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预防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文姬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4-37,共4页
世界各国经过探索形成了六大犯罪预防理论:法律预防理论,心理学-生物学犯罪预防理论,社会预防理论,条件预防理论,犯罪被害预防理论,综合预防理论。我国应当根据中国国情,选择在中国现阶段应当借鉴的犯罪预防措施体系,当前迫切需要的四... 世界各国经过探索形成了六大犯罪预防理论:法律预防理论,心理学-生物学犯罪预防理论,社会预防理论,条件预防理论,犯罪被害预防理论,综合预防理论。我国应当根据中国国情,选择在中国现阶段应当借鉴的犯罪预防措施体系,当前迫切需要的四点犯罪预防措施:设立常设的犯罪预防管理机构;建立社区预防制度;强化家庭的作用,规范家长行为;树立司法机关服务意识,搞好警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预防理论 条件预防 犯罪被害预防
下载PDF
论我国犯罪预防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1
2
作者 文姬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15-19,共5页
为了完善转型时期犯罪预防体系,我国应当根据国情,借鉴世界各国的犯罪预防理论,建立自己的犯罪预防措施体系。当前需要采取四点犯罪预防措施:设立常设的犯罪预防管理机构;建立社区预防制度;强化家庭的作用,规范家长行为;树立司法机关服... 为了完善转型时期犯罪预防体系,我国应当根据国情,借鉴世界各国的犯罪预防理论,建立自己的犯罪预防措施体系。当前需要采取四点犯罪预防措施:设立常设的犯罪预防管理机构;建立社区预防制度;强化家庭的作用,规范家长行为;树立司法机关服务意识,搞好警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预防理论 条件预防 犯罪被害预防
下载PDF
情境犯罪预防本体理论解读 被引量:26
3
作者 崔海英 《净月学刊》 2014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传统犯罪预防模式在应对犯罪方面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另辟蹊径,探索了另一条犯罪预防道路——情境犯罪预防。情境犯罪预防日益深入人心,缘于其背后厚重的理论支撑。情境预防已发展为五大策略和25种具体手段,其显著特色是预防措施手段具体... 传统犯罪预防模式在应对犯罪方面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另辟蹊径,探索了另一条犯罪预防道路——情境犯罪预防。情境犯罪预防日益深入人心,缘于其背后厚重的理论支撑。情境预防已发展为五大策略和25种具体手段,其显著特色是预防措施手段具体化且可操作性强。情境预防的实质在于:通过增加犯罪难度、增大犯罪风险、减少犯罪收益、减少犯罪诱惑和消除犯罪借口等措施,来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情景预防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种犯罪预防方法,成为可与传统的司法预防和社会预防并驾齐驱的第三条独立的预防犯罪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犯罪预防理论 理论基础 具体策略与方法
下载PDF
基于实际效果的犯罪预防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
4
作者 赵星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2-37,共6页
基于实际效果的犯罪预防理论是近年来在美国形成的一种以犯罪预防的实际效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理论。我国传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与此理论相比最大的不同反映在思路上,具有明显的简单化、直线化和机械化的特点,缺乏对预防效果的量化... 基于实际效果的犯罪预防理论是近年来在美国形成的一种以犯罪预防的实际效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理论。我国传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与此理论相比最大的不同反映在思路上,具有明显的简单化、直线化和机械化的特点,缺乏对预防效果的量化测评。我国应当建立以实际结果的验证为基础的新的犯罪预防知识体系。目前我国存在着将此理论中国化的基础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实际效果的犯罪预防理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犯罪预防 EB理论
下载PDF
论杭州地铁空间的犯罪防控规划与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洋 徐公社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1-84,共4页
随着2012年10月杭州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地面犯罪活动势必也会延伸至地下交通沿线与站点。因此,有必要前瞻性地全面考虑地铁空间治安、防控犯罪的规划与设计。建议:扩宽地铁空间,尤其是站台、出入口、换乘车道;设计多个地铁出入口,简化出... 随着2012年10月杭州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地面犯罪活动势必也会延伸至地下交通沿线与站点。因此,有必要前瞻性地全面考虑地铁空间治安、防控犯罪的规划与设计。建议:扩宽地铁空间,尤其是站台、出入口、换乘车道;设计多个地铁出入口,简化出入口、出入通道设计和换乘方式;增加地铁内的光亮度,24小时保持充足的照明;明示逃生标志和安全指示,设置清晰的地形图;安装监视摄像头,消除地铁内的巡逻监控盲区;尽量采用圆柱设计,在地铁轨道两侧设置避险空间;提高巡逻密度,提供多途径的报警方式,完善报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空间 规划与设计 犯罪防控 犯罪预防设计理论 杭州
原文传递
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正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整合——以社会控制与社会支持为视角 被引量:13
6
作者 曾培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3-177,共5页
社会控制理论是解释和解决我国目前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矫正综合治理模式的重要依据,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目标与社会控制的目标并不矛盾。两种理论取向的整合,将有助于认识我国传统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正模式在理念和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社会控制理论是解释和解决我国目前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矫正综合治理模式的重要依据,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目标与社会控制的目标并不矛盾。两种理论取向的整合,将有助于认识我国传统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正模式在理念和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建构真正具备综合、系统特征的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矫正社会服务体系,做到个人层面的偏差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正理论 社会控制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