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7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埃米莉·狄更生的死亡诗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爱国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狄更生
死亡诗
埃米
精神分析
诗歌创作
评论家
安德森
弗洛伊德
基督教
临床案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惠特曼与狄更生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黎明
钱晓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8-128,137,共12页
在并不悠久的美国诗歌史上,以一部《草叶集》著称的惠特曼(1819—1892)和一生留下一千七百七十五首短诗的狄更生(1830—1886)占据着特殊的位置,某些评论家分别称他们为“美国诗歌之父”和“美国诗歌之母”。但两位大诗人并不相识,且互...
在并不悠久的美国诗歌史上,以一部《草叶集》著称的惠特曼(1819—1892)和一生留下一千七百七十五首短诗的狄更生(1830—1886)占据着特殊的位置,某些评论家分别称他们为“美国诗歌之父”和“美国诗歌之母”。但两位大诗人并不相识,且互不影响,各走各的路。惠特曼有拥抱全人类的精神;终身隐居的狄更生却视发表诗作为拍卖灵魂,从来不愿向公众表明心迹,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特曼
诗歌创作
意象世界
狄更生
女诗人
上帝
生活态度
泛神论
思想感情
转折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独才女 傲世诗魂──勃朗特与狄更生诗歌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谷红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5-79,共5页
本文从生活方式、自然诗、爱情诗、宗教诗和死亡诗,以及创作风格等方面,研究了勃朗特与狄更生诗歌的异同。
关键词
勃朗特
狄更生
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朗宁夫人和狄更生之比较
4
作者
袁翠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39-42,共4页
白朗宁夫人和艾米莉·狄更生是十九世纪英美两国两位杰出的女诗人,本文通过她们的生活道路、爱情经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创新这几个方面对两位诗人作一些比较。
关键词
白朗宁夫人
狄更生
女诗人
诗歌创作
艾米莉·
狄更生
伊丽莎白
社会现实
意象派诗歌
自然观
资本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狄更生之谜
5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狄更生
弗兰克林
英美诗歌
约翰逊
梅布尔
奥斯丁
美国文学史
艾米莉·
狄更生
手工缝制
亨利·詹姆斯
原文传递
徐志摩在剑桥
被引量:
1
6
作者
顾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4年第2期374-385,共12页
徐志摩一九一八年八月怀着“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的“野心”到美国留学,一九二○年九月又毅然“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棹横渡大西洋,赴英“从罗素”。这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他在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
徐志摩一九一八年八月怀着“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的“野心”到美国留学,一九二○年九月又毅然“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棹横渡大西洋,赴英“从罗素”。这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他在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剑桥大学度过的。在剑桥,他不仅改志文学,成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而且确立了自己的政治观和人生观,成了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浪漫主义诗人
康桥
美国留学
九二○
林徽因
九一八
狄更生
近代小说
艺术倾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狄更生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子清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4年第1期3-17,共15页
美国诗坛的奇迹之一是19世纪的两位大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被公认为是引领20世纪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诗歌的开拓者。任何当代美国诗人不管如何后现代,如何前卫,起步时无一不在这两个人的抚育下成长,其影响之大,如同中国诗人无不受李白和李清...
美国诗坛的奇迹之一是19世纪的两位大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被公认为是引领20世纪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诗歌的开拓者。任何当代美国诗人不管如何后现代,如何前卫,起步时无一不在这两个人的抚育下成长,其影响之大,如同中国诗人无不受李白和李清照的荫庇一样。虽然狄更生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比起惠特曼来,在时间上迟到了一些。但是,后来者居上,狄更生在中国的译介越来越多,她对中国当代诗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生
中国文化语境
精神家园
原文传递
学潮的漩涡(上)
被引量:
2
8
作者
陆建德
《书城》
2013年第4期5-13,共9页
一二○一一年七月初,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举办了一个名为"国王学院与中国"的内部展览,有一件展品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外甥朱利安·贝尔在一九三六年发自国立武汉大学的一封家书,信中说,校里的学生正在罢课,拒绝...
一二○一一年七月初,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举办了一个名为"国王学院与中国"的内部展览,有一件展品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外甥朱利安·贝尔在一九三六年发自国立武汉大学的一封家书,信中说,校里的学生正在罢课,拒绝参加考试。这在贝尔看来是件新鲜事,简直匪夷所思。笔者无法查考武大那次学潮,诸如此类的事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校,实在数不胜数。比贝尔早二十几年来华的国王学院古典学家、政治活动家戈兹沃绥·洛斯·狄更生(又译迪金森,1862-1932)也目睹过北京学潮的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王学院
狄更生
大那
政治活动家
迪金森
新式学堂
洛斯
江南水师学堂
陈天华
马相伯
原文传递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诗歌评述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先昂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6年第2期20-27,共8页
艾米莉·狄更生(1830——1886)是美国文学史上的多产诗人。虽然世界不曾在她生前赐予其任何桂冠,她却在死后留给了这世界1775首诗歌。至今,这位“安默斯特的女尼”告别人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历史的青苔终究未能遮掩住她的名字,她...
艾米莉·狄更生(1830——1886)是美国文学史上的多产诗人。虽然世界不曾在她生前赐予其任何桂冠,她却在死后留给了这世界1775首诗歌。至今,这位“安默斯特的女尼”告别人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历史的青苔终究未能遮掩住她的名字,她留下的诗作经过百年历史的浪淘逐渐闪发异彩,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唤起了越来越高的反响。如今在美国,她已被推崇为“与惠特曼相齐名的美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一狄更生长年幽居独处,生活圈子极为狭小,个人经历非常有限。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生
艾米莉
美国诗人
诗歌形式
美国文学史
特曼
抒情诗人
生活圈子
超验主义
意象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蜂鸟”与“白热”:两部艾米莉·狄更生的文学传记
被引量:
1
10
作者
宁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5-229,共5页
关键词
文学传记
狄更生
艾米莉
美洲大陆
十九世纪
土著人
艺术家
飞行
原文传递
新发现徐志摩手稿考据
11
作者
张彦希
《文史天地》
2022年第11期43-47,共5页
在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馆藏中,有一批钤印为“志摩遗书”的徐志摩旧藏,原为松坡图书馆馆藏,后转至国家图书馆收藏。在此批徐志摩旧藏中,新发现两份徐志摩手稿。徐志摩(1897-1931)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和著名新月派诗人,对中...
在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馆藏中,有一批钤印为“志摩遗书”的徐志摩旧藏,原为松坡图书馆馆藏,后转至国家图书馆收藏。在此批徐志摩旧藏中,新发现两份徐志摩手稿。徐志摩(1897-1931)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和著名新月派诗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当代文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深受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浸润.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结识了诸如狄更生、罗素夫妇等著名作家和哲学家,同时又深受中国新文化运动影响,中西方思想和文化交汇,催生了徐志摩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一首首诗歌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狄更生
文化交汇
浪漫主义情怀
国家图书馆
中国近现代文学
西方文学
原文传递
浅析艾米莉·狄更生的自然观和宗教观
12
作者
吴静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试着从狄更生的诗歌着手 ,分析诗人矛盾的自然观和宗教观。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美国
诗人
狄更生
自然观
宗教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JIL SANDER:纯净的力量
13
作者
兰若
《竞争力》
2009年第6期68-69,共2页
“这些日子里鸟儿返还,/只有非常少的一两只,/会回头凝望来路。/这些日子里天空层层叠叠/古老悠远诡秘的六月天,/一种青蓝与金黄的错觉……喔,夏日之祭礼,/喔,薄雾中最后传送的信息,/允诺着一个孩子的加入……”读着美国...
“这些日子里鸟儿返还,/只有非常少的一两只,/会回头凝望来路。/这些日子里天空层层叠叠/古老悠远诡秘的六月天,/一种青蓝与金黄的错觉……喔,夏日之祭礼,/喔,薄雾中最后传送的信息,/允诺着一个孩子的加入……”读着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所写的这篇“印第安夏日”,便想起很久前在美国见过的一幅黑白摄影画“印第安之夏”: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郁郁苍苍的古老榕树下,一辆大轱辘自行车斜倚着高高的树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量
纯净
50年代
黑白摄影
印第安
狄更生
艾米莉
自行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爱默生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影响
14
作者
樊辛卯
寒士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8-81,共4页
美国独立战争偃旗息鼓取得全胜后不久,在这个新生的国度里,出现了一个对美国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爱默生。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库斯·坎利夫曾指出,假若人们不设法了解爱默生,就不可能了解十九世纪的美国。可见...
美国独立战争偃旗息鼓取得全胜后不久,在这个新生的国度里,出现了一个对美国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爱默生。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库斯·坎利夫曾指出,假若人们不设法了解爱默生,就不可能了解十九世纪的美国。可见爱默生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内战后,如果问起某人谁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他一定会脱口而出:“爱默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默生
超验主义
十九世纪
文学评论家
美国内战
超灵
利夫
美利坚民族
狄更生
马库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阿利离家的时候
15
作者
Sandi Kahn Shelton
张玲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
2008年第Z2期100-103,共4页
你即将离家踏上大学路,此时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向往吧?请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别忘了依依惜别的妈妈。此时你也有对家中温馨欢乐的恋恋不舍吧?请在想念妈妈的同时,努力展翅高飞。
关键词
大学
狄更生
女诗人
房间
朋友
充满
开口
母亲
努力
里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爱米丽和她的诗
16
作者
黄运亭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51-55,共5页
一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我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一八五五年,当排字工人惠特曼唱着《自己之歌》从阴暗潮湿的印刷间走向美国诗坛的时候,他的一位女同胞爱米丽·狄更生也在歌唱...
一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我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一八五五年,当排字工人惠特曼唱着《自己之歌》从阴暗潮湿的印刷间走向美国诗坛的时候,他的一位女同胞爱米丽·狄更生也在歌唱。不过她是在用另一种声音悄悄地、不为人知地低吟浅唱:我是一个小人物,你是谁呢?莫非也和我一样默默无闻?咱们是心心相印——你可别说出去,说出去他们会排挤我们。(《我是一个小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米丽
自己之歌
狄更生
特曼
我自己
我赞美
低吟浅唱
女同胞
美国文学史
超验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狄更生的《门外-又听到他的声音-》
17
作者
周智敏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27-29,46,共4页
艾米莉·狄更生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其中情诗300多首。《门外-双听到他的声音》是颇能体现其艺术风格的一首情诗。本文细腻地分析了该诗清灵通脱、用语独特的艺术特色,并触类旁通,可见狄氏情诗的一斑。
关键词
狄更生
文学评论
英国
《门外-又听到他的声音》
诗歌
爱情诗
艺术特色
全文增补中
抑郁症也有性别
18
作者
埃丽卡·韦斯特利
叶璐杨(翻译)
黄敏儿(审校)
《环球科学》
2010年第8期54-59,共6页
对于埃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9世纪美国女诗人)而言.它是“凝固的忧伤”;在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20世纪西斑牙裔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看来.它是“一触即发的愤怒”。两个短语形容...
对于埃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9世纪美国女诗人)而言.它是“凝固的忧伤”;在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20世纪西斑牙裔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看来.它是“一触即发的愤怒”。两个短语形容的是不同的情绪.描述的却是同一种疾病:抑郁症。措辞上豹不同不仅仅是文学和哲学上的差异,同时也揭示着他们的性别差异: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抑郁症
19世纪
20世纪
女诗人
哲学家
狄更生
西斑牙
原文传递
轻巧尖新 姿态百出——读艾米莉·狄更生的诗《细长君子居草丛》
19
作者
老安
子清
《山东外语教学》
1980年第2期54-56,共3页
艾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也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现在美国被推崇为同惠特曼(Walt Whitman)和坡(AllanPoe)相齐名的抒情诗人。她出生在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的一个寓裕的知识分子家...
艾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也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现在美国被推崇为同惠特曼(Walt Whitman)和坡(AllanPoe)相齐名的抒情诗人。她出生在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的一个寓裕的知识分子家庭里。祖父是阿默斯特学院的创建人,父亲和哥哥都是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生
艾米莉
阿默斯特学院
WHITMAN
知识分子家庭
意象派诗歌
特曼
抒情诗人
女诗人
十九世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馆藏文件的再鉴定(续)
20
作者
伦纳德.雷波特
方新德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再鉴定
国家档案馆
档案工作者
鉴定人员
工资调整
狄更生
威廉·福克纳
美国海运
美国铁路
哈佛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埃米莉·狄更生的死亡诗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爱国
机构
西安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狄更生
死亡诗
埃米
精神分析
诗歌创作
评论家
安德森
弗洛伊德
基督教
临床案例
分类号
I712.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惠特曼与狄更生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黎明
钱晓霞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8-128,137,共12页
文摘
在并不悠久的美国诗歌史上,以一部《草叶集》著称的惠特曼(1819—1892)和一生留下一千七百七十五首短诗的狄更生(1830—1886)占据着特殊的位置,某些评论家分别称他们为“美国诗歌之父”和“美国诗歌之母”。但两位大诗人并不相识,且互不影响,各走各的路。惠特曼有拥抱全人类的精神;终身隐居的狄更生却视发表诗作为拍卖灵魂,从来不愿向公众表明心迹,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
关键词
惠特曼
诗歌创作
意象世界
狄更生
女诗人
上帝
生活态度
泛神论
思想感情
转折点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独才女 傲世诗魂──勃朗特与狄更生诗歌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谷红丽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5-79,共5页
文摘
本文从生活方式、自然诗、爱情诗、宗教诗和死亡诗,以及创作风格等方面,研究了勃朗特与狄更生诗歌的异同。
关键词
勃朗特
狄更生
诗歌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朗宁夫人和狄更生之比较
4
作者
袁翠珍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39-42,共4页
文摘
白朗宁夫人和艾米莉·狄更生是十九世纪英美两国两位杰出的女诗人,本文通过她们的生活道路、爱情经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创新这几个方面对两位诗人作一些比较。
关键词
白朗宁夫人
狄更生
女诗人
诗歌创作
艾米莉·
狄更生
伊丽莎白
社会现实
意象派诗歌
自然观
资本主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狄更生之谜
5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狄更生
弗兰克林
英美诗歌
约翰逊
梅布尔
奥斯丁
美国文学史
艾米莉·
狄更生
手工缝制
亨利·詹姆斯
分类号
I712.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徐志摩在剑桥
被引量:
1
6
作者
顾炯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4年第2期374-385,共12页
文摘
徐志摩一九一八年八月怀着“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的“野心”到美国留学,一九二○年九月又毅然“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棹横渡大西洋,赴英“从罗素”。这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他在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剑桥大学度过的。在剑桥,他不仅改志文学,成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而且确立了自己的政治观和人生观,成了一个“
关键词
徐志摩
浪漫主义诗人
康桥
美国留学
九二○
林徽因
九一八
狄更生
近代小说
艺术倾向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狄更生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子清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处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4年第1期3-17,共15页
文摘
美国诗坛的奇迹之一是19世纪的两位大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被公认为是引领20世纪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诗歌的开拓者。任何当代美国诗人不管如何后现代,如何前卫,起步时无一不在这两个人的抚育下成长,其影响之大,如同中国诗人无不受李白和李清照的荫庇一样。虽然狄更生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比起惠特曼来,在时间上迟到了一些。但是,后来者居上,狄更生在中国的译介越来越多,她对中国当代诗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
狄更生
中国文化语境
精神家园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学潮的漩涡(上)
被引量:
2
8
作者
陆建德
出处
《书城》
2013年第4期5-13,共9页
文摘
一二○一一年七月初,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举办了一个名为"国王学院与中国"的内部展览,有一件展品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外甥朱利安·贝尔在一九三六年发自国立武汉大学的一封家书,信中说,校里的学生正在罢课,拒绝参加考试。这在贝尔看来是件新鲜事,简直匪夷所思。笔者无法查考武大那次学潮,诸如此类的事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校,实在数不胜数。比贝尔早二十几年来华的国王学院古典学家、政治活动家戈兹沃绥·洛斯·狄更生(又译迪金森,1862-1932)也目睹过北京学潮的胜景。
关键词
国王学院
狄更生
大那
政治活动家
迪金森
新式学堂
洛斯
江南水师学堂
陈天华
马相伯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诗歌评述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先昂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6年第2期20-27,共8页
文摘
艾米莉·狄更生(1830——1886)是美国文学史上的多产诗人。虽然世界不曾在她生前赐予其任何桂冠,她却在死后留给了这世界1775首诗歌。至今,这位“安默斯特的女尼”告别人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历史的青苔终究未能遮掩住她的名字,她留下的诗作经过百年历史的浪淘逐渐闪发异彩,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唤起了越来越高的反响。如今在美国,她已被推崇为“与惠特曼相齐名的美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一狄更生长年幽居独处,生活圈子极为狭小,个人经历非常有限。但是。
关键词
狄更生
艾米莉
美国诗人
诗歌形式
美国文学史
特曼
抒情诗人
生活圈子
超验主义
意象派
分类号
I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蜂鸟”与“白热”:两部艾米莉·狄更生的文学传记
被引量:
1
10
作者
宁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5-229,共5页
关键词
文学传记
狄更生
艾米莉
美洲大陆
十九世纪
土著人
艺术家
飞行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发现徐志摩手稿考据
11
作者
张彦希
机构
国家图书馆
出处
《文史天地》
2022年第11期43-47,共5页
文摘
在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馆藏中,有一批钤印为“志摩遗书”的徐志摩旧藏,原为松坡图书馆馆藏,后转至国家图书馆收藏。在此批徐志摩旧藏中,新发现两份徐志摩手稿。徐志摩(1897-1931)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和著名新月派诗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当代文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深受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浸润.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结识了诸如狄更生、罗素夫妇等著名作家和哲学家,同时又深受中国新文化运动影响,中西方思想和文化交汇,催生了徐志摩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一首首诗歌名作。
关键词
徐志摩
狄更生
文化交汇
浪漫主义情怀
国家图书馆
中国近现代文学
西方文学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浅析艾米莉·狄更生的自然观和宗教观
12
作者
吴静
机构
宜宾师专英语系
出处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文摘
本文试着从狄更生的诗歌着手 ,分析诗人矛盾的自然观和宗教观。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美国
诗人
狄更生
自然观
宗教观
分类号
I712.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JIL SANDER:纯净的力量
13
作者
兰若
出处
《竞争力》
2009年第6期68-69,共2页
文摘
“这些日子里鸟儿返还,/只有非常少的一两只,/会回头凝望来路。/这些日子里天空层层叠叠/古老悠远诡秘的六月天,/一种青蓝与金黄的错觉……喔,夏日之祭礼,/喔,薄雾中最后传送的信息,/允诺着一个孩子的加入……”读着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所写的这篇“印第安夏日”,便想起很久前在美国见过的一幅黑白摄影画“印第安之夏”: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郁郁苍苍的古老榕树下,一辆大轱辘自行车斜倚着高高的树台;
关键词
力量
纯净
50年代
黑白摄影
印第安
狄更生
艾米莉
自行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G804.49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爱默生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影响
14
作者
樊辛卯
寒士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8-81,共4页
文摘
美国独立战争偃旗息鼓取得全胜后不久,在这个新生的国度里,出现了一个对美国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爱默生。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库斯·坎利夫曾指出,假若人们不设法了解爱默生,就不可能了解十九世纪的美国。可见爱默生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内战后,如果问起某人谁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他一定会脱口而出:“爱默生”。
关键词
爱默生
超验主义
十九世纪
文学评论家
美国内战
超灵
利夫
美利坚民族
狄更生
马库斯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阿利离家的时候
15
作者
Sandi Kahn Shelton
张玲
出处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
2008年第Z2期100-103,共4页
文摘
你即将离家踏上大学路,此时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向往吧?请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别忘了依依惜别的妈妈。此时你也有对家中温馨欢乐的恋恋不舍吧?请在想念妈妈的同时,努力展翅高飞。
关键词
大学
狄更生
女诗人
房间
朋友
充满
开口
母亲
努力
里面
分类号
H319.4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爱米丽和她的诗
16
作者
黄运亭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51-55,共5页
文摘
一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我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一八五五年,当排字工人惠特曼唱着《自己之歌》从阴暗潮湿的印刷间走向美国诗坛的时候,他的一位女同胞爱米丽·狄更生也在歌唱。不过她是在用另一种声音悄悄地、不为人知地低吟浅唱:我是一个小人物,你是谁呢?莫非也和我一样默默无闻?咱们是心心相印——你可别说出去,说出去他们会排挤我们。(《我是一个小人物》)
关键词
爱米丽
自己之歌
狄更生
特曼
我自己
我赞美
低吟浅唱
女同胞
美国文学史
超验主义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狄更生的《门外-又听到他的声音-》
17
作者
周智敏
机构
外语系
出处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27-29,46,共4页
文摘
艾米莉·狄更生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其中情诗300多首。《门外-双听到他的声音》是颇能体现其艺术风格的一首情诗。本文细腻地分析了该诗清灵通脱、用语独特的艺术特色,并触类旁通,可见狄氏情诗的一斑。
关键词
狄更生
文学评论
英国
《门外-又听到他的声音》
诗歌
爱情诗
艺术特色
分类号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抑郁症也有性别
18
作者
埃丽卡·韦斯特利
叶璐杨(翻译)
黄敏儿(审校)
出处
《环球科学》
2010年第8期54-59,共6页
文摘
对于埃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9世纪美国女诗人)而言.它是“凝固的忧伤”;在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20世纪西斑牙裔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看来.它是“一触即发的愤怒”。两个短语形容的是不同的情绪.描述的却是同一种疾病:抑郁症。措辞上豹不同不仅仅是文学和哲学上的差异,同时也揭示着他们的性别差异: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男性。
关键词
性别差异
抑郁症
19世纪
20世纪
女诗人
哲学家
狄更生
西斑牙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轻巧尖新 姿态百出——读艾米莉·狄更生的诗《细长君子居草丛》
19
作者
老安
子清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1980年第2期54-56,共3页
文摘
艾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也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现在美国被推崇为同惠特曼(Walt Whitman)和坡(AllanPoe)相齐名的抒情诗人。她出生在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的一个寓裕的知识分子家庭里。祖父是阿默斯特学院的创建人,父亲和哥哥都是律师。
关键词
狄更生
艾米莉
阿默斯特学院
WHITMAN
知识分子家庭
意象派诗歌
特曼
抒情诗人
女诗人
十九世纪
分类号
I1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馆藏文件的再鉴定(续)
20
作者
伦纳德.雷波特
方新德
机构
杭州大学
出处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再鉴定
国家档案馆
档案工作者
鉴定人员
工资调整
狄更生
威廉·福克纳
美国海运
美国铁路
哈佛大学
分类号
G272.3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埃米莉·狄更生的死亡诗
董爱国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惠特曼与狄更生的诗歌创作
周黎明
钱晓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孤独才女 傲世诗魂──勃朗特与狄更生诗歌比较研究
谷红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白朗宁夫人和狄更生之比较
袁翠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狄更生之谜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6
徐志摩在剑桥
顾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狄更生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影响
张子清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4
2
原文传递
8
学潮的漩涡(上)
陆建德
《书城》
2013
2
原文传递
9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诗歌评述
张先昂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蜂鸟”与“白热”:两部艾米莉·狄更生的文学传记
宁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原文传递
11
新发现徐志摩手稿考据
张彦希
《文史天地》
2022
0
原文传递
12
浅析艾米莉·狄更生的自然观和宗教观
吴静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JIL SANDER:纯净的力量
兰若
《竞争力》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爱默生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影响
樊辛卯
寒士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当阿利离家的时候
Sandi Kahn Shelton
张玲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爱米丽和她的诗
黄运亭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评狄更生的《门外-又听到他的声音-》
周智敏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0
全文增补中
18
抑郁症也有性别
埃丽卡·韦斯特利
叶璐杨(翻译)
黄敏儿(审校)
《环球科学》
2010
0
原文传递
19
轻巧尖新 姿态百出——读艾米莉·狄更生的诗《细长君子居草丛》
老安
子清
《山东外语教学》
198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对馆藏文件的再鉴定(续)
伦纳德.雷波特
方新德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