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物种周转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0
1
作者 关文彬 冶民生 +3 位作者 马克明 刘国华 汪西林 谭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367-2373,共7页
通过对岷江干旱河谷植被及其环境因子的系统取样调查 ,采用β多样性指数 - Cody指数 ,从海拔、样带、群系、地形以及土壤养分、水分梯度上研究了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结果表明 :随海拔的升高 ,物种周转速率表现出“高 -低 -... 通过对岷江干旱河谷植被及其环境因子的系统取样调查 ,采用β多样性指数 - Cody指数 ,从海拔、样带、群系、地形以及土壤养分、水分梯度上研究了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结果表明 :随海拔的升高 ,物种周转速率表现出“高 -低 -高”的变化规律。在海拔 130 0~ 16 0 0 m和 190 0~ 2 2 0 0 m这两个海拔段 ,物种平均替代速率均较高 ;而在 16 0 0~ 190 0 m海拔段 ,物种平均替代速率较低。β多样性在样带梯度上的变化表现为干旱河谷核心区的样带较南部和北部过渡区的样带有较高的物种周转速率 ,这与样带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群系之间的β多样性表现为 :华帚菊 -小黄素馨灌丛、金花小檗 -忍冬灌丛、黄花亚菊灌丛、子栎灌丛、小花滇紫草灌丛、莸灌丛、绣线菊灌丛与其它灌丛之间有着较高的物种周转速率。坡面不同地形上的物种周转速率 :不同坡向 ,阴坡 >半阴半阳坡 >阳坡 ;不同坡形 ,凹坡 >平坡 >凸坡 ;不同坡位 ,下坡位 >上坡位 >中坡位。β多样性在土壤水分和养分梯度上的变化表现为与土壤水解 N、速效 K、全 N含量、全 P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成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 ,与土壤有机质和全 K含量也呈现出二次曲线关系 ,但关系不显著 ,与 p H值和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环境梯度 物种周转速率 Β多样性 岷江干旱河谷
下载PDF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璐 苏志尧 李镇魁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6-512,共7页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1900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m设置一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400m2。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森林群落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相邻样带还是基准...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1900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m设置一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400m2。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森林群落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相邻样带还是基准样带,Cody指数以及物种周转速率βC与海拔均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森林群落各层的共有种数随物种周转速率βC的增加而减少(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揭示,Cody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各层之间物种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差异。与相异性系数(community dissimilarity)、Bray-Curtis指数和Morisita-Horn指数、以及物种周转速率Sβ和物种周转速率t相比,Cody指数和物种周转速率βC能较好地反映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β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多样性指数 物种周转速率 海拔梯度 森林群落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睿 洪伟 +5 位作者 郭文才 吴承祯 宋萍 钱莲文 范海兰 涂育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66-670,共5页
在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依不同坡向不同坡位设置8块样地,应用β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该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结果表明,丝栗栲群落中物种周转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坡的阳坡,该结论对探索正红菇的生态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应用二元属... 在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依不同坡向不同坡位设置8块样地,应用β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该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结果表明,丝栗栲群落中物种周转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坡的阳坡,该结论对探索正红菇的生态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应用二元属性数据进行测度,结果表明βWS与βT具有相同的生态学含义;βR能较好地反映该丝栗栲群落沿不同坡向及坡位的物种周转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丝栗栲 群落 物种周转速率
下载PDF
运用β多样性探讨不同更新模式对米槠群落高度级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世品 游水生 +1 位作者 陈子英 游章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9,共8页
运用β多样性研究了不同更新模式(择伐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对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ata〕群落高度级和物种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新前各米槠林样地均有7个高度级,Cody指数(βC)和共有种数随高度级增大迅速减小... 运用β多样性研究了不同更新模式(择伐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对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ata〕群落高度级和物种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新前各米槠林样地均有7个高度级,Cody指数(βC)和共有种数随高度级增大迅速减小;更新期各样地的高度级均减少,但随更新期延长高度级有所增加,低(第1至第3)高度级的物种数也有所增加。物种周转主要发生在第1至第3高度级。更新前各样地低(第1至第3)高度级间非共有种数和共有种数均较多,相异性系数较小并随高度级差异增加而增大;但受到干扰(皆伐)后相异性系数急剧增大并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择伐更新导致米槠群落高度级减少但可逐步恢复;天然更新样地中米槠生长很快,在12年更新期内已进入第6高度级;人工更新样地中米槠已不能生存,人工种植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成为优势种。总体上看,采取不同的更新模式后米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变化明显,但择伐更新和天然更新属轻、中度干扰,有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和稳定;而人工更新为重度干扰,导致群落基准高度级物种周转速率和总物种周转速率均大幅下降,使群落演替方向大幅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群落 更新模式 Β多样性 高度级 相异性系数 物种周转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