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日有关诱惑侦查的法理及论争之概观 被引量:109
1
作者 马跃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6-23,共8页
运用诱惑性手段进行刑事侦查,往往使人与陷井、圈套、诱饵等诈术相联想,而视这种侦查手段为违背宪法和刑诉法原则,违反侦查机关所承担的镇压犯罪、保护公民的义务,损害国家威信的“肮脏”手腕。然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 运用诱惑性手段进行刑事侦查,往往使人与陷井、圈套、诱饵等诈术相联想,而视这种侦查手段为违背宪法和刑诉法原则,违反侦查机关所承担的镇压犯罪、保护公民的义务,损害国家威信的“肮脏”手腕。然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侦缉“无被害人之犯罪”的特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侦查 被告人 侦查机关 诱惑者 合法诉讼 联邦最高法院 侦查手段 犯罪倾向 犯罪行为 法理
原文传递
国外社区矫正的经验和问题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和华 叶利芳 《犯罪研究》 2006年第1期62-67,共6页
关键词 社区矫正 西方发达国家 技术化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罪犯 犯罪倾向
下载PDF
对毒品犯罪案件中诱惑侦查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芳 干朝端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0-33,共4页
近几年来,愈演愈烈的毒品犯罪不仅直接损害了公民的身心健康,而且诱发诸多的刑事犯罪,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定和治安秩序,毒化社会风气。由于这类犯罪没有直接的被害人,毒品交易都是在犯罪人之间秘密进行,其作案手段、方式较其他犯罪... 近几年来,愈演愈烈的毒品犯罪不仅直接损害了公民的身心健康,而且诱发诸多的刑事犯罪,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定和治安秩序,毒化社会风气。由于这类犯罪没有直接的被害人,毒品交易都是在犯罪人之间秘密进行,其作案手段、方式较其他犯罪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狡诈性,因此无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侦查 毒品犯罪案件 被告人 侦查人员 侦查机关 犯罪行为 合法诉讼 犯罪倾向 侦查手段 实施犯罪
原文传递
人身危险性评估的基本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卢建军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77-78,共2页
人身危险性是随着刑事实证学派的崛起而使用的一个概念。它的含义一般是指: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特质及其社会因素所决定的犯罪倾向或反社会人格。19世纪后期,刑事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提出刑罚的主要任务不是对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 人身危险性是随着刑事实证学派的崛起而使用的一个概念。它的含义一般是指: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特质及其社会因素所决定的犯罪倾向或反社会人格。19世纪后期,刑事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提出刑罚的主要任务不是对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报应,而是以预防再犯和保卫社会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评估 刑事实证学派 反社会人格 19世纪后期 人身危险性 犯罪倾向 社会因素 心理特质
原文传递
论人身危险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倪业群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3期69-73,共5页
我国刑法理论界长期以来对人身危险性问题讳莫如深。近年来部分学者在讨论刑罚个别化原则时偶有涉及,但对其概念界定、内容范围、评判标准以及在定罪量刑、行刑中的意义上观点差别仍很大,因此,对其研究尚须进一步深入。本文拟对这些... 我国刑法理论界长期以来对人身危险性问题讳莫如深。近年来部分学者在讨论刑罚个别化原则时偶有涉及,但对其概念界定、内容范围、评判标准以及在定罪量刑、行刑中的意义上观点差别仍很大,因此,对其研究尚须进一步深入。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刑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犯罪 犯罪行为 犯罪构成 犯罪可能性 社会危害性 行为人 犯罪主体 犯罪后的态度 犯罪倾向
下载PDF
“犯罪心理”的心理学解读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和华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5年第5期35-44,共10页
犯罪心理总是相对于犯罪行为而言,是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和支配力量,是最终表现为犯罪动力的由知情意三者所构成的心理过程;犯罪心理表现为一种决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意向,依存于犯罪行为,因此不具有稳定性;犯罪心理不同于犯罪人心理,后者... 犯罪心理总是相对于犯罪行为而言,是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和支配力量,是最终表现为犯罪动力的由知情意三者所构成的心理过程;犯罪心理表现为一种决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意向,依存于犯罪行为,因此不具有稳定性;犯罪心理不同于犯罪人心理,后者主要体现为区别于守法者的心理特征,亦称犯罪倾向,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 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 犯罪人心理 犯罪倾向
下载PDF
犯罪行为情境理论与少年犯罪的生成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召路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年第3期14-17,共4页
运用亚伯拉罕森的犯罪行为情境理论来分析我国少年犯罪的生成,我们发现,少年犯罪生成的原因和背景是复杂的、变化的。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少年犯罪而言,它都是少年个人的犯罪倾向和当时的社会情境环境以及个人对社会情境环境的内在抗拒... 运用亚伯拉罕森的犯罪行为情境理论来分析我国少年犯罪的生成,我们发现,少年犯罪生成的原因和背景是复杂的、变化的。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少年犯罪而言,它都是少年个人的犯罪倾向和当时的社会情境环境以及个人对社会情境环境的内在抗拒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预防和遏制少年犯罪,就必须努力减少其犯罪倾向,降低社会情境环境对少年的不利影响,同时,增强少年个人对社会情境环境的抗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行为 情境理论 少年犯罪 抗拒力 犯罪倾向 犯罪风险
下载PDF
再犯与始犯年龄的关系--基于弗莱堡群组研究对法院判决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书鸿(译)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73-75,共3页
犯罪学理论对再犯之所以会得出不同的预测结果,主要是将犯罪视为人们潜在犯罪倾向的异质性所导致的结果,或将其视为一种状态依赖。美国犯罪学家迈克尔·戈特弗雷德森和特拉维斯·赫希提出的犯罪学理论就是犯罪倾向异质学说的... 犯罪学理论对再犯之所以会得出不同的预测结果,主要是将犯罪视为人们潜在犯罪倾向的异质性所导致的结果,或将其视为一种状态依赖。美国犯罪学家迈克尔·戈特弗雷德森和特拉维斯·赫希提出的犯罪学理论就是犯罪倾向异质学说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判决 再犯 犯罪学理论 弗莱 年龄 犯罪倾向 异质性 弗雷德
原文传递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限制性与导向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宏 席建松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0年第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犯罪预防 犯罪诱因 犯罪倾向 犯罪抗拒力
下载PDF
229例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分析
10
作者 陈海珠 陈思节 梁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8期167-170,178,共5页
目的探讨存在精神障碍并违法犯罪者的特点,为未来预防精神障碍者违法犯罪提供一些证据支持。方法纳入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以下简称“本单位”)2018—2020年接收的涉嫌违法犯罪并要求进行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者(229例)... 目的探讨存在精神障碍并违法犯罪者的特点,为未来预防精神障碍者违法犯罪提供一些证据支持。方法纳入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以下简称“本单位”)2018—2020年接收的涉嫌违法犯罪并要求进行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者(229例)进行观察;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有精神障碍的164例样本纳入精神障碍组,将无精神障碍的65例样本纳入无精神障碍组;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犯罪学特征和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结果差异,以及精神障碍组鉴定前诊断与鉴定意见的一致性。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神障碍组已婚且伴侣健在占比高于精神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作案类型、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对象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宜评定刑事责任能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障碍组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者占比高于无精神障碍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者占比低于无精神障碍组,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占比高于无精神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障碍组164例被鉴定人中,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情感障碍的鉴定前诊断与鉴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鉴定意见中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者占比高于鉴定前诊断结果,其他精神障碍者占比高于鉴定前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法鉴定对于判定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避免因病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能力鉴定 精神障碍 司法鉴定 犯罪倾向
下载PDF
服刑人员心理躁动期现象及应对策略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彬 乔波 《社会心理科学》 2005年第1期68-72,93,共6页
在押服刑人员在监狱内的违规违纪乃至又犯罪行为的发生,直接干扰了服刑人员个体改造质量和监狱整体改造质量的提高,严重威胁着监管改造场所的安全与稳定,是监狱十分关注并大力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新入监服开1人员的违规违纪和又犯罪倾向... 在押服刑人员在监狱内的违规违纪乃至又犯罪行为的发生,直接干扰了服刑人员个体改造质量和监狱整体改造质量的提高,严重威胁着监管改造场所的安全与稳定,是监狱十分关注并大力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新入监服开1人员的违规违纪和又犯罪倾向,明显高于周围其他改造时间较长的服刑人员。研究表明,这主要是受"心理躁动期"现象影响的结果。本文对心理躁动期的发生时段、症状表现、现实危害进行了适当的论证分析,并对其应对策略作出了初步探讨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刑人员 监狱 改造质量 监管改造 犯罪行为 犯罪倾向 威胁 躁动 心理 初步探讨
下载PDF
未成年在押人员监管相关问题研究
12
作者 路伟 《少年儿童研究》 2012年第11X期49-51,55,共4页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有人甚至将未成年犯罪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列为全球的三大社会公害。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未成年人的监管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一、未成年人...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有人甚至将未成年犯罪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列为全球的三大社会公害。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未成年人的监管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对于造成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的原因,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社会控制理论家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倾向 犯罪情况 智能型犯罪 犯罪人数 社会规则 法律教育 犯罪成因
下载PDF
有违法犯罪倾向的青少年集团的形成及其原因
13
作者 刘巧瑞 郭齐鸣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6期41-43,共3页
“严打”以来,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流氓团伙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近期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又组织起一些带有违法犯罪倾向的青少年集团,其中,有些逐渐演变为新的流氓团伙。在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突出的情况... “严打”以来,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流氓团伙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近期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又组织起一些带有违法犯罪倾向的青少年集团,其中,有些逐渐演变为新的流氓团伙。在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突出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对于青少年流氓团伙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对介于流氓团伙与正常青少年社交圈之间的那部分人——即具有违法犯罪倾向的青少年集团[以下简称“青少年集团”]的研究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而这部分青少年,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地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犯罪倾向 流氓团伙 犯罪集团 违法犯罪 特殊地位 犯罪团伙 模仿 社会治安状况 反社会
下载PDF
刑事人体学
14
作者 斯蒂芬·赫维茨 巴南 《环球法律评论》 1988年第2期21-24,20,共5页
刑事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刑事人类学直接研究罪犯所具有的天生的特点。它主要研究的是可以测定、度量和计算出来的身体状况(人体、解剖和形态上的状况),但与此相联系的是,也考虑那些被认为与身体现象有关的个性特点。刑事人类学在1870至190... 刑事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刑事人类学直接研究罪犯所具有的天生的特点。它主要研究的是可以测定、度量和计算出来的身体状况(人体、解剖和形态上的状况),但与此相联系的是,也考虑那些被认为与身体现象有关的个性特点。刑事人类学在1870至1900年这一时期的犯罪学研究中起过决定性作用。随着龙勃罗梭的理论受到怀疑,它也逐渐遭到冷遇,并被普遍认为在犯罪学上无关紧要。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它的作用并未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学研究 龙勃罗梭 克雷奇默尔 人类学研究 人体学 度量和 犯罪 犯罪倾向 犯罪领域 犯罪人口
原文传递
防治青少年犯罪之我见
15
作者 李兆基 《青年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15,共4页
近年来,广州市的社会治安的一个特点,就是青少年犯罪日趋上升。据统计,1987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65%;1988年上升为68%;1989年上升为68.40%;1990年上半年上升为69%。青少年犯罪的上升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社会治安 重大恶性案件 未成年犯罪 犯罪对策 犯罪道路 犯罪倾向 思想教育 作案手段 犯罪主体
下载PDF
论犯罪的主观原因
16
作者 卜安淳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促发犯罪人犯罪的个人的主观的因素,是犯罪人之所以犯罪的直接原因。分析犯罪人的犯罪主观原因,可以从犯罪倾向、犯罪观念、犯罪意志(出于仇恨、妒嫉、贪婪或残忍等)、犯罪习惯、犯罪人格和犯罪过失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犯罪原因 犯罪倾向 犯罪观念 犯罪意志 犯罪过失
下载PDF
美国法上的警察圈套理论述评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林林 《刑事司法论坛》 2001年第1期279-293,共15页
一、引言:刑事侦查与警察圈套刑事侦查是各国预防和打击犯罪基本而有效的手段。在18世纪以前,侦查人员主要依靠三种方式办案:第一,每天单调无味的思考;第二,枯燥无味的逻辑推理;第三,告密者的情报。这类办案方式的效率低下,大量清白无... 一、引言:刑事侦查与警察圈套刑事侦查是各国预防和打击犯罪基本而有效的手段。在18世纪以前,侦查人员主要依靠三种方式办案:第一,每天单调无味的思考;第二,枯燥无味的逻辑推理;第三,告密者的情报。这类办案方式的效率低下,大量清白无辜的人在荒谬的推理和主观臆断面前成了罪犯,而真正的作恶者却逍遥法外,激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强烈不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 警察圈套 理论述评 犯罪倾向 打击犯罪 诱惑性侦查 美国法 刑事侦查 辩护 合理行为
原文传递
日本受刑人处遇理念的变迁及今后的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本庄武 曹菲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09年第1期202-219,共18页
一、引言在欧美各国对社会复归行刑持强烈怀疑态度以后,日本仍坚持一贯的社会复归理念,这正是日本受刑人处遇的特色所在。但制定于1908年,到2006年为止一直通行的《日本监狱法》,在对拘禁受刑人的目的和受刑人处遇的原则缺乏规定的情况... 一、引言在欧美各国对社会复归行刑持强烈怀疑态度以后,日本仍坚持一贯的社会复归理念,这正是日本受刑人处遇的特色所在。但制定于1908年,到2006年为止一直通行的《日本监狱法》,在对拘禁受刑人的目的和受刑人处遇的原则缺乏规定的情况下就完成了立法,这一点实在令人惊异。这次新法规定,"受刑人处遇,应根据受刑人的资质及所处环境,以促使受刑人自我反省、唤起其重新做人的积极性、培养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目标而实施"(第30条)。从此日本的社会复归行刑具有了法律上的基础,并将越来越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刑人 复归社会 少年院 自我反省 《监狱法》 行刑社会化 犯罪 轻缓化 犯罪倾向 信赖关系
原文传递
初中学生犯罪倾向性行为的调查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管君良 《青少年犯罪问题》 1999年第4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性行为 初中学生 犯罪倾向 调查与对策 班主任队伍建设 初级中学 不良行为 综合治理 青少年违法犯罪 家庭教育指导
下载PDF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构建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金利 张立纳 《少年儿童研究》 2013年第4X期8-11,共4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偏差、心理异常等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青少年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及时的辅导,就有可能出现思想偏差、行为失范,甚至走上犯罪歧途等种种问题。因此,全面实施预防为主的对... 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偏差、心理异常等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青少年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及时的辅导,就有可能出现思想偏差、行为失范,甚至走上犯罪歧途等种种问题。因此,全面实施预防为主的对策,建立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社区青少年 机制构建 家庭教育 法制教育 犯罪倾向 人生观教育 预防犯罪 德育课 行为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