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口铅锌矿床海底热泉喷溢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学明 邓军 翟裕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0-246,共7页
凡口铅锌矿是发育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海底喷溢沉积矿床 ,以“一大二富三集中”的特点和典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吸引着中外矿床地质工作者。叠层状矿体发育于同沉积断裂的旁侧 ,矿层与灰岩呈沉积接触关系。矿石具沉积碎屑组构 ,黄铁矿、... 凡口铅锌矿是发育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海底喷溢沉积矿床 ,以“一大二富三集中”的特点和典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吸引着中外矿床地质工作者。叠层状矿体发育于同沉积断裂的旁侧 ,矿层与灰岩呈沉积接触关系。矿石具沉积碎屑组构 ,黄铁矿、闪锌矿具外生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反映矿床与同生作用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源和下地壳来源铅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海底热泉 物理化学环境 喷溢成矿 铅锌矿床
下载PDF
山东张家洼矽卡岩型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环境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费详惠 张招崇 韩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73-1896,共24页
张家洼矽卡岩型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部,赋存在石炭系本溪组与奥陶系马家沟组之间的假整合面处及闪长岩体与奥陶系马家沟组大理岩的接触带附近,富铁矿石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研究发现矽卡岩矿物种类在内外接触带分布有一定区别,内带... 张家洼矽卡岩型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部,赋存在石炭系本溪组与奥陶系马家沟组之间的假整合面处及闪长岩体与奥陶系马家沟组大理岩的接触带附近,富铁矿石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研究发现矽卡岩矿物种类在内外接触带分布有一定区别,内带为石榴石等钙质矽卡岩矿物,而外带为阳起石、金云母等镁质矽卡岩矿物,整体构成钙镁质矽卡岩。对矽卡岩矿物系统的研究表明,透辉石及石榴石发育有环带,其氧化物含量随矿物环带的形成比例不断变化,暗示酸碱度及氧逸度随着成矿流体的演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即由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相对还原的酸性环境演化为退化蚀变阶段相对氧化的碱性环境从而导致铁质逐渐萃取多次富集、沉淀,后期随着磁铁矿的沉淀又逐渐在硫化物阶段转化为还原环境生成金属硫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矿物学 环带结构 形成顺序 物理化学环境
下载PDF
黑龙江砂宝斯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晓勇 贾伟光 +2 位作者 张春辉 谢菊梅 胡军海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1,共4页
砂宝斯金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金矿体严格受SN向和NNW向断裂构造控 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通过对砂宝斯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及矿石 Pb、C、S、H和O同位素特征研究分析,认为金成矿的物理化学环... 砂宝斯金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金矿体严格受SN向和NNW向断裂构造控 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通过对砂宝斯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及矿石 Pb、C、S、H和O同位素特征研究分析,认为金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温度为200℃~230℃、压力为 40.9MPa、深度为1.5km;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偏碱性、高硫低氧和相对还原的特点,是岩浆热液和 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有部分地壳物质的加入。Au主要是以Au- S配合物的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压力、pH值降低和Eh值升高是导致Au沉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宝斯金矿床 成矿溶液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物理化学环境
下载PDF
华南鹿井矿田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小山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许谱林 唐湘生 +6 位作者 郭福生 吕川 黎广荣 党飞鹏 李志鹏 黄迪 徐勋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1227,共17页
鹿井铀矿田位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的南西部,是华南最主要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化在该矿田占主导地位,小山铀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床之一。绿泥石化是该铀矿化重要的蚀变类型和找矿标志,然而针对绿泥石... 鹿井铀矿田位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的南西部,是华南最主要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化在该矿田占主导地位,小山铀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床之一。绿泥石化是该铀矿化重要的蚀变类型和找矿标志,然而针对绿泥石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钻孔ZK1-1揭露的热液蚀变带为研究对象,对绿泥石开展精细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小山铀矿床主要存在4种形态类型的绿泥石,分别为黑云母蚀变型、长石蚀变型、裂隙充填型和与铀矿物密切共生型;(2)绿泥石以富铁的铁镁绿泥石为主,部分为蠕绿泥石;(3)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在213.5~249.8℃之间,平均值为233.4℃,属中低温条件;(4)绿泥石形成于低氧逸度、高硫逸度的还原环境,形成机制包括溶解—沉淀和溶解—迁移—沉淀,其中晶质铀矿、独居石以及磷钇矿矿物发生溶解,形成铀石—钍石矿物;(5)绿泥石蚀变改变了围岩性质、铀的赋存状态以及物理化学环境,促使铀的活化、迁移以及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形成温度 物理化学环境 碎裂蚀变岩型铀矿 鹿井铀矿田
下载PDF
Biochar-Induced Changes in Soil Resilience:Effects of Soil Texture and Biochar Dosage 被引量:5
5
作者 Ayodele Ebenezer AJAYI Rainer HOR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36-247,共12页
Biochars are, amongst other available amendment materials, considered as an attractive tool in agriculture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oil functions. The latter is widely discussed as a consequence of... Biochars are, amongst other available amendment materials, considered as an attractive tool in agriculture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oil functions. The latter is widely discussed as a consequence of improved physical quality of the amended soil.However, the mechanisms for this improvement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woodchip biochar amendment on micro-structural development, micro-and macro-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two differently textured soils,fine sand(FS) and sandy loam(SL). Test substrate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50 or 100 g kg^(-1) biochar to FS or SL. Total porosity and plant available water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both soils. Moreover,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aggregate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n biochar amount was doubled. Mechanical resilience of the aggregates at both micro-and macro-scale was improved in the biochar-amended soils, impacting the cohesion and compressive behavi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effects will result in an improved pore structure and aeration. Consequently, the physicochemical environment for plants and microbes is improved. Furthermore, the improved stability properties will result in better capacity of the biochar-amended soil to recover from the myriad of mechanical stresses imposed under arable systems, including vehicle traffic, to the weight of overburden soil. However, it was noted that doubling the amendment rate did not in any case offer any remarkable additional improvement in these properties, suggesting a further need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amendment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regate stability amendment mater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RHEOMETRY shear properties total porosity
原文传递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内格拉萨金矿区古成矿流体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晓璐 高建国 张利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04-2007,2013,共5页
通过对比研究各种类型矿石的化学组分、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包体测温数据,初步认为金在古成矿流体在中低温、低氧逸度、pH值接近中性的物理化学环境中,以硫氢络合物(Au(HS))的形式迁移。流体物理化学环境的骤变是引起矿质... 通过对比研究各种类型矿石的化学组分、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包体测温数据,初步认为金在古成矿流体在中低温、低氧逸度、pH值接近中性的物理化学环境中,以硫氢络合物(Au(HS))的形式迁移。流体物理化学环境的骤变是引起矿质元素沉淀的内因;而诱发物理化学环境改变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流体的沸腾作用和硫化作用。基于研究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区域成矿带及矿区地质特征,提出"本区矿床属于火山-次火山杂岩成矿体系,相应的热液系统为与火山-次火山杂岩有关的岩浆-大气降水热液系统"的假设,并利用该假设解释本区矿床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成矿流体 物理化学环境 热液系统 成矿系统
下载PDF
论蔡家营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分带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家永 张乾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8-62,共5页
蔡家营矿床主要由Ⅲ、Ⅴ两矿带组成,从东北(Ⅲ矿带)往西南(Ⅴ矿带),Zn/Pb比值降低,Ag含量增高。两矿带地质产状一致,硫、铅等成矿物质来源一致,形成于统一的地质作用。导致成矿元素分带的主要原因是两矿带成矿物理化学... 蔡家营矿床主要由Ⅲ、Ⅴ两矿带组成,从东北(Ⅲ矿带)往西南(Ⅴ矿带),Zn/Pb比值降低,Ag含量增高。两矿带地质产状一致,硫、铅等成矿物质来源一致,形成于统一的地质作用。导致成矿元素分带的主要原因是两矿带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成矿元素 物理化学环境
下载PDF
甘肃野牛滩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及隆起-冷却史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惠萍 邹治平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48-155,共8页
利用X光衍射、稳定同位素等多种手段研究,认为野牛滩岩体形成温度不高于600℃,岩体形成深度为4~5km,相当于大陆地壳上部壳层的下部。岩体形成时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交换不充分,而且处于较低氧逸度环境。矿物包裹体成分说明岩浆水对成... 利用X光衍射、稳定同位素等多种手段研究,认为野牛滩岩体形成温度不高于600℃,岩体形成深度为4~5km,相当于大陆地壳上部壳层的下部。岩体形成时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交换不充分,而且处于较低氧逸度环境。矿物包裹体成分说明岩浆水对成矿不利。多种测年资料证实野牛滩岩体形成于奥陶纪末,岩体形成后野牛滩地区隆起不高,因此其近侧的塔尔沟钨矿剥蚀不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牛滩岩体 物理化学环境 隆起冷却 甘肃
下载PDF
回归自然与环保家具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赛兰 柳淑宜 《家具与室内装饰》 1994年第1期11-15,共5页
随着环境意识的日益强烈,工业社会的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日俱增.这种思潮在家具开发中的反映便是回归自然与环保家具.环境问题可以分为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环保家具的概念也就是保护、开发、利用自然材料,生产没有污染源的家具.... 随着环境意识的日益强烈,工业社会的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日俱增.这种思潮在家具开发中的反映便是回归自然与环保家具.环境问题可以分为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环保家具的概念也就是保护、开发、利用自然材料,生产没有污染源的家具.环保家具开发的目的:一是为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居室的物理化学环境质量;二是为了适应人们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中寻找返朴归真,接近自然的心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自然 家具材料 环保效果 天然材料 心理需求 小径材 物理化学环境 田园风味 自然天成 天然色素
下载PDF
超深金刚石包裹体:对深部地幔物理化学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昕雨 丘志力 +2 位作者 邓小芹 马瑛 陆太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2-464,共13页
超深金刚石及其包裹体是探究深部地幔组成及物理化学环境的重要样本。梳理了超深金刚石中新发现的典型矿物包裹体及其组合,并结合前人高精度原位分析、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实验的研究成果,综述分析了超深金刚石矿物包裹体及其组合指示的... 超深金刚石及其包裹体是探究深部地幔组成及物理化学环境的重要样本。梳理了超深金刚石中新发现的典型矿物包裹体及其组合,并结合前人高精度原位分析、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实验的研究成果,综述分析了超深金刚石矿物包裹体及其组合指示的深度范围、微量元素与温压条件之间的关系,超深地幔水的赋存矿物相、金属相以及强还原环境新认识,残留的俯冲洋壳可能是深部地幔水的重要储库,超深金刚石及其包裹体对深俯冲及深部碳循环的指示等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学者虽然在华北、扬子克拉通金刚石中也发现了指示超深来源的矿物包裹体,在超高压金刚石形成及蛇绿岩型金刚石成因研究方面获得了某些重要进展,但对超深金刚石包裹体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金刚石 包裹体 深部地幔 物理化学环境 指示
原文传递
简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配合饲料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红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第11期34-35,共2页
1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近红外光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即是指波长在780-2 526 nm范围内的电磁波。近红外光谱属于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主频吸收光谱,具有较强的穿透力。由于不同的有机物含有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基因有不同... 1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近红外光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即是指波长在780-2 526 nm范围内的电磁波。近红外光谱属于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主频吸收光谱,具有较强的穿透力。由于不同的有机物含有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能级,不同的基团和同一基团在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中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波长都有明显差别,且吸收系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配合饲料 应用 分子振动光谱 物理化学环境 吸收波长 吸收光谱 吸收系数
下载PDF
冀东“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艳春 吴继承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4,共4页
在总结冷口断裂带内产出的南沟、小井沟、军屯等"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含矿热液来源、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探讨了矿床的成因。认为"长城式"金矿是与中生代构造—岩浆... 在总结冷口断裂带内产出的南沟、小井沟、军屯等"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含矿热液来源、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探讨了矿床的成因。认为"长城式"金矿是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产于中元古界碳酸岩地层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成矿物质来源 含矿热液来源 成矿物理化学环境 成矿时代 中生代构造 微细浸染 金矿
下载PDF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矿物组合的重新厘定、时空分布及其成因意义
13
作者 陈繁荣 肖振宇 《矿产勘查》 1998年第4期2-6,共5页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发育南北不对称的矿化与蚀变分带。矿区南部的分带性较完整,从九区Cu(Au)矿化带往南依次为银山区Cu-Pb-Zn矿化带、含银Pb-Zn矿化带和南山区Pb-Ag矿化带,形成了相应的矿物共生组合及演化序...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发育南北不对称的矿化与蚀变分带。矿区南部的分带性较完整,从九区Cu(Au)矿化带往南依次为银山区Cu-Pb-Zn矿化带、含银Pb-Zn矿化带和南山区Pb-Ag矿化带,形成了相应的矿物共生组合及演化序列。矿化作用发生在成矿热液的缓慢演化过程中。九区Cu(Au)矿化带北侧的九区Zn-Pb矿化带,是在物理化学条件急剧变化的热液体系中,各种矿物在溶液浓度同时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后快速沉淀的产物。在银山矿床的上部(尤其是九区Zn-Pb矿化带)还发育高岭石化和重晶石化蚀变。它们是受蒸气加热的酸性地下水淋滤作用的产物,矿化带成矿体系物理化学条件的急剧变化极可能与这种酸性地下热水的混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共生序列 成矿物理化学环境 成矿地热系统 江西 银山矿床
下载PDF
双鸭山某角砾岩简中深源捕掳体(晶)特征与其产出的构造物理化学环境分析
14
作者 江平 谭成印 《黑龙江地质》 1999年第2期19-28,共10页
双鸭山超基性玄武岩角砾岩简中的深源捕掳体(晶)主要产于黄色和红色角砾岩中,深源捕掳体以斜辉橄榄岩为主,次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和纯橄榄岩;深源捕掳晶有镁铝榴石、普通辉石、瘤状钛铁矿、钙歪长石、钛黑云母巨晶及刚玉、碳硅石碎块... 双鸭山超基性玄武岩角砾岩简中的深源捕掳体(晶)主要产于黄色和红色角砾岩中,深源捕掳体以斜辉橄榄岩为主,次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和纯橄榄岩;深源捕掳晶有镁铝榴石、普通辉石、瘤状钛铁矿、钙歪长石、钛黑云母巨晶及刚玉、碳硅石碎块等。以深源捕掳体(晶)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为基础,在对其产出的构造物理化学环境进行分析表明:①深源捕掳体(晶)共存的平衡压力为18.90-23.59kb,平均温度1179.20-1361.21℃。岩石捕掳体和辉石巨晶来源于上地悭的最小深度为62-78km,镁铝榴石则来源于更深些,而瘤状钛铁矿则可能来自于软流圈顶界。钙歪长石和钛黑云母巨晶来自于大致相当于壳慢界面附近;②控制角砾岩筒群的同江--林口深断裂的地温梯度具有大陆裂谷地温曲线的特点,推断该断断裂为一深切岩石圈规模的深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源捕掳体 构造物理化学环境 深大断裂 角砾岩
下载PDF
不必辨清“生态环境”是否科学 被引量:14
15
作者 蒋有绪 《科技术语研究》 2005年第2期27-27,共1页
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长期普遍使用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质疑,在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三位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责成全国科... 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长期普遍使用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质疑,在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三位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责成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专题研讨,并提出意见。在5月18日召开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虽未完全达成共识,但讨论热烈深入。本刊特辟此专题,刊载讨论内容,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科学 物理化学环境 非生物环境 相互关系 客观环境 生物因子 体外
下载PDF
一个新兴的学科——比较行星学
16
作者 邱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6期97-97,共1页
随着人类进入空间时代的到来,一门新兴的天文学分支学科也随之诞生,这就是比较行星学。 该学科的基本原理是: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太阳系不同天体的物理化学环境,从而获得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信息。其研究重点是将其他行星或大卫星与地... 随着人类进入空间时代的到来,一门新兴的天文学分支学科也随之诞生,这就是比较行星学。 该学科的基本原理是: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太阳系不同天体的物理化学环境,从而获得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信息。其研究重点是将其他行星或大卫星与地球作比较,探求地球上种种过程(地质、气象等)的本质,深入了解地球的过去及现在所处的演化阶段,预测地球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行星学 太阳系起源 天文学 地球 物理化学环境 方法研究 分支学科 基本原理 发展前景 研究重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