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00
1
作者 赵红格 刘池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9-415,共7页
物源分析是盆地和造山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对分析沉积盆地与造山带的相对位置、演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等方面意义重大。物源分析方法众多 ,文中主要讨论了重矿物法、碎屑岩类法、裂变径迹法、沉积方法、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法等的方法、... 物源分析是盆地和造山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对分析沉积盆地与造山带的相对位置、演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等方面意义重大。物源分析方法众多 ,文中主要讨论了重矿物法、碎屑岩类法、裂变径迹法、沉积方法、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法等的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条件和局限性 ,并指出地球化学方法和同位素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 ,也应该考虑构造抬升、剥蚀作用和化学风化等构造和沉积作用对物源区判定的影响。物源分析时应注意将多种方法相结合 ,扬长补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重矿 裂变径迹 碎屑岩 沉积 地球化学 同位素
下载PDF
重矿物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1
2
作者 和钟铧 刘招君 张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综述了重矿物在物源分析、构造演化、地层分析对比、岩相古地理重建及古气侯恢复等方面的应用及进展。认为在盆地分析中 ,重矿物与其它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总体评价 ,综合研究 ,将获得更接近实际的结论。
关键词 重矿 盆地分析 分析 岩相古地理 古气候
下载PDF
物源分析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51
3
作者 汪正江 陈洪德 张锦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04-110,共7页
物源分析在盆地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是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判别、古环境恢复的重要依据。本文简要回顾了砂岩成分、阴极发光、古水流分析以及主元素和重矿物组合分析在物源研究中的应用 ,着重阐述了稳定同位素测年技术、风化强度的... 物源分析在盆地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是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判别、古环境恢复的重要依据。本文简要回顾了砂岩成分、阴极发光、古水流分析以及主元素和重矿物组合分析在物源研究中的应用 ,着重阐述了稳定同位素测年技术、风化强度的量化、REE和痕量元素等地球化学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物源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在此基础上指出物源分析应强调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获得准确的沉积物源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稳定同位素测年 地球化学 沉积盆地
下载PDF
沉积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61
4
作者 徐亚军 杜远生 杨江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共7页
沉积物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是再现沉积盆地演化、恢复古环境的重要依据。简要回顾了物源分析的发展史,重点介绍了重矿物、沉积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在物源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指出了物源分析中尚需解决的地质问题。在... 沉积物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是再现沉积盆地演化、恢复古环境的重要依据。简要回顾了物源分析的发展史,重点介绍了重矿物、沉积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在物源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指出了物源分析中尚需解决的地质问题。在强调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的同时,也应考虑构造背景和化学风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沉积地球化学 沉积盆地分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97
5
作者 魏斌 魏红红 +1 位作者 陈全红 赵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7-450,共4页
根据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和碎屑颗粒粒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区的母岩性质、物源方向及演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沉积物主要来自两种类型的母岩,即深变质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根据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和碎屑颗粒粒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区的母岩性质、物源方向及演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沉积物主要来自两种类型的母岩,即深变质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在延长组沉积早中期,主要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南两个方向,而延长组沉积晚期,西南方向物源占优势,北部物源的影响明显减弱,而且物源南北分布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重矿组合 古流向 粒度 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陆源沉积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1
6
作者 杨仁超 李进步 +2 位作者 樊爱萍 宗敏 张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7,共9页
陆源沉积岩物源分析对于古地理重建、古环境与古气候恢复、沉积盆地分析、沉积矿产预测、大地构造背景分析及盆山耦合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沉积学方法、岩石学方法、重矿物方法、元素地球化学方法... 陆源沉积岩物源分析对于古地理重建、古环境与古气候恢复、沉积盆地分析、沉积矿产预测、大地构造背景分析及盆山耦合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沉积学方法、岩石学方法、重矿物方法、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地质年代学方法、粘土矿物学方法、化石及生标化合物方法及地球物理学方法等传统的物源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磁性矿物学方法、矿物颗粒微形貌分析等物源分析新方法。由此展望了物源分析的发展趋势: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物源分析将从传统方法向现代测试技术的转化,从单一方法到多方法的综合运用,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联合交叉,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沉积岩 分析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1
7
作者 毛光周 刘池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和古地理分析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方法,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应用"有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常量元素分析、稀土-微...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和古地理分析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方法,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应用"有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常量元素分析、稀土-微量元素分析以及裂变径迹、K-Ar、Ar-Ar、Rb-Sr、Sm-Nd、U-Pb、Re-Os、S、O、Si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及其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常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分析在源区物质组成、构造背景、源区风化强度、成分成熟度及氧化-还原条件判别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各种同位素分析体系在不同目的的研究中具有自身优势,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影响岩石化学成分的因素较多,特别是对于沉积岩,很容易受外生营力的影响;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地球化学方法运用单一;对研究区区域地质情况的研究不足。为此,建议在利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时,需要充分认识影响碎屑沉积物化学组成的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物源区分析,扬长补短,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区域地质情况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构造背景 常量元素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裂变径迹 同位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鄂尔多斯西南缘前陆盆地沉积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3
8
作者 刘少峰 柯爱蓉 +1 位作者 吴丽云 黄思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前陆盆地充填沉积物中岩屑的分散形式和砂岩成分研究对确定物源区的逆冲事件、构造背景和与沉积物对应的物源层十分有效。通过对鄂尔多斯西南缘安口地区上三叠统沉积剖面系统采样测定发现,沉积物物源为一套变质碎屑岩和变质火山岩,为... 前陆盆地充填沉积物中岩屑的分散形式和砂岩成分研究对确定物源区的逆冲事件、构造背景和与沉积物对应的物源层十分有效。通过对鄂尔多斯西南缘安口地区上三叠统沉积剖面系统采样测定发现,沉积物物源为一套变质碎屑岩和变质火山岩,为东祁连褶皱逆冲带中的陈家河组(O3ch)和葫芦河组(Z-O2hl)。而西南缘千阳县上侏罗统砾岩物源为陇山群(Pt2ln)。上三叠统地层的物源分散形式为混合型,而上三叠统和上侏罗统两套地层统一的分散型式为倒序型,它是两期逆冲活动的沉积响应。根据鄂尔多斯西南缘安口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物的QmFLt端元成分作砂岩三角投影图,确定晚三叠世鄂尔多斯西南缘盆地性质为发育于碰撞造山带之前陆的前陆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前陆盆地 沉积 分析 构造意义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88
9
作者 陈全红 李文厚 +3 位作者 胡孝林 李克永 庞军刚 郭艳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0-1162,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物源均来自上地壳,以长英质岩石为主,主要为太古宇、元古宇的各类变火山-沉积岩组成的古老变质岩系,同时具有一定量的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的混合,但物源成分及南北源区构造背景有所差异。在常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上,盆...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物源均来自上地壳,以长英质岩石为主,主要为太古宇、元古宇的各类变火山-沉积岩组成的古老变质岩系,同时具有一定量的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的混合,但物源成分及南北源区构造背景有所差异。在常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上,盆地南北物源区的沉积岩在地区及层位之间存在差异,且该变化符合大洋岛弧→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负Eu异常的变化趋势。常量元素变化分析表明盆地北部物源主要来自板块俯冲碰撞地带,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相关,少数为与活动大陆边缘相关的岛弧构造环境有关,到晚古生代中晚期才逐渐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相关。稀土元素对比分析表明,盆地北部物源与太古宙、元古宙的花岗片麻岩、闪长片麻岩、二长花岗岩、变余岩屑砂岩及千枚岩具有亲源性;而盆地南部早—中二叠世长期受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影响,具有高SiO2,低Na2O的特征,这与太古宙—元古宙的太华群、秦岭群、宽坪群等岩系的高SiO2含量,K2O/Na2O>1的特征一致,到晚古生代后期,逐渐与活动大陆边缘物源相关。北秦岭晚古生代山间盆地具有快速混杂堆积的沉积特点,属于盆地外缘,并与鄂尔多斯盆地呈连续过渡的状况,物源上具有继承关系;盆地晚古生代沉积岩中Gd含量及(Gd/Yb)N比值具有随时间迁移的特征,分析表明北部物源区在太原期处于构造快速活动期,而南部物源从山西期才开始进入快速活动期,这与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一致,即北部物源区抬升要早于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构造背景 分析
下载PDF
南海陆坡高速堆积体的物质来源 被引量:75
10
作者 邵磊 李献华 +2 位作者 韦刚健 刘颖 房殿勇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28-833,共6页
自1.05 Ma以来, 发育于东沙群岛东南侧的沉积堆积体沉积速率高达49 cm/ka. 尽管在不同时期其沉积速率略有改变, 陆源物质中的稀土等元素含量则基本保持一致, 表明本地区沉积物源区在不同时期没有大的改变. 在La-Th-Sc以及Th-Sc-Zr/10构... 自1.05 Ma以来, 发育于东沙群岛东南侧的沉积堆积体沉积速率高达49 cm/ka. 尽管在不同时期其沉积速率略有改变, 陆源物质中的稀土等元素含量则基本保持一致, 表明本地区沉积物源区在不同时期没有大的改变. 在La-Th-Sc以及Th-Sc-Zr/10构造环境分析图中, 本区样品均落入大陆岛弧的范畴, 与台湾样品相重合, 而与以火山岛弧物质来源为特征的南海深海表层样品及代表珠江来源的冰后期沉积物样品明显不同, 表明其和台湾西南部样品在物质来源上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证据表明, 构成南海北部陆坡高沉积速率堆积体的陆源物质应当来自东北方向, 包括台湾, 极有可能由源自台湾方向的河流经澎湖水道搬运进南海, 揭示了南海北部深海沉积来源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海洋沉积 沉积地球化学 南海 大洋钻探 沉积堆积体 沉积速率
原文传递
板桥凹陷沙三段沉积体系与物源分析 被引量:63
11
作者 陈纯芳 郑浚茂 王德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5-62,共8页
板桥凹陷位于黄骅坳陷中北部 ,老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是主要生储油岩系。根据沉积环境、沉积特征及重矿物组合分布 ,板桥凹陷沙三段沉积期在湖盆的陡岸发育扇三角洲—深水浊积扇—深湖沉积体系以及近岸水下扇—深湖沉积体系 ,不同的物... 板桥凹陷位于黄骅坳陷中北部 ,老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是主要生储油岩系。根据沉积环境、沉积特征及重矿物组合分布 ,板桥凹陷沙三段沉积期在湖盆的陡岸发育扇三角洲—深水浊积扇—深湖沉积体系以及近岸水下扇—深湖沉积体系 ,不同的物源区通过边界断层的运动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发育。在盆地的裂陷兴盛期 ,北部燕山褶皱带物源经过北塘凹陷和海河断层 ,于长芦一带形成扇三角洲 ,并进一步向板桥凹陷中央推进 ,形成板桥深水浊积扇沉积体 ;西北部的沧县隆起物源则沿着不同的入口 ,在沧东大断裂下降盘形成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 ,它们也可进一步向凹陷深处推进而形成深水浊积体。应用沉积体系分布与油气聚集的规律 ,处于沉积体系的中间相带的扇三角洲和深水浊积扇 ,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 ,是断陷湖盆中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凹陷 沙三段 沉积体系 分析 生储盖组合 沉积环境 沉积特征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演化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69
12
作者 吴磊 徐怀民 季汉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8,共8页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渤中凹陷古近系的沉积体系主要受构造升降和湖平面变化的控制,经历了3期裂陷和湖侵,发育5套沉积体系,其中沙河街组沉积时期...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渤中凹陷古近系的沉积体系主要受构造升降和湖平面变化的控制,经历了3期裂陷和湖侵,发育5套沉积体系,其中沙河街组沉积时期为裂陷期,以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为主,并发育特征的滩坝及浅水台地相沉积;东营组沉积时期为湖侵期,主要发育大型湖泊三角洲沉积,并逐渐向辫状河相过渡。构造及沉积体系分析认为,沙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丰富,主要来自石臼坨凸起、渤南和庙西凸起,沙一、二段沉积时期物源有限,东三沉积期物源主要来自石臼坨和沙东南凸起,东二沉积期大面积的湖侵使得本区处于浅湖-半深湖环境,凹陷周边大量古水系将石臼坨凸起、沙垒田凸起的物源带入凹陷中沉积,使得大型三角洲叠覆体广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沉积相 分析 古近系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砂岩物源分析 被引量:74
13
作者 陈全红 李文厚 +4 位作者 刘昊伟 李克永 庞军刚 郭艳琴 袁珍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9-640,共12页
对区域地质、地层接触关系、砂岩组分、重矿物及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并可划分出乌海—银川、杭锦旗—东胜及准格尔旗—府谷3个物源区。受物... 对区域地质、地层接触关系、砂岩组分、重矿物及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并可划分出乌海—银川、杭锦旗—东胜及准格尔旗—府谷3个物源区。受物源分异的影响,盆地内部石英砂岩分布以杭锦旗—东胜为界,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区性。其中石英砂岩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古水流、重矿物及砂岩组分指示物源来自阿拉善古陆。而盆地东部总体上是岩屑砂岩的覆盖区,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和东北部阴山地区。盆地西南部及南部砂岩的物源区为克拉通地块和再旋回造山区,物源区与秦祁造山带的演化关系密切,具有稳定与活动的双重特性,可划分出海原、同心—中宁,平凉—固原、环县及耀县—宜君、富县3个主要物源区。南北物源汇水区在环县—富县—乡宁一带,呈北西西向狭长带状延伸,并从山西期—盒8期呈逐渐南移趋势。盆地西部物源到下石盒子组沉积时期才提供粗碎屑物质补给,以含有较多的长石石英砂岩为特征。周至柳叶河石炭—二叠系砂岩的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和陆块物源区,为北秦岭造山带内山间盆地,属于盆地外缘,并与鄂尔多斯盆地呈连续过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炭系 二叠系 分析 汇水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52
14
作者 聂永生 田景春 +2 位作者 夏青松 窦伟坦 宋江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81,共3页
利用砂岩碎屑颗粒类型、重矿物组合、石英阴极发光、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以及岩相古地理格局等物源分析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长3、长4+5、长8段沉积期进行了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姬塬、白豹地区砂体物源... 利用砂岩碎屑颗粒类型、重矿物组合、石英阴极发光、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以及岩相古地理格局等物源分析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长3、长4+5、长8段沉积期进行了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姬塬、白豹地区砂体物源来源于盆地北缘古陆,为三角洲体系向南延伸部分。其中姬塬地区砂体属于盆地北缘安边三角洲组成部分,延伸方向是由北向南或北北东向南南西方向,白豹地区砂体为靖边-吴旗三角洲砂体向南延伸部分,两个三角洲延伸部分之间有叠置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上三叠统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三角洲砂体 重矿组合 碎屑颗粒 砂体 砂岩 阴极发光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供给体系分析 被引量:67
15
作者 谢继容 李国辉 唐大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年第4期1-3,13,共4页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由于其独特的生储盖组合,是四川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层系之一。在全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岩性特征、矿物组合、沉积演化等方面资料并结合区域背景、构造事件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由于其独特的生储盖组合,是四川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层系之一。在全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岩性特征、矿物组合、沉积演化等方面资料并结合区域背景、构造事件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物源及其对沉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主要受四大物源影响,西缘古龙门山、北缘古大巴山的发展及供源对盆地影响较大,东部及南部物源相对稳定并随前陆盆地的发展向东、向南退缩。盆地内须二、须四、须六段大范围稳定分布的砂岩与周缘山系发育、供源充足,导致河道频繁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东北部山西组—上石盒子组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67
16
作者 陈安清 陈洪德 +5 位作者 向芳 刘文均 侯中健 尚云志 叶黎明 李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5-311,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山西组-上石盒子组砂岩的碎屑组分、岩屑类型、石英阴极发光、重矿物组合、古流向的研究结果显示,物源为盆地北面阴山古陆中元古界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的早期盖层,以及古元古界和太古宇变质岩组成的结晶基底。...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山西组-上石盒子组砂岩的碎屑组分、岩屑类型、石英阴极发光、重矿物组合、古流向的研究结果显示,物源为盆地北面阴山古陆中元古界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的早期盖层,以及古元古界和太古宇变质岩组成的结晶基底。砂岩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表明,物源总体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含有混合区(切割弧)和火山物质成分。这些结果揭示了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缝合过程的拉张-挤压旋回,由此形成具有明显旋回性的物源供给。在此过程中,每一演化阶段中所形成的超长期旋回的早期阶段,都对应着相对构造活跃时期和强物源供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分析 Dickinson三角图解 山西组-上石盒子组
下载PDF
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早中期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 被引量:47
17
作者 郭艳琴 李文厚 +2 位作者 胡友洲 庞日轩 张宝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轻重矿物组合特征、古水流方向、砂岩岩石学特征、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空间展布及沉积构造特征等,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母岩类型、物源方向以及沉积体系进行研究。古流向参数表明,延长组沉积时期,沉积物... 利用轻重矿物组合特征、古水流方向、砂岩岩石学特征、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空间展布及沉积构造特征等,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母岩类型、物源方向以及沉积体系进行研究。古流向参数表明,延长组沉积时期,沉积物从盆地边部向中心搬运。根据轻重矿物组合划分出3个主要物源方向,即西、西南和东北方向。此外,根据古流向判断有南部的次要物源。母岩是盆地周缘的前寒武系石英岩、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变质岩和古生界的浅变质岩、碳酸盐岩和砂砾岩。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划分为:北东向吴旗-华池三角洲沉积体系和西部环县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西南部镇原-泾川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南部合水-固城川浊积扇沉积体系。在沉积体系划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不同沉积体系的岩石学特征、砂体形态和沉积构造及各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延长组 古流向 分析 沉积体系 陇东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6时期物源状况分析 被引量:54
18
作者 赵俊兴 吕强 +3 位作者 李凤杰 申晓莉 付伟 罗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0-616,共7页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等问题,通过常规矿物成分分析、重矿物特征、岩屑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震剖面等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南部地区主要受到3...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等问题,通过常规矿物成分分析、重矿物特征、岩屑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震剖面等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南部地区主要受到3大物源主要控制,可进一步再划分出5个次级物源,即东北、北部、西部、西南、南部。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有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决定了盆地长6时期的沉积体系分布格局。沉积物源的研究将有助于油气勘探的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沉积体系
下载PDF
泥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物源分析中的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48
19
作者 刘锐娥 卫孝峰 +3 位作者 王亚丽 孙粉锦 肖红平 张春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88-791,共4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不同成因泥质岩样品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稀土元素在杂色泥质岩中较为富集,在暗色泥质岩中亏损;在细粒沉积物中富集,在粗粒沉积物中亏损。指出从稀土元素的区域变化来看,盆地北部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北部阴山古陆,...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不同成因泥质岩样品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稀土元素在杂色泥质岩中较为富集,在暗色泥质岩中亏损;在细粒沉积物中富集,在粗粒沉积物中亏损。指出从稀土元素的区域变化来看,盆地北部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北部阴山古陆,且北部物源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带性;稀土元素富集受沉积分异作用控制,由北向南随着泥岩粒度变细,稀土元素特别是重稀土元素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泥质岩 稀土元素 分析
下载PDF
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有机质的物源分析 被引量:41
20
作者 郭志刚 杨作升 +1 位作者 陈致林 毛登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6-424,共9页
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表明,济州岛西南泥质区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藿烷和甾烷等生物标志物的特征与现代长江口、老黄河口和新黄河口的河流沉积物均区别很大,该泥质区的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海洋低等生物(如细菌和藻类等)以及陆源高... 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表明,济州岛西南泥质区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藿烷和甾烷等生物标志物的特征与现代长江口、老黄河口和新黄河口的河流沉积物均区别很大,该泥质区的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海洋低等生物(如细菌和藻类等)以及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表现为不同来源和成熟度的生物标志物的混合,同时该泥质区沉积有机质与矿物碎屑沉积物来源不尽相同。长江口泥质区正构烷烃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与长江口沉积物相似,正构烷烃和藿烷所反映的有机质成熟度高于现代长江和老黄河口沉积物,甾烷的成熟度与长江相仿而明显高于老黄河口沉积物。长江口泥质区的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长江输入的陆源高等植物碎片和海洋源的低等生物。东海陆架近岸与远端泥质区沉积有机质的物源很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 沉积有机质 泥质区 东海陆架 分析 海洋地球化学 色谱分析 海洋低等生 高等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