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邢芳芳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杨建新 郑华 罗婷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通过物质与能量流动相互联系,而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失衡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物质流分析通过追踪、估算物质在经济-环境系统中的输入、输出和贮存,为物质减量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元素流分析(substance f... 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通过物质与能量流动相互联系,而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失衡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物质流分析通过追踪、估算物质在经济-环境系统中的输入、输出和贮存,为物质减量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元素流分析(substance flow analysis,SFA)和物质流核算与分析(material flow accounting and analysis,MFA)是物质流分析的2种主要方法。SFA追踪特定元素或化合物的流动过程,识别环境问题和潜在的解决途径;而MFA通常把经济系统当作“黑箱”,分析其物质吞吐量。本文从物质流分析的发展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对SFA和MFA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分析比较了两者间的异同,同时对物质流分析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 物质核算分析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经济和环境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探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尹科 彭晓春 +1 位作者 陈志良 梁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9-183,205,共6页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选取区域物质总需求、区域过程总排放、区域总排放等指标,对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区域物质总需求、区域总排放年均递减率在7%以上,资源使用密度、单位GDP物质排放年均...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选取区域物质总需求、区域过程总排放、区域总排放等指标,对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区域物质总需求、区域总排放年均递减率在7%以上,资源使用密度、单位GDP物质排放年均分别减少10.3%、11.4%。说明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开始升级,环境朝着利好方向发展。(2)隐藏流在各类相关指标中占有比例较高,占区域总排放的比例年均高达98%。说明推行减量化生产,提高物质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已迫在眉睫。(3)物质排放强度地域差异明显,惠州、肇庆、中山、江门历年均低于珠江三角洲平均水平,深圳、东莞远高于平均水平;IPAT分析显示,A呈上升趋势,T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珠江三角洲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极大的潜力,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核算分析 物质需求 物质排放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物质流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研究
3
作者 平卫英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5年第1期47-55,共9页
物质流核算与分析(MFA)是对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展开定量分析,但其将经济系统视为'黑箱'的弊端需要依靠物质投入产出分析的工具来加以克服。物质投入产出分析能够详细、系统地分析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状况,将进一步拓宽物质... 物质流核算与分析(MFA)是对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展开定量分析,但其将经济系统视为'黑箱'的弊端需要依靠物质投入产出分析的工具来加以克服。物质投入产出分析能够详细、系统地分析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状况,将进一步拓宽物质流核算与分析的利用范围。文章设计了物质流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希望以此作为物质流核算与分析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核算分析 物质投入产出分析
原文传递
关于物质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研究
4
作者 平卫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11,共4页
物质流核算与分析主要对输入、排出以及贮存在经济系统内的物质量进行刻画,但缺乏对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动的反映。为了能够清晰地展示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情况,文章给出了物质投入产出分析表的初步设计方案,以此作为物质流核算与分... 物质流核算与分析主要对输入、排出以及贮存在经济系统内的物质量进行刻画,但缺乏对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动的反映。为了能够清晰地展示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情况,文章给出了物质投入产出分析表的初步设计方案,以此作为物质流核算与分析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核算分析 投入产出
下载PDF
辽宁省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核算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明 贾小平 +1 位作者 石磊 张天柱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看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该系统物质代谢的数量和质量,是目前产业生态学前沿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对辽宁省自1990年至2003年间的物质代谢情况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研究,从区域物质流情景的角度入手,推进了中国... 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看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该系统物质代谢的数量和质量,是目前产业生态学前沿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对辽宁省自1990年至2003年间的物质代谢情况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研究,从区域物质流情景的角度入手,推进了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代谢及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并与国内国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辽宁省社会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变化过程与全国过程有一定的类似,其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绝对数量较大,相对数量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数量上的优势并没有能够高效率的转化为经济上的贡献,其自然物质生产效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以2003年单位自然物质投入所产生的GDP为例,该值仅相当于2000年欧盟15国平均水平的30%,1996年日本平均水平的10%。辽宁省高数量的自然资源消耗并没有换来高质量的回报。最后对物质流核算与分析方法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代谢 物质核算分析(MFA) 自然资源生产力 物质生产效率 产业生态 辽宁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