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角的定位 角色的认同——透视部分影视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背后的男性中心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盛永宏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59-61,70,共4页
近几年来,部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塑造时都不约而同的有些格式化的倾向———这些人物形象在表现现实生活的同时,都被打上了男性文化中心的烙印,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女性独立背后的物化倾向、男性话语权下的价值标准的倾斜、预定... 近几年来,部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塑造时都不约而同的有些格式化的倾向———这些人物形象在表现现实生活的同时,都被打上了男性文化中心的烙印,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女性独立背后的物化倾向、男性话语权下的价值标准的倾斜、预定的社会秩序下的男性与女性。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解构了作品中虚假的人物形象,透视了这些形象塑造背后的男性中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倾向 话语权 预定的社会秩序
下载PDF
从《非诚勿扰》看当代青年婚恋观的物化倾向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瑞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0-32,共3页
江苏卫视的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展示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物化倾向。产生这一倾向的原因主要有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尽管如此,爱情依然是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基础。科学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非诚勿扰》 青年 婚恋观 物化倾向
下载PDF
斯坦贝克作品“动物化倾向”再认识——斯坦贝克作品中的人与动物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向英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11-116,共6页
囿于特定的时代眼光和批评视野,20世纪中期美国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赋予人类以动物般的特性,将人降至动物的水平,因此作品带有"动物化倾向"。本文试图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他作品与动... 囿于特定的时代眼光和批评视野,20世纪中期美国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赋予人类以动物般的特性,将人降至动物的水平,因此作品带有"动物化倾向"。本文试图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他作品与动物结缘的原因:即基于作者生物学的实践和知识以及非目的论的哲学思维。作者认为,被某些批评家贬低为"动物化倾向"的文本实际上是还原了人类作为动物世界一部分的这一事实真相,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反拨了对人在自然界的地位的过分夸大。论文认为今天他的作品在全球仍持续受到关注,恰恰是因为他作品的这一"动物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贝克 物化倾向 非目的论思想
下载PDF
《说文解字·艸部》命名举隅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疆 《岱宗学刊》 1999年第2期76-78,共3页
汉字系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系统,本文主要以《说文解字·■部》为考察对象,考察其中一些字的得名由来,以此探寻中国古代人的某种思维方式。
关键词 汉字系统 原始移情思维 由人及物 物化倾向 《说文解字.部》 得名由来 古人 思维方式
下载PDF
由《广雅·释草》探寻中国古人的原始移情思维
5
作者 李淑敏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语言是“全部思维和感知活动的认识方式”,因此我们亦可以通过语言来透视人类的思维。魏张揖所著《广雅·释草》部分有很多植物的名称被冠以动物的名称,体现了古人的原始移情思维,文章以《广雅·释草》中部分草类命名的动物化... 语言是“全部思维和感知活动的认识方式”,因此我们亦可以通过语言来透视人类的思维。魏张揖所著《广雅·释草》部分有很多植物的名称被冠以动物的名称,体现了古人的原始移情思维,文章以《广雅·释草》中部分草类命名的动物化倾向为论据,为这种观点提供一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释草》 中国 原始移情思维 草类名称 物化倾向 古代
下载PDF
重新认识斯坦贝克——对左翼作家、自然主义作家等问题再思考
6
作者 徐向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6-143,163-164,共8页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因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三部反映农业工人悲惨生活的小说而被当时的许多评论家简单地冠以"左翼作家"、"自然主义作家"之称号,但从斯坦贝克的各种传记和他本人生平留下的大量日记和信件...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因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三部反映农业工人悲惨生活的小说而被当时的许多评论家简单地冠以"左翼作家"、"自然主义作家"之称号,但从斯坦贝克的各种传记和他本人生平留下的大量日记和信件等各种资料可见,斯坦贝克的作品绝非一种单一的评价所能囊括,这种单一的评价,不仅不完全符合斯坦贝克本人的真实面貌,同时也遮蔽了他作品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贝克 左翼作家 自然主义作家 物化倾向 生态科学
下载PDF
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美感形态的“物化”倾向——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一个侧面的考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管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本文从消费文化语境的角度 ,运用后现代理论 ,分析论述了上世纪 90年代以来文学美感形态的变迁。认为在中国初露端倪的消费社会中 ,文学创作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已日益走向商业化 ,从而深刻影响了文学的美感特... 本文从消费文化语境的角度 ,运用后现代理论 ,分析论述了上世纪 90年代以来文学美感形态的变迁。认为在中国初露端倪的消费社会中 ,文学创作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已日益走向商业化 ,从而深刻影响了文学的美感特征 ,显示出明显的物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美感形态 物化倾向 19世纪90年代 文学创作 文化语境
下载PDF
从婚恋节目看当代青年婚恋观的物化倾向
8
作者 戚忠娇 李虹茹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438-438,共1页
近年来,婚恋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电视和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观众被这些婚恋节目所吸引并深受这些节目的影响,通过对这些节目的研究不难发现,当代的青年人的婚恋观越来越有物化的倾向。因此,研究青年人的婚恋观问题,对当代青年人树立... 近年来,婚恋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电视和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观众被这些婚恋节目所吸引并深受这些节目的影响,通过对这些节目的研究不难发现,当代的青年人的婚恋观越来越有物化的倾向。因此,研究青年人的婚恋观问题,对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节目 婚恋观 物化倾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