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春季新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牟欢 赵克明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年第4期35-39,共5页
综合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ECMWF及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2010年3月27—29日新疆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动力机制、物理量、卫星云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来源于欧洲中部,属西方路径,强... 综合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ECMWF及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2010年3月27—29日新疆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动力机制、物理量、卫星云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来源于欧洲中部,属西方路径,强冷空气经过黑海-咸海-中亚地区入侵新疆;造成强降水的原因是西方冷空气与中亚南支槽东移北上的暖湿气流在伊犁河谷、天山山区和北疆沿天山一带汇合,并配合动力作用和水汽条件共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环流形势 物理量特征 动力机制
下载PDF
近10年广东冰雹的统计特征及天气形势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怀宇 何如意 +2 位作者 胡胜 张羽 罗聪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9,共9页
对2004—2013年广东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广东的冰雹天气主要出现在3—5月并且集中在粤北山区和西江流域河网地带。可将广东出现冰雹时的天气形势分成锋面低槽型、暖区型、高架雷暴型3种典型的类型。锋面... 对2004—2013年广东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广东的冰雹天气主要出现在3—5月并且集中在粤北山区和西江流域河网地带。可将广东出现冰雹时的天气形势分成锋面低槽型、暖区型、高架雷暴型3种典型的类型。锋面低槽型,大冰雹多出现在这类天气形势下,地面冷锋、低层切变线(低涡)、高空槽(温度槽)互相配合,地面冷空气和中层温度槽的侵入,使得大气层结变的不稳定;锋面、切变线、高空槽的动力作用触发对流;冰雹出现在锋面、切变线附近,高空槽前。暖区型,地面在长江流域以南没有冷空气活动,低层存在西南风与东南风的辐合,高空槽带来干冷空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形成不稳定层结;冰雹出现在高空槽前、低层辐合区内。高架雷暴型,地面为冷高压控制,低空存在逆温层,暖湿气流沿着低层冷垫爬升,对流在逆温层之上发展;冰雹出现在切变线附近,多为小冰雹。在广东,适宜大冰雹生长的物理量平均值是:0℃层高度4505m,-20℃层高度7632m,K指数35℃,SI指数-0.99℃;垂直风切变2.67×10-3 s-1;最大上升速度-28×10-2 Pa/s,400hPa与700hPa之间的差动温度平流-23.9×10-5℃/s。大冰雹要求更大的K指数、更小的SI、更大的垂直风切变、更加充足的水汽、更加强烈的垂直上升速度、更大的差动温度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时空分布 环流分型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宁夏中北部两次强暴雨过程综合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肖云清 胡文东 +3 位作者 赵立斌 马金仁 许建秋 何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583,共8页
2002年6月8日和2006年7月14日宁夏中北部地区分别出现了两次创历史记录的区域暴雨过程。本文就两次强暴雨的降水特点、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雷达观测及常用物理量进行对比分析。应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对这两次暴雨天气过程... 2002年6月8日和2006年7月14日宁夏中北部地区分别出现了两次创历史记录的区域暴雨过程。本文就两次强暴雨的降水特点、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雷达观测及常用物理量进行对比分析。应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对这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触发机制:500 hPa冷槽、700hPa高原低涡等,以及对暴雨发生起重要作用的天气系统,如:地面锢囚锋和台风位置、强度等进行对比。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未饱和湿空气静力总温度、低空干暖盖、涡度平流、垂直速度等物理因子进行分析,总结了暴雨发生前后的一般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中北部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内蒙古大、暴雪环流类型及物理量场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康玲 李彰俊 +2 位作者 祁伏裕 赵瑞霞 康利 《内蒙古气象》 2000年第3期13-18,共6页
对内蒙古地区近 40年大、暴雪过程进行的环流型及物理量场特征分析表明 ,大、暴雪过程主要集中在 3月、1 0月、1 1月份 ,冷空气活动多为西路、西北路 ,其次是北路。造成内蒙古地区大、暴雪的天气系统有 3类 ,大尺度环流有 5型。临近大... 对内蒙古地区近 40年大、暴雪过程进行的环流型及物理量场特征分析表明 ,大、暴雪过程主要集中在 3月、1 0月、1 1月份 ,冷空气活动多为西路、西北路 ,其次是北路。造成内蒙古地区大、暴雪的天气系统有 3类 ,大尺度环流有 5型。临近大、暴雪过程 ,各物理量有明显反映 ,首先有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 ,其次必须具备强烈的上升运动。最后给出 3类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环流类型 物理量特征 预报着眼点 内蒙古 大雪 冷空气活动
下载PDF
2011年10月13~14日广州罕见暴雨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蔡蕊 江梦天 +1 位作者 赵旸旸 冯厚文 《广东气象》 2012年第1期10-14,共5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中尺度自动站、NCEP 1°×1°的6 h分析资料等,从环流背景特征、物理量特征、雷达图象特征分析2011年10月13~14日广州出现的历史同期罕见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冷空气入侵及副...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中尺度自动站、NCEP 1°×1°的6 h分析资料等,从环流背景特征、物理量特征、雷达图象特征分析2011年10月13~14日广州出现的历史同期罕见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冷空气入侵及副高脊的进退是此次大暴雨的触发背景;广州上空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持续的西风槽前西南水汽输送和低层切变南部的东南水汽输送等为大暴雨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风向的顺时针旋转的建立和破坏以及风速的迅速增强和减弱与降水开始、结束同步,冷暖空气的交汇期也是强降水的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秋季暴雨 环流背景 物理量特征 边界层风廓线 广州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物理量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武龙 康岚 +1 位作者 杨康权 银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9,共11页
利用2007-2017年5-9月四川盆地84个国家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和时间间隔6 h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所需的热力、水汽和垂直风切变等条件,并对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的环境物理量特征进行了对比... 利用2007-2017年5-9月四川盆地84个国家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和时间间隔6 h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所需的热力、水汽和垂直风切变等条件,并对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的环境物理量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极端短时强降水的抬升凝结高度、自由对流高度和平衡高度(EL)均高于普通短时强降水,EL可以较好地区分极端短时强降水和普通短时强降水,约75%的极端短时强降水和普通短时强降水分别发生在EL高于258.6和658.2 hPa的环境下。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对流抑制能量值同样高于普通短时强降水,约50%的极端短时强降水和普通短时强降水的CAPE值分别高于792.5和451.9 J·kg^(-1)。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的850和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θse850-θse500)差异显著,极端短时强降水的θse850-θse500数值明显高于普通短时强降水,10℃可做为区分二者的参考阈值。约50%的短时强降水大气整层可降水量(PW)超过58 mm,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的PW差异不明显,但极端短时强降水具有较为明显的上干下湿垂直分布特征。垂直风切变和上升运动对四川盆地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的区分没有明确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物理量特征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庆阳黄土高原短时强降水统计特征及预警指标 被引量:15
7
作者 程鹏 罗汉 +3 位作者 陈佩璇 曹彦超 李宝梓 陈祺 《干旱气象》 2020年第2期319-328,352,共11页
利用2008-2018年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量及雷达、探空资料,统计分析庆阳黄土高原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环境物理量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1)庆阳黄土高原北部和东南部是短时强降水高发区,北部环县和东南部正宁县是业务预报关注... 利用2008-2018年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量及雷达、探空资料,统计分析庆阳黄土高原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环境物理量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1)庆阳黄土高原北部和东南部是短时强降水高发区,北部环县和东南部正宁县是业务预报关注的重点区域。(2)短时强降水最早始于4月中旬,最晚止于10月中旬,集中发生在7-8月,7月中旬和8月中旬是两个高发时段,且"双峰型"日变化特征明显,主峰在17:00前后,次峰在09:00前后,16:00-18:00是不同量级短时强降水的高发时段。(3)短时强降水的水汽条件预警指标为700 hPa比湿不小于7 g·kg^-1且T-Td≤4℃,能量条件预警指标为CAPE≥100 J·kg^-1且CIN≤120 J·kg^-1,不稳定条件预警指标为△T7-5≥15℃且SI≤1℃,特殊高度层预警指标为-20℃和0℃层高度平均分别为8.6 km和5.1 km,冻结层厚度△H平均为3.4 km。(4)雷达特征量预警指标为回波强度超过38 dBZ,回波顶高和最强回波中心高度分别超过7.0、3.6 km,VIL高于20 kg·m^-2。经检验,这些预警指标可为庆阳黄土高原短时强降水的潜势预报和临近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物理量特征 预警指标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西风槽影响下豫西北两类强对流天气流型和物理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司福意 赵海清 李社宗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57-63,共7页
西风槽是诱发豫西北雷雨大风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一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对2001-2015年6-9月受西风槽影响在豫西北发生的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发现,由于近地面暖湿空气势力和侵入冷空气的强弱不... 西风槽是诱发豫西北雷雨大风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一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对2001-2015年6-9月受西风槽影响在豫西北发生的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发现,由于近地面暖湿空气势力和侵入冷空气的强弱不同,致使天气系统配置差异显著。根据不同天气系统配置,将由西风槽入侵引起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分为斜压锋生类和低层暖平流强迫抬升类两种。斜压锋生类的显著特征是配合高空槽的移近,影响系统在700 h Pa上有明显的冷槽,在近地面层有明显的锋生和锋面移近,锋面逼近使抬升运动增强是强对流天气启动的重要因素;低层暖平流强迫类的影响系统在700 h Pa上有位势高度槽而无冷槽,槽的南段紧贴或者落后于500 h Pa槽线,呈前倾结构,强的热力不稳定和深层垂直风切变所形成的动力不稳定是引发这类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因素,地面辐合线、干线触发了强对流天气。二者在物理量场分布上也有着显著的异同:相同之处在于两类强对流天气均有较强的位势不稳定且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两类强对流过程的0℃层均接近或超过5km。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斜压锋生类中低层湿度更大,湿层更厚。2)低层暖平流强迫类850-500 h Pa的温差均值为27. 7℃,大于斜压锋生类的温差。3)斜压锋生类K指数均值达39. 6℃,低层暖平流强迫类K指数均值为28. 7℃,二者差值高达10. 9℃,而其抬升凝结高度却明显偏低。4)斜压锋生类中低层的垂直风切变较大,而低层暖平流强迫类的对流层高层与近地面间的垂直风切变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西风槽 天气流型配置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Entransy and entropy revisited 被引量:13
9
作者 HU GuoJie CAO BingYang GUO ZengYu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27期2974-2977,共4页
Entransy, a recently developed concept, is the central physical quantity characterizing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not related to heat-to-work conversions. The entransy of an object pertains to the nature of the potentia... Entransy, a recently developed concept, is the central physical quantity characterizing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not related to heat-to-work conversions. The entransy of an object pertains to the nature of the potential energy of heat in a thermal field and describes its heat transfer abil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revisit this concept, and develop its relationship to state and process quantities. This then enables a direct comparison to the more familiar concept, entropy, the central physical quantity in thermody- namics. The comparison helps to identify the role entransy has in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and highlight under what conditions state and process quantities related to entransy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such processes. As to embody the entransy loss due to work expended between the system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irreversible heat conduction in gases, new quantities, available entransy flow and available system entransy are introduced. Both the entransy of solids and the available system entransy of gases are state quantities and their changes correspond to the entransy flow and the available entransy flow respectively. Thus there is no need to stre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cess quantity and state quantity in heat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 物理量特征 气体系统 传热过程 传热能力 转移过程 状态
原文传递
2022年广西极端“龙舟水”暴雨过程环境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国忠 覃月凤 +2 位作者 覃卫坚 陈伟斌 翟舒楠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利用实况、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广西极端“龙舟水”最强暴雨过程降雨与洪峰及环境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30a广西大洪水年“龙舟水”最强暴雨过程大多持续5~6d,强降雨范围、中心位置及强度与洪峰相关,洪峰出现在过程结束当日或... 利用实况、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广西极端“龙舟水”最强暴雨过程降雨与洪峰及环境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30a广西大洪水年“龙舟水”最强暴雨过程大多持续5~6d,强降雨范围、中心位置及强度与洪峰相关,洪峰出现在过程结束当日或后一日。(2)2022年过程大尺度环流背景中高纬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型,东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北,中低层大气异常深厚急流及高能、高湿,对流抑制有效位能小及抬升凝结高度低,是典型暖区暴雨。近30a过程大尺度环流背景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或纬向型两类,是锋面、暖区或混合型暴雨。(3)把握“龙舟水”最强暴雨过程环境场及降雨特征是大洪水预报的关键着眼点之一。相近环境场条件下,强降雨差异是预报难点,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舟水” 极端暴雨 大尺度环流背景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14.4.23”河西走廊特强沙尘暴演变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钱莉 滕杰 胡津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5-754,共10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数值预报产品,对2014年4月23日甘肃河西走廊发生的特强沙尘暴过程形成和减弱原因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乌拉尔山脊前不稳定槽强烈发展,极地强冷空气向南爆发是这次特强沙尘暴产生的大尺...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数值预报产品,对2014年4月23日甘肃河西走廊发生的特强沙尘暴过程形成和减弱原因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乌拉尔山脊前不稳定槽强烈发展,极地强冷空气向南爆发是这次特强沙尘暴产生的大尺度触发系统,地面冷锋所带来的强风是产生特强沙尘暴的主要原因。特强沙尘暴在河西走廊中西部增强的原因:700~850 hPa河西走廊近乎中性的温度层结,加上强冷平流和低空急流,有利于锋生和动量下传;地面冷锋强变压、变温梯度及日变化促使沙尘暴在河西西部爆发性发展。河西走廊中西部低空强上升运动有利于增大近地面沙尘浓度;强烈的温度差动平流和垂直风切变,加大了热力和动力不稳定。特强沙尘暴在河西走廊东部减弱的原因:造成特强沙尘暴的天气系统在河西东部北行减弱及河西走廊狭管效应地形环境消失;午夜日变化造成锋消;前期持续阴雨天气,使疏松裸露的地表土壤和沙漠形成一层板结层,增加起沙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强沙尘暴 发生机制 诊断分析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2015年春季北疆沿天山一带一次强沙尘暴过程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闵月 李娜 汤浩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年第5期30-37,共8页
利用NCEP1°×1°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27日北疆沿天山一带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低槽分裂短波槽与中纬度锋区上中亚低槽汇合东移是沙尘暴发生的影响系统,地面冷... 利用NCEP1°×1°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27日北疆沿天山一带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低槽分裂短波槽与中纬度锋区上中亚低槽汇合东移是沙尘暴发生的影响系统,地面冷锋过境是沙尘暴出现的直接原因;前期高温少雨,时值春播期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中层400 hPa至低层700 hPa强冷平流的入侵,加大了热力不稳定;假相当位温锋区的强迫抬升作用,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300 hPa高空西南急流的增强,以及低空西北急流的快速东移,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水平风速增大和局地上升运动的共同作用,加大了空气的扰动和流动,促进了沙尘暴的产生。沙尘暴天气发生在地面冷锋后部西北大风区内、ΔP_3中心前部、850 hPa强冷平流前部以及850 hPa强上升运动区内。ΔP_3≥10.0 hPa、水平螺旋度≤-300 m^2·s^(-2)对沙尘暴天气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冷锋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贵州沿河县两次极端强降水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冉仙果 胡萍 +2 位作者 付瑞滢 陈超 皮小雯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年第2期31-39,共9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区域站、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2016年6月19-20日特大暴雨和2019年6月22日大暴雨的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抬升条件以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发现:两次过程都属于典型的低涡切变型暴雨过...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区域站、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2016年6月19-20日特大暴雨和2019年6月22日大暴雨的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抬升条件以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发现:两次过程都属于典型的低涡切变型暴雨过程;"6·20"过程水汽通量强,辐合抬升高,维持时间长,是过程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6·22"过程水汽辐合强,垂直上升速度强,持续时间较短,是过程小时雨强大的主要原因;沿河西部的"列车效应"是这两次极端降水的关键原因;EC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报出"6·20"过程中对流层中低层主要影响系统及其位置,随着预报时效的临近,预报的系统位置和移动与实况偏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物理量特征 雷达回波 EC模式预报
下载PDF
吉林省大范围雷暴天气形势分析及物理量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倪惠 王宁 张智勇 《吉林气象》 2008年第4期7-10,29,共5页
1引言 雷暴天气是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它是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所产生,当积雨云强烈发展时,常伴有闪电、雷鸣、暴雨、大风,有时还会出现冰雹、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等灾害性天气。雷暴还会给信息安全、航空航天、国防安全、... 1引言 雷暴天气是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它是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所产生,当积雨云强烈发展时,常伴有闪电、雷鸣、暴雨、大风,有时还会出现冰雹、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等灾害性天气。雷暴还会给信息安全、航空航天、国防安全、通讯、交通安全以及森林防火等方面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天气 天气形势分析 物理量特征 吉林省 灾害性天气 天气现象 下击暴流 信息安全
下载PDF
热带风暴海马变性前后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迎新 李根娥 张守保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5,共7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热带风暴海马(0421)变性前后各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由变性前高低层的暖心对称结构到变性后非对称的锋面结构,其中冷空气是从低层、低压的西南象限开始入侵的。同时相对涡度场上,也由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热带风暴海马(0421)变性前后各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由变性前高低层的暖心对称结构到变性后非对称的锋面结构,其中冷空气是从低层、低压的西南象限开始入侵的。同时相对涡度场上,也由整层左右对称的正涡度演变成自低层到高层向西倾斜的垂直分布。另外,24小时平均相对涡度、平均散度呈现出中低层数值变大,且辐合上升层的厚度也加大的特点;最大上升速度中心的高度由变性前的600hPa上升到500hPa。由于西风带高空槽东移,变性后存在两条水汽通道,一条伴随槽前的西南气流,一条来自南海与强劲的偏南气流相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风暴 变性 物理量特征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1981—2013年降雪过程气候特征及环流型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陶云 陈艳 +2 位作者 段长春 任菊章 何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1-1180,共10页
利用云南124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逐日天气资料和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降雪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大气环流以及物理场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降雪天气过程总变化趋势呈显著减少,平均减少0.6次/10... 利用云南124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逐日天气资料和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降雪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大气环流以及物理场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降雪天气过程总变化趋势呈显著减少,平均减少0.6次/10 a,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昆明降雪最早出现在11月,最晚出现在3月,集中于12月和次年1月.最长连续降雪时间是5 d,最短为1 d,大部分为2~3 d.(2)云南降雪过程受中高纬度和低纬度系统的共同影响,并与地面及近地面上的系统也密不可分.从500 h Pa环流系统看,北脊南槽型是造成云南省冬春季雨雪天气最主要的环流型.南支槽是产生云南大范围雨雪天气的重要系统之一;近地面的切变线天气系统也是云南省冬春季发生大范围雨雪天气的重要系统;地面冷空气的南下影响是云南省大范围雨雪灾害天气发生的必要条件.(3)云南降雪天气过程主要分北脊南槽型、北横槽有南支槽型和北横槽无南支槽型.(4)3种降雪型在水汽输送、热力及动力条件存在一定异同.3类降雪过程均有充沛的水汽从云南西侧和南侧输送至云南境内,为降雪过程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不同之处则是有南支槽的降雪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洋面,而无南支槽的降雪过程水汽来自较远的阿拉伯海地区.3类降雪过程云南境内均处于高温高湿的热力条件下,在冷空气入侵的抬升作用下易产生强降雪(雨).横槽型冷空气强度较北脊型强,影响云南的冷空气位置更偏南偏西.3类降雪过程的上升运动在强度和位置上有所不同,也决定了强降雪(雨)区域的大小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降雪过程 气候特征 环流型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辽宁冬季一次大风雪天气个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素洁 项英芬 +1 位作者 侯亚红 李想 《辽宁气象》 2001年第2期19-20,共2页
分析 1 999年 1 1月 1 4日入冬以来辽宁第 1次大风雪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中尺度云团活动和物理量场的特征 ,揭示发生发展机制 ,为暴风雪天气提供预报思路。
关键词 辽宁 大风雪天气分析 中尺度云团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2022年甘南州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多尺度分析
18
作者 何涛 马金虎 +1 位作者 赵惠珍 张艳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受西北气流和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2022年5月12日14:00至13日8:00地处青藏高原边坡地带的甘南州出现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多站出现冰雹和短时强降水。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重点分析此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探空特征、物理量特征、强对流... 受西北气流和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2022年5月12日14:00至13日8:00地处青藏高原边坡地带的甘南州出现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多站出现冰雹和短时强降水。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重点分析此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探空特征、物理量特征、强对流过程对流单体的演变及模式检验。结果表明:这是一次低涡后部冷空气东移南下造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鞍形场发展使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维持并缓慢东移;低层有暖平流,高层有冷平流,大气层结不稳定;中层600~700 hPa附近有逆温层存在,有利于不稳定能量堆积,午后近地面层增温,导致对流不稳定进一步增大;CMA-GFS和ECMWF模式对大尺度环流形势预报效果较好,对低层中尺度切变移速预报偏快,对物理量场的预报ECMWF模式更接近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大尺度环流形势 探空特征 物理量特征 模式检验 甘肃甘南 2022年
下载PDF
巴彦淖尔市春季一次大范围连续沙尘暴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尚瑜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1期64-67,共4页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CF数值预报产品,对2019-04-09/11发生在巴彦淖尔市大范围连续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文章根据天气实况,对高空和地面环流形势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了高低空急流、层结条件、卫星云图...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CF数值预报产品,对2019-04-09/11发生在巴彦淖尔市大范围连续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文章根据天气实况,对高空和地面环流形势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了高低空急流、层结条件、卫星云图和单站地面气象要素资料,最后得出结论。所得结论为进一步认识内蒙古中西部沙尘暴气候学特征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诊断分析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2022年夏季喀什地区一次罕见暴雨成因分析
20
作者 王鹏飞 陈波 孙成云 《内蒙古气象》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采用区域气象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观测数据、NCEP(1°×1°)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逐小时云顶亮温及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22年8月9日喀什地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100 hPa南亚高压呈东部型分布,巴尔喀... 采用区域气象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观测数据、NCEP(1°×1°)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逐小时云顶亮温及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22年8月9日喀什地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100 hPa南亚高压呈东部型分布,巴尔喀什湖切断低压与贝加尔湖低槽形成“东西夹攻”的形势。850 hPa偏东急流将塔里木盆地的水汽向暴雨区输送。850~400 hPa假相当位温随高度增大而减小且低层等值线密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此次暴雨由两个对流发展旺盛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连续影响造成,其移动路径在喀什市存在叠加效应,降水落区与TBB低值区近乎一致,强降水发生在云团中心TBB <-28℃区域。雷达回波呈多单体风暴线状排列,移动中与路径方向上新单体合并,发展成西南—东北方向飑线,反射率因子达55 dBz以上,回波顶高为8 km以上。飑线断裂后,回波移动缓慢,强回波持续时间长,造成喀什市短时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背景 物理量特征 中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