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长芹 刘玉海 +1 位作者 刘玉利 刘丹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54-56,共3页
纳洛酮(naloxone)于1960年合成,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β-EP)在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进一步明确。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目... 纳洛酮(naloxone)于1960年合成,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β-EP)在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进一步明确。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学科。现就近几年的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纳洛酮临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纳洛酮 内源性阿片肽 病理生理过程 特异性拮抗剂 Β-内啡肽 阿片受体 毒性作用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其特异性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凌琦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7年第1期68-71,共4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重要生物活性肽,除参与正常血管张力、维持水盐平衡调节外,由局部RAS产生的AngⅡ还参与了局部组织细胞的功能及生长的调节。并在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重要生物活性肽,除参与正常血管张力、维持水盐平衡调节外,由局部RAS产生的AngⅡ还参与了局部组织细胞的功能及生长的调节。并在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肥厚、充血性心衰、缺血性心肌病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过程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AngⅡ主要通过激活特异性受体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它有AT1和AT2两个亚型。AT1受体能被非肽类AngⅡ受体拮抗剂Losarten特异性阻断,而AT2受体能被其拮抗剂PD123177、PD123319及CGP42112A等特异性阻断。两种受体在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介导AngⅡ复杂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 生物学效应 特异性拮抗剂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脓毒症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尹晓晗 栾正刚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第3期157-162,共6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DNA结合蛋白,与核小体结构的修复及基因转录调控密切相关。HMGB1由坏死细胞或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被动或主动释放至细胞外,并发挥促炎和修复作用。脓毒症是一种全身...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DNA结合蛋白,与核小体结构的修复及基因转录调控密切相关。HMGB1由坏死细胞或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被动或主动释放至细胞外,并发挥促炎和修复作用。脓毒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脓毒症时,血清和组织中HMGB1浓度上升,HMGB1在其发生过程中扮演晚期促炎细胞因子的角色。在脓毒症和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中,靶向给予HMGB1抗体或特异性拮抗剂可以改善预后。本文就HMGB1的结构、在细胞核内发挥的作用、释放过程和其在炎症反应及脓毒症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脓毒症 促炎细胞因子 特异性拮抗剂
下载PDF
舒更葡糖特异性拮抗罗库溴铵的临床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晓琦(综述) 徐懋(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在加速康复以及微创外科理念的推动下,术中完善的神经肌肉阻滞(neuromuscular blockade,NMB)与术后充分的NMB逆转,能够加快呼吸功能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利于患者快速康复。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精细操作技术的提高,深度NMB广为应用,为... 在加速康复以及微创外科理念的推动下,术中完善的神经肌肉阻滞(neuromuscular blockade,NMB)与术后充分的NMB逆转,能够加快呼吸功能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利于患者快速康复。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精细操作技术的提高,深度NMB广为应用,为精细微创手术的视野绝对静止提供保障,但也可能增加术后肌松残留风险。舒更葡糖是一种新型氨基非去极化肌松药特异性拮抗剂,能够快速逆转罗库溴铵诱导的深度N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阻滞 非去极化肌松药 罗库溴铵 特异性拮抗剂 临床研究进展 微创外科 加速康复 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血浆靶浓度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丽娟 黎颖红 +2 位作者 梁宇鹏 何云锋 柳垂亮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6-748,共3页
宫腔镜手术麻醉要求起效快、镇痛完善、苏醒迅速且完全,目前常采用阿片类药物复合短效镇静药的静脉麻醉。阿芬太尼是短效阿片类镇痛药,静脉注射后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5~2.0 min,药效可维持约10 min,代谢产物无阿片药样活性[1]。该药... 宫腔镜手术麻醉要求起效快、镇痛完善、苏醒迅速且完全,目前常采用阿片类药物复合短效镇静药的静脉麻醉。阿芬太尼是短效阿片类镇痛药,静脉注射后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5~2.0 min,药效可维持约10 min,代谢产物无阿片药样活性[1]。该药安全性高,作用平稳,输注半衰期稳定,可控性好,适用于靶控输注[2]。瑞马唑仑是新型苯二氮类药物,起效快,维持和苏醒时间短,清醒质量高,且镇静效果可被特异性拮抗剂氟马西尼迅速逆转[3]。本研究拟评价不同血浆靶浓度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拮抗剂 阿片类药物 阿芬太尼 宫腔镜手术 阿片类镇痛药 氟马西尼 靶控输注 镇静效果
原文传递
氯胺酮对人类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神经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6
6
作者 钟娜 赵敏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7-380,共4页
氯胺酮(俗称K粉)作为新型毒品之一,在我国有40多年的滥用历史.2010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公安系统登记的吸毒人群中,30%为新型毒品滥用者.一项在中国西部地区的调查显示,在新型毒品滥用者中,有64.9%的人群有氯胺酮滥用史氯胺酮是分离... 氯胺酮(俗称K粉)作为新型毒品之一,在我国有40多年的滥用历史.2010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公安系统登记的吸毒人群中,30%为新型毒品滥用者.一项在中国西部地区的调查显示,在新型毒品滥用者中,有64.9%的人群有氯胺酮滥用史氯胺酮是分离性麻醉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有导致欣快、感觉分离、产生幻觉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物学基础 氯胺酮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认知功能 中国西部地区 人类 特异性拮抗剂 NMDA受体
原文传递
骨形成蛋白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蒋欣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84-186,共3页
骨形成蛋白具有明确的诱导成骨能力,对其诱导成骨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也有了深入的研究。骨形成蛋白信号首先通过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经Smads蛋白介导,传导至细胞核内,在Cbfal等辅助调节因子的作用下,启动成骨基因的表达。本文就骨形成... 骨形成蛋白具有明确的诱导成骨能力,对其诱导成骨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也有了深入的研究。骨形成蛋白信号首先通过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经Smads蛋白介导,传导至细胞核内,在Cbfal等辅助调节因子的作用下,启动成骨基因的表达。本文就骨形成蛋白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信号转导机制 骨形成蛋白受体 SMAD蛋白 辅助调节因子 特异性拮抗剂
下载PDF
内洋地黄素介导大鼠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汪和贵 柯永胜 +1 位作者 王德国 杨尚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研究内洋地黄素在离体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中的变化,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明确内洋地黄素在心脏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模型,SD大鼠... 目的研究内洋地黄素在离体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中的变化,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明确内洋地黄素在心脏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维拉帕米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连续记录各组心外膜ECG、HR、LVDP、±dp/dtmax。各组于复氧灌流结束时,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测定心肌匀浆中内洋地黄素含量、MDA含量、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以及线粒体内Ca2+水平。结果缺氧复氧损伤组ECG表现为ST段显著抬高,心率减慢,LVDP和±dp/dtmax显著降低,于复氧灌流早期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和MDA含量明显升高,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下降,线粒体内Ca2+水平显著升高。中、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能明显降低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和MDA含量,恢复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内Ca2+水平,改善心肌缺血性ST段抬高,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拮抗再灌注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地高辛抗血清通过拮抗内洋地黄素,恢复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减轻细胞内Ca2+超载,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表明内洋地黄素是介导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损伤 内洋地黄素 NA^+-K^+-ATP酶活性 实验研究 大鼠心肌 介导 地高辛抗血清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离体大鼠心脏 MDA含量 心肌细胞膜 特异性拮抗剂 心肌组织 线粒体内 保护作用 正常对照组 ST段抬高 血流动力学 损伤模型 SD大鼠 维拉帕米 心率减慢 LVDP EC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关出血的治疗策略及其特异性拮抗剂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萧 洪葵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21-924,共4页
抗凝疗法是预防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卒中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问世的新型口服抗凝药(nova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为临床抗凝治疗翻开新的篇章,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证实NOAC对各种栓塞事件(包括卒中)的预防作用不劣于或优于华法... 抗凝疗法是预防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卒中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问世的新型口服抗凝药(nova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为临床抗凝治疗翻开新的篇章,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证实NOAC对各种栓塞事件(包括卒中)的预防作用不劣于或优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尽管NOAC的出血风险较传统抗凝药物大大降低,然而NOAC发生致死性颅内或消化道出血事件的风险仍存在.此外,接受NOAC抗凝治疗患者在发生外伤等紧急情况时,同样需拮抗剂快速纠正NOAC的抗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拮抗剂 抗凝治疗 口服抗凝药 出血事件 大型临床试验 心房颤动 预防作用 抗凝疗法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相关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晶 周珊珊 +1 位作者 王勋 张黎明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年第2期228-235,共8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和口服抗凝剂(OAT)的使用增加,目前OAT相关脑出血的发生率较20世纪90年代相比10年间增加了5倍,其病死率高达67%,自发性脑出血病死率为30%~55%。OAT相关脑出血占脑出血的10%~12%。在世界范围内,OAT相关脑出血的发...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和口服抗凝剂(OAT)的使用增加,目前OAT相关脑出血的发生率较20世纪90年代相比10年间增加了5倍,其病死率高达67%,自发性脑出血病死率为30%~55%。OAT相关脑出血占脑出血的10%~12%。在世界范围内,OAT相关脑出血的发病率是不应用OAT的7~10倍。文中主要从OAT相关脑出血的流行病学、遗传学、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影像学特点及最新的治疗策略等进行文献分析,侧重于传统OAT与新型抗凝剂的对比,并且对抗凝药物相关脑出血尚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口服抗凝 华法林 新型抗凝 特异性拮抗剂
原文传递
CCK-8调节LPS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iNOS表达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丽琴 谷振勇 +4 位作者 董国凯 李娜 马春玲 丛斌 凌亦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69-671,共3页
目的观察硫酸化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体外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TASMCs) 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CCK的受体介导效应,以揭示CCK-8抗休克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TASMCs,经LPs、CCK-8、CR-1409、CR-2945... 目的观察硫酸化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体外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TASMCs) 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CCK的受体介导效应,以揭示CCK-8抗休克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TASMCs,经LPs、CCK-8、CR-1409、CR-2945、CCK+LPS、CCK+LPs+CR-1409、CCK+LPS+CR-2945及溶剂孵育细胞16 h,RT-PCR技术检测细胞浆iNO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胞浆iNOS蛋白表达,以光密度值表示其相对含量。结果LPS(0.1mg/L)可诱导TASMCs iN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P<0.01);而CCK-8(10^(-8)mol/L)可抑制LPS的诱导作用(P<0.01);预先给子CCK-AR特异性拮抗药CR-1409(10^(-5)mol/L)、CCK-BR特异性拮抗药CR-2945(10^(-5) mol/L),均可部分拮抗CCK-8的这种抑制作用,其中CR-1409的拮抗作用略高于CR-2945:CCK-8、CR-1409、CR- 2945单独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K-8受体介导了其对LPS诱导的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iNOs的表达的抑制,且CCK-AR的作用略高于CCK-BR,此为CCK-8抗内毒素休克作用的受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肽胆囊收缩素 脂多糖 受体 特异性拮抗剂 胸主动脉 平滑肌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小红 吴佳滨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3期3605-3606,共2页
纳洛酮(naloxone,NX)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仅在吗啡的N-位甲基以烯丙基取代,6位羟基变为酮基.而它的药理作用却与吗啡完全相反,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它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和β-内啡肽的... 纳洛酮(naloxone,NX)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仅在吗啡的N-位甲基以烯丙基取代,6位羟基变为酮基.而它的药理作用却与吗啡完全相反,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它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和β-内啡肽的亲和力.能竞争性阻止并取代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吗啡样物质的作用,实现其药效。1960年,Fishman首次成功合成纳洛酮,之后NX就开始用于治疗麻醉剂与麻醉剂过量引起的休克。70年代在人体中发现内源性阿片样物质(B一内啡肽、脑啡肽),并认为β-内啡肽对全身的生理功能起调节作用。1978年,Holady等用纳洛酮成功治疗内毒性休克,1981年Baskin首次报道静脉注射NX治疗脑卒中有效,1985年Bell等报道静脉注射大剂量纳洛酮成功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995年Novikov等将纳洛酮用于治疗颅脑损伤。NX具有拮抗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各种类型休克、急性脑血管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纳洛酮 临床应用 羟二氢吗啡酮 Β-内啡肽 特异性拮抗剂 内毒性休克 蛛网膜下腔出血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下载PDF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翠芳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04X期35-37,共3页
纳洛酮(NAL)是1960年的合成阿片受体拮抗剂.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仅在吗啡的N-位甲基以丙烯基取代,6位羟基变为酮基.而它的药理作用却与吗啡完全相反,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 纳洛酮(NAL)是1960年的合成阿片受体拮抗剂.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仅在吗啡的N-位甲基以丙烯基取代,6位羟基变为酮基.而它的药理作用却与吗啡完全相反,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与β-内啡肽的亲和力,在体内与吗啡竞争μ-κ及部分8受体,从而阻断吗啡样物质的作用,实现其药效。自1960年Fishman首次成功合成之后.就开始用于治疗麻醉剂与麻醉剂过量引起休克。20世纪70年代在人体中发现内源性阿片样物质(β-内啡肽)并认为β-内啡肽时全身的生理功能起调节作用。1978年HoLay等用纳络酮成功治疗内毒素休克;1981年Baskin首次报道静脉纳洛酮治疗脑卒中有效;1985年Bell等报道静脉大剂量纳洛酮成功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995年NaVikor等将纳洛酮用于治疗颅脑损伤;纳洛酮脂溶性高,易穿过血脑屏障,具有对抗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治疗 临床应用 阿片受体拮抗剂 吗啡样物质 Β-内啡肽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内毒素休克 特异性拮抗剂
下载PDF
CXCR4受体特异性拮抗剂T140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沣凯 李彦林 +2 位作者 马珂 王慧建 曹树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8-1340,共3页
T140(鲎肽二衍生肽)是现今发现的最强的SDF-1/CXCR4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拮抗剂。它可以通过结合CXCR4受体表面的疏水性核心基团区域来阻止SDF-1与CXCR4结合.进一步阻断该信号通路下游的信号传导。最终实现治疗与SDF-1/CXCR4通路有关... T140(鲎肽二衍生肽)是现今发现的最强的SDF-1/CXCR4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拮抗剂。它可以通过结合CXCR4受体表面的疏水性核心基团区域来阻止SDF-1与CXCR4结合.进一步阻断该信号通路下游的信号传导。最终实现治疗与SDF-1/CXCR4通路有关的疾病,比如: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受体 特异性拮抗剂 SDF-1 CXCR4 血液系统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信号通路 信号传导 衍生肽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血栓素A_2受体表达变化及其拮抗剂GR_(32191)的作用
15
作者 冯刚 杨志焕 +4 位作者 周元国 熊仁平 汪建华 刘宝松 李晓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素A_2受体(TXA_2R)在急性肺损伤(ALD)中的变化及其拮抗剂对它们的影响,从分子水平阐明TXA_2在AL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油酸肺损伤模型,分析ALI后6小时肺组织TXA_2R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TXA_2R特异性拮抗剂GR_(32191... 目的探讨血栓素A_2受体(TXA_2R)在急性肺损伤(ALD)中的变化及其拮抗剂对它们的影响,从分子水平阐明TXA_2在AL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油酸肺损伤模型,分析ALI后6小时肺组织TXA_2R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TXA_2R特异性拮抗剂GR_(32191)对它们的影响。结果油酸型肺损伤后肺组织TXA_2R明显"下调",其mRNA的转录显著升高。GR_(32191)能抑制油酸肺损伤TXA_2R mRNA转录的增高。GR_(32191)能显著降低肺体指数、肺含水量,改善P_aO_2,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TXAZ在ALI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体内试验证明GR_(32191)能有效地调节TXA_2R及其mRNA的表达并对ALI的发生有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A2受体 急性肺损伤 表达变化 特异性拮抗剂 油酸型肺损伤 mRNA转录 TXA2 肺损伤模型 油酸肺损伤 ALI 肺组织 作用机制 分子水平 肺体指数 PaO2 损伤程度 病理过程 防护作用 含水量
原文传递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康 《浙江创伤外科》 2006年第6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纳洛酮治疗 疗效评价 早期应用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特异性拮抗剂 继发性脑损害 神经功能恢复
下载PDF
纳络酮治疗急性安定中毒56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振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0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安定中毒 纳络酮 治疗 特异性拮抗剂 酒精急性中毒 临床效果 阿片样物质 吗啡类药物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综合ICU脓毒症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的临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耀宗 黄嘉正 汤素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6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综合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脓毒症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的临床影响。方法80例综合ICU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休克治疗。...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综合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脓毒症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的临床影响。方法80例综合ICU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休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第3天)的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乳酸清除率。结果治疗后第1、3天,两组心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中心静脉压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天,观察组心率水平(99.7±10.3)、(86.4±10.5)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05.8±10.7)、(93.7±18.2)次/min、中心静脉压水平(10.1±1.9)、(12.4±1.5)mmHg(1mmHg=0.133kPa)均高于对照组的(9.2±1.9)、(11.3±2.4)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天,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治疗后第1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注射液应用于治疗综合ICU脓毒症休克患者具有显著优势,可进一步提高乳酸清除率,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有利于提高综合ICU脓毒症休克的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衰竭 乌司他丁 综合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脓毒症 休克 特异性拮抗剂 乳酸清除率
下载PDF
舒芬太尼预先给药对浸水束缚应激大鼠胃组织ASIC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少群 屠伟峰 +1 位作者 温君琳 赵高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APETx2预先给药对浸水束缚应激(WIRS)大鼠胃组织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表达及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组)、应激组(W组)、舒芬太尼预先给药组(S组,腹腔内注射舒芬太尼25μg/kg)...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APETx2预先给药对浸水束缚应激(WIRS)大鼠胃组织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表达及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组)、应激组(W组)、舒芬太尼预先给药组(S组,腹腔内注射舒芬太尼25μg/kg)及ASIC3特异性拮抗剂APETx2预先给药组(A组,腹腔内注射APETx2 25μg/kg)。采用WIRS法复制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于应激6 h后留取标本测定溃疡指数(UI);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胃组织ASIC3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W组、S组及A组的UI值显著升高(P均<0.01),SOD值显著下降(P均<0.01),MDA值显著升高(P均<0.01),胃组织ASIC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均<0.01)。与W组比较,S组及A组的UI值显著下降(P均<0.01),SOD值显著升高(P均<0.01),MDA值显著下降(P均<0.01);A组的ASIC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Tx2调控胃组织ASIC3蛋白表达,逆转氧自由基代谢失衡起胃黏膜保护作用;舒芬太尼同样通过逆转氧自由基代谢失衡起胃黏膜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并非通过调控ASIC3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浸水束缚应激 胃组织 特异性拮抗剂 酸敏感离子通道3 溃疡指数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HCV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ILN 2061对基因型1型丙型肝炎患者的短期抗病毒效应
20
作者 Hinrichsen H. Benhamou Y. +1 位作者 Wedemeyer H. 雒向宁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Background &Aims: Novel, potent, and well-tolerated hepatitis C virus (HCV) drugs are needed. BILN 2061 is a potent and specific inhibitor of HCV serine pro tease in vitro. Preclinical toxicology data and studies ... Background &Aims: Novel, potent, and well-tolerated hepatitis C virus (HCV) drugs are needed. BILN 2061 is a potent and specific inhibitor of HCV serine pro tease in vitro. Preclinical toxicology data and studies in healthy volunteers support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BILN 2061 to patients with HCV infection. Methods: The antiviral efficacy, pharmacokinetics, and tolerability of 25, 200, and 500 mg BILN 2061 twice daily given as monotherapy for 2 days in 31 patients infected with chronic genotype 1 HCV infection and with minimal liver fibrosis (Ishak score of 0-2) were assessed in a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pilot study. In 2 subsequent placebo-controlled studies of similar design, 200 mg BILN 2061 twice daily was administered for 2 days to 1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iver fibrosis (Ishak score of 3 or 4) and to 10 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cirrhosis (Ishak score of 5 or 6). Results: Viral RNA reductions of 2-3 log10 copies/mL were achi eved in most of the patients. There was a trend toward a higher number of patients receiving 500 mg BILN 2061 achieving a viral RNA reduction ≥3 log10 copies/mL as compared with patients receiving 25 mg BILN 2061. Advanced fibrosis or comp ensated cirrhosis did not affect the antiviral efficacy of BILN 2061. BILN 2061 was well tolerated in all studies. Conclusions: BILN 2061 is a well-tolerated a nd very active compound that reduced serum viral RNA concentrations after 2 day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genotype 1 HCV independent of the degree of fibrosis. Nevertheless, further clinical trials are on hold pending resolution of animal toxicity is 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患者 BILN 2061 抗病毒效应 肝纤维化 抗丙型肝炎病毒 安慰对照 病毒载量 特异性拮抗剂 代偿期肝硬化 单一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