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黄河大合唱》的“稿酬”所想到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齐从容
-
出处
《音乐世界》
1994年第10期11-12,共2页
-
文摘
曾几何时,人们对时下歌星、影星的出场价高得令人咋舌而发出义愤填膺的指责。然而,指责归指责,他(她)那些“星”却依然我行我素,毫无自省之念,还振振有词地说道:一不去偷,二不去抢,有人心甘情愿去掏腰包,一股劲地来“追星”来“发烧”,我等又何错之有?是的,现如今有些事既“不合理”却又“不违法”,
-
关键词
《黄河大合唱》
狄盖特
冼星海
延安窑洞
省之
三度创作
填膺
不如意
人民音乐家
令人
-
分类号
J603
[艺术—音乐]
-
-
题名国际歌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舒洁
-
出处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35-37,共3页
-
-
关键词
鲍狄埃
狄盖特
我赞美
又一个早晨
人从
秋夜
天地之间
我在
地之子
里尔
-
分类号
I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国际歌》在中国的译介与传唱
- 3
-
-
作者
卢刚
李柯鑫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纵横》
2023年第7期4-12,共9页
-
文摘
《国际歌》自1871年由法国革命诗人鲍狄埃作词、1888年由法国工人音乐家狄盖特谱曲,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它不仅是一首老歌,同时也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很多主旋律影视剧比如《革命者》《1921》等,主题曲都是用的《国际歌》的旋律。同时,很多音乐类电视综艺节目也在翻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最大的特色在于,这是一首在一个“去阶级化”的世界中顽强保留着鲜明阶级特色、在和平的年代中执着地保持着斗争精神的歌曲。
-
关键词
电视综艺节目
《国际歌》
流行歌曲
鲍狄埃
狄盖特
主题曲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光辉的“合作”——《国际歌》谱曲前后思路断想
- 4
-
-
作者
公之木
-
出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42-47,共6页
-
文摘
现行《国际歌》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这颗璀灿的艺术明珠是诗人鲍狄埃和作曲家狄盖特奇妙合作的结果。鲍狄埃作诗时并没有想到《国际歌》会漂洋过海、不朽于世,只是沿着他的思想轨迹,自然地流露出来;狄盖特眼光独到,根据作者的思路和无产者战歌的特点,进行“艺术加工“,成了名副其实的“诗歌”。因此,他们同是“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
关键词
《国际歌》
狄盖特
鲍狄埃
思想轨迹
眼光独到
宣传家
恩格斯思想
艺术加工
恩格斯著作
暴力革命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读者对报纸的意见
- 5
-
-
-
出处
《新闻战线》
1963年第3期38-39,共2页
-
文摘
说了外行话读到报上一篇文章,里边说:“精密度很高的天平,有的甚至可以计量百万分之一公斤的重量。”实际上,我国现用的一般分析天平,都能秤量万分之一克即千万分之一公斤,有一些天平能秤量十万分之一克。因此,秤量百万分之一公斤的天平,不能算是“精密度很高的”。
-
关键词
读者
消息
新闻
标题
分析天平
邢燕子
狄盖特
《国际歌》
报刊
报纸
拟人化
修辞手法
意合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音程表现特性质疑——与李重光同志商榷
- 6
-
-
作者
戴大契
-
机构
涪陵师专音乐系
-
出处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53,共3页
-
文摘
看了李重光同志编著的《音乐理论基础》,对其中第七章第十二节所论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 该书说,“孤立的一个音、一个和弦是不能表现什么音乐思想的”,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紧接着又说“但两个音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中,却能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并且还进一步举例说明“由狭音程构成的曲调,一般具有平和、安静的感觉”
-
关键词
李重光
音乐理论基础
音乐思想
十二节
义勇军进行曲
狄盖特
游击队歌
贺绿汀
聂耳
《国际歌》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国际歌》的N个版本
- 7
-
-
作者
余斌
-
出处
《流行歌曲》
2011年第11期48-52,共5页
-
文摘
充满悲怆,激越之情《国际歌》属几代人共有的记忆,只是熟悉、会唱,未必就了然作者,而我们这一代的特别处在于,小学的课文里有《国际歌》诞生的故事,中学碰上大讲无产阶级专政,追本溯源,就追到巴黎公社,就像讲西方文明史的言必称古希腊。所以我们知道欧仁·鲍狄埃是巴黎公社的委员,巴黎公社起义被镇压后。
-
关键词
《国际歌》
西方文明史
狄盖特
鲍狄埃
《东方红》
自由幸福
词作者
会唱
革命歌曲
这一代
-
分类号
J609.1
[艺术—音乐]
-
-
题名一首响彻世界的战歌
- 8
-
-
作者
叶德华
-
出处
《音乐世界》
1991年第7期35-36,共2页
-
文摘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近一个世纪以来,《国际歌》作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响亮号角,始终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向着旧世界冲锋陷阵,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歌曲。这首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公社领导人之一。
-
关键词
《国际歌》
狄盖特
鲍狄埃
革命激情
革命歌集
作曲者
词曲作者
革命歌曲
蒙马特尔
火山爆发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国际歌在回响
- 9
-
-
作者
沈大力
-
出处
《新湘评论》
2016年第16期59-60,共2页
-
文摘
今年是巴黎公社145周年。《国际歌》是巴黎公社精神的结晶,人们陆续来到欧仁·鲍迪埃和皮埃尔·狄盖特的石墓前,奉献追思的鲜花。《国际歌》的曲作者狄盖特长眠于法兰西岛圣丹尼市的公墓,在无数普通人的坟茔群落中间。他的石墓像逝者的人格一般朴素。狄盖特被埋葬之初,墓石上并没有留逝者遗容,多年后才追立了一个平面瓷像,下边配以红玫瑰花束。
-
关键词
狄盖特
鲍迪埃
瓷像
《国际歌》
法兰西岛
石墓
红玫瑰
作曲者
英特纳雄耐尔
逝者
-
分类号
J603
[艺术—音乐]
-
-
题名驳斥关于无标题音乐的谬论
- 10
-
-
作者
孟蔚彦
-
机构
齐齐哈尔师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Z2期60-62,共3页
-
文摘
无标题音乐即不用文字标明乐曲内容,只以曲式或速度名称来命名的器乐曲。近来关于无标题音乐在文艺界冒出了一股谬论。其实质是抹杀阶级性,宣扬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其要害是利用音乐反党,复辟资本主义。事关大局、事关路线,我们对这些谬论必须进行深刻的批判。 谬论其一曰:“无标题音乐没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它不就是“音乐就是音乐”、
-
关键词
无标题音乐
资产阶级人性论
社会内容
一曰
三上桃峰
资产阶级社会
安东尼奥尼
狄盖特
意识形态领域
三月不知肉味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音乐家的嗜好
- 11
-
-
作者
陈四海
-
出处
《北方音乐》
1990年第5期30-26,共2页
-
文摘
由于《国际歌》发表时的作曲者署名是“狄盖特”,这实际上只是个姓,没有名;再加上德罗里手中有一份所谓的《国际歌》乐谱手稿,上面有“作者”亲笔的签名。经过法律诉讼时,无效果。但是,阿多尔夫·狄盖特死前写给他哥哥的信,使真象大白。内容是:“亲爱的哥哥,……我从来没作过曲,何况是《国际歌》。
-
关键词
狄盖特
《国际歌》
作曲者
法律诉讼
穆索尔斯基
歌剧作曲家
多尔
在城市里
著名钢琴家
练琴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书与路
- 12
-
-
作者
王尧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9-61,共3页
-
文摘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大雪,要先火车再汽车去另一座城市,我计划中的这个下午应该去拉雪兹神甫公墓瞻仰巴黎公社社员墙。我设想在冬天的黄昏,一种特别的氛围中,我站在这座墙前,在墙上的弹孔中看见战士流淌的血。在我的少年时期,先知道巴黎公社,再知道了巴黎。在热血沸腾唱了几年的《国际歌》后,我才把词作者欧仁·鲍狄埃和巴黎公社联系在一起,至于《国际歌》的作曲皮埃尔·狄盖特的名字我一直记不住。
-
关键词
《国际歌》
少年时期
巴黎公社社员墙
词作者
鲍狄埃
狄盖特
神甫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国际歌》的诞生及其早期传布
- 13
-
-
作者
宋逸炜
-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
-
出处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8,共10页
-
文摘
法国诗人欧仁·鲍狄埃在亲历19世纪革命运动,特别是1870年普法战争和1871年巴黎公社等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创作出《国际歌》的诗稿,寄托了对国际工人协会的殷切期望。1888年,经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谱曲,《国际歌》开始在法国工人党组织的区域性活动中传唱。通过1896和1899年的两次政治集会,《国际歌》逐步由法国北方推广至全法及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歌》一度被用作俄国国歌,后出现在共产国际的正式场合。皮埃尔·狄盖特捍卫著作权的斗争,反映了《国际歌》在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国际歌》
欧仁·鲍狄埃
皮埃尔·狄盖特
法国
-
分类号
J609.1
[艺术—音乐]
-
-
题名历史上的六月
- 14
-
-
-
出处
《传记文学》
202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1888年6月16日,《国际歌》诞生《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歌曲。1871年6月,参加巴黎公社的法国工人欧仁·鲍狄埃(1816—1887)躲过敌人的搜捕,在郊区一所老房子的阁楼上创作了六节格律诗《L’Internationale》,即后来的《国际歌》歌词,当时配以《马赛曲》曲调演唱。此后鲍狄埃一直流亡国外,同时不懈创作诗歌,宣传革命思想,1887年临终前出版《革命歌集》。一年后的1888年6月16日,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发现了《革命歌集》中的这首诗,并在一夜之间谱好新曲。这首不朽的无产阶级战歌终于诞生了。130多年来,《国际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传唱。整首歌曲庄严雄伟,气势磅礴,表达了世界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革命意志。
-
关键词
《国际歌》
鲍狄埃
流亡国外
格律诗
狄盖特
革命歌集
革命意志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共党课的公益讲师
- 15
-
-
作者
北风
-
出处
《侨园》
2017年第8期60-60,共1页
-
文摘
您能否看清照片上正在讲党课的范龙昌浑身湿透?这是2017年7月13日上午,范龙昌在沈阳市皇姑区黄河街道公益社区给党员讲党课的真实情景。当时范龙昌才讲了一个多小时就已经汗流浃背、浑身湿透了,他不时用手绢擦着淌下来的汗水。用他的话解释:我爱出汗。但现场的党员都看到了,他讲课时全神贯注、声音洪亮、倾尽全身之力字斟句酌的讲述,如同在全身运动。其实,这就是范龙昌的讲课风格。
-
关键词
黄河街道
我爱
沈阳市皇姑区
就这样
《国际歌》
狄盖特
轻工业厅
鲍狄埃
革命历史
能将
-
分类号
D261.4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一曲震憾世界的社会主义赞歌
- 16
-
-
作者
周非
-
出处
《音乐世界》
2001年第11期50-50,共1页
-
文摘
社会主义革命的赞歌《国际歌》首次为人们所咏唱是在100年前,确切地说,是1888年7月23日在法国北部城市里尔的一个咖啡馆里。从那以后,在左翼或极右翼的集会上,特别是在游行示威中,人们总会唱起这支歌。在一次高唱《国际歌》的集会上,法国前总理、担任里尔市市长的社会主义人士皮埃尔·莫罗伊宣布,在他的城市里将为这首赞歌的诞生建立一座纪念碑。他说:“
-
关键词
鲍狄埃
法国工人党
狄盖特
《国际歌》
巴黎公社
社会主义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
-
题名邮寄自己
- 17
-
-
作者
曹久霖
-
出处
《少年月刊》
2003年第Z1期80-80,共1页
-
文摘
邮票贴在信封上信就可以到达天涯海角如果将邮票贴在我的胸前我将会落脚在哪里我希望把我邮进历史让我和司马迁一起撰写《史记》
-
关键词
我将
狄盖特
《国际歌》
毕升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国际歌引起的官司
- 18
-
-
-
出处
《音乐世界》
1990年第12期47-47,共1页
-
文摘
1920年底,《国际歌》的作者比尔·狄盖特逃出了蜕化变质的第二国际,加入了由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所属的法国支部。翌年初,共产国际法国支部宣布《国际歌》为该党党歌。
-
关键词
狄盖特
作曲者
上诉法院
多尔
曲作者
长野
里尔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英特纳雄耐尔”何以传唱150年
- 19
-
-
作者
冯诚纯
倪辰康
袁秉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民文摘》
2021年第7期53-53,共1页
-
文摘
150年前,法国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同年6月,巴黎公社的坚强战士和卓越领导人欧仁·鲍狄埃写下了《英特纳雄耐尔》的诗篇,即《国际歌》歌词,热情讴歌巴黎公社战士的革命理想与英雄主义气概。自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谱曲后,这首无产阶级战歌很快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最强音。
-
关键词
革命理想
巴黎公社
《国际歌》
英特纳雄耐尔
鲍狄埃
狄盖特
英雄主义
共产主义者
-
分类号
D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鲜为人知的《国际歌》原版
- 20
-
-
-
出处
《天津政协公报》
2011年第5期34-34,共1页
-
文摘
《国际歌》原本是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战士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公社失败时创作的一首长诗。在鲍狄埃去世的第二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以满腔激情为长诗谱曲,从此,这首歌唱遍全世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国际歌》的原名,它的法文名字"L,Inteinationale",其实是"国际工人协会"。"国际工人协会"是以马克思为灵魂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当时简称"国际"(后被称为"第一国际")。这首歌后来被称为《国际歌》,大抵与此有关。国人熟悉的中文版《国际歌》有3节歌词,这其实是照搬苏联的结果,而鲍狄埃的原版作品,却有6节歌词。1900年12月,正在从事秘密斗争的列宁,将《国际歌》的第一、二。
-
关键词
《国际歌》
鲍狄埃
革命组织
秘密斗争
狄盖特
第二年
埃尔
劳动果实
政治要求
同舟共进
-
分类号
K14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