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重空间的对话——贝艾特·福瑞歌剧《紫色的雪》创作研究 |
刘思齐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物性论》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
李永毅
|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
2023 |
0 |
|
3
|
偏斜、自发性与偶然性:自由意志的自然主义解释 |
李永毅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4
|
古希腊原子唯物主义的最高成果——卢克莱修《物性论》哲学思想简析 |
娄杰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1983 |
3
|
|
5
|
海德格尔的物性观向媒介哲学的理论生成 |
乔基庆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6
|
整体性、音乐性及物性论——《生命四重奏》侧记 |
向以鲜
|
《原诗》
|
2022 |
0 |
|
7
|
“原子论”对马克思哲学思想起源的影响——以《伊壁鸠鲁哲学》对《物性论》的摘录和评论为例 |
聂锦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8
|
约翰·班维尔《物性论》中的未叙述、假设叙述与双重叙事进程 |
龚璇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9
|
惯性定律的建立 |
朱世光
|
《物理教师》
|
1992 |
1
|
|
10
|
自然文学中自然符号的“物性论”——一种生态符号学阐释 |
宋德伟
岳国法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1
|
死亡、冥府与反战的姿态:布莱希特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现代化用 |
薛松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秩序的图像:美学的与伦理的——向以鲜《生命四重奏》的一个导读 |
耿占春
|
《原诗》
|
2022 |
0 |
|
13
|
论卢克莱修宗教批判思想的基本内容——以《物性论》为中心的考察 |
肖卜文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4
|
《物性论》中的原子运动思想分析 |
厚宇德
张志会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朝气蓬勃、叱咤世界的大胆诗人——读卢克莱修的《物性论》 |
俞久洪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6
|
古代论争的回声——评丁尼生的《卢克莱修》 |
吴兆蕾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跨进永恒:美国“时光扭转”类影片的类型与深度 |
温海涤
张琦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从艺术物性论看贾樟柯的影像美学 |
刘昌奇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马克思与卢克莱修 |
李永毅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20
|
论刑罚本质的人性基础 |
刘畅
|
《云南电大学报》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