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犯罪预备形态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潘弘
王亚楠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0-54,共5页
-
文摘
不同国家基于本国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对犯罪预备形态的处罚原则也不尽相同。社会的变革与震荡深刻影响着立法者的立法观念与刑事政策。犯罪预备形态作为一种犯罪现象,如何予以刑法上的规制,体现着法的事实分析和法的价值分析的对立统一。应当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从一般价值到法的价值,再到刑法价值的思维路径,探寻犯罪预备形态真正的价值所在。
-
关键词
犯罪预备形态
价值分析
刑事政策
-
Keywords
criminal preparation value analysis criminal policies
-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论教唆犯未完成形态的认定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吕晓伟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
-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6-41,共6页
-
文摘
基于教唆犯性质的二重性说,教唆犯的着手不以被教唆者的着手为转移,只要教唆犯开始以言词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教唆,就应视为教唆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教唆犯的预备犯一般情况下不宜认定为犯罪;教唆犯存在未遂形态,但要严格区别未遂教唆与独立教唆犯,正确理解刑法第29条第2款并在立法上加以修改完善;教唆犯的中止的成立不仅要自动放弃本人的教唆行为,还必须以有效制止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为必要。
-
关键词
教唆犯
教唆犯的犯罪预备形态
未遂教唆
独立教唆犯
教唆犯的犯罪中止形态
-
Keywords
abettor
abettor's crime preparation shape ; attempted abettor ; independent abettor abettor's crime abortive shape
-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其认定
- 3
-
-
作者
嘉静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出处
《知识经济》
2010年第10期18-18,共1页
-
文摘
犯罪的预备形态作为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最初认识的形态,对于犯罪的最终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犯罪预备的特征;第二部分阐述犯罪预备认定中常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结合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形态来具体探讨犯罪预备。
-
关键词
特征
认定
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形态
-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