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叶、肺段淋巴结引流的解剖学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唐东方 高文 谭德炎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肺叶、肺段淋巴结引流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对9具成人尸体采用解剖乳胶填充剂行胸部淋巴结灌注,然后游离标本的纵隔前、纵隔后及中纵隔淋巴结,同时游离并清扫右肺上、中、下肺叶和各个肺段,以及左肺上、下肺叶和各个肺段的肺内淋... 目的探讨肺叶、肺段淋巴结引流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对9具成人尸体采用解剖乳胶填充剂行胸部淋巴结灌注,然后游离标本的纵隔前、纵隔后及中纵隔淋巴结,同时游离并清扫右肺上、中、下肺叶和各个肺段,以及左肺上、下肺叶和各个肺段的肺内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观察淋巴结的分布、数目和淋巴回流状况。结果在标本上共观察到212个纵隔淋巴结,平均每例23.5个;各区淋巴结的数目以隆突下淋巴结7区和右下气管旁4R最多,其次为右气管支气管旁(10R)、左支气管旁(10L)和主-肺动脉窗区(5区)淋巴结;纵隔各区以隆突下区(7区)淋巴结最大,其次是右气管支气管旁(10R)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自上而下直至隆突下淋巴结逐渐增大,并且右侧大于左侧,即下大于上,右大于左。左肺和右肺的肺内淋巴结一般按照亚段淋巴结→段淋巴结→叶淋巴结→叶间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右肺上叶、中叶及肺门淋巴结通常回流至上纵隔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下叶回流至下纵隔淋巴结。而左肺上叶一般引流至主—肺动脉窗区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下叶也引流至下纵隔淋巴结。结论肺叶及纵隔淋巴回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为肺叶特异性/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方式的选择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解剖 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早期肺癌特异性淋巴清扫的临床回顾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建 毛锋 +1 位作者 宋正波 申屠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31-538,共8页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I期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考察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I期且符合完全性切除的379例肺癌患者,其中...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I期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考察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I期且符合完全性切除的379例肺癌患者,其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148例,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组150例,术后病理均为T1a-2aN0M0,比对研究两组手术相关因素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体3年及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之间的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胸管引流量、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并未增加I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并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早期 预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方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敬涛 冯海明 +3 位作者 马建兴 王成 李斌 张建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659-669,共11页
目的对比淋巴结采样(LN-S)和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LD)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2期)数据库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搜集... 目的对比淋巴结采样(LN-S)和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LD)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2期)数据库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搜集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SMLD)与LN-S或L-SLD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C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3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直接Meta分析,采用ITC软件进行间接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篇,包括4篇RCT和14篇CS,共10 714例患者。直接Meta分析结果表明:CS中与SMLD组相比,L-SLD延长了总生存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9,95%CI(0.78,1.25),P=0.92],LN-S组总生存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43,95%CI(1.17,1.75),P=0.000 4],但在RCT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CS中无病生存期SMLD组和LN-S组[HR=1.25,95%CI(0.96,1.62),P=0.10]、L-SLD组[HR=1.15,95%CI(0.92,1.43),P=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方面,与非系统性淋巴结清扫(NSMLD)相比,SMLD在CS和RCT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S:P=0.43,P=0.39;RCT:P=0.24,P=0.10);术后并发症在CS[OR=0.79,95%CI(0.58,1.09),P=0.15]和RCT[OR=0.36,95%CI(0.09,1.45),P=0.15]中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间接Meta分析显示,与LN-S组相比,L-SLD组死亡风险降低了31%[HR=0.69,95%CI(0.51,0.95),P=0.46],复发风险降低了35%[HR=0.65,95%CI(0.65,1.30),P=0.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NSCLC,与L-SLD相比SMLD在生存获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N-S的总生存期短于SMLD。间接Meta分析显示相比LN-S组,L-SLD组降低死亡风险和复发风险,然而两者的预后尚无直接比较的证据支持,仍需要更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采样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方式与生存率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伟 杜亚明 +1 位作者 王天一 王中彬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01年1月-2007年12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术后病理诊断为T1N0M0,且符合完全性切除的11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01年1月-2007年12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术后病理诊断为T1N0M0,且符合完全性切除的11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obe-specific systematic node dissection,LND)组(肺叶组)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ystematic mediasttinal lymphadencectomy,SML)组(系统组)。分析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及生存数据,探讨两组预后的差异。结果系统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肺叶组(P<0.01)。两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可以取得与系统淋巴结清扫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创伤更小,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系统淋巴结清扫 预后
下载PDF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敬涛 杨建宝 +3 位作者 冯海明 马建兴 拜争刚 王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系统性淋巴结清扫(NSMLD)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MLD)比较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NSMLD与SMLD比较治疗NSCLC的... 目的系统评价非系统性淋巴结清扫(NSMLD)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MLD)比较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NSMLD与SMLD比较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研究(N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包括4个RCT和12个NRCT,共4 7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MLD相比,NSMLD的死亡风险更大[HR=1.23,95%CI(1.11,1.37),P<0.000 1]。但两组在无病生存期、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NSMLD组手术时间更短,引流量和失血量更少。按照NSMLD组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亚组分析,对N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MLD相比,NSMLD组采用淋巴结采样(LN-S)的手术方式会增加死亡风险[HR=1.43,95%CI(1.17,1.75),P=0.004],而采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LD)方式,未见增加死亡风险。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SMLD相比,采用L-SLD方式的NSMLD治疗早期NSCLC不会增加死亡风险,而采用LN-S方式的NSMLD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采样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纵隔淋巴结清扫范围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真榕 冯宏响 +7 位作者 甘继瑞 肖飞 郭永庆 石彬 宋之乙 田燕雏 梁朝阳 刘德若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17-220,224,F0002,共6页
目的:评估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3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数据。结果:入组患者200例患者行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363例患者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相比,叶特异... 目的:评估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3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数据。结果:入组患者200例患者行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363例患者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相比,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组清扫纵隔淋巴结个数较少(9.84±8.55 vs 13.09±9.31,P<0.01);发生多站N2淋巴结转移较少(15.8%vs 55.7%,P<0.01);局部复发率(12.0%vs 6.6%,P<0.05)和远处转移率(28%Vs 18.2%,P<0.01)较高;但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方式并不是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2组比较所有入组患者生存率和不同肿瘤大小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具有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相一致的肿瘤治疗效果,可以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范围内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预后
下载PDF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治疗临床ⅠA期肺腺癌的手术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7
作者 邱剑 蔡魏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ND)治疗临床ⅠA(cⅠA)期肺腺癌的手术效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8例cⅠA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66)... 目的探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ND)治疗临床ⅠA(cⅠA)期肺腺癌的手术效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8例cⅠA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66)与对照组(n=72)。研究组行L-SND治疗,对照组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淋巴结总清扫组数、淋巴结总清扫个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3、5年生存状况,分析L-SND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淋巴结总清扫组数、淋巴结总清扫个数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对照组为27.78%,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研究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7%、87.88%、81.82%,对照组为94.44%、88.89%、79.17%,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年龄≥60岁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年龄<60岁患者,有吸烟史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无吸烟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有吸烟史是L-SND治疗cⅠA期肺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SND治疗cⅠA期肺腺癌的手术效果确切,可达到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相同的预后,但年龄大、有吸烟史是L-SND治疗cⅠA期肺腺癌患者预后差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刚 罗俊 +3 位作者 邓汉宇 阿来古哈 卓泽国 林一丹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82-289,共8页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切除淋巴结可改善患者预后,尽管外科技术在不断进步,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切除方式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切除方式的选择等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和总结。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采样 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林 程可洛 +3 位作者 梁柱 吴家园 林立尧 蔡小碧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58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和对照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每组129例。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58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和对照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每组1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个数和组数,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以及3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和组数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在治疗早期NSCLC中效果确切,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与系统性清扫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早期NSCLC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预后
下载PDF
直径≤2 cm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因素及采样范围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天宇 何志成 +4 位作者 李志华 唐健玮 许晶 吴卫兵 陈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07-514,共8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及时诊断并手术治疗,但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ystema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SND)不能为其带来足够的生存获益,甚至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本研究旨在分析直径≤2 cm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及时诊断并手术治疗,但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ystema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SND)不能为其带来足够的生存获益,甚至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本研究旨在分析直径≤2 cm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肺叶好发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站点,为手术提供参考意见。方法纳入2009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采样/清扫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直径≤cm)共1051例,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肺叶好发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站点。结果1051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95例,转移率为9.04%,其中男性、病理非腺癌、肿瘤直径大于l cm但不大于2 cm、存在气道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胸膜侵犯(visceral pleural invasion,VPI)、脉管浸润、腺癌低分化、腺癌亚型为微乳头或实体型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1);男性、肿瘤直径大于l cm但不大于2 cm、存在STAS、VPI、脉管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右肺上、中叶易出现#2R、#4R、#9淋巴结转移(P<0.05),右肺下叶易出现#7淋巴结转移(P<0.05);左肺上叶易出现#5、#6淋巴结转移(P<0.05),#7、#9转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N1组淋巴结与#2R、#4R、#5、#6、#7、#9组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对于早期NSCLC,可以进行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obe-specific lymph node dissection,LSND),当患者为男性、病理为非腺癌、肿瘤直径大于l cm但不大于2 cm、存在STAS、VPI、脉管浸润、腺癌低分化、腺癌亚型为微乳头或实体型时,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系统性与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治疗cⅠA期肺腺癌疗效比较的单中心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11
作者 衣腾飞 秦坤 +2 位作者 邵盛腾 李烁 刘玉洪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43-1150,共8页
目的分析比较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ystema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SLND)和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obe-specific lymph node dissection,L-SND)对临床ⅠA期(clinicalⅠA stage,cⅠA)肺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ystema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SLND)和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obe-specific lymph node dissection,L-SND)对临床ⅠA期(clinicalⅠA stage,cⅠA)肺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行胸腔镜根治术的cⅠA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校正混杂因素,比较匹配后两组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725例患者,其中男252例、女473例,中位年龄为62.0(31.0~69.0)岁;L-SND组228例,SLND组497例。匹配后,L-SND组和SLND组各211例。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9%vs.13.7%,P=0.374)、识别转移阳性淋巴结(12.3%vs.9.0%,P=0.270)及无复发生存(P=0.4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LND组的手术时间[(163.9±39.4)min vs.(135.4±32.4)min,P<0.001]、术中出血量[100.0(20.0~800.0)mL vs.100.0(10.0~400.0)mL,P<0.001]、置管时间[4.0(1.0~18.0)d vs.4.0(1.0~9.0)d,P<0.001]和住院时间[(12.3±3.3)d vs.(10.8±2.4)d,P=0.003]明显多于或长于L-SND组。结论L-SND在术后并发症、病理淋巴结转移和无复发生存等方面与SLND具有相似的效果,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可推荐L-SND替代SLND作为cⅠA期肺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ⅠA期肺腺癌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cIA期肺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衣腾飞 李烁 +3 位作者 秦坤 邵盛腾 高俊琼 刘玉洪 《外科(汉斯)》 2021年第4期54-62,共9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术(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SMLD)、淋巴结采样(lymph node sampling, LNS)和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术(lobe-specif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L-SND)对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术(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SMLD)、淋巴结采样(lymph node sampling, LNS)和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术(lobe-specif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L-SND)对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进而探索临床IA期(Clinical Stage IA, cIA)肺腺癌患者最佳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医渡云”系统收集603例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的cIA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BM SPSS 23.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N的危险因素,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肿瘤的大小、CTR、组织学类型、pN、术后并发症、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在SMLD、LNS和L-SND三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 = 2.989,95%CI = 1.436~6.219,P = 0.03)、CTR (OR = 0.043,95%CI = 0.004~0.426,P = 0.007)是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R = 0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示AIS的T1a-3aN0M0患者可不进行淋巴结清扫;0 【CTR ≤ 0.5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示MIA的T1a-3aN0M0或0.5 【CTR 【1的T1aN0M0患者推荐LNS或L-SND;而0.5 【CTR ≤ 1的T2a-3aN0M0或CTR = 1的T1a-3aN0M0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示IDA尤其是PPA、MPA的患者则推荐SM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A期肺腺癌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采样 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