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千米承压材料与制取途径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蒲心诚
王勇威
蒲怀京
王冲
-
机构
重庆大学
-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5-40,58,共7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千米承压材料的应用前景 ,提出了对千米承压材料的性能要求 ,探讨了制备千米承压材料的技术途径 ,并证实 ,用钢管或超高强钢管与特超强或超高强混凝土复合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 ,是制成千米承压材料的基本技术途径。试验证明 :钢管特超强混凝土千米承压材料 ,承载能力巨大 ,变形性能优异 ,完全克服了特超强混凝土脆性极大的本质性缺陷。得出了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
关键词
千米承压材料
千米建筑
钢管
特超强混凝土
承载力
-
Keywords
kilometer compressed material
kilometer building
steel tube
ultra high strength concrete
loadbearing capacity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千米承压材料的试制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蒲心诚
蒲怀京
王勇威
王冲
-
机构
重庆大学区建材系
重庆大学区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混凝土》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9,共7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制成千米承压材料的技术途径。分析表明,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用钢管或超高强钢管与超高强混凝土或特超强混凝土复合是制成千米承压材料的基本技术途径。根据这一思想,作者以常用的原材料与通用的工艺研制成功了抗压强度达156 7及164 9MPa的特超强混凝土。特超强混凝土的脆性极大,但与钢管复合后的钢管特超强混凝土复合材料塑性优异,短柱压缩变形达7%~20%后,试件仍然保持完整。并得出了此种复合材料中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式。取目前已有应用的钢管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的柱直径2500mm、3000mm及较小的套箍指标0 72等参数的计算表明,其承载力达9 92×105kN及14 19×105kN(9 92万吨及14 19万吨)。具有如此巨大承载力的材料,用其建造出千米高超级摩天大楼是可能的。
-
关键词
性能
千米承压材料
千米建筑
钢管
特超强混凝土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千米承压材料研制与应用前景
- 3
-
-
作者
蒲心诚
王勇威
蒲怀京
王冲
-
机构
重庆大学B区建材系
重庆大学B区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66-869,共4页
-
基金
本文的超高强混凝土研究部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级力学性态研究>(59338120)成果
-
文摘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用钢管或超高强钢管与特超强混凝土或超高强混凝土复合,是制成千米承压材料的基本技术途径。试验证明,钢管特超强混凝土千米承压材料,承载能力巨大,变形性能优异,完全克服了特超强混凝土脆性极大的本质性缺陷。千米承压材料有广泛而美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千米承压材料
钢管混凝土
特超强混凝土
承载力
-
Keywords
kilometer compressive material
steel pipe concrete
ultra high strength concrete
load bearing capacity
-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与展望
被引量:19
- 4
-
-
作者
蒲心诚
王冲
刘芳
王勇威
万朝均
杨长辉
-
机构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建材系
四川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
出处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
文摘
论述了制备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与配比参数。采用常规的原材料及通用的制备工艺,以0.14~0.18的极低水胶比,制成了流动性优异、强度特高的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混合料坍落度达268mm,扩展度达680mm,90d抗压强度达175.8MPa,365d达到182.9MPa。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相比,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施工容易、成本低廉等优势,将成为未来混凝土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文章还讨论了这种混凝土的水化放热、收缩及脆性等问题。讨论表明,这些混凝土所固有的问题,均有获得满意解决的有效途径。文章还展望了这种混凝土的未来应用前景。
-
关键词
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
制备工艺
拌合物配比
-
Keywords
Ultra high strength high performaee concrete (UHSHPC)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
Preparational technology
Mix Proportion
-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研制现状分析
- 5
-
-
作者
李毅
-
机构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建筑技术开发》
2018年第4期91-92,共2页
-
文摘
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广泛的应用性而备受研究者关注。因此,对其研究现状的总结与归纳,能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故从5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即研究成果的相对性,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应用研究的拓展性,检验标准的多维性和理论参考的借鉴性。
-
关键词
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
研制现状
个案分析
-
Keywords
supe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case analysis
-
分类号
TU528.3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