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俄刑法学关于社会危害性理论的论争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双喜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社会危害性理论在苏俄刑法学一直占据中心地位。社会危害性被认为是犯罪的本质属性,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实质标准,在立法中,它一直作为犯罪实质概念的组成部分,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俄罗斯独特的刑法制度。在漫长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学者们... 社会危害性理论在苏俄刑法学一直占据中心地位。社会危害性被认为是犯罪的本质属性,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实质标准,在立法中,它一直作为犯罪实质概念的组成部分,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俄罗斯独特的刑法制度。在漫长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学者们在社会危害性的理论地位、社会危害性的构成要素及其判定方式上产生了激烈的论争,这无疑深化了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研究。在今天,这一理论的统治地位仍未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刑法学 社会危害性 犯罪本质特征
原文传递
论犯罪成立评价体系的本土化规范构造 被引量:1
2
作者 石经海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177,共17页
犯罪构成有犯罪构成理论和犯罪构成规范之分。犯罪构成理论只是定罪的方法论理论体系,不是规范上的犯罪成立评价体系和定罪的规范适用依据。犯罪构成规范作为用于评价犯罪成立的规范体系和定罪的规范依据,只能基于本国刑法的本土化规范... 犯罪构成有犯罪构成理论和犯罪构成规范之分。犯罪构成理论只是定罪的方法论理论体系,不是规范上的犯罪成立评价体系和定罪的规范适用依据。犯罪构成规范作为用于评价犯罪成立的规范体系和定罪的规范依据,只能基于本国刑法的本土化规范构造。这个规范构造,本应与犯罪成立评价体系是等同概念,却在我国因其被限定为四要件体系而只是犯罪成立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内容。我国完整的犯罪成立评价体系构架,应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犯罪定义三个基本特征所构建的规范体系,包括作为入罪门槛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方面、作为四要件规范体系的刑事违法性方面和作为可罚门槛的应受刑罚处罚性方面的刑法规范。为使犯罪成立评价体系聚焦于犯罪本质,如此本土化规范构造须以犯罪本质特征为基石。犯罪成立规范评价体系的本土化实践应用,须据此构建多维定罪方法予以层级性犯罪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成立评价体系 本土化 规范构造 犯罪本质特征 层级认定
下载PDF
从狭义刑法学技术层面看犯罪本质 被引量:2
3
作者 廖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把握犯罪本质特征是最终界定犯罪本质的基础,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本质具有多样性。在狭义刑法学研究领域,基于技术性的考虑,其本质是主观恶性。犯罪的应受刑罚惩罚性这一本质特征是由作为犯罪本质的主观恶性所决定的,... 把握犯罪本质特征是最终界定犯罪本质的基础,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本质具有多样性。在狭义刑法学研究领域,基于技术性的考虑,其本质是主观恶性。犯罪的应受刑罚惩罚性这一本质特征是由作为犯罪本质的主观恶性所决定的,两者互为表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本质特征 犯罪本质 刑法学领域 技术层面
原文传递
对犯罪本质特征的再认识——2002年中国刑法学年会专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柴春元 沈海平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犯罪本质特征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中国 刑法
原文传递
犯罪本质特征新界说
5
作者 肖敏 《刑法论丛》 CSSCI 2009年第1期61-79,共19页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既为犯罪所共有又能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外显性、直观性的标志。据此考察我国刑法通说中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无法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所以不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不能独立界分罪与非...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既为犯罪所共有又能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外显性、直观性的标志。据此考察我国刑法通说中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无法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所以不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不能独立界分罪与非罪,因此也不能成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不但可表明社会危害性已至犯罪的程度,能直观地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还是我们制定刑法、理解刑法的实质根据,因此,应受刑罚处罚性才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本质特征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 处罚性
原文传递
论确定罪名的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侯国云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9-89,共11页
论确定罪名的原则和方法侯国云新刑法增加了许多新的犯罪,学者们对不少新罪都起了不同的罪名,这不但影响刑法的严肃性,也不便于司法实践中操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有必要研究和统一确定罪名的原则和方法。文章认为,确定罪名应当... 论确定罪名的原则和方法侯国云新刑法增加了许多新的犯罪,学者们对不少新罪都起了不同的罪名,这不但影响刑法的严肃性,也不便于司法实践中操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有必要研究和统一确定罪名的原则和方法。文章认为,确定罪名应当贯彻本质、独特、周延、简练、法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对象 犯罪行为 犯罪本质特征 虚假证明文件 医疗事故罪 犯罪主体 犯罪嫌疑 破坏交通工具罪 构成犯罪 罪状
原文传递
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兼评新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定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松江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7年第3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专业知识 新刑法 犯罪本质特征 行为人 破坏计算机系统 犯罪行为 侵入者 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利用计算机
原文传递
关于犯罪特征的再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文胜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0,36,共4页
我国刑法学者通常认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其中,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这一观念在我国刑法学界处于主导地位,被认为是通说。但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 我国刑法学者通常认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其中,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这一观念在我国刑法学界处于主导地位,被认为是通说。但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二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两个:1.犯罪必须是对社会有危害性的行为;2.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二)、四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四个:1.犯罪必须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2.犯罪必须是触犯刑律的行为;3.犯罪必须是有罪过的行为;4.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三)六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六个:1.行为的客观性;2.行为的质物性;3.行为的客观危害性;4.行为的主观意识性;5.行为的违法性;6.行为的应受惩罚性。除此之外,对于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这一观点,也有学者提出异议,有的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惩罚性,有的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性 犯罪特征 犯罪行为 犯罪特征 犯罪构成 刑事违法性 犯罪本质特征 犯罪概念 应受刑罚惩罚性 不道德行为
原文传递
刑法增设见危不救罪的法律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肖一平 金泽刚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2-53,共2页
互助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徐洪刚式的英雄人物为此做出了光辉典范。然而,也应看到,与此相反的卑劣事件也屡有发生。例如,案A:1987年2月20日,合肥市公共汽车售票员陆忠为制止小偷,竟然在众... 互助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徐洪刚式的英雄人物为此做出了光辉典范。然而,也应看到,与此相反的卑劣事件也屡有发生。例如,案A:1987年2月20日,合肥市公共汽车售票员陆忠为制止小偷,竟然在众多乘客和围观者面前被歹处刺死,大庭广众之下无一人相救。案B:1993年5月30日,在杭州至温州的长途旅行车上,一名暴徒公然强暴同车的两名年轻妇女,同车有12名男子汉似乎无一人听见被害人凄惨的求助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危不救罪 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刑法 公共汽车售票员 犯罪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道德 文明建设 行为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载PDF
论罪名 被引量:4
10
作者 樊凤林 《法学杂志》 CSSCI 1999年第6期8-9,共2页
关键词 犯罪构成理论 罪状 犯罪行为 刑法分则 具体罪名 犯罪本质特征 否定评价 刑法立法 立法方式 新刑法
原文传递
我国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特点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婧 《当代法学》 1999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黑社会性质 特点与对策 违法犯罪活动 防治对策 组织行为 犯罪行为 专项斗争 犯罪本质特征 犯罪集团
原文传递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柳兰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3-35,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以及其它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我国刑法的这一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犯罪本质特征 构成犯罪 应受惩罚性 犯罪行为 危害行为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情节显著轻微 犯罪构成
下载PDF
论对“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表述的限定与奉法为尊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伟临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论对“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表述的限定与奉法为尊朱伟临一、我国刑法通论对犯罪特征的认识始终未脱离传统思维的窠臼,不仅仅是在立法范畴内强调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决定作用和上位意义我国的刑法通论,从来将行为的社会危... 论对“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表述的限定与奉法为尊朱伟临一、我国刑法通论对犯罪特征的认识始终未脱离传统思维的窠臼,不仅仅是在立法范畴内强调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决定作用和上位意义我国的刑法通论,从来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视为犯罪的本质特征。虽然基于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违法性 严重社会危害性 犯罪本质特征 司法意义 犯罪特征 马克思主义 社会政治内容 刑法理论 《刑法》 法律形式
下载PDF
设立见死不救罪之管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荣清 《法律适用》 1996年第5期35-38,共4页
一、设立见死不救罪的必要性见死不救行为是一种亵渎良知、良心和道德的行为,这种见义不为、见难不助、见死不救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且践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而,形形色色的见死不救者,除了偶而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或... 一、设立见死不救罪的必要性见死不救行为是一种亵渎良知、良心和道德的行为,这种见义不为、见难不助、见死不救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且践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而,形形色色的见死不救者,除了偶而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纪律、行政上的处分之外,并未产生任何的犯罪感.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的学说告诉我们,行为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行为有无社会危害性与这种危害性的大小,是区别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见死不救行为是一种反人道的恶劣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的本质特征,只是因为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赋予公民救死济困的特定作为义务,因此不能按照不作为犯罪对其进行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人 社会危害性 犯罪构成 救助人 交通肇事罪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玩忽职守罪 特定义务 犯罪本质特征 救助义务
原文传递
盗用他人帐户 买卖股票定罪之我见
15
作者 王俊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侵犯商业秘密罪 买卖股票 罪刑法定原则 社会危害性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犯罪行为 盗窃罪 犯罪本质特征 犯罪对象 法定化
原文传递
初二《思想政治》第七课的教学意见
16
作者 黄伟民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7,共3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 社会危害性 犯罪分子 违法行为 基本特征 犯罪概念 刑法 刑罚处罚 犯罪本质特征 毒品犯罪
原文传递
论犯罪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玉东 《辽宁警专学报》 2010年第2期38-41,共4页
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必须为古今中外所有种类的犯罪所共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都不具有犯罪本质特征的属性。应受刑罚惩罚首先是某类行为被作为犯罪纳入刑法的原因,而后才是某个行为违反刑法所应得到的结果,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确定罪... 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必须为古今中外所有种类的犯罪所共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都不具有犯罪本质特征的属性。应受刑罚惩罚首先是某类行为被作为犯罪纳入刑法的原因,而后才是某个行为违反刑法所应得到的结果,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确定罪与非罪的标准,只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才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本质特征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惩罚性
下载PDF
关于杀婴犯罪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阮齐林 《政法论坛》 1984年第2期87-90,共4页
建国后相当长时间里几已绝迹的杀婴事件,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又时有发生。它严重地侵犯了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削弱了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所应取得的效益,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严加制止。目前,这种“新”
关键词 杀婴罪 新生婴儿 犯罪本质特征 故意杀人罪 犯罪对象 人的生命 几个问题 犯罪主体 被害人 行为人
原文传递
迎接新生命的罪恶之手
19
作者 程翠英 《发展》 1997年第10期40-41,共2页
迎接新生命的罪恶之手程翠英1997年5月,一桩经济犯罪案轰动了嘉峪关的大街小巷,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折筠美、护士长毛惠珍因伙同本科室其他22位成员集体贪污公款罪证确凿,落入法网。折筠美,女,现年55岁,大学文化程度... 迎接新生命的罪恶之手程翠英1997年5月,一桩经济犯罪案轰动了嘉峪关的大街小巷,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折筠美、护士长毛惠珍因伙同本科室其他22位成员集体贪污公款罪证确凿,落入法网。折筠美,女,现年55岁,大学文化程度,系嘉峪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护士 新生命 犯罪本质特征 经济犯罪 犯罪行为 国家利益 隐蔽性 小集体 嘉峪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下载PDF
论犯罪的基本特征──兼谈类推制度的废止
20
作者 蔡道通 《淮阴师专学报》 1994年第1期22-24,共3页
论犯罪的基本特征──兼谈类推制度的废止蔡道通市场经济的确立带来了原来构建于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刑事法律的转型和变迁。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带来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业已形成的的刑法观念刑法理论的更新和变革。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型过... 论犯罪的基本特征──兼谈类推制度的废止蔡道通市场经济的确立带来了原来构建于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刑事法律的转型和变迁。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带来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业已形成的的刑法观念刑法理论的更新和变革。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型过程中,对犯罪基本特征的正确把握,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基本特征 类推制度 刑事违法性 刑法规范 罪刑法定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生活的变迁 生存条件 犯罪本质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