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风险的铅(Pb)土壤环境基准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丽萍 龙涛 +3 位作者 冯艳红 张亚 林玉锁 王国庆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0-1035,共6页
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介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特定受体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临界限值。环境基准是制修订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通过文献调研筛选获得土壤Pb的生态毒性数据,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对所获生态毒理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基于95%物... 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介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特定受体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临界限值。环境基准是制修订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通过文献调研筛选获得土壤Pb的生态毒性数据,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对所获生态毒理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基于95%物种保护水平,外推得到基于生态风险的P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为80.5 mg·kg^(-1)。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类似土壤环境基准值相比,笔者研究得到的外推基准处于中等偏保守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制订保护陆生生态物种的Pb土壤环境标准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土壤 环境基准 物种敏感分布
下载PDF
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和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邱荟圆 李博 祖艳群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8期67-72,共6页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可以对土壤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本研究对国内外近25年内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不同国家在基准推导时的差异,以及国内土壤环境基准制定所采用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发现,国内...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可以对土壤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本研究对国内外近25年内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不同国家在基准推导时的差异,以及国内土壤环境基准制定所采用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发现,国内现阶段基准制定大多数是通过土壤植物和土壤动物等受试物种对重金属的敏感性变化,或收集大量土壤背景值等方法来推导。与国外基准相比后还存在不足,没有统一的基准制定方法、所需保护对象不明确且在制定时考虑的生态受体类型不够完善。今后在基准制定种还需加强不同区域土壤差异性研究、规范基准制定方法并进一步完善毒理学数据库,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准 土壤污染 物种敏感分布 重金属 风险评估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下载PDF
应用物种敏感分布法建立铅的生态安全土壤环境基准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勖之 郑丽萍 +6 位作者 张亚 冯艳红 杜俊洋 孙丽 李敏 姜瑢 王国庆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由于日益严重的人类活动干扰,土壤重金属铅(Pb)污染严重。开展Pb生态安全的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合理制定铅的生态基准值,对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土壤Pb生态风险,加强土壤Pb污染的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Pb的陆生生态毒性... 由于日益严重的人类活动干扰,土壤重金属铅(Pb)污染严重。开展Pb生态安全的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合理制定铅的生态基准值,对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土壤Pb生态风险,加强土壤Pb污染的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Pb的陆生生态毒性研究,筛选并构建重金属Pb的有效毒性数据库(10%效应浓度(EC 10)或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将土壤pH作为毒性数据划分依据,采用5种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Burr TypeⅢ、Log-Normal、Log-Logistic、Gamma和Weibull)成功拟合毒性数据,建立不同土壤pH范围内的重金属Pb物种敏感分布曲线,推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自然保护地/农业用地、公园用地、住宅用地、工/商业用地)土壤Pb的生态基准值。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和农业用地土壤Pb的生态基准范围为51.1~153 mg·kg^(-1),公园用地Pb的生态基准范围为172~342 mg·kg^(-1),住宅用地与工/商业用地的Pb基准值相对较大,分别为342~537 mg·kg^(-1)和440~634 mg·kg^(-1)。本研究可为我国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框架及土壤风险管控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敏感分布曲线 土壤环境基准
下载PDF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锌的生态安全阈值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勖之 孙丽 +4 位作者 杜俊洋 张亚 郑丽萍 王国庆 尹爱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08-420,共13页
土壤生态安全阈值是合理修订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的重要基础.然而,现行农用地土壤锌(Zn)的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缺乏对土壤生态风险的考虑.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Zn陆生毒性研究,收集并筛选Zn的10%效应浓度(EC10),采用物种敏感... 土壤生态安全阈值是合理修订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的重要基础.然而,现行农用地土壤锌(Zn)的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缺乏对土壤生态风险的考虑.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Zn陆生毒性研究,收集并筛选Zn的10%效应浓度(EC10),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分别构建陆生植物/无脊椎动物的SSD模型和微生物生态过程的功能敏感分布模型(FSD),基于风险附加法推导农用地土壤重金属Zn的生态安全阈值.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陆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生态毒性的重要因素,对土壤生态过程指标无显著影响.6种SSD模型(Log-Normal、Log-Logistic、Log-Gumbel、Gamma、Weibull and BurrIII)均可成功拟合不同pH土壤条件下的毒性数据,基于最优SSD模型推导强酸性土壤(pH≤5.5)、酸性土壤(5.5<pH≤6.5)、中性土壤(6.5<pH≤7.5)和碱性土壤(pH>7.5)条件下农用地土壤Zn的生态安全阈值,分别为170、230、305和410 mg·kg^(-1).本研究可为后续我国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土壤 物种敏感分布曲线 功能敏感分布曲线 生态安全阈值
原文传递
保护陆生生态的土壤铜环境基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兴华 李勖之 +3 位作者 王国庆 姜锦林 龙涛 王小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720-4730,共11页
通过调研国内外Cu生态毒理研究,收集并筛选土壤Cu的10%效应浓度(EC_(10))和无效应浓度(NOEC),分组构建陆生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土壤生态过程的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SSD),结合模型平均法推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重金属Cu的生态安全阈值.针对... 通过调研国内外Cu生态毒理研究,收集并筛选土壤Cu的10%效应浓度(EC_(10))和无效应浓度(NOEC),分组构建陆生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土壤生态过程的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SSD),结合模型平均法推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重金属Cu的生态安全阈值.针对保护陆生植物/无脊椎动物,自然保护地和农业用地土壤、公园用地、住宅用地和工/商用地的土壤Cu生态阈值分别为10.9~38.9,21.0~77.5,36.6~124,47.6~151mg/kg;针对保护生态过程,自然保护地和农业用地土壤、公园用地、住宅用地和工/商用地的土壤Cu生态阈值分别为4.49~72.2,19.9~135,60.9~220,96.8~277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数据 物种敏感分布曲线 模型平均 生态安全阈值
下载PDF
我国典型土壤中Co对生物的毒害及其阈值推导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竞元 王学东 +1 位作者 梁力川 段桂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随着人类对钴(Co)元素开发利用活动的增强,土壤Co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对土壤Co的生态风险和阈值研究还很有限。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筛选Co生态毒性数据,并结合毒理学实验和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我国土壤Co的生态风险阈... 随着人类对钴(Co)元素开发利用活动的增强,土壤Co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对土壤Co的生态风险和阈值研究还很有限。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筛选Co生态毒性数据,并结合毒理学实验和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我国土壤Co的生态风险阈值。研究结果显示,文献检索和生态毒性实验获得了不同土壤性质下Co对10种生物的10%效应浓度(EC 10),变化范围为7~4696 mg/kg。利用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8个物种EC 10和土壤性质(pH、CEC、OC含量和Clay含量)以及这些物种自身敏感性k值的关系,得到8个物种的k值在-0.21~1.458,并通过种间外推模型获得无归一化模型的黑麦草及玉米渣矿化k值(-1.207和2.201)。最终获得包含土壤性质和k值的10个物种的回归模型,据此模型将预测的EC 10值归一化到4种土壤条件下。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得到4种土壤条件下Co的生态安全阈值(HC 5),经过老化淋洗因子的校正,在酸性、中性、碱性和石灰性土壤条件下分别为7.3、44、72.08和38.88 mg/kg,该结果可为土壤Co污染风险评价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物种敏感分布曲线 种间传递 生态风险 阈值
下载PDF
我国典型污染物水质基准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吴丰昌 冯承莲 +2 位作者 张瑞卿 李玉爽 杜东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5-672,共8页
本研究以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根据国内外最新的文献和数据库资料收集和筛选了锌、镉、铬(Ⅵ)、苯和硝基苯5种典型污染物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获得了我国区域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值,并与国外相关基准和我国的相关标准进行了对比... 本研究以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根据国内外最新的文献和数据库资料收集和筛选了锌、镉、铬(Ⅵ)、苯和硝基苯5种典型污染物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获得了我国区域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值,并与国外相关基准和我国的相关标准进行了对比,同时总结了我国水质基准研究的关键要点.结果表明:5种污染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物种对3种重金属的敏感性大于对2种有机污染物的敏感性.我国锌、镉、铬(Ⅵ)、苯和硝基苯的淡水水生生物急性基准分别为:48.43,0.4218,45.79,2651和1426μgL-1;慢性基准分别为:20.01,0.2428,14.22,530.2和286.2μgL-1.几种典型污染物的基准案例综合对比研究对中国水质基准的研究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典型污染物 生物区系 物种敏感分布
原文传递
我国淡水生物氨氮基准研究 被引量:57
8
作者 闫振广 孟伟 +1 位作者 刘征涛 余若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4-1570,共7页
主要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结合美国氨氮水质基准数学模型,利用我国水生生物的氨氮毒性数据,对我国淡水生物氨氮基准进行了研究.共搜集了35种淡水生物的氨氮急性毒性数据和7种慢性毒性数据,得出的氨氮水质基准表现为以水体pH值和温... 主要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结合美国氨氮水质基准数学模型,利用我国水生生物的氨氮毒性数据,对我国淡水生物氨氮基准进行了研究.共搜集了35种淡水生物的氨氮急性毒性数据和7种慢性毒性数据,得出的氨氮水质基准表现为以水体pH值和温度为自变量的函数,在pH 6.5~9.0、温度0~30℃的取值范围内,我国氨氮急性和慢性基准的数值范围分别为0.403~38.9 mg.L-1和0.066 4~3.92 mg.L-1.相对于美国,急性基准的取值区间发生"收缩",慢性基准的取值区间则"整体上移".利用荷兰物种敏感度分布法进行的验证比较表明,美国水质基准技术计算结果更具参考价值.研究结果为制定我国氨氮水质基准和标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水质标准 物种敏感分布
原文传递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估DDT和林丹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 被引量:51
9
作者 王印 王军军 +3 位作者 秦宁 吴文婧 朱樱 徐福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07-2414,共8页
介绍了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原理与步骤,构建了淡水生物对DDT和林丹的物种敏感性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DDT和林丹对不同类别生物的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5%the species)阈值,预测了不同浓度DDT和林丹... 介绍了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原理与步骤,构建了淡水生物对DDT和林丹的物种敏感性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DDT和林丹对不同类别生物的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5%the species)阈值,预测了不同浓度DDT和林丹对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比较了不同类别生物对DDT和林丹的敏感性,以及DDT和林丹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DDT和林丹对淡水生物的HC5值分别为1.70μg.L-1和5.96μg.L-1,DDT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大于林丹.当DDT或林丹的浓度为5μg.L-1时,对生态系统仅有轻微影响,而当DDT或林丹的浓度为500μg.L-1时,将有81.5%的物种受到DDT的危害,或有68.1%的物种受到林丹的危害.不同类别生物对DDT的敏感性从甲壳类、昆虫和蜘蛛类到鱼类依次降低,对林丹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昆虫和蜘蛛类、甲壳类、鱼类.与林丹相比,DDT对淡水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以及甲壳类和鱼类的生态风险较大,而对昆虫和蜘蛛类,林丹与DDT的生态风险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T 林丹 淡水生物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分布
原文传递
重金属对淡水生物生态风险的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估 被引量:41
10
作者 孔祥臻 何伟 +4 位作者 秦宁 何玘霜 王雁 欧阳慧灵 徐福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55-1562,共8页
应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方法构建了6种常见重金属元素(Cd,Cu,Hg,Pb,Zn和Mn)对淡水生物的SSD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6种重金属对不同生物的5%危害浓度(HC5)及其不同暴露浓度对生物的潜在影响比例(PAF),比较了脊椎动物... 应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方法构建了6种常见重金属元素(Cd,Cu,Hg,Pb,Zn和Mn)对淡水生物的SSD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6种重金属对不同生物的5%危害浓度(HC5)及其不同暴露浓度对生物的潜在影响比例(PAF),比较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甲壳类等)对6种重金属的敏感性以及不同重金属的急性生态风险(简称生态风险),并且评价了3个典型水体中常见重金属的联合生态风险.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元素的HC5值的大小顺序为Cu<Cd<Hg<Zn<Pb<Mn.浓度小于10μg/L时,Cu,Hg和Cd的生态风险差异不大.在10μg/L的暴露浓度下,Cu、Hg和Cd均使全部物种中超过5%受到影响.随着浓度升高,Hg和Cu的生态风险迅速增大并超过Cd.当浓度达到1000μg/L,分别有88.31%和86.32%的物种会受到Hg和Cu的损害.Zn在浓度为10μg/L时生态风险接近于Cd,随着浓度升高其生态风险要低于Cd.Pb和Mn的生态风险相对较小.当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在不同的范围时,不同生物的敏感性大小顺序会发生变化.Hg对脊椎动物和鱼类以及Cu对无脊椎动物和甲壳类的生态风险较大.典型水体重金属生态风险的评估结果表明,黄河口的重金属联合生态风险明显高于长江铜陵段和杭州西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淡水生物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分布
下载PDF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估多环芳烃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 被引量:36
11
作者 刘良 颜小品 +1 位作者 王印 徐福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647-654,共8页
阐述了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原理与方法,构建了淡水生物对8种常见多环芳烃(蒽、芘、苯并[a]芘、荧蒽、菲、芴、苊、萘)的物种敏感性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这8种多环芳烃对不同类别生物的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 阐述了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原理与方法,构建了淡水生物对8种常见多环芳烃(蒽、芘、苯并[a]芘、荧蒽、菲、芴、苊、萘)的物种敏感性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这8种多环芳烃对不同类别生物的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5%of the species)阈值,预测了不同浓度多环芳烃对生物的潜在影响比例PAF(Potentialaffected fraction),比较了不同类别生物对多环芳烃的敏感性,以及多环芳烃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并对以红枫湖、黄河、白洋淀为代表的中国典型水体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联合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当污染物浓度达到10μg·L-1时,半数多环芳烃的风险超过了5%的阈值;当浓度上升到100μg·L-1时,只有萘和苊没有显著生态风险.2)对于芴和荧蒽,无脊椎动物更为敏感;而对于萘,则脊椎动物更敏感.3)通过HC5值比较和SSD曲线图比较,可得出污染物对所有物种的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蒽>芘>苯并[a]芘>荧蒽>菲>芴>苊>萘;对脊椎动物风险大小为:荧蒽>苊>萘;对无脊椎动物:蒽>芘>荧蒽>菲>芴>苊>萘.4)多环芳烃在红枫湖、黄河、小白洋淀的生态风险均较低,急性联合msPAF(multisubstance PAF)值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淡水生物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分布
下载PDF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估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生态风险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杜建国 赵佳懿 +5 位作者 陈彬 陈明茹 周通 俞炜炜 马志远 胡文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1-570,共10页
应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方法构建了8种常见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Mn、Pb、Zn)对海洋生物的SSD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8种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5%危害浓度(HC5)及其不同暴... 应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方法构建了8种常见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Mn、Pb、Zn)对海洋生物的SSD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8种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5%危害浓度(HC5)及其不同暴露浓度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比例(PAF),比较了海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对8种重金属的敏感性以及不同重金属的急性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对甲壳类的生态风险均比鱼类大。8种重金属元素对所研究的海洋生物全部物种的HC5值的排序为Pb>Mn>Zn>Cr>Cu>Hg>Cd>As。暴露浓度小于10μg·L-1时,Cr和Hg的生态风险差异不大。在10μg·L-1的暴露浓度下,As、Cd、Cu和Hg均使全部物种中超过10%的生物受到影响。随着浓度升高,不同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有不同幅度的增大,当浓度达到1000μg·L-1时,分别有82.49%、87.31%和85.90%的物种受到As、Cu和Hg的损害。不同生物的敏感性顺序会随重金属的浓度范围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海洋生物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分布
下载PDF
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在土壤中铜生态阈值建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小庆 韦东普 +1 位作者 黄占斌 马义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87-1794,共8页
利用不同累计概率分布函数拟合了基于中国土壤的21个物种的铜毒理学数据,建立了不同土壤条件下的铜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结果表明物种敏感性分布方程BurrIII在X轴(浓度)方向及Y轴的较小累计概率范围内拟合优度较佳.在构建土壤中铜物种敏... 利用不同累计概率分布函数拟合了基于中国土壤的21个物种的铜毒理学数据,建立了不同土壤条件下的铜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结果表明物种敏感性分布方程BurrIII在X轴(浓度)方向及Y轴的较小累计概率范围内拟合优度较佳.在构建土壤中铜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时,利用铜生物毒害模型归一化处理能体现土壤性质对铜毒害的影响,相比于未归一化(不考虑土壤性质差异的影响)的结果更具科学性.结合铜的生物毒害模型利用BurrIII构建了中国土壤4种典型情景中的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并基于此推导出了不同土壤情景下的铜5%毒害浓度(HC5),其在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包括水稻土)、碱性非石灰性土壤和石灰性土壤中的值分别为13.1、29.9、51.9和26.3mg·kg-1(以土壤中外源铜为单位).此结果不仅表明了不同土壤条件下的不同物种对铜毒害的敏感性分布规律,还为建立对应土壤性质的铜生态阈值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物种敏感分布 归一化 生态阈值
原文传递
滇东镉高背景区菜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价与基准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洋 张乃明 魏复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522-4530,共9页
以滇东土壤-蔬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蔬菜点位协同采样,分析了菜地土壤和不同蔬菜中Cd的积累特征及健康风险状况,并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SSD)法,拟合出土壤Cd污染的健康风险值.结果表明:滇东菜地土壤中镉的累积量中有60.3%的样... 以滇东土壤-蔬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蔬菜点位协同采样,分析了菜地土壤和不同蔬菜中Cd的积累特征及健康风险状况,并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SSD)法,拟合出土壤Cd污染的健康风险值.结果表明:滇东菜地土壤中镉的累积量中有60.3%的样点超过了污染筛选值,曲靖市的土壤Cd质量分数平均值较高;不同类别蔬菜吸收富集镉的能力不同,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对Cd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超标率也相对较高,研究区采集到的23种蔬菜中出现镉超标的蔬菜有11种,但蔬菜总的超标率为18%;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儿童均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3类蔬菜的风险大小依次为叶菜类>根茎类>茄果(辣椒)类,研究区蔬菜中Cd对成人和儿童均不存在健康风险,儿童的Cd暴露风险高于成人;滇东蔬菜健康风险基准值是基于保护95%及5%的蔬菜品种安全所得的土壤风险值,种植根茎类蔬菜时,HC5=0.35mg/kg、HC95=2.8mg/kg;种植辣椒类蔬菜时,HC5=0.15mg/kg、HC95=8.7mg/kg;种植叶菜类蔬菜时,HC5=0.36mg/kg、HC95=13.8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背景值 健康风险 物种敏感分布
下载PDF
地表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15
作者 汪涛 杨再福 +4 位作者 陈勇航 张姚姚 孙冉冉 薛滢 张梦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08-1514,共7页
抗生素滥用导致地表水中频繁检出抗生素抗性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收集整理磺胺甲恶唑(SMX)、甲氧苄氨嘧啶(TMP)、磺胺二甲嘧啶(SMZ)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慢性毒性参数数据(NOEC)及其在中国14个... 抗生素滥用导致地表水中频繁检出抗生素抗性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收集整理磺胺甲恶唑(SMX)、甲氧苄氨嘧啶(TMP)、磺胺二甲嘧啶(SMZ)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慢性毒性参数数据(NOEC)及其在中国14个不同地表水中的环境检测浓度(MEC),得到SMX、TMP、SMZ的NOEC值范围分别为9.4~2500、157~200000、300~200000μg.L-1,其对藻类、甲壳类、鱼类3个营养级中最敏感的物种分别为大型蚤Daphniamagna、斑马鱼Daniorerio、月牙藻Pseudokirchneriellasubcapitata,三者的NOEC值分别为120、157、1000μg.L-1;地表水中SMX、TMP、SMZ最大MEC分别出现于白洋淀湖(940ng.L-1)、莱州湾(330ng.L-1)、九龙江(775.5ng.L-1)。采用风险评价因子(RAF)和物种敏感性分布(SSD)分别计算出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RAF法得到的PNEC值分别为12、15.7、100μg.L-1,SSD法得到的PNEC分别为4.674、107.394、255.516μg.L-1。通过风险熵(RQ)法对不同地表水中3种磺胺类抗生素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除了白洋淀湖中SMX的RQ值为0.201,存在潜在风险,其他水域中RQ均小于0.1,说明中国地表水中SMX、TMP、SMZ风险很小或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预测无效应浓度 风险评价因子 物种敏感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重金属铬(Ⅵ)的生态毒性及其土壤环境基准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晓南 刘征涛 +2 位作者 王婉华 张聪 陈丽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155-3161,共7页
目前我国正在系统的开展水质基准研究,但是关于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以保定市农田潮土为研究对象,进行重金属Cr(Ⅵ)对8种土壤植物(小麦、莴苣、黄瓜、玉米、白菜、大豆、韭菜、番茄)的发芽及根伸长和对1种土壤动物(蜗牛)的... 目前我国正在系统的开展水质基准研究,但是关于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以保定市农田潮土为研究对象,进行重金属Cr(Ⅵ)对8种土壤植物(小麦、莴苣、黄瓜、玉米、白菜、大豆、韭菜、番茄)的发芽及根伸长和对1种土壤动物(蜗牛)的生长抑制的慢性生态毒理学试验,结合搜集的本土生物毒性数据,基于log-normal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计算Cr(Ⅵ)的HC5(对5%物种产生危害的浓度)值和土壤环境基准值.结果表明,Cr(Ⅵ)对小麦、莴苣、白菜、玉米、黄瓜、大豆、韭菜、番茄和土壤无脊椎动物蜗牛的生长影响的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值分别为19.0、21.0、28.0、32.0、28.0、32.0、32.0、12.0和20.0 mg·kg-1.通过对相同试验条件下生物毒性数据的比较可知,番茄对Cr(Ⅵ)污染的敏感性最高,小麦和莴苣对Cr(Ⅵ)污染的敏感性相似,而玉米、黄瓜、白菜、大豆和韭菜对Cr(Ⅵ)污染的敏感性相似.基于log-normal SSD的保定市潮土中Cr(Ⅵ)的HC5值为7.7(4.1<CI<11.3)mg·kg-1,Cr(Ⅵ)的土壤环境基准值范围为1.5~7.7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基准 铬(Ⅵ) 土壤植物 土壤动物 物种敏感分布
原文传递
我国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铅污染分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程菁靓 赵龙 +3 位作者 杨彦 侯红 孙在金 马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8,共9页
以我国典型水稻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文献中20种水稻品种可食部位及其对应土壤中重金属铅(Pb)的协同调研数据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水稻品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了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法来划分水稻"... 以我国典型水稻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文献中20种水稻品种可食部位及其对应土壤中重金属铅(Pb)的协同调研数据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水稻品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了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法来划分水稻"宜产、限产、禁产"三区的方法,并以保护不同比例水稻品种反推出了各划分区的土壤Pb含量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该典型水稻产区的土壤pH与水稻Pb的富集系数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P<0.05),土壤有机碳(SOC)与水稻Pb的富集系数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P<0.01),同时由pH和SOC两个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解释水稻富集系数83.20%的变异;4种典型情景土壤中的水稻品种敏感性顺序分布基本一致;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划分水稻"宜产、限产、禁产"三区的土壤Pb含量分别为≤14.81mg·kg-1,14.81~185.24 mg·kg-1和≥185.24 mg·kg-1。"宜产、限产、禁产"划分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普适性及可操作性,可推广至全国水稻产区的分区划分,将为我国农用地土壤的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区划分 富集系数 物种敏感分布
下载PDF
土壤中外源锌对不同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 被引量:21
18
作者 魏威 梁东丽 陈世宝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8-543,共6页
采用逻辑斯蒂克分布(log-logistic distribution)模型结合物种敏感性分布方程Burr-III分析,研究了2种不同土壤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外源Zn后对8种不同植物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及不同植物对外源Zn毒害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低浓... 采用逻辑斯蒂克分布(log-logistic distribution)模型结合物种敏感性分布方程Burr-III分析,研究了2种不同土壤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外源Zn后对8种不同植物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及不同植物对外源Zn毒害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低浓度(<100mg·kg-1)Zn能对植物生长产生刺激效应,而过量的Zn则产生明显毒害作用。土壤中Zn毒性的阈值浓度(ECx)在不同植物间有较大差异,这主要与植物种类及土壤性质差异有关。不同土壤中Zn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Zn毒性的敏感性频次分布有明显差异,其中叶菜类植物对土壤中Zn的毒害较为敏感,而禾本科类植物(如玉米)对Zn具有较强的抗性,不同类型植物对土壤中Zn毒害的敏感性分布频次顺序与土壤性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毒性 物种敏感分布 剂量-效应
原文传递
物种敏感度分布及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波宇 郑斯瑞 +1 位作者 牛希成 赵劲松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91-497,共7页
物种敏感度分布是一种基于单物种测试的外推方法,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论文阐述了物种敏感度分布在生态毒理学的应用背景,以及其基本内涵与研究步骤,同时介绍了物种敏感度分布在生态毒理学中应用的两个方面:制... 物种敏感度分布是一种基于单物种测试的外推方法,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论文阐述了物种敏感度分布在生态毒理学的应用背景,以及其基本内涵与研究步骤,同时介绍了物种敏感度分布在生态毒理学中应用的两个方面:制定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和对污染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评价,并对物种敏感度分布的不确定性和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敏感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质量标准
下载PDF
辽河流域氨氮水质基准与应急标准探讨 被引量:21
20
作者 闫振广 孟伟 +5 位作者 刘征涛 吴丰昌 王宏 周俊丽 杨霓云 张亚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29-1835,共7页
水质基准是水质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针对我国流域状况进行水质基准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修订我国相关水质标准已成为迫切需求.针对辽河流域的水生生物分布和水质状况,借鉴美国氨氮基准方法学,对氨氮毒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以水体温... 水质基准是水质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针对我国流域状况进行水质基准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修订我国相关水质标准已成为迫切需求.针对辽河流域的水生生物分布和水质状况,借鉴美国氨氮基准方法学,对氨氮毒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以水体温度和pH值为自变量的辽河流域氨氮急性和慢性基准函数方程,由方程可知,pH值8.0,25℃时,辽河流域的氨氮急性和慢性基准分别为3.06,0.364mg/L.利用荷兰和澳大利亚的水质基准技术对推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得值在同一数量级,且荷兰基准技术方法相对保守.此外,基于生态风险评估对氨氮水质基准向应急水质标准的转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流域 氨氮 水质基准 水质标准 物种敏感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