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勾巍毅 《社区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t-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4例t-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于本院诊治的40例特发性良性阵作性位置性眩晕(i-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 目的探讨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t-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4例t-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于本院诊治的40例特发性良性阵作性位置性眩晕(i-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年龄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个或以上半规管受累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潜伏期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复发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t-BPPV与i-BPPV进行比较发现,t-BPPV发病的年龄层较低,多个半规管累及率高,治疗后病情复发率较高,因此临床治疗t-BPPV时应关注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症治疗,以保证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性位置眩晕 外伤 特发性良性位置眩晕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欠佳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肖娟 罗志强 +3 位作者 石大志 王兵 黄远见 艾文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欠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眩晕门诊确诊的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8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确诊的相同例数特发性良性阵发... 目的探讨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欠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眩晕门诊确诊的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8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确诊的相同例数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耳石复位后1月复查,比较两组疗效;此外对观察组中疗效欠佳者的年龄、既往疾病、睡眠状态、受伤部位等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外伤后BPPV复位疗效欠佳的原因。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中年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头部外伤及睡眠障碍患者耳石复位疗效欠佳(P<0.01)。结论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较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明显增高,除外伤外,年龄≥60岁、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头部外伤及睡眠障碍等也是其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良性发性位置眩晕 特发性良性发性位置眩晕 耳石复位 疗效欠佳
下载PDF
探讨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与诊疗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昌晟 王丹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以及诊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0... 目的探讨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以及诊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临床资料以及眩晕潜伏期等各方面数据,以探寻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结果实验组平均年龄为(35.62±12.44)岁,低于对照组的(54.65±11.63)岁;实验组多个半规管受到累及的概率为42.86%,高于对照组的12.5%;实验组复发率为50%,高于对照组的17.50%。两组年龄、多个半规管累及概率以及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潜伏时长以及持续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外伤性与特发性两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现,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患者年龄相对年轻,且病症累及多个半规管概率较高,经过治疗后出现的复发率较高,所以医护人员应注意该病症临床特点,并予以对症治疗,确保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性位置眩晕 外伤 特发性良性发性位置眩晕
下载PDF
围绝经期女性BPPV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田 邢巍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围绝经期iBPPV患者105例作为病例组,随访1年,依据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85例,复发组20例;并选取同期围绝经期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围绝经期iBPPV患者105例作为病例组,随访1年,依据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85例,复发组20例;并选取同期围绝经期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雌二醇、25-羟维生素D、血钙浓度、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水平,对围绝经期iBPPV患者血清雌二醇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对照组雌二醇、血钙浓度与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和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P1NP、β-CTX、骨钙素水平与未复发组和复发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复发组雌二醇、血钙浓度与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②围绝经期iBPPV患者血清中雌二醇与P1NP、骨钙素、血钙浓度及25-羟维生素D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775,r=0.583,r=0.630,r=0.674,均为P<0.01),与β-CTX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717,P<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位次数(OR=13.091)、SDS评分(OR=17.875)、就诊时眩晕时间(OR=4.800)、雌二醇(OR=0.859)、血钙浓度(OR=0.000)及25-羟维生素D(OR=0.676)为围绝经期女性iBPPV复发的易感因素。结论血清中雌二醇、血钙浓度和25-羟维生素D水平下降的围绝经期女性易发生iBPPV,且更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特发性良性发性位置眩晕 雌激素 骨代谢生化指标
下载PDF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与脑血管反应性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闫俊 朱葛敏 +3 位作者 高亚亚 王小华 黄昌群 胡玮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在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RD)的发生与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关系。方法记录117例特发性BPPV患者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复位成功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通过屏气试验(BHI)测定CVR,观... 目的探讨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在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RD)的发生与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关系。方法记录117例特发性BPPV患者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复位成功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通过屏气试验(BHI)测定CVR,观察1周内患者RD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存在RD将117例患者分为RD组(46例)及非RD组(71例),分析BPPV复位成功后RD与CVR的关系。结果RD组患者的DHI总分高于非RD组,且DHI子项目情绪和功能的评分也高于非RD组(P均<0.05)。非RD组BHI高于RD组(P<0.05)。非RD组发作时头晕症状的轻重与BHI无关(P>0.05),RD组发作时头晕症状与BHI相关(P<0.05)。结论BPPV患者发作时情绪和功能方面的异常或会增加复位成功后RD的发生率,良好的CVR或可降低R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良性发性位置眩晕 残余头晕 脑血管反应
下载PDF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骨密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丹 靳珏 钱文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9例特发性BPPV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无头晕及眩晕病史的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双能X线吸收... 目的分析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9例特发性BPPV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无头晕及眩晕病史的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手腕部的骨密度;比较两组骨密度分布情况、不同性别研究对象的T值、不同年龄段女性的T值。结果观察组的骨密度异常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7%(P<0.05)。观察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的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的T值低于对照组女性(P<0.05)。两组非绝经期女性(≤49岁)的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0~69、70~89岁女性的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BPPV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主要来源于绝经期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特发性良性发性位置眩晕 绝经期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