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互动新闻”:国外全媒体报道的新实践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滢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4,共3页
“互动新闻”是数字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新闻报道形态,也是近年来国际媒体努力探索的新方向。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纽约时报2012年推出的、获得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雪崩》(Snow Fall)。
关键词
互动新闻
媒体报道
实践
国外
报道形态
数字媒体
纽约时报
特稿
写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看人物特稿写作
被引量:
5
2
作者
文先军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87,共2页
人物特稿,顾名思义,是以人物为报道中心的特稿,相对于事件特稿、风光特稿、服务性特稿而言。1978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始设特稿奖。普利策评奖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被提名为其他报道奖项的作品最后被授予特稿奖。这一现象说明在...
人物特稿,顾名思义,是以人物为报道中心的特稿,相对于事件特稿、风光特稿、服务性特稿而言。1978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始设特稿奖。普利策评奖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被提名为其他报道奖项的作品最后被授予特稿奖。这一现象说明在美国最高新闻奖项的评委的观念中,体裁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擘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获奖作品
普利策奖
普利策新闻奖
服务性
美国
人物
特稿
写作
原文传递
从“华尔街日报体”看特稿写作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君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6-67,共2页
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读起来像短篇小说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Mrs.Kelly's Monster),意外地得到普利策奖评委会的赏识,以它为首届获奖文章.普利策奖评委会从当年开始增设&q...
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读起来像短篇小说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Mrs.Kelly's Monster),意外地得到普利策奖评委会的赏识,以它为首届获奖文章.普利策奖评委会从当年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项(Pulitzer Prize Feature Stories),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由此得到了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尔街日报体”
特稿
写作
普利策奖
1979年
短篇小说
富兰克林
新闻文体
评委会
凯利
原文传递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的叙事视角
被引量:
5
4
作者
叶传增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98-99,共2页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写道:“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觉得有趣。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特稿就是以说故事著称的新闻体裁。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为...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写道:“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觉得有趣。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特稿就是以说故事著称的新闻体裁。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为当今世界特稿写作的典范,研究其叙事视角的选择策略对我国特稿写作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本文试对1979年到2018年的38篇(2004年和2014年空缺)获奖作品的叙事视角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叙事视角
获奖作品
普利策
新闻报道
新闻体裁
选择策略
美联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促进报道的深化与多样化——特稿与特稿写作(之一)
被引量:
2
5
作者
熊蕾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7,共2页
特稿是信息爆炸逼迫传统的印刷新闻媒体或者说纸质媒体变革的结果之一,特稿的成长与发展也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深化和多样化。我们将连续几期探讨特稿的特色与写作方法,也欢迎您的参与。
关键词
多样化
特稿
特稿
写作
新闻报道
深度报道
消息
原文传递
借鉴特稿写作理念推动党报深度报道进一步革新
6
作者
蒋丰蔓
《新闻文化建设》
2023年第17期83-84,共2页
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成为新风口,对新闻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引发媒体从业者的担忧与警觉。特稿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成为众多学者和从业者讨论数字化应对的解题式。本文从党报深度报道与特稿写作内在统一性、借鉴...
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成为新风口,对新闻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引发媒体从业者的担忧与警觉。特稿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成为众多学者和从业者讨论数字化应对的解题式。本文从党报深度报道与特稿写作内在统一性、借鉴特稿写作对党报深度报道革新的意义与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写作策略分析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借鉴特稿写作理念推动党报深度报道进一步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
深度报道
特稿
写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怎样下笔——特稿和特稿写作(之四)
7
作者
熊蕾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7-49,共3页
写文章,最怕形成套路.形成套路,跟八股文一样,很难吸引人,打动读者.所以,特稿写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好讲.但是,有一些体验,可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特稿
新闻
写作
特稿
写作
写作
经验
原文传递
我国非虚构写作的特点浅析
8
作者
朱亚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第7期95-97,共3页
非虚构写作的理念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其理念从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主义的合流中产生。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兴起缘于中国社会现实土壤、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功能衰退、读者阅读体验求新、国内外写作思潮互动等多种原因。
关键词
非虚构
写作
特稿
写作
普利策
特稿
写作
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打动人——特稿和特稿写作(之二)
9
作者
熊蕾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8-29,共2页
特稿的可读性很重要。要想把一篇特稿写得好看,吸引人,固然要靠写作技巧,更要靠其他很多因素。因为,一篇特稿从选题、调研、采访到最后完成,真正坐下来写的时间,最多只占全部工作量的30%。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花在写作以外的...
特稿的可读性很重要。要想把一篇特稿写得好看,吸引人,固然要靠写作技巧,更要靠其他很多因素。因为,一篇特稿从选题、调研、采访到最后完成,真正坐下来写的时间,最多只占全部工作量的30%。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花在写作以外的因素中。本文要讲的就是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
写作
特稿
特稿
写作
原文传递
新闻特稿,应怎样体现文学特性
10
作者
鲁焰
《新闻实践》
2011年第8期66-67,共2页
近年来,特稿写作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成为决定媒体新闻报道深度与高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文学性是特稿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篇感染人心的特稿,往往是靠文学性取胜的。所谓特稿,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是运用文学手段来写作的...
近年来,特稿写作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成为决定媒体新闻报道深度与高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文学性是特稿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篇感染人心的特稿,往往是靠文学性取胜的。所谓特稿,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是运用文学手段来写作的新闻报道体裁,它与一般的通讯相比较,篇幅更长,最接近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特稿
文学特性
特稿
写作
核心竞争力
报道深度
新闻报道
报道体裁
文学手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怎样采访——特稿和特稿写作(之三)
11
作者
熊蕾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1-42,共2页
下笔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采访。关于如何采访,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要有平常心,对谁都要平等。 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清洁工人,哪怕是判了刑的罪犯,只要是采访对象,就要平等相待。我反对记者追星。见了所谓“大人物”。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
采访工作方法
提问艺术
特稿
特稿
写作
原文传递
从《雪崩》看大数据背景下新闻生产的变革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小青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85-86,共2页
2013年《纽约时报》JohnBranch凭借数字新闻专题报道《雪崩》获得普利策特稿写作奖。《雪崩》是《纽约时报》互动新闻技术部的一个多媒体项目,专题分为六个章节,以身临其境的文字和宏大丰富的画面、交互技术,记叙了滑雪者罹难的整个...
2013年《纽约时报》JohnBranch凭借数字新闻专题报道《雪崩》获得普利策特稿写作奖。《雪崩》是《纽约时报》互动新闻技术部的一个多媒体项目,专题分为六个章节,以身临其境的文字和宏大丰富的画面、交互技术,记叙了滑雪者罹难的整个过程,并讲解了雪崩的科学原理.《雪崩》发布6天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
新闻生产
新闻专题报道
《纽约时报》
变革
特稿
写作
互动新闻
交互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给我讲个故事,让它有趣一点——《华尔街日报》的特稿写作技巧
13
作者
张志安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华尔街日报》
特稿
写作
讲故事
写作
技巧
关键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汶川地震特稿《回家》谈新闻写作
14
作者
张弛
《新闻窗》
2012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汶川地震已经接近四年,再读特稿《回家》,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沉重。一个普通小家庭的悲情故事,唤起了我们心中对灾难的回忆。南方周末2008年年度传媒致敬之特稿写作奖颁给了林天宏的《回家》,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它当之无愧。它仅仅还...
汶川地震已经接近四年,再读特稿《回家》,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沉重。一个普通小家庭的悲情故事,唤起了我们心中对灾难的回忆。南方周末2008年年度传媒致敬之特稿写作奖颁给了林天宏的《回家》,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它当之无愧。它仅仅还原了灾难的一点,却能让我们想起了全部。我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它的写作,希望总结出它成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家》
特稿
写作
新闻
写作
汶川地震
2008年
南方周末
灾难
传媒
原文传递
特稿写作中记者的“出场”前提
15
作者
王冲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特稿作为一种诞生于西方的文体,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写作规范尚未成熟。作为新闻文体的特稿能否使用文学笔法,向来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记者在特稿中"出场"的四种前提,探讨特稿写作的基本规范。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记者角色
写作
规范
新闻文体
原文传递
特稿及其形象典型化
16
作者
许建平
杨小丽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7期125-126,共2页
特稿是近些年来新闻写作中兴起的一种新文体,已上升为一个重要的新闻写作门类。从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最初设立“特稿写作奖”,特稿在国际新闻界的出现和发展还不足三十年。在我国,《中国青年报》1995年1月推出《冰点》特稿专栏;1996年...
特稿是近些年来新闻写作中兴起的一种新文体,已上升为一个重要的新闻写作门类。从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最初设立“特稿写作奖”,特稿在国际新闻界的出现和发展还不足三十年。在我国,《中国青年报》1995年1月推出《冰点》特稿专栏;1996年四川《华西都市报》率先成立特稿部;《南方周末》在近两三年注重探索中国式特稿的写作;同时涌现了以南香红等为代表的,以写特稿见长的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典型化
《中国青年报》
《华西都市报》
形象
新闻
写作
普利策新闻奖
《南方周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特稿新闻线索的获取
17
作者
史金红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第9期86-87,共2页
特稿是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深度报道的出现诞生于美国。随着特稿影响力的日益增大,1978年,美国专门设立了一个普利策特稿奖。特稿写作奖在西方新闻界被视为实力派记者的标志。特稿将文学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从而将事件的矛...
特稿是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深度报道的出现诞生于美国。随着特稿影响力的日益增大,1978年,美国专门设立了一个普利策特稿奖。特稿写作奖在西方新闻界被视为实力派记者的标志。特稿将文学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从而将事件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情感巧妙地展现出来,从而增加新闻的可读性,达到打动读者、引起社会关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新闻线索
50年代
20世纪
深度报道
新闻
写作
叙事手法
矛盾冲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稿写作:七分采、三分写
18
作者
何瑫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几年前在《人物》杂志工作时,时任主编李海鹏总是强调一句话:写作是末技。当时我入行不久,对这句话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作为业内公认的最杰出的特稿写作者,竟然宣称写作是末技,这对新手是否会构成误导?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人物》杂志
写作
者
作时
主编
原文传递
新闻人物特稿中的判断性叙述
19
作者
田苗苗
《新闻前哨》
2013年第8期73-74,共2页
特稿在写作上借用文学描写的各种技法,写作者有很高的自由度。人物特稿写作中,允许记者有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闻人物特稿呈现出“强判断”的特征,判断性叙述使用得过多过滥,影响了新闻的客观全面。因此.有必要...
特稿在写作上借用文学描写的各种技法,写作者有很高的自由度。人物特稿写作中,允许记者有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闻人物特稿呈现出“强判断”的特征,判断性叙述使用得过多过滥,影响了新闻的客观全面。因此.有必要探讨新闻人物特稿中判断性叙述的使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人物
特稿
写作
叙述
文学描写
使用规范
写作
者
自由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天津广播“实录”专栏看融媒体时代的特稿写作
20
作者
霍然
《环球首映》
2020年第6期106-107,共2页
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新闻报道逐渐深入化,特稿等专题写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并结合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对天津广播“实录”专栏进行理性反思,关注传统媒体如何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大问题”,探讨特稿写作...
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新闻报道逐渐深入化,特稿等专题写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并结合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对天津广播“实录”专栏进行理性反思,关注传统媒体如何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大问题”,探讨特稿写作在新闻生产内容方面带来的变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故事化
融媒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动新闻”:国外全媒体报道的新实践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滢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4,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新媒体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4CXW022)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互动新闻”是数字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新闻报道形态,也是近年来国际媒体努力探索的新方向。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纽约时报2012年推出的、获得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雪崩》(Snow Fall)。
关键词
互动新闻
媒体报道
实践
国外
报道形态
数字媒体
纽约时报
特稿
写作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看人物特稿写作
被引量:
5
2
作者
文先军
机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87,共2页
文摘
人物特稿,顾名思义,是以人物为报道中心的特稿,相对于事件特稿、风光特稿、服务性特稿而言。1978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始设特稿奖。普利策评奖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被提名为其他报道奖项的作品最后被授予特稿奖。这一现象说明在美国最高新闻奖项的评委的观念中,体裁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擘拿。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获奖作品
普利策奖
普利策新闻奖
服务性
美国
人物
特稿
写作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华尔街日报体”看特稿写作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君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6-67,共2页
文摘
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读起来像短篇小说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Mrs.Kelly's Monster),意外地得到普利策奖评委会的赏识,以它为首届获奖文章.普利策奖评委会从当年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项(Pulitzer Prize Feature Stories),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由此得到了承认.
关键词
“华尔街日报体”
特稿
写作
普利策奖
1979年
短篇小说
富兰克林
新闻文体
评委会
凯利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的叙事视角
被引量:
5
4
作者
叶传增
机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98-99,共2页
文摘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写道:“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觉得有趣。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特稿就是以说故事著称的新闻体裁。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为当今世界特稿写作的典范,研究其叙事视角的选择策略对我国特稿写作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本文试对1979年到2018年的38篇(2004年和2014年空缺)获奖作品的叙事视角进行分析。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叙事视角
获奖作品
普利策
新闻报道
新闻体裁
选择策略
美联社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促进报道的深化与多样化——特稿与特稿写作(之一)
被引量:
2
5
作者
熊蕾
出处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7,共2页
文摘
特稿是信息爆炸逼迫传统的印刷新闻媒体或者说纸质媒体变革的结果之一,特稿的成长与发展也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深化和多样化。我们将连续几期探讨特稿的特色与写作方法,也欢迎您的参与。
关键词
多样化
特稿
特稿
写作
新闻报道
深度报道
消息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借鉴特稿写作理念推动党报深度报道进一步革新
6
作者
蒋丰蔓
机构
福建日报社
出处
《新闻文化建设》
2023年第17期83-84,共2页
文摘
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成为新风口,对新闻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引发媒体从业者的担忧与警觉。特稿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成为众多学者和从业者讨论数字化应对的解题式。本文从党报深度报道与特稿写作内在统一性、借鉴特稿写作对党报深度报道革新的意义与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写作策略分析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借鉴特稿写作理念推动党报深度报道进一步革新。
关键词
党报
深度报道
特稿
写作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怎样下笔——特稿和特稿写作(之四)
7
作者
熊蕾
出处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7-49,共3页
文摘
写文章,最怕形成套路.形成套路,跟八股文一样,很难吸引人,打动读者.所以,特稿写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好讲.但是,有一些体验,可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特稿
新闻
写作
特稿
写作
写作
经验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非虚构写作的特点浅析
8
作者
朱亚茹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第7期95-97,共3页
文摘
非虚构写作的理念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其理念从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主义的合流中产生。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兴起缘于中国社会现实土壤、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功能衰退、读者阅读体验求新、国内外写作思潮互动等多种原因。
关键词
非虚构
写作
特稿
写作
普利策
特稿
写作
奖
分类号
S512.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打动人——特稿和特稿写作(之二)
9
作者
熊蕾
出处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8-29,共2页
文摘
特稿的可读性很重要。要想把一篇特稿写得好看,吸引人,固然要靠写作技巧,更要靠其他很多因素。因为,一篇特稿从选题、调研、采访到最后完成,真正坐下来写的时间,最多只占全部工作量的30%。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花在写作以外的因素中。本文要讲的就是这些因素。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
写作
特稿
特稿
写作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闻特稿,应怎样体现文学特性
10
作者
鲁焰
机构
新疆日报社
出处
《新闻实践》
2011年第8期66-67,共2页
文摘
近年来,特稿写作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成为决定媒体新闻报道深度与高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文学性是特稿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篇感染人心的特稿,往往是靠文学性取胜的。所谓特稿,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是运用文学手段来写作的新闻报道体裁,它与一般的通讯相比较,篇幅更长,最接近文学。
关键词
新闻
特稿
文学特性
特稿
写作
核心竞争力
报道深度
新闻报道
报道体裁
文学手段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怎样采访——特稿和特稿写作(之三)
11
作者
熊蕾
出处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1-42,共2页
文摘
下笔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采访。关于如何采访,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要有平常心,对谁都要平等。 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清洁工人,哪怕是判了刑的罪犯,只要是采访对象,就要平等相待。我反对记者追星。见了所谓“大人物”。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
采访工作方法
提问艺术
特稿
特稿
写作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雪崩》看大数据背景下新闻生产的变革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小青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85-86,共2页
文摘
2013年《纽约时报》JohnBranch凭借数字新闻专题报道《雪崩》获得普利策特稿写作奖。《雪崩》是《纽约时报》互动新闻技术部的一个多媒体项目,专题分为六个章节,以身临其境的文字和宏大丰富的画面、交互技术,记叙了滑雪者罹难的整个过程,并讲解了雪崩的科学原理.《雪崩》发布6天后,
关键词
雪崩
新闻生产
新闻专题报道
《纽约时报》
变革
特稿
写作
互动新闻
交互技术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给我讲个故事,让它有趣一点——《华尔街日报》的特稿写作技巧
13
作者
张志安
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华尔街日报》
特稿
写作
讲故事
写作
技巧
关键句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汶川地震特稿《回家》谈新闻写作
14
作者
张弛
机构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出处
《新闻窗》
2012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文摘
汶川地震已经接近四年,再读特稿《回家》,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沉重。一个普通小家庭的悲情故事,唤起了我们心中对灾难的回忆。南方周末2008年年度传媒致敬之特稿写作奖颁给了林天宏的《回家》,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它当之无愧。它仅仅还原了灾难的一点,却能让我们想起了全部。我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它的写作,希望总结出它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
《回家》
特稿
写作
新闻
写作
汶川地震
2008年
南方周末
灾难
传媒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特稿写作中记者的“出场”前提
15
作者
王冲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新媒体时代特稿中的北京形象建构研究>(SM201610038014)阶段性成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青年教师科研提升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摘
特稿作为一种诞生于西方的文体,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写作规范尚未成熟。作为新闻文体的特稿能否使用文学笔法,向来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记者在特稿中"出场"的四种前提,探讨特稿写作的基本规范。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记者角色
写作
规范
新闻文体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特稿及其形象典型化
16
作者
许建平
杨小丽
机构
河北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7期125-126,共2页
文摘
特稿是近些年来新闻写作中兴起的一种新文体,已上升为一个重要的新闻写作门类。从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最初设立“特稿写作奖”,特稿在国际新闻界的出现和发展还不足三十年。在我国,《中国青年报》1995年1月推出《冰点》特稿专栏;1996年四川《华西都市报》率先成立特稿部;《南方周末》在近两三年注重探索中国式特稿的写作;同时涌现了以南香红等为代表的,以写特稿见长的记者;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典型化
《中国青年报》
《华西都市报》
形象
新闻
写作
普利策新闻奖
《南方周末》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特稿新闻线索的获取
17
作者
史金红
机构
家庭主妇报
出处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第9期86-87,共2页
文摘
特稿是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深度报道的出现诞生于美国。随着特稿影响力的日益增大,1978年,美国专门设立了一个普利策特稿奖。特稿写作奖在西方新闻界被视为实力派记者的标志。特稿将文学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从而将事件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情感巧妙地展现出来,从而增加新闻的可读性,达到打动读者、引起社会关注的目的。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新闻线索
50年代
20世纪
深度报道
新闻
写作
叙事手法
矛盾冲突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稿写作:七分采、三分写
18
作者
何瑫
出处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文摘
几年前在《人物》杂志工作时,时任主编李海鹏总是强调一句话:写作是末技。当时我入行不久,对这句话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作为业内公认的最杰出的特稿写作者,竟然宣称写作是末技,这对新手是否会构成误导?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人物》杂志
写作
者
作时
主编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闻人物特稿中的判断性叙述
19
作者
田苗苗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新闻前哨》
2013年第8期73-74,共2页
文摘
特稿在写作上借用文学描写的各种技法,写作者有很高的自由度。人物特稿写作中,允许记者有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闻人物特稿呈现出“强判断”的特征,判断性叙述使用得过多过滥,影响了新闻的客观全面。因此.有必要探讨新闻人物特稿中判断性叙述的使用规范。
关键词
新闻人物
特稿
写作
叙述
文学描写
使用规范
写作
者
自由度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天津广播“实录”专栏看融媒体时代的特稿写作
20
作者
霍然
机构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中心
出处
《环球首映》
2020年第6期106-107,共2页
文摘
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新闻报道逐渐深入化,特稿等专题写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并结合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对天津广播“实录”专栏进行理性反思,关注传统媒体如何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大问题”,探讨特稿写作在新闻生产内容方面带来的变革作用。
关键词
特稿
写作
故事化
融媒体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互动新闻”:国外全媒体报道的新实践
刘滢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看人物特稿写作
文先军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6
5
原文传递
3
从“华尔街日报体”看特稿写作
刘君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5
6
原文传递
4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的叙事视角
叶传增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促进报道的深化与多样化——特稿与特稿写作(之一)
熊蕾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原文传递
6
借鉴特稿写作理念推动党报深度报道进一步革新
蒋丰蔓
《新闻文化建设》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怎样下笔——特稿和特稿写作(之四)
熊蕾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原文传递
8
我国非虚构写作的特点浅析
朱亚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如何打动人——特稿和特稿写作(之二)
熊蕾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原文传递
10
新闻特稿,应怎样体现文学特性
鲁焰
《新闻实践》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怎样采访——特稿和特稿写作(之三)
熊蕾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原文传递
12
从《雪崩》看大数据背景下新闻生产的变革
刘小青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给我讲个故事,让它有趣一点——《华尔街日报》的特稿写作技巧
张志安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汶川地震特稿《回家》谈新闻写作
张弛
《新闻窗》
2012
0
原文传递
15
特稿写作中记者的“出场”前提
王冲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16
0
原文传递
16
特稿及其形象典型化
许建平
杨小丽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谈特稿新闻线索的获取
史金红
《中国地市报人》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特稿写作:七分采、三分写
何瑫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19
新闻人物特稿中的判断性叙述
田苗苗
《新闻前哨》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从天津广播“实录”专栏看融媒体时代的特稿写作
霍然
《环球首映》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