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12
篇文章
<
1
2
…
2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
被引量:
537
1
作者
张明楷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69,共21页
对构成要件的解释不能停留在法条的字面含义上,必须以保护法益为指导,使行为的违法性与有责性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做出扩大解释,以实现处罚的妥当性。在解释构成要件时,不能脱离案件事实;在遇到法...
对构成要件的解释不能停留在法条的字面含义上,必须以保护法益为指导,使行为的违法性与有责性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做出扩大解释,以实现处罚的妥当性。在解释构成要件时,不能脱离案件事实;在遇到法律疑问时,不能将有利于被告人作为解释原则。实质解释论同时维护罪刑法定主义的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既有利于实现处罚范围的合理性,也有利于实现构成要件的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解释论
形式解释论
罪刑法定
处罚范围
犯罪构成
解释理念
原文传递
“客观的超过要素”概念之提倡
被引量:
207
2
作者
张明楷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3,共10页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已经得到公认。新刑法颁行之前,许多刑法著作与教科书都将主客观相统一视为刑法的基本原则。〔1〕虽然新刑法只是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平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但许多具体规定体现了...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已经得到公认。新刑法颁行之前,许多刑法著作与教科书都将主客观相统一视为刑法的基本原则。〔1〕虽然新刑法只是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平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但许多具体规定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如新刑法第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的超过要素
客观处罚条件
构成
要件
行为人
危害结果
犯罪构成
客观要素
违法性
主观的超过要素
不及时报告
原文传递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
被引量:
202
3
作者
黎宏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51,共20页
引进德日犯罪构成理论,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进行重构已经成为一种倾向。但是,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并非被抨击的那样一无是处,而为重构论者所推崇的德日犯罪判断体系同样存在着前后冲突、现状和初衷背离、唯体系论等弊端。我国犯罪构成体系...
引进德日犯罪构成理论,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进行重构已经成为一种倾向。但是,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并非被抨击的那样一无是处,而为重构论者所推崇的德日犯罪判断体系同样存在着前后冲突、现状和初衷背离、唯体系论等弊端。我国犯罪构成体系所存在的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不明、根据犯罪构成所得出的犯罪概念单一等问题,可以通过贯彻客观优先的阶层递进观念以及树立不同意义的犯罪概念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我国犯罪构成体系没有必要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犯罪
判断体系
重构
改良
原文传递
司法解释、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从最高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
被引量:
168
4
作者
苏力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29,共27页
本文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奸淫幼女的批复展开一个学理的讨论。全文主要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将从多个方面论证这一司法批复隐含的错误 :它违背法理 ,违背保护 14岁以下少女这一相对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政策 ;从实践上看 ,这一解释事实...
本文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奸淫幼女的批复展开一个学理的讨论。全文主要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将从多个方面论证这一司法批复隐含的错误 :它违背法理 ,违背保护 14岁以下少女这一相对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政策 ;从实践上看 ,这一解释事实上有可能带来不可欲的社会后果 ,有利于某些特殊群体的非法犯罪行为 ;考虑到相关法律以及国家机关的分权惯例和制度权能 ,这一解释还有越权违法的嫌疑。本文第二部分则试图探讨这一错误发生的制度和学术原因。我的分析结论是 ,这种错误主要来自的一方面是对部门法操作理论的过度信任和缺少学术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则来自对社会真实世界的不理解甚至是有意的忽视 ;而这背后 ,则反映出最高人民法院对自身作为最高上诉法院的功能定位模糊和专业知识装备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释
公共政策
最高法院
严格责任原则
犯罪构成
奸淫幼女罪
司法批复
原文传递
目的犯的法理探究
被引量:
157
5
作者
陈兴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2-81,共10页
目的犯是指以超过的主观要素为罪责要素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存在目的犯的规定。从犯罪构成理论分析,目的犯之目的是犯罪规定之外的主观要素,它与规定之内的目的是有所不同的。目的犯的设立,为控方的举证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应当采用推定...
目的犯是指以超过的主观要素为罪责要素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存在目的犯的规定。从犯罪构成理论分析,目的犯之目的是犯罪规定之外的主观要素,它与规定之内的目的是有所不同的。目的犯的设立,为控方的举证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应当采用推定的方法正确地认定目的犯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犯
司法认定
主观要素
刑法
犯罪构成
犯罪
故意
原文传递
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被引量:
161
6
作者
陈兴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0-86,共17页
客观归责理论是德国刑法学在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说,旨在解决客观上的可归责性问题。归因与归责的区别在于:归因是一个事实问题,通过因果关系理论解决;归责是一个评价问题,通过客观归责理论解决。客观归责理论所确立的有关规...
客观归责理论是德国刑法学在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说,旨在解决客观上的可归责性问题。归因与归责的区别在于:归因是一个事实问题,通过因果关系理论解决;归责是一个评价问题,通过客观归责理论解决。客观归责理论所确立的有关规则,对犯罪构成的客观要素进行实质审查,从而使犯罪构成论更加合理化。我国有必要对客观归责理论加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
犯罪构成
原文传递
论刑法的公众认同
被引量:
140
7
作者
周光权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保持刑法与市民感觉、国民规范意识之间的一致性 ,以保持刑法的亲和力 ,并使之获得公众对刑法的认同感 ,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刑法理论在因果关系、不作为犯、违法论、故意、共犯、责任论等问题上都充分考虑了公众认同感问题。...
保持刑法与市民感觉、国民规范意识之间的一致性 ,以保持刑法的亲和力 ,并使之获得公众对刑法的认同感 ,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刑法理论在因果关系、不作为犯、违法论、故意、共犯、责任论等问题上都充分考虑了公众认同感问题。公众对刑法的认同包括对“生活利益的重要性”和“规范有效性”的认同两个方面。作者进一步指出 ,今后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要更多地考虑公众认同 ,就必须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理论总体思路的调整 ;在具体问题上的理论创新和反思 ;鼓励市民介入刑事司法裁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公众认同原则
刑事司法制度
紧急避险
犯罪构成
犯罪
故意
原文传递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被引量:
140
8
作者
陈兴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56,共19页
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刑法适用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法律的正确解释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逻辑推理。为此 ,在刑法理论上应当加强法教义学方法的研究。刑法教义学方法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包括刑法解释方法论、犯罪构成方法论、案件事实认定方法论...
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刑法适用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法律的正确解释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逻辑推理。为此 ,在刑法理论上应当加强法教义学方法的研究。刑法教义学方法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包括刑法解释方法论、犯罪构成方法论、案件事实认定方法论以及刑法论证方法论等。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类推解释、犯罪构成类型化特征、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法律论证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教义学
罪刑法定原则
犯罪构成
理论与实践
类型化特征
刑法适用
逻辑推理
刑法理论
刑法解释
事实认定
类推解释
法律问题
具体分析
法律论证
案件
区分
原文传递
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被引量:
102
9
作者
张明楷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4-156,共13页
"为他人谋取利益"旨在说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的财物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对价关系;"为他人谋取利益"中的"他人"包括行贿人、行贿人所指示的第三人以及单位,"利益"包含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将"...
"为他人谋取利益"旨在说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的财物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对价关系;"为他人谋取利益"中的"他人"包括行贿人、行贿人所指示的第三人以及单位,"利益"包含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将"为他人谋取利益"限定为客观上实施了谋取利益的具体职务行为或者解释为主观要件要素,不具有合理性;"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最低要求是许诺为他人谋取利益;事先没有约定,在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后收受作为职务行为的不正当报酬的财物的,成立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除刑法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应当与受贿罪实行并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为他人谋取利益
立法理由
事后受贿
数罪并罚
犯罪构成
原文传递
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
90
10
作者
周光权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4-141,共18页
侵占罪是易占有为不法所有的行为。对于侵占罪的成立 ,确认占有事实是否存在比判断占有性质是否合法更为重要。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埋藏物 ;侵占包装物、不法委托物应当以侵占罪论 ;委托关系并不存在 ,但...
侵占罪是易占有为不法所有的行为。对于侵占罪的成立 ,确认占有事实是否存在比判断占有性质是否合法更为重要。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埋藏物 ;侵占包装物、不法委托物应当以侵占罪论 ;委托关系并不存在 ,但误认为存在并占有他人财物的 ,构成侵占遗忘物的犯罪 ;对遗忘物应当作扩大解释 ,它和遗失物之间不可能也无必要加以区分。非法占为己有和拒不退还、拒不交出之间具有包容和相互证明的关系 ,为正确认定侵占罪 ,应当合理确定拒不退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占罪
不法占有
刑法
犯罪构成
认定
中国
原文传递
情节犯新论
被引量:
96
11
作者
刘艳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2,共6页
情节犯是以一定的概括性定罪情节作为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犯罪。情节犯之情节只关系到行为的有罪性 ;其在立法上的规定形式并不限于条文中明确规定有“情节”字样的要件 ,也包括没有“情节”二字的其他概括性定罪情节 ,如数额较大、造成...
情节犯是以一定的概括性定罪情节作为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犯罪。情节犯之情节只关系到行为的有罪性 ;其在立法上的规定形式并不限于条文中明确规定有“情节”字样的要件 ,也包括没有“情节”二字的其他概括性定罪情节 ,如数额较大、造成严重后果等规定 ;情节犯的情节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与量刑无关 ,即它不包括情节加重犯与情节减轻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犯
定罪情节
量刑情节
犯罪构成
刑法
犯罪
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违法性认识研究
被引量:
102
12
作者
陈兴良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41,共11页
违法性认识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刑法理论上存在违法性认识要与不要两派观点的对峙。本文对违法性认识理论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关于违法性认识立法的演变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违法性...
违法性认识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刑法理论上存在违法性认识要与不要两派观点的对峙。本文对违法性认识理论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关于违法性认识立法的演变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违法性认识的争论。作者认为,违法性认识是罪责的规范要素, 因而对于罪责的构成来说是必要的。当然,如何认定违法性认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性认识
刑法
阻却责任
犯罪构成
立法
刑事责任
原文传递
刑法的任务不是法益保护吗?
被引量:
108
13
作者
克劳斯.罗克信
樊文
《刑事法评论》
2006年第2期146-165,共20页
I.一个行为在内容上必须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才能受到国家刑罚处罚的问题,不仅对于立法者而且对于刑法学越来越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因为许多人赞同:一个现代的立法者,既便他在民主性上是合法的,也不容许因其不喜欢某种事物而因此予以刑罚威...
I.一个行为在内容上必须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才能受到国家刑罚处罚的问题,不仅对于立法者而且对于刑法学越来越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因为许多人赞同:一个现代的立法者,既便他在民主性上是合法的,也不容许因其不喜欢某种事物而因此予以刑罚威胁。一个奉行使公民服从、顺应并易于控制的价值的当局,不希望对政府的激烈批评、异类信仰的实践或者偏离公民规范的私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保护
刑罚处罚
私人行为
可罚性
法治国
受嘱托杀人
行为客体
行为方式
犯罪
概念
犯罪构成
原文传递
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
被引量:
80
14
作者
陈兴良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0年第3期46-66,共21页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刑法
犯罪构成
体系
原文传递
论诉讼诈骗及其刑法评价
被引量:
79
15
作者
董玉庭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利用法院的错误判决,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诉讼诈骗尽管具有诈骗罪的某些特征,但认定其构成诈骗罪是不妥的。诉讼诈骗的行为属性应从其侵犯法院审判秩序的...
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利用法院的错误判决,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诉讼诈骗尽管具有诈骗罪的某些特征,但认定其构成诈骗罪是不妥的。诉讼诈骗的行为属性应从其侵犯法院审判秩序的角度分析才是恰当的。现行刑法典只能对部分诉讼诈骗行为进行评价,其余无法定罪的诉讼诈骗行为的犯罪化问题,只能留给立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诈骗行为
刑法
民事诉讼
虚假证据
诈骗罪
犯罪构成
犯罪
客体
犯罪
行为
原文传递
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
被引量:
63
16
作者
张明楷
《法商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4-19,共6页
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张明楷一我国刑法分则及单行刑法有许多条文规定,某种行为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例如,刑法第117条规定,违反金融、外汇、金银、工商管理法规,进行投机倒把,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投...
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张明楷一我国刑法分则及单行刑法有许多条文规定,某种行为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例如,刑法第117条规定,违反金融、外汇、金银、工商管理法规,进行投机倒把,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投机倒把罪;刑法第128条规定,违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严重
构成
要件
社会危害性
犯罪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刑法分则
刑法规定
模糊概念
模糊性
立法者
原文传递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
被引量:
74
17
作者
张明楷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1-103,共13页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张明楷一、序说: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别刑法理论上存在旧派与新派之争,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者在犯罪论方面表现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也是不言而喻的现象。客观主义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表现在外部的...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张明楷一、序说: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别刑法理论上存在旧派与新派之争,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者在犯罪论方面表现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也是不言而喻的现象。客观主义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表现在外部的犯罪人的行为及其实害。因为犯罪是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新刑法
构成
要件
犯罪构成
罪刑法定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
合法权益
行为人
刑法理论
原文传递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及其证明责任研究
被引量:
60
18
作者
李宝岳
吴光升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5-70,共6页
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创制以来,不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中,对诸如该罪的罪名确定、犯罪构成及举证责任等问题均存在较大的争议,直接影响了该罪在打击、防范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走私等犯罪行为方面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
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创制以来,不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中,对诸如该罪的罪名确定、犯罪构成及举证责任等问题均存在较大的争议,直接影响了该罪在打击、防范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走私等犯罪行为方面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刑事及诉讼理论的角度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犯罪构成、罪名及其举证责任的承担等提出了自己的现点:拒不说明巨额财产的合法来源不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非法持有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作为本罪的罪名更为科学;本罪的举证责任应由负有控诉职能的检察机关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
公务员
廉洁性
举证责任
原文传递
论罪数不典型
被引量:
64
19
作者
储槐植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6,共7页
一、罪数研究的意义 数罪应并罚,一罪不并罚。这是法制常规。“数罪”(实是或形似)不并罚,是常规之外的特例。作为“数罪”不并罚的基本理由的“罪之并合”便是刑法中罪数问题研究的中心。关于罪的并合,各国刑法规定不尽相同。我国刑法...
一、罪数研究的意义 数罪应并罚,一罪不并罚。这是法制常规。“数罪”(实是或形似)不并罚,是常规之外的特例。作为“数罪”不并罚的基本理由的“罪之并合”便是刑法中罪数问题研究的中心。关于罪的并合,各国刑法规定不尽相同。我国刑法分则中有规定,如惯犯,而总则没有规定。有些外国刑法总则和分则均有规定。德国刑法典总则第52条(1)规定:“同一犯罪行为触犯数刑法法规,或者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刑法法规的,只判处一个刑罚。”前半句指的是想象竞合和法规竞合,后半句主要指的是连续犯。日本刑法总则第54条规定“想象竟合,牵连犯: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或者犯罪的手段或结果行为触犯他罪名时,以其最重之刑处断。”美国《模范刑法典》(1962年公布)总则第1节07条关于“定罪限制”(实为罪之并合)规定了几种情形:(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行为
吸收犯
犯罪构成
罪数
转化犯
连续犯
结合犯
犯罪
形态
司法实践
想象竞合犯
原文传递
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
51
20
作者
储槐植
梁根林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39,共9页
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储槐植梁根林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典),这是现行刑法1979年颁布以来对刑法所进行的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修改。此次修订刑法典的基本目标是...
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储槐植梁根林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典),这是现行刑法1979年颁布以来对刑法所进行的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修改。此次修订刑法典的基本目标是制定一部统一和比较完备的刑法典。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构成
要件
新刑法典
受贿罪
黑社会组织
犯罪
法定刑
刑法分则体系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价值取向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原文传递
题名
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
被引量:
537
1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69,共21页
文摘
对构成要件的解释不能停留在法条的字面含义上,必须以保护法益为指导,使行为的违法性与有责性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做出扩大解释,以实现处罚的妥当性。在解释构成要件时,不能脱离案件事实;在遇到法律疑问时,不能将有利于被告人作为解释原则。实质解释论同时维护罪刑法定主义的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既有利于实现处罚范围的合理性,也有利于实现构成要件的机能。
关键词
实质解释论
形式解释论
罪刑法定
处罚范围
犯罪构成
解释理念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客观的超过要素”概念之提倡
被引量:
207
2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清华大学法律学系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3,共10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已经得到公认。新刑法颁行之前,许多刑法著作与教科书都将主客观相统一视为刑法的基本原则。〔1〕虽然新刑法只是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平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但许多具体规定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如新刑法第14...
关键词
客观的超过要素
客观处罚条件
构成
要件
行为人
危害结果
犯罪构成
客观要素
违法性
主观的超过要素
不及时报告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
被引量:
202
3
作者
黎宏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51,共20页
文摘
引进德日犯罪构成理论,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进行重构已经成为一种倾向。但是,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并非被抨击的那样一无是处,而为重构论者所推崇的德日犯罪判断体系同样存在着前后冲突、现状和初衷背离、唯体系论等弊端。我国犯罪构成体系所存在的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不明、根据犯罪构成所得出的犯罪概念单一等问题,可以通过贯彻客观优先的阶层递进观念以及树立不同意义的犯罪概念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我国犯罪构成体系没有必要重构。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犯罪
判断体系
重构
改良
Keywords
the constitution of crime, the judging system of crime, reconstruction, improvement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司法解释、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从最高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
被引量:
168
4
作者
苏力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29,共27页
文摘
本文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奸淫幼女的批复展开一个学理的讨论。全文主要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将从多个方面论证这一司法批复隐含的错误 :它违背法理 ,违背保护 14岁以下少女这一相对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政策 ;从实践上看 ,这一解释事实上有可能带来不可欲的社会后果 ,有利于某些特殊群体的非法犯罪行为 ;考虑到相关法律以及国家机关的分权惯例和制度权能 ,这一解释还有越权违法的嫌疑。本文第二部分则试图探讨这一错误发生的制度和学术原因。我的分析结论是 ,这种错误主要来自的一方面是对部门法操作理论的过度信任和缺少学术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则来自对社会真实世界的不理解甚至是有意的忽视 ;而这背后 ,则反映出最高人民法院对自身作为最高上诉法院的功能定位模糊和专业知识装备不足。
关键词
司法解释
公共政策
最高法院
严格责任原则
犯罪构成
奸淫幼女罪
司法批复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目的犯的法理探究
被引量:
157
5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2-81,共10页
文摘
目的犯是指以超过的主观要素为罪责要素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存在目的犯的规定。从犯罪构成理论分析,目的犯之目的是犯罪规定之外的主观要素,它与规定之内的目的是有所不同的。目的犯的设立,为控方的举证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应当采用推定的方法正确地认定目的犯之目的。
关键词
目的犯
司法认定
主观要素
刑法
犯罪构成
犯罪
故意
Keywords
intention
the crime including intention
beyond subjective factor
judicial recognition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被引量:
161
6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0-86,共17页
文摘
客观归责理论是德国刑法学在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说,旨在解决客观上的可归责性问题。归因与归责的区别在于:归因是一个事实问题,通过因果关系理论解决;归责是一个评价问题,通过客观归责理论解决。客观归责理论所确立的有关规则,对犯罪构成的客观要素进行实质审查,从而使犯罪构成论更加合理化。我国有必要对客观归责理论加以借鉴。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
犯罪构成
Keywords
causation Objektive Zurechnung verbrechen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刑法的公众认同
被引量:
140
7
作者
周光权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文摘
保持刑法与市民感觉、国民规范意识之间的一致性 ,以保持刑法的亲和力 ,并使之获得公众对刑法的认同感 ,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刑法理论在因果关系、不作为犯、违法论、故意、共犯、责任论等问题上都充分考虑了公众认同感问题。公众对刑法的认同包括对“生活利益的重要性”和“规范有效性”的认同两个方面。作者进一步指出 ,今后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要更多地考虑公众认同 ,就必须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理论总体思路的调整 ;在具体问题上的理论创新和反思 ;鼓励市民介入刑事司法裁判过程。
关键词
刑法
公众认同原则
刑事司法制度
紧急避险
犯罪构成
犯罪
故意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被引量:
140
8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56,共19页
文摘
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刑法适用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法律的正确解释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逻辑推理。为此 ,在刑法理论上应当加强法教义学方法的研究。刑法教义学方法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包括刑法解释方法论、犯罪构成方法论、案件事实认定方法论以及刑法论证方法论等。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类推解释、犯罪构成类型化特征、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法律论证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方法论
教义学
罪刑法定原则
犯罪构成
理论与实践
类型化特征
刑法适用
逻辑推理
刑法理论
刑法解释
事实认定
类推解释
法律问题
具体分析
法律论证
案件
区分
Keywords
interpretation of criminal law, methodology, judicial syllogism, type, legal argumentation
分类号
D914-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被引量:
102
9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4-156,共13页
文摘
"为他人谋取利益"旨在说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的财物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对价关系;"为他人谋取利益"中的"他人"包括行贿人、行贿人所指示的第三人以及单位,"利益"包含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将"为他人谋取利益"限定为客观上实施了谋取利益的具体职务行为或者解释为主观要件要素,不具有合理性;"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最低要求是许诺为他人谋取利益;事先没有约定,在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后收受作为职务行为的不正当报酬的财物的,成立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除刑法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应当与受贿罪实行并罚。
关键词
受贿罪
为他人谋取利益
立法理由
事后受贿
数罪并罚
犯罪构成
Keywords
Crime of Acceptance of Bribes
Securing Benefits for Another
Ratio Legis
Acceptance of Bribes after the Fact
Joinder of Punishment for Plural Crimes.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
90
10
作者
周光权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4-141,共18页
文摘
侵占罪是易占有为不法所有的行为。对于侵占罪的成立 ,确认占有事实是否存在比判断占有性质是否合法更为重要。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埋藏物 ;侵占包装物、不法委托物应当以侵占罪论 ;委托关系并不存在 ,但误认为存在并占有他人财物的 ,构成侵占遗忘物的犯罪 ;对遗忘物应当作扩大解释 ,它和遗失物之间不可能也无必要加以区分。非法占为己有和拒不退还、拒不交出之间具有包容和相互证明的关系 ,为正确认定侵占罪 ,应当合理确定拒不退还。
关键词
侵占罪
不法占有
刑法
犯罪构成
认定
中国
分类号
D924.35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情节犯新论
被引量:
96
11
作者
刘艳红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2,共6页
文摘
情节犯是以一定的概括性定罪情节作为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犯罪。情节犯之情节只关系到行为的有罪性 ;其在立法上的规定形式并不限于条文中明确规定有“情节”字样的要件 ,也包括没有“情节”二字的其他概括性定罪情节 ,如数额较大、造成严重后果等规定 ;情节犯的情节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与量刑无关 ,即它不包括情节加重犯与情节减轻犯。
关键词
情节犯
定罪情节
量刑情节
犯罪构成
刑法
犯罪
学
Keywords
circumstance crime
conviction circumstance
penalty measuring circumstance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D9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违法性认识研究
被引量:
102
12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41,共11页
文摘
违法性认识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刑法理论上存在违法性认识要与不要两派观点的对峙。本文对违法性认识理论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关于违法性认识立法的演变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违法性认识的争论。作者认为,违法性认识是罪责的规范要素, 因而对于罪责的构成来说是必要的。当然,如何认定违法性认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违法性认识
刑法
阻却责任
犯罪构成
立法
刑事责任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刑法的任务不是法益保护吗?
被引量:
108
13
作者
克劳斯.罗克信
樊文
机构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
出处
《刑事法评论》
2006年第2期146-165,共20页
文摘
I.一个行为在内容上必须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才能受到国家刑罚处罚的问题,不仅对于立法者而且对于刑法学越来越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因为许多人赞同:一个现代的立法者,既便他在民主性上是合法的,也不容许因其不喜欢某种事物而因此予以刑罚威胁。一个奉行使公民服从、顺应并易于控制的价值的当局,不希望对政府的激烈批评、异类信仰的实践或者偏离公民规范的私人行为。
关键词
法益保护
刑罚处罚
私人行为
可罚性
法治国
受嘱托杀人
行为客体
行为方式
犯罪
概念
犯罪构成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
被引量:
80
14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0年第3期46-66,共21页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刑法
犯罪构成
体系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D914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诉讼诈骗及其刑法评价
被引量:
79
15
作者
董玉庭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文摘
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利用法院的错误判决,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诉讼诈骗尽管具有诈骗罪的某些特征,但认定其构成诈骗罪是不妥的。诉讼诈骗的行为属性应从其侵犯法院审判秩序的角度分析才是恰当的。现行刑法典只能对部分诉讼诈骗行为进行评价,其余无法定罪的诉讼诈骗行为的犯罪化问题,只能留给立法解决。
关键词
诉讼诈骗行为
刑法
民事诉讼
虚假证据
诈骗罪
犯罪构成
犯罪
客体
犯罪
行为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
被引量:
63
16
作者
张明楷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4-19,共6页
文摘
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张明楷一我国刑法分则及单行刑法有许多条文规定,某种行为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例如,刑法第117条规定,违反金融、外汇、金银、工商管理法规,进行投机倒把,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投机倒把罪;刑法第128条规定,违反...
关键词
情节严重
构成
要件
社会危害性
犯罪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刑法分则
刑法规定
模糊概念
模糊性
立法者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
被引量:
74
17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中南政法学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1-103,共13页
文摘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张明楷一、序说: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别刑法理论上存在旧派与新派之争,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者在犯罪论方面表现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也是不言而喻的现象。客观主义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表现在外部的犯罪人的行为及其实害。因为犯罪是对...
关键词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新刑法
构成
要件
犯罪构成
罪刑法定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
合法权益
行为人
刑法理论
分类号
D924.0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及其证明责任研究
被引量:
60
18
作者
李宝岳
吴光升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5-70,共6页
文摘
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创制以来,不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中,对诸如该罪的罪名确定、犯罪构成及举证责任等问题均存在较大的争议,直接影响了该罪在打击、防范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走私等犯罪行为方面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刑事及诉讼理论的角度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犯罪构成、罪名及其举证责任的承担等提出了自己的现点:拒不说明巨额财产的合法来源不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非法持有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作为本罪的罪名更为科学;本罪的举证责任应由负有控诉职能的检察机关承担。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
公务员
廉洁性
举证责任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罪数不典型
被引量:
64
19
作者
储槐植
机构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6,共7页
文摘
一、罪数研究的意义 数罪应并罚,一罪不并罚。这是法制常规。“数罪”(实是或形似)不并罚,是常规之外的特例。作为“数罪”不并罚的基本理由的“罪之并合”便是刑法中罪数问题研究的中心。关于罪的并合,各国刑法规定不尽相同。我国刑法分则中有规定,如惯犯,而总则没有规定。有些外国刑法总则和分则均有规定。德国刑法典总则第52条(1)规定:“同一犯罪行为触犯数刑法法规,或者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刑法法规的,只判处一个刑罚。”前半句指的是想象竞合和法规竞合,后半句主要指的是连续犯。日本刑法总则第54条规定“想象竟合,牵连犯: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或者犯罪的手段或结果行为触犯他罪名时,以其最重之刑处断。”美国《模范刑法典》(1962年公布)总则第1节07条关于“定罪限制”(实为罪之并合)规定了几种情形:(1)
关键词
犯罪
行为
吸收犯
犯罪构成
罪数
转化犯
连续犯
结合犯
犯罪
形态
司法实践
想象竞合犯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
51
20
作者
储槐植
梁根林
机构
北京大学法律系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39,共9页
文摘
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储槐植梁根林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典),这是现行刑法1979年颁布以来对刑法所进行的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修改。此次修订刑法典的基本目标是制定一部统一和比较完备的刑法典。所...
关键词
犯罪构成
构成
要件
新刑法典
受贿罪
黑社会组织
犯罪
法定刑
刑法分则体系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价值取向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
张明楷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37
原文传递
2
“客观的超过要素”概念之提倡
张明楷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207
原文传递
3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
黎宏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02
原文传递
4
司法解释、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从最高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
苏力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68
原文传递
5
目的犯的法理探究
陈兴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57
原文传递
6
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陈兴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61
原文传递
7
论刑法的公众认同
周光权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40
原文传递
8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陈兴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40
原文传递
9
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张明楷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02
原文传递
10
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
周光权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90
原文传递
11
情节犯新论
刘艳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9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违法性认识研究
陈兴良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02
原文传递
13
刑法的任务不是法益保护吗?
克劳斯.罗克信
樊文
《刑事法评论》
2006
108
原文传递
14
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
陈兴良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0
80
原文传递
15
论诉讼诈骗及其刑法评价
董玉庭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79
原文传递
16
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
张明楷
《法商研究》
CSSCI
1995
63
原文传递
17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
张明楷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74
原文传递
18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及其证明责任研究
李宝岳
吴光升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60
原文传递
19
论罪数不典型
储槐植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64
原文传递
20
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
储槐植
梁根林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5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3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