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颅腭鞘管与犁鞘管的位置形态及断面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靳颖 刘津平 李云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腭鞘管与犁鞘管的位置形态及断面解剖,并与其相应CT、MRI影像对照,为此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104侧颅骨的腭鞘管和60侧犁鞘管的构成和形态。制备3例0.5 mm厚颅底火棉胶冠状切片,与11例病人的冠状位CT影像和... 目的探讨腭鞘管与犁鞘管的位置形态及断面解剖,并与其相应CT、MRI影像对照,为此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104侧颅骨的腭鞘管和60侧犁鞘管的构成和形态。制备3例0.5 mm厚颅底火棉胶冠状切片,与11例病人的冠状位CT影像和1例头颅标本的MRI影像对照观察。结果骨标本上,腭鞘管呈完整管状者占79.8%,呈沟状者为15.4%,未成明显的沟或管者4.8%。犁鞘管呈完整管状者为36.7%,呈沟状者占33.3%,与腭鞘管相通者占15%,未检出者占15%。在4个冠状层面和3个CT、3个MRI层面描述了腭鞘管与犁鞘管及邻近的主要结构。结论冠状位能很好地显示腭鞘管与犁鞘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腭鞘管后部的浅沟:定位腭鞘管的解剖标记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庆国 卢永田 +4 位作者 伍小六 李建兴 孙焕吉 张宝莹 谢畅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腭鞘管后部的浅沟(以下简称后沟)在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定位腭鞘管的解剖标记作用。方法选取20例颅骨标本,将探针置入腭鞘管以明确该管。在多层螺旋CT(MSCT)上观测腭鞘管及后沟并测量数据,并与传统方法定... 目的探讨腭鞘管后部的浅沟(以下简称后沟)在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定位腭鞘管的解剖标记作用。方法选取20例颅骨标本,将探针置入腭鞘管以明确该管。在多层螺旋CT(MSCT)上观测腭鞘管及后沟并测量数据,并与传统方法定位腭鞘管的正确率比较。内镜下解剖颅骨和尸头的腭鞘管及后沟,进一步显示后沟的解剖标记作用。结果颅骨后沟的出现率为100%(40/40),腭鞘管后口附近为半管状,较浅者26侧,较深者14侧;前后外观呈细管状24侧,长椭圆形凹陷状16侧。影像学上腭鞘管与硬腭的夹角为(53.14±5.48)°,后沟与硬腭的夹角为(20.9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沟法对腭鞘管的定位准确率高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解剖、颅骨CT图像、CT横断面上两种定位腭鞘管方法对比显示了腭鞘管与后沟的解剖关系,提示后沟在经鼻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帮助定位腭鞘管的优越性和解剖标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浅沟 翼腭窝 鼻内镜检查 多层螺旋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