。无论南方或北方,肥地或瘦地,丘陵山地或平原都有分布。由于它是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的一种间作类型,所以从农业技术上看,具有特殊的意义。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总产量,充分发挥四碳高产作物玉米的高光效作用,大家都在研究玉米间作的最佳方法。几年来,为了评选适宜于玉米、大豆间作的理想品种和探明玉米与大豆适宜间作方式、比例等不同群体结构对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
玉米
与
大豆
矮秆
玉米
平均亩产
带状间作
稻田
玉米
高产规律
行间
稻谷
间作方式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阳市鲜食玉米与大豆错期间作种植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牛永锋
杨雨阳
田桂钦
郑丽敏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农技推广》
2022年第11期38-39,共2页
文摘
玉米与大豆间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的间作种植模式。随着种粮比较效益的变化,大豆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目前我国大豆自给率仅有15%左右。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玉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大。推广鲜食玉米与大豆间作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大豆产能,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减少大豆进口依赖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鲜食
玉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豆
种植面积
玉米
与
大豆
比较效益
大豆
进口
间作
增加农民收入
分类号
S5-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杂交玉米和大豆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5
作者
姜水桃
姜向勇
徐文荣
王素彬
机构
淳安县梓桐镇农科站
淳安县农业局
出处
《杭州农业与科技》
1999年第2期18-19,共2页
文摘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本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北缘,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长。淳安县自新安江水库形成以后,耕地十分有限,人均占地只有0.027hm^2,是个典型的缺粮县。玉米是我县人民的主粮之一,也是主要的饲料粮,大豆是我县人民特别是农民的一种主要副食品和商品财源,两者都很必需。
关键词
玉米
与
大豆
玉米
种植
玉米
产量
大豆
产量
淳安县
亚热带季风气候
新安江水库
间混作
不同处理
年平均气温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两高一优”立体种植技术
6
作者
曹秉祥
刘学义
李廷泉
出处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1995年第3期61-65,共5页
文摘
一、小麦套种玉米复播大豆“吨粮田” 1.适宜范围 适合在无霜期180~190天,年降雨量580毫米,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的地区采用。 2.产量与效益 1993年长治县林移村,有200亩小麦套种玉米复播大豆立体种植田,亩产1036.4公斤。其中玉米亩产586.7公斤,小麦352.2公斤,大豆97.5公斤。亩收入(不包括秸秆)751.9元,除去各项投资262.6元,亩纯收益489.3元。
关键词
玉米
与
大豆
小麦套种
玉米
立体种植技术
种植形式
“两高一优”
复播
大豆
适宜范围
足底
农家肥
棉花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疆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下作物根系形态及产量变化研究
7
作者
滕元旭
刘婷婷
李斌
杨涛
张伟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2019年第2期3-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560376
文摘
为探索新疆北疆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大豆单作、玉米单作、豆玉间作3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模式作物根系形态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模式使各作物之间根系分布更为合理,间作种植大豆和玉米的SPAD值较单作的有所提高,缩短了大豆的生育期,节约土地资源,玉米与大豆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明该间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本文研究对新疆北疆滴灌地区推广发展豆玉间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玉米
与
大豆
间作
根系形态
产量变化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磷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根瘤生长、固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覃潇敏
潘浩男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开放大学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68-2277,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0200/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615,31760611,32060718)
云南省科技人才与平台计划项目(2019IC026)资助。
文摘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在低磷水平(P50)和正常磷水平(P100)下,玉米与大豆间作对大豆氮磷吸收、根瘤生长与固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水平(P50)和正常磷水平(P100)下,与单作大豆相比,大豆与玉米间作能显著增加根瘤数、根瘤重、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固氮酶活性,并促进大豆的生长与氮磷吸收。2个磷水平下,间作大豆根瘤内的氮磷浓度、酸性磷酸酶以及植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单作大豆,并且间作P50处理根瘤内酶活性最高。此外,与正常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相比,间作P50处理的大豆根瘤内磷素浓度并未受到抑制。说明在低磷条件下,大豆与玉米间作系统主要通过增强根瘤内酸性磷酸酶、植酸酶活性来提高了根瘤内的磷浓度,以维持根瘤固氮所需的较大磷素,进而促进大豆生长与氮素吸收。
关键词
磷水平
玉米
与
大豆
间作
根瘤
固氮能力
氮磷吸收
Keywords
Prates
maize and soybean intercropping
nodule
nitrogen fixation
N and P uptake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的三大杂粮及其分布
9
作者
胡卫兵
机构
江西丰城尚庄中学
出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1998年第Z1期37-37,共1页
文摘
我国的三大杂粮及其分布□胡卫兵/江西丰城尚庄中学“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传统的农业经验丰富,栽培的品种繁多,在历史上曾对世界农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例如:我国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科书所讲的谷子是我国杂粮的一种,我国其它...
关键词
谷子
杂粮
干旱地区
建筑材料
我国北方
抗旱能力
高海拔地区
江西丰城
南方丘陵地区
玉米
与
大豆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根系吸收磷的机理模型验证研究
姚其华
刘武定
陈明亮
谢振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丘陵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
张娇棉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稻田玉米、大豆间作高产规律的研究
安瑞春
任泽民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安阳市鲜食玉米与大豆错期间作种植技术
牛永锋
杨雨阳
田桂钦
郑丽敏
《中国农技推广》
2022
1
原文传递
5
杂交玉米和大豆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姜水桃
姜向勇
徐文荣
王素彬
《杭州农业与科技》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豆“两高一优”立体种植技术
曹秉祥
刘学义
李廷泉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北疆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下作物根系形态及产量变化研究
滕元旭
刘婷婷
李斌
杨涛
张伟
《新疆农垦科技》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低磷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根瘤生长、固氮功能的影响
覃潇敏
潘浩男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我国的三大杂粮及其分布
胡卫兵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199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