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感官系统和GC-IMS技术的大黄饮片基原辨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硕 徐中利 +4 位作者 赵新芝 石典花 戴衍朋 毕钰 辛义周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探寻不同基原大黄饮片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对大黄饮片进行基原辨识。方法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不同基原大黄饮片间的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 目的探寻不同基原大黄饮片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对大黄饮片进行基原辨识。方法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不同基原大黄饮片间的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Fisher判别等方法对大黄饮片基原进行辨识研究并建立基原判别标准。结果3种基原大黄饮片的滋味差异主要表现在苦味、涩味以及苦和涩的回味,气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无机硫化物、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甲烷等短链烷烃、醇醚醛酮类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差异性挥发性有机物主要为醇醛酮酸类成分,并且8批样品均能很好地聚集为3类。根据差异性挥发物质之间的峰强度比值可有效辨识3种大黄饮片,如当2-乙酰基呋喃峰强度是异丁酸[二聚体]峰强度的3~19倍时为药用大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判别模型以及特征挥发性物质峰强度判别标准可用于大黄饮片基原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饮片 电子舌 电子鼻 气相-离子迁移谱 基原鉴别 特征挥发物
下载PDF
小麦籽粒储藏特征挥发物质分析与品质评价
2
作者 刘雨 任书炜 +5 位作者 孙倩倩 张瑞 张磊 郭波莉 李明 张影全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5-2164,共10页
粮食储藏及其品质鉴别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减少粮食损失至关重要。为筛选小麦籽粒储藏过程中的关键挥发性物质,本研究将小麦籽粒于40℃、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进行为期28 d的储藏,选取储藏0、7、14、21、28 d的小麦籽粒样品,分析其中挥发... 粮食储藏及其品质鉴别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减少粮食损失至关重要。为筛选小麦籽粒储藏过程中的关键挥发性物质,本研究将小麦籽粒于40℃、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进行为期28 d的储藏,选取储藏0、7、14、21、28 d的小麦籽粒样品,分析其中挥发性物质、萌发率、脂肪酸值、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总挥发性物质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21~28 d除外),萌发率和抗氧化保护酶(CAT、POD、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小麦挥发性物质与储藏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叔丁醇、2-己烯醛、乙二醇二甲醚、2-戊基呋喃、庚醛、辛醛、3-甲基-2-丁烯醛、1-辛烯-3-酮、异亚丙基丙酮为小麦籽粒储藏关键挥发性物质;逐步线性判别分析显示,上述特征挥发性物质对不同储藏时间下样品的正确分类效果达98%,可作为小麦籽粒储藏品质的鉴别指标。本研究可为粮食储藏过程中的品质鉴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籽粒 特征挥发物 粮食储藏 品质鉴别
下载PDF
用于肉品特征挥发物快速检测的气体传感器响应特性研究
3
作者 陈垅 王卫 +2 位作者 罗倩 黄清宇 刘文龙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为了获得一种性能更优的气体传感器,用于肉品特征挥发物的快速检测,以恒电流法制备PANI/Au/Al2O3电极,并组装成电阻式丙酮气体传感器.在稳定性测试中,利用此传感器于1 189与23 ppm丙酮气体中进行连续感测,其电阻感测变化率(感测信号)从... 为了获得一种性能更优的气体传感器,用于肉品特征挥发物的快速检测,以恒电流法制备PANI/Au/Al2O3电极,并组装成电阻式丙酮气体传感器.在稳定性测试中,利用此传感器于1 189与23 ppm丙酮气体中进行连续感测,其电阻感测变化率(感测信号)从开始时的3.13%与0.74%,经10次测试后,信号分别下降为3.05%与0.72%.在气体选择性测试方面,当混入氧气或二氧化碳作为干扰气体时,丙酮感测灵敏度下降,但丙酮的浓度与传感器电阻变化率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然而此传感器对丙酮气体进行感测时受水分和氨气的干扰相当显著.最后提出了此传感器感测丙酮气体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特征挥发物 气体传感器 响应特性 感测电极
下载PDF
冷藏期间真空包装鲻鱼肉中特征性挥发物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懿 赵进 +3 位作者 管峰 葛建 刘军 郭应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63-270,共8页
为了探讨鲻鱼肉中特征性挥发物,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检测真空包装0℃下贮藏期间鲻鱼肉挥发性风味。实验结果显示,共鉴定出七大类76种化合物,并分析贮藏期间鲻鱼肉中主要的挥发物相对含量变化、气味特征及其... 为了探讨鲻鱼肉中特征性挥发物,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检测真空包装0℃下贮藏期间鲻鱼肉挥发性风味。实验结果显示,共鉴定出七大类76种化合物,并分析贮藏期间鲻鱼肉中主要的挥发物相对含量变化、气味特征及其来源。研究发现,鲻鱼挥发性风味以烃类、杂环类、醇类和醛类为主,冷藏期间一直能够被检测到的8种主要特征性挥发物分别为:十二烷、十六烷、二十八烷、甲苯、萘、2,4-二叔丁基苯酚、二丁基羟基甲苯和亚硫酸。通过主成分分析冷藏期间鲻鱼特征性挥发物变化规律,提炼出4个主成分因子,为进一步研究鲻鱼挥发性风味成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特征挥发物 鲻鱼
下载PDF
储藏粳稻挥发物质与质量指标关系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宋伟 张明 +1 位作者 甘小玉 陆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7-103,共7页
通过监测储藏期间粳稻谷质量指标(过氧化物酶活性、脂肪酸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挥发物质的变化,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法(PLS),在研究储藏条件对粳稻谷质量指标、挥发物质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初步建立了特征性挥发物... 通过监测储藏期间粳稻谷质量指标(过氧化物酶活性、脂肪酸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挥发物质的变化,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法(PLS),在研究储藏条件对粳稻谷质量指标、挥发物质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初步建立了特征性挥发物质对质量指标变化的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粳稻谷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减弱;脂肪酸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挥发物质中的1-次乙基-4-甲氧基苯、3,4-二甲氧基苯甲醛、2,3-二氢-1,1,3-三甲基-3-苯基-1H-茚、苯并噻唑、异硫氰基环己烷与脂肪酸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呈现正相关,可作为判定粳稻谷劣变的特征性挥发物质;椰子醛、香叶基丙酮、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棕榈酸甲酯、1-壬醇、辛醛、2,6-二叔丁基苯醌、2-正戊基呋喃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正相关,可作为判定粳稻谷新鲜陈度的特征性挥发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谷 质量指标 特征挥发物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