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501
1
作者 陆林 余凤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6-410,共5页
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阐释了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缩... 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阐释了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分析 经济差异 中国旅游 2002年中国 旅游经济 经济地理学 旅游业发展 区域研究 结构特征 总体水平 分异规律 产业地位 经济水平 区域旅游 空间差异 地区差异 大陆 省际
下载PDF
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 被引量:203
2
作者 龙宝新 陈晓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4期39-43,共5页
概念重构是任何教学理论研究持续、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理论先导。重构“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增强其解释力、再生力是课程与教学关系调适的重要视角之一,是有力配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创新起点。立足于理论反思与重构,提出有效... 概念重构是任何教学理论研究持续、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理论先导。重构“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增强其解释力、再生力是课程与教学关系调适的重要视角之一,是有力配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创新起点。立足于理论反思与重构,提出有效教学是旨在建立一种可持续性的、全面关怀“预成”课程和“生成”课程的、与教师专业发展和“有效”之本体观同步深化的教学。建立生态型的教学机制和“生成”“预成”双层运行的教学模式,树立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思维和批判的“有效”观,是基于概念重构的必然结论,是创新有效教学策略的有力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概念重构 特征分析 多元策略
下载PDF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71
3
作者 曹啸 吴军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3,共4页
一、指标与数据的选取本文选取金融中介,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指标来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原因是相对间接融资来说,我国直接市场融资所占比例非常小,部分研究者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 一、指标与数据的选取本文选取金融中介,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指标来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原因是相对间接融资来说,我国直接市场融资所占比例非常小,部分研究者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较不明显(谈儒勇,1999),这也符合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关系 格兰杰检验 特征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49
4
作者 高雪松 邓良基 张世熔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6,60,79,共6页
以四川盆地西缘山地的典型坡面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部位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3个坡面地形部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 ,下坡位土壤物理结构性能较好,而人工林与坡耕地、荒草地相比较,人工林更... 以四川盆地西缘山地的典型坡面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部位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3个坡面地形部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 ,下坡位土壤物理结构性能较好,而人工林与坡耕地、荒草地相比较,人工林更能增强土壤的结构性。土壤养分分异特征表明,在不同利用类型条件下,土壤有机质、氮素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在人工林中含量最高,且与其他两种利用类型中的含量差异显著,有机质、碱解氮和CEC三者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坡面位置中,与上坡位,中坡位相比,下坡位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要高,其中CEC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CEC与土壤粘粒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 坡位 特征分析 土地利用方式 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养分含量 分异特征 显著水平 含量差异 土壤有机质 CEC 人工林 四川盆地 结构性能 差异显著 土壤表层 土壤粘粒 共同作用 养分特征 碱解氮 分析 正相关 坡面
下载PDF
大气波导特征分析及其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27
5
作者 姚展予 赵柏林 +3 位作者 李万彪 朱元竞 杜金林 戴福山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5-616,共12页
文中在介绍大气折射的基本类型及其存在条件的基础上 ,阐述了三种类型的大气波导的形成机制 ,总结并分析了大气波导的几个主要特征 ,并用西北太平洋云辐射实验的实测资料和西沙海域的气象资料进行了验证 ,同时试验了蒸发波导高度对大气... 文中在介绍大气折射的基本类型及其存在条件的基础上 ,阐述了三种类型的大气波导的形成机制 ,总结并分析了大气波导的几个主要特征 ,并用西北太平洋云辐射实验的实测资料和西沙海域的气象资料进行了验证 ,同时试验了蒸发波导高度对大气湿度、气海温差、水平风速变化的敏感性 .在分析大气波导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时 ,推导了可形成波导传播的电磁波最大陷获波长和临界发射仰角 ,提出了电磁波形成波导传播的 4个必要条件 ,并讨论了大气波导对超短波传播、雷达探测、短波通信等方面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波导 特征分析 电磁波传播 表面波导
下载PDF
江苏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 被引量:86
6
作者 高振宁 缪旭波 邹长新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3,59,共4页
选取江苏省 1 988— 2 0 0 2年经济与环境数据 ,建立了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 ,分析各类典型环境指标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 ,江苏省的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表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 选取江苏省 1 988— 2 0 0 2年经济与环境数据 ,建立了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 ,分析各类典型环境指标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 ,江苏省的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表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效益 ;同时发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总体上符合库兹涅茨曲线 (EKC)特征。由此得出结论 :江苏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发展期 ,环境污染物排放量EKC的转折点尚未达到 ,因此 ,江苏环境污染控制的投入有必要保持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特征分析 江苏省
下载PDF
溶解性有机质特性分析与来源解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7
7
作者 何伟 白泽琳 +6 位作者 李一龙 刘文秀 何玘霜 杨晨 杨斌 孔祥臻 徐福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9-372,共14页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一类包含了复杂结构及交互作用的溶解性有机混合物,其表生行为和环境效应十分丰富.其在水体中滞留时间长,存在状态时刻处于变化中,与多种营养物质存在耦合效应,并影响着污染物的水环境归趋,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目...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一类包含了复杂结构及交互作用的溶解性有机混合物,其表生行为和环境效应十分丰富.其在水体中滞留时间长,存在状态时刻处于变化中,与多种营养物质存在耦合效应,并影响着污染物的水环境归趋,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目前,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建立于DOM分析技术与特性解析基础上.为了得到纯化的溶解性有机质,往往需要综合膜过滤、非离子大孔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冷冻干燥、真空旋转蒸发、吸附剂富集等技术.光谱、色谱技术、高分辨率质谱等仪器的综合使用为研究溶解性有机质吸附、结合、络合、光诱导等环境行为提供了技术保障.DOM的表观特征广泛应用于研究其在水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和环境行为,也是监测水处理过程中有机质去除效果的重要手段;其微观形态、分子量分布、化学键组成等内部特征的解析是认知其分子和结构、解释其作用机理和预测其环境归趋的基础.DOM来源复杂,单一指标很难判断有机质的来源,甚至会产生不同的研判结果,而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是DOM来源解析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纯化分析技术 特征分析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GIS典型缺陷局部放电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07
8
作者 李继胜 赵学风 +2 位作者 杨景刚 黎大健 李彦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40-2445,共6页
为了研究GIS中典型缺陷的放电特征,在试验室中以一段220kV电压等级的GIS母线腔体为试验对象,设计了高压导杆表面金属尖刺缺陷、悬浮电位缺陷、绝缘子表面导电胶尖刺缺陷、绝缘子表面硫化银污染物缺陷这4种放电物理模型,采用脉冲电流法... 为了研究GIS中典型缺陷的放电特征,在试验室中以一段220kV电压等级的GIS母线腔体为试验对象,设计了高压导杆表面金属尖刺缺陷、悬浮电位缺陷、绝缘子表面导电胶尖刺缺陷、绝缘子表面硫化银污染物缺陷这4种放电物理模型,采用脉冲电流法对其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测量。研究其放电脉冲中心相位分布、平均幅值随外施电压变化的趋势,比较分析单个放电脉冲波形及其主要能量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同一缺陷模型放电稳定、重复性好;不同缺陷类型的PRPD谱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单个脉冲波形及其能量分布不同;放电平均幅值、中心相位随外加电压变化的趋势也有较大区别;这些特征为进一步进行放电类型的模式识别及局部放电机理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缺陷模型 局部放电特征 脉冲电流 PRPD谱图 脉冲波形 特征分析
下载PDF
论机器人教育(上) 被引量:94
9
作者 彭绍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共5页
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 ,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述了机器人教育的定义与五种基本类型 (RSI、RAI、RMI、RRR、RDI) 。该探讨对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
关键词 机器人教育 人工智能 特征分析 教育类型 机器人学科教学
下载PDF
江淮流域2003年强梅雨期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被引量:97
10
作者 周玉淑 高守亭 邓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在分析 2 0 0 3年 6月 2 1日到 7月 11日江淮流域强梅雨期间降水概况和大气环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对水汽输送流函数及非辐散分量、势函数及辐散分量及江淮地区水汽收支的分析 ,表明江淮流域是该时期全球范围内水汽汇的一个高值中... 在分析 2 0 0 3年 6月 2 1日到 7月 11日江淮流域强梅雨期间降水概况和大气环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对水汽输送流函数及非辐散分量、势函数及辐散分量及江淮地区水汽收支的分析 ,表明江淮流域是该时期全球范围内水汽汇的一个高值中心 ,且水汽通量大值区和水汽辐合区与降水大值区基本一致。从水汽的输送来看 ,夏季印度风环流和南海夏季风是向江淮流域输送水汽的主要通道。梅雨期内 ,中层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是垂直上升运动对低层水汽的抬升作用 ,同时 ,低纬大洋上的水汽也可途经青藏高原后再从西边界向东输入到江淮地区 ,它的输送有可能增大江淮流域上空对流层中层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从而有利于强梅雨在江淮流域的发生。计算分析还表明 2 0 0 3年强降水从前期的长江流域移到后期的淮河流域 ,是与大范围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中心北移相联系的 ,较小空间范围的强暴雨洪涝的发生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下 ,还与其他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流域 水汽输送 特征分析 2003年6月 江淮地区 中层大气 南海夏季风 大气环流 梅雨期间 水汽收支 全球范围 水汽辐合 水汽通量 抬升作用 上升运动 青藏高原 水汽含量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计算分析 暴雨洪涝 空间范围
下载PDF
试论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97
11
作者 要春丽 《新闻传播》 2017年第5期109-109,111,共2页
各类新媒体的层出不穷,给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显著便利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创新新闻采编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便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所处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概述... 各类新媒体的层出不穷,给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显著便利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创新新闻采编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便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所处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概述了当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着重论述了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和具体方法,旨在为同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广播电视 新闻采编工作 特征分析 问题分析 创新方法 创新途径
下载PDF
近50年东北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5
12
作者 吉奇 宋冀凤 刘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利用1951--2000年东北地区110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近50a温度、降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有15a的周期变化,15a周期变化中还有2~4a短波动;降水分为多、少、多3个阶... 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利用1951--2000年东北地区110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近50a温度、降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有15a的周期变化,15a周期变化中还有2~4a短波动;降水分为多、少、多3个阶段;年平均气温以0.6℃/10a的速率上升,春季气温上升最高,冬季次之;降水变化以0.27mm/a的速率递减,其中春季降水略有增加。夏、秋季降水均为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温度 降水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79
13
作者 邹艳芬 陆宇海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71,共5页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tten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the study on the energy effective is important to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he regional characters of china 31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tten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the study on the energy effective is important to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he regional characters of china 31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effective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spatial statistical model and Moran I index to Panel Dat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vinci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effective have obvious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cluster in the geographical space, the latter is influenced by its 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ergy effective of neighbor region, so traditional ignoring the point will lead to deviation of model design and the deflection of the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强度 空间相关 空间自回归模型 自回归模型 特征分析 中国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格局 区域经济增长
下载PDF
济南市区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84
14
作者 尹承美 梁永礼 +2 位作者 冉桂平 刘爱梅 付晋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267,共6页
用2006—2008年5—9月的济南市区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和高空、地面资料,分析了济南市区出现短时强降水(R≥15mm/h)的年际、月际、时际以及强度特征,并分析了产生短时强降水的不同天气系统类型,为今后济南市区短时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 用2006—2008年5—9月的济南市区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和高空、地面资料,分析了济南市区出现短时强降水(R≥15mm/h)的年际、月际、时际以及强度特征,并分析了产生短时强降水的不同天气系统类型,为今后济南市区短时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特征分析 天气系统
下载PDF
山东地区冰雹云的闪电活动特征 被引量:78
15
作者 冯桂力 郄秀书 吴书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利用山东电力部门提供的雷电定位资料,对10次冰雹过程的地闪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雹暴中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平均为57.39%,远高于当地正地闪比例的气候特征值13.48%。地面降雹区基本出现在正地闪密集(活跃)区或邻近区... 利用山东电力部门提供的雷电定位资料,对10次冰雹过程的地闪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雹暴中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平均为57.39%,远高于当地正地闪比例的气候特征值13.48%。地面降雹区基本出现在正地闪密集(活跃)区或邻近区域。在雹云快速发展阶段,地闪频数存在明显的“跃增”;在减弱消散阶段,地闪频数显著减少,但正地闪比例有所提高。负地闪频数峰值的出现通常提前于降雹0~20 min,正地闪频数峰值的出现一般滞后于降雹发生时间。整个降雹阶段对应于正地闪的活跃阶段。另外,结合对卫星观测的总闪电资料分析,发现冰雹云的云闪与地闪的比值远高于一般的雷雨过程,其云闪密度也远高于雷雨过程。以上这些特征对于冰雹的识别和对冰雹的超短时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雹暴 地闪 云闪 特征分析
下载PDF
青海南部地区4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79
16
作者 赵燕宁 时兴合 +4 位作者 秦宁生 汪青春 冯蜀青 扎西才让 王希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9-534,共6页
利用1961—2003年气温、降水、积雪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南部地区年际、年代际及各季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季气温升高最为明显,这有别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东部和新疆等地区冬季增温最为显著的特点;降水量冬... 利用1961—2003年气温、降水、积雪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南部地区年际、年代际及各季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季气温升高最为明显,这有别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东部和新疆等地区冬季增温最为显著的特点;降水量冬、春季呈增加的趋势,而夏、秋季呈减少趋势;地表积雪量冬、春季的平均增加量分别为15.1cm和3.8cm,而夏、秋季的平均递减量分别为0.3cm和0.2cm。气候变暖和冬、春季降水增多以及冬、春季平均积雪量的跨季节异常或持续维持是导致青海南部地区20世纪80~90年代雪灾增多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冬、春季降水和地表积雪的增加,使得雪灾发生的频次增加,危害程度加重;而夏、秋季降水和积雪减少、气温升高、地表蒸发加大、水资源量减少,干旱出现的几率增大,影响畜牧业生产,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地区 气候变化 特征分析 青海 气象观测资料 气温升高 春季降水 2003年 畜牧业生产 气候变暖 直接原因 90年代 20世纪 危害程度 地表蒸发 水资源量 经济发展 积雪量 特征 年代际 秋季 降水量 增加量 平均 趋势 雪灾
下载PDF
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71
17
作者 刘燕华 郑度 +5 位作者 葛全胜 吴绍洪 张雪芹 戴尔阜 张镱锂 杨勤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9,共9页
过去半个多世纪,我国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对自然或某一部门进行的区域刻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工作。编制中国综合区划方案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包... 过去半个多世纪,我国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对自然或某一部门进行的区域刻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工作。编制中国综合区划方案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包括:服务对象与研究目标;综合区划理论体系;地域系统主要要素的变化过程、格局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国地域系统重要界线的确定;典型区域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世界地理格局与中国综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采集、处理、量纲化;综合区划的集成方法;中国地域系统未来发展情景分析;综合区划方案的动态演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若干问题 区划研究 社会可持续发展 地域系统 综合区划 相互作用关系 动态演示系统 区划方案 社会经济 研究工作 研究目标 服务对象 科学技术 理论体系 变化过程 特征分析 地理格局 集成方法 情景分析 典型区 部门
下载PDF
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72
18
作者 闫义 夏斌 +3 位作者 林舸 刘宝明 阎贫 李忠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61,共9页
南海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全面揭示南海北缘形成演化及与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通过对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分析,南海北缘新生代裂陷过程显示出明显的多幕性和旋转性的特点。在从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趋势下,东、西段裂陷过程也... 南海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全面揭示南海北缘形成演化及与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通过对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分析,南海北缘新生代裂陷过程显示出明显的多幕性和旋转性的特点。在从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趋势下,东、西段裂陷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西部裂陷活动及海侵时间明显早于东部,裂陷中心由西向东呈雁列式扩展。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裂陷活动应是东亚陆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延续,始新世中、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导致裂陷中心南移,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效应是南海中央海盆扩张方向顺时针旋转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沉积 地球动力学背景 新生代 南海 北缘 构造演化 构造-岩浆演化 大地构造单元 顺时针旋转 相互作用 形成演化 沉积盆地 特征分析 早始新世 晚白垩世 板块俯冲 碰撞效应 欧亚板块 裂陷 旋转性 中生代 太平洋 活动 邻区
下载PDF
基于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的降水变化特征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被引量:74
19
作者 简虹 骆云中 谢德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1959—2008年50年的日降水资料为基础数据,以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沙坪坝区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沙坪坝区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成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非汛期降水量有较显著的...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1959—2008年50年的日降水资料为基础数据,以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沙坪坝区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沙坪坝区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成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非汛期降水量有较显著的上升,将有助于解决区域水资源在时间尺度上供需不平衡问题;年内分配的年代际变化分析表明,该地区年内分配极为不均,汛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43.9 mm,约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7%;根据年降水和汛期降水的小波方差图的比较可知,年降水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汛期降水变化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MANN-KENDALL法 小波分析 降水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4
20
作者 李国平 孙铁山 卢明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7-936,共10页
结合欧美关于产业集聚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利用统计数据、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等相关资料,概括总结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过程、特征及其产业类型、空间过程、驱动力量、集群形成推动者、重要的创业支援机构、其他重要的形成因素和发展绩效... 结合欧美关于产业集聚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利用统计数据、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等相关资料,概括总结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过程、特征及其产业类型、空间过程、驱动力量、集群形成推动者、重要的创业支援机构、其他重要的形成因素和发展绩效。借助Porter的菱形构架(钻石体系),全面分析了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初始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在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发展中,政策驱动和外资驱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政策尤其是政府在营建官产学合作网络以及区域创新环境方面,极大地激励了北京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企业成为近年来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重要驱动力量。作者进一步提出探讨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时,要具有综合观点,特别是要结合区域自身特点来分析各影响要素的构成和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高科技产业 集聚过程 特征分析 空间集聚形态 影响要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