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丰宫并殖吸虫成虫特异性抗原的研究
1
作者 王文林 唐继森 +1 位作者 夏代光 张学筝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筛选丰宫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方法 应用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isc- PAGE)分析了丰宫并殖吸虫成虫抗原 ,筛选出特异性诊断抗原成分 ,以对流免疫电泳 (CIEP)证实其特异性。 结果 经电泳得到 11条蛋白区带 ,其中... 目的 筛选丰宫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方法 应用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isc- PAGE)分析了丰宫并殖吸虫成虫抗原 ,筛选出特异性诊断抗原成分 ,以对流免疫电泳 (CIEP)证实其特异性。 结果 经电泳得到 11条蛋白区带 ,其中的 1、5成分只与丰宫并殖吸虫阳性血清出现明显反应 ,与异盘并殖吸虫及日本血吸虫无交叉反应 (P<0 .0 0 1) ,而且兔抗 5抗原成分血清显示出较高的反应滴度 (1∶ 12 8) ,推测其可能具有较丰富的、稳定的某一类型抗原表位。以 CIEP进一步证实 ,1、5两蛋白抗原成分与丰宫并殖吸虫感染阳性大鼠血清及兔抗 1、5血清均呈现清晰沉淀带。 结论  1、5蛋白成分可作为特异诊断抗原 ,用于丰宫并殖吸虫病的免疫血清学诊断 ,尤其 5成分有较高的免疫活性。另外 ,4、6蛋白成分分别与异盘并殖吸虫及日本血吸虫有交叉反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 特异诊断抗原 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
下载PDF
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物中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崔晶 王中全 张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8-271,共4页
目的 寻找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 (ES)物中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方法 应用SDS PAGE和Western印迹对旋毛虫肌幼虫体外培养 18、3 0h后的ES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研究。 结果 旋毛虫肌幼虫培养 18、3 0h后得到的ES抗原组分大致相同 ,两... 目的 寻找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 (ES)物中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方法 应用SDS PAGE和Western印迹对旋毛虫肌幼虫体外培养 18、3 0h后的ES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研究。 结果 旋毛虫肌幼虫培养 18、3 0h后得到的ES抗原组分大致相同 ,两种ES抗原中主要蛋白带的分子量为 112、110、10 8、97、5 3、49、45、42、3 5、2 3和 16kDa。18hES抗原中的 10 2、97、95和 5 3kDa以及 3 0hES抗原中的 5 3、49、45和 43kDa均与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及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发生明显的交叉反应。ES抗原中的 2 3kDa蛋白组分只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反应 ,而不与上述其它寄生虫感染者、正常大鼠和小鼠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 结论 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中的 2 3kDa蛋白组分为旋毛虫肌幼虫的特异性抗原 ,可用于旋毛虫病的血清学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肌幼虫 排泄分泌物 特异诊断抗原 SDS-PAGE
下载PDF
多房棘球蚴病特异性诊断抗原Em18的基因克隆、表达和血清学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江莉 冯正 +2 位作者 薛海筹 许学年 裘丽姝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目的 克隆从我国四川省分离的多房棘球绦虫Em18抗原基因片段 ,表达重组抗原 ,用于多房棘球蚴病(AE)的诊断 ,并用患者血清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 pET2 8a (+ )连接构建表达质粒 ,转化大肠埃希菌B... 目的 克隆从我国四川省分离的多房棘球绦虫Em18抗原基因片段 ,表达重组抗原 ,用于多房棘球蚴病(AE)的诊断 ,并用患者血清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 pET2 8a (+ )连接构建表达质粒 ,转化大肠埃希菌BL2 1(DE3 )菌株表达重组蛋白 ,用镍 次氮基三乙酸琼脂糖树脂 (NI NTA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重组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评价重组抗原的血清学诊断效果。 结果 获得两个高效表达克隆ReEm18 1和ReEm 18 2。其中ReEm18 1与预期序列一致 ,ReEm18 2为同一序列 ,但有 2 7bp的核苷酸缺失。两个克隆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 (Mr)分别为 2 80 0 0和 2 60 0 0。对 10 1例AE、 47例细粒棘球蚴病、3 0例囊尾蚴病、 10例肝癌、 9例血吸虫病和 40名健康人共 2 3 7份血清进行ELISA检测 ,结果显示 ,ReEm18 1和ReEm 18 2重组抗原对AE血清诊断的敏感性为 86 1%和 90 1%、特异性为 93 4%和 94 1%、阳性预期值为 90 6%和 91 9%、阴性预期值为 90 1%和 92 8%、诊断效率分别为 90 3 %和 92 4% ;对 5 8例AE患者肝脏病灶大小与重组抗原检测血清平均吸光度 (A )的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抗体反应水平在病程早期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抗原 特异诊断抗原 表达 血清 棘球蚴病 患者 病程 性比 基因克隆 ELISA检测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特异性诊断抗原Eg-07279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士梅 赵殷奇 +3 位作者 朱明星 赵嘉庆 王浩 赵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筛选出包虫病特异性诊断抗原分子并验证其免疫原性。方法对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公布的细粒棘球绦虫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出六钩蚴中不表达且原头蚴中高表达的抗原分子Eg-07279,经重组克隆、表达后用亲... 目的筛选出包虫病特异性诊断抗原分子并验证其免疫原性。方法对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公布的细粒棘球绦虫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出六钩蚴中不表达且原头蚴中高表达的抗原分子Eg-07279,经重组克隆、表达后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重组蛋白r Eg-07279;重组蛋白免疫小鼠检测其特异性IgG水平并使用Western blot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筛选出的抗原分子Eg-07279经克隆、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利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ELISA检测结果显示Eg-07279产生的特异性IgG水平(2.559±0.125)明显高于空白组(0.319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原头蚴继发感染组和重组蛋白免疫组血清均可识别该重组蛋白而空白对照组鼠血清不能识别。结论获得细粒棘球蚴差异表达抗原Eg-07279并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是较好的诊断抗原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特异诊断抗原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灯 王中全 +3 位作者 崔晶 范清堂 毛福荣 晋雪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 :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 :应用SDS PAGE和Western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 PAGE后显示 14条蛋白带 ,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5 30 0 0、310 ... 目的 :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 :应用SDS PAGE和Western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 PAGE后显示 14条蛋白带 ,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5 30 0 0、310 0 0、2 5 0 0 0、16 0 0 0、110 0 0是主带 ;相对分子质量为 5 30 0 0和 340 0 0的条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 ;10 80 0 0、94 0 0 0、6 5 0 0 0的条带可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 ;5 80 0 0、5 30 0 0、4 30 0 0的条带可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反应。 370 0 0的蛋白带只能被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 ,而不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正常大鼠、小鼠血清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370 0 0的蛋白组分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 特异诊断抗原 并殖吸虫病 成虫抗原 免疫印迹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tl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志峰 聂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 构建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性溶血毒素 (thermolabilehemolysin ,TLH)tlh基因重组质粒。方法 根据已知GenBank中的tlh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方法从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TLH的基因片段 ,克隆至pET32a+ 质粒 ,转... 目的 构建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性溶血毒素 (thermolabilehemolysin ,TLH)tlh基因重组质粒。方法 根据已知GenBank中的tlh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方法从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TLH的基因片段 ,克隆至pET32a+ 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DH5感受态细胞 ,经酶切及PCR鉴定 ,而后进行测序。结果 tlh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1 30 0bp ,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 ,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基本吻合。 结论 在国内首次克隆了副溶血弧菌tlh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特异诊断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