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事件、生命政治与异托邦:福柯的电影批评 |
支运波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2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基于现代化的独异性视角分析 |
任剑涛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3
|
《示众》:独异的杰作 |
曹禧修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4
|
独异性诗学的当代谱系 |
刘阳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5
|
独异性美学:一种正在产生的审美新形态 |
刘旭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6
|
死亡,独异性与责任:德里达后期思想中的死亡诗学 |
李雨轩
|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高等教育系统的重构:社会转型的视角 |
孙艳丽
王建华
|
《教育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法与文学的“禁忌之恋”——在德里达《在法的前面》的前面 |
胡行舟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绘阿格里巴的少年——围绕“社会雕塑”开展的个人创作 |
郭最
|
《雕塑》
|
2024 |
0 |
|
10
|
斯蒂格勒,博伊斯和社会雕塑 |
夏开丰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1
|
如果屋顶没有星星 |
加主布哈
何言宏(指导)
寇硕恒(指导)
|
《诗刊》
|
2023 |
0 |
|
12
|
他异性与独异性:从列维纳斯的伦理学到阿特里奇的文学理论 |
王嘉军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3
|
“文学事件”的缘起、命名、对证与跨语境回应 |
刘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4
|
管窥王国维的境界之“真”——《人间词话》“境界涵义论”献解之二 |
周祖谦
张连武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5
|
时间之维:论斯蒂格勒对数字文化工业的技术批判 |
孙云霏
|
《上海文化》
CSSCI
|
2020 |
2
|
|
16
|
论日本文学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 |
蔡伟清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7 |
2
|
|
17
|
鲁迅小说语言的独异性 |
潘荣江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8
|
审美的独异性与反常规原则——钟嵘《诗品》尚“奇”倾向解析 |
孟志芬
孟庆雷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9
|
艺术“终结”后的时间错位——论雅克·朗西埃的审美政治 |
何健毓
|
《华中学术》
|
2022 |
0 |
|
20
|
事件、话语与艺术——重审利奥塔、利科之争 |
刘欣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