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牙形石带及沉积层序 被引量:62
1
作者 赵宗举 赵治信 黄智斌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部柯坪、巴楚及东部却尔却克奥陶系露头剖面及盆地覆盖区钻井岩心的大量牙形石样品分析,分别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及东部地区奥陶系牙形石带序列。盆地中西部地区牙形石带共计22个,由老到新分别为Variabiloconusaff...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部柯坪、巴楚及东部却尔却克奥陶系露头剖面及盆地覆盖区钻井岩心的大量牙形石样品分析,分别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及东部地区奥陶系牙形石带序列。盆地中西部地区牙形石带共计22个,由老到新分别为Variabiloconusaff.bassleri带、Rossodusmanitouensis-Cordylodusrotundatus-Chosonodinaherfurthi组合带、Scolopodusquadraplicatus带、Glyptoconusfloweri带、Tripodusproteus/Paltodusdeltifer带、Glyptoconusunicostatus带、Serratognathusdiversus/Paroistodusproteus带、Serratognathoideschuxianensis-Scolopoduseuspinus-Erraticodontarimensis组合带、Aurilobodusleptosomatus-Loxodusdissectus组合带、Amorphognathusvariabilis带、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Pygodusserrus带、Pygodusanserinus带、Eoplacognathusjianyeensis/Baltoniodusva-riabilis带、Eoplacognathuselongatus带、Baltoniodusalobatus带、Belodinacompressa/Periodongrandis带、Phrag-modusundatus带、Belodinaconfluens带、Yaoxianognathusneimengguensis带、Yaoxianognathusyaoxianensis带和Aphelognathuspyramidalis带;盆地东部地区下奥陶统属于深水盆地相,其特有的牙形石带主要有5个,由老到新分别为Cordyloduslindstromi带、Cordylodusangulatus带、Prioniodusgilberti带、Paroistodusproteus带和Prionio-duselegans带。同时初步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并探讨了上述牙形石带与盆地奥陶系主要构造单元岩石地层单位以及全盆地可对比的6个三级层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牙形石 生物地层 层序地层 岩石地层单位 塔里木盆地 新疆
原文传递
藏北羌塘地区地层新资料 被引量:58
2
作者 伊海生 林金辉 +3 位作者 赵兵 李勇 石和 朱利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5,共7页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其中Berriasella和Blanfordiceras菊石的出现使最高海相层位上延至提塘阶顶部或贝利阿斯阶,而圆笠虫(Orbitolina)、似异卷虫(Heterohelix)出现可能反映有海相白垩纪地层的存在。在晚三叠世肖茶卡组中发现有Epigondolella牙形石动物群,这是我国晚三叠世最高层位牙形石带又一产地。首次在双湖比隆组油页岩剖面顶部发现产Harploceras sp.菊石化石的层位,时代属早土托阿尔期(Toarcian),解决了这一特殊沉积地层单位长期争论的时代归属问题,并提出它与早侏罗世海侵高峰期全球缺氧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区 青藏高原 生物地层 海相层 缺氧事件 牙形石 早侏罗世
下载PDF
华南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的钙质微生物岩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永标 童金南 +1 位作者 王家生 周修高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2-558,共7页
华南钙质微生物岩产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界线之上.根据其中的牙形石Hindeodusparvus化石,微生物岩的产出层位相当于浙江煤山剖面的27层.钙质微生物岩主要分布在生物礁相或浅水碳酸盐台地之上,向深水区逐渐尖灭.钙质微生物岩一般由微晶... 华南钙质微生物岩产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界线之上.根据其中的牙形石Hindeodusparvus化石,微生物岩的产出层位相当于浙江煤山剖面的27层.钙质微生物岩主要分布在生物礁相或浅水碳酸盐台地之上,向深水区逐渐尖灭.钙质微生物岩一般由微晶基质和中、粗晶方解石指状体或斑点所组成.微生物岩中的生物化石以微生物为主要特征,同时伴生有小型腹足类、介形虫和小型双壳类化石.这一以微生物为特征的生物化石组合代表了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礁相及浅水碳酸盐台地相上残存下来的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化石群落.大绝灭界线之上钙质微生物岩的突然出现是二叠纪末全球事件在礁相及浅水碳酸盐台地相上的具体反映.由于前人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事件的研究多集中在深水相或浅海陆棚中、下部剖面上,而华南钙质微生物岩则主要分布在浅水或极浅水礁相及碳酸盐台地相剖面上.因此,通过对钙质微生物岩的岩石学、古生物学及古生态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事件在古海洋不同水深区的具体表现,为认识全球事件的实质和过程提供浅水礁相及碳酸盐台地相上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二叠纪末 古环境意义 钙质 绝灭 华南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parvus 全球事件 碳酸盐台地 双壳类化石 台地相 生物礁相 煤山剖面 主要特征 生物化石 化石群落 化石组合 古生物学 浅水 牙形石 深水区 方解石 腹足类
原文传递
贵州罗甸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沉积的微生物岩的时代和沉积学特征 被引量:55
4
作者 刘建波 江崎洋一 +2 位作者 杨守仁 王海峰 足立奈津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3-486,共14页
二叠纪末期发生的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使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均受到重创,该事件后微生物岩广泛分布于全球正常浅海地区。研究认为,扬子地台在二叠纪末期存在一次海平面降低的事件,造成研究区二叠纪地层与早三叠世微生... 二叠纪末期发生的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使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均受到重创,该事件后微生物岩广泛分布于全球正常浅海地区。研究认为,扬子地台在二叠纪末期存在一次海平面降低的事件,造成研究区二叠纪地层与早三叠世微生物岩之间存在沉积间断或剥蚀,并使三叠纪牙形石混入二叠纪末期的沉积物中。二叠—三叠系界线位于微生物岩层的底界;微生物岩形成于早三叠世最早期,相当于Hindeodus parvus带,是早三叠世最早期开始的海侵事件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的可容纳空间。在Isarcicella staeschei带—I.isar- cica带早期再次发生相对海平面降低事件,之后海平面开始快速上升。研究区早三叠世早期的微生物岩以凝块构造发育为特征,具有斑状、层状、枝状和网状凝块构造4种典型中型构造。结合前人的工作,认为微生物群落通过生物沉积和物理沉积作用形成球状体,球状体汇聚形成不同的中型凝块构造。研究扬子地台早三叠世凝块石的确切时代和结构、构造类型特征,为准确恢复生物大灭绝事件前后的环境变迁以及生物演化事件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重要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罗甸 微生物岩 二叠-三叠系界线 凝块石 中型构造 海平面变化 牙形石
下载PDF
贵州西南部“法郎组”牙形石及其时代 被引量:44
5
作者 杨守仁 刘疆 张明发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1-170,198,共11页
根据近年牙形石研究,在“法郎组”中从下而上识别了3个牙形石带:1、Neogondolellapolygnathiformis-Neogondolellamaantangensis组合带;2、Neogondolella... 根据近年牙形石研究,在“法郎组”中从下而上识别了3个牙形石带:1、Neogondolellapolygnathiformis-Neogondolellamaantangensis组合带;2、Neogondolellapolygnatiformis-N-eogondolellatadpole组合带;3、Neogondolellapolygnatiformis带。根据牙形石N.excelsa谱系演化、牙形石发展事件、牙形石分带及其与国内外的牙形石带对比,论证了“法郎组”的时代,“法郎组”可解体为瓦窑组和竹杆坡组,全属晚三叠世卡尼期,而不是拉丁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郎组 瓦窑组 竹杆坡组 晚三叠世 牙形石 地层
原文传递
西藏西部狮泉河地区二叠纪和三叠纪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5
6
作者 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3-397,共15页
西藏西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昂杰组、下拉组和左左组中发现牙形石化石。昂杰组的牙形石组合大致对比于中二叠世空谷期早中期Mesogondolella idahoensis-Vjalovognathus shindyensis组合带。下拉组顶部的牙形石组合大致对比于晚二叠世长兴... 西藏西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昂杰组、下拉组和左左组中发现牙形石化石。昂杰组的牙形石组合大致对比于中二叠世空谷期早中期Mesogondolella idahoensis-Vjalovognathus shindyensis组合带。下拉组顶部的牙形石组合大致对比于晚二叠世长兴期晚期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左左组中含有早三叠世的Neospathodus sp.和Gladigondolella sp.,左左组和下拉组整合接触,左左组主体时代为三叠纪。狮泉河地区在早二叠世末期就开始由冈瓦纳相碎屑岩沉积转变为特提斯相碳酸盐岩沉积,在晚二叠世长兴期和早三叠世依然维持在海相沉积环境中。冈底斯西部在晚二叠世和三叠纪为古陆的观点有待于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三叠纪 昂杰组 下拉组 左左组 牙形石 西藏西部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西段措勤地区三叠纪牙形石生物地层特征 被引量:33
7
作者 武桂春 姚建新 纪占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38-946,共9页
西藏措勤县江让乡敌布错北缘的碳酸盐岩地层原来认为是中二叠世"下拉组",然而,最新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否定了这种认识。在这套碳酸盐岩地层中识别出了三叠纪的4个牙形石带(组合带),即:Neogondolella carinata带、Neospath... 西藏措勤县江让乡敌布错北缘的碳酸盐岩地层原来认为是中二叠世"下拉组",然而,最新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否定了这种认识。在这套碳酸盐岩地层中识别出了三叠纪的4个牙形石带(组合带),即:Neogondolella carinata带、Neospathodus triangularis-Ns.homeri组合带、Chiosella timorensis带、Paragondolella inclinata-Pg.polygnathiformis组合带。牙形石动物群的对比研究表明,新建的嘎仁错组的时代为早三叠世印度期至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珠龙组采样层段的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仁错组 珠龙组 牙形石 晚二叠世 三叠纪 西藏
下载PDF
黔西南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彦斌 刘敦一 +3 位作者 姚建新 纪占胜 王立亭 武桂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590,i003,共6页
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的精确测定是进行区域地层年表和国际地层委员会全球标准年表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地层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理想候选剖面 ,其临界层位的玻屑凝灰岩为下—中三叠统... 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的精确测定是进行区域地层年表和国际地层委员会全球标准年表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地层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理想候选剖面 ,其临界层位的玻屑凝灰岩为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岩性标志。应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二次离子探针质谱对玻屑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 U- Pb年代学分析 ,结果为 2 39.0± 2 .9Ma(2σ)。这是首次直接从界线层位准确测定的下—中三叠统界线的锆石 U - Pb同位素年龄。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界线剖面地层连续 ,牙形石分带清楚 ,临界层位发育区域上分布较为稳定的玻屑凝灰岩 ,是极好的区域等时标志层。这一剖面有望成为国际下—中三叠统界线层型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统 界线 锆石 层位 PB同位素 黔西南 U-PB年代学 牙形石 发育 质谱
下载PDF
湖北崇阳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钙质微生物岩的时代及基本特征 被引量:29
9
作者 杨浩 张素新 +1 位作者 江海水 王永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湖北崇阳钙质微生物岩产在二叠纪末礁相绝灭界线之上,绝灭界线之下即为晚二叠世长兴期的海绵礁灰岩、棘屑灰岩及藻有孔虫生物碎屑灰岩.微生物岩基本上由中粗晶-微晶方解石组成,主要沉积构造有“花斑状构造”及藻叠层构造.目前微生物岩... 湖北崇阳钙质微生物岩产在二叠纪末礁相绝灭界线之上,绝灭界线之下即为晚二叠世长兴期的海绵礁灰岩、棘屑灰岩及藻有孔虫生物碎屑灰岩.微生物岩基本上由中粗晶-微晶方解石组成,主要沉积构造有“花斑状构造”及藻叠层构造.目前微生物岩中发现的化石主要有球状菌藻类化石、介形虫、微型腹足、双壳、鱼牙及分类位置尚无法确定的棒状微型化石.微生物岩中已发现有牙形石化石:Hindeodusparvus,H.typicalis和H.latidentatus,从牙形石的类型及产出层位分析,崇阳钙质微生物岩的下部属于晚二叠世长兴期,上部为早三叠世.崇阳微生物岩在沉积特征、生物组成及牙形石带上均基本可与华南其他地区已发现的微生物岩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牙形石 二叠纪末 早三叠世 湖北
下载PDF
山东张夏-崮山地区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上寒武统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杜圣贤 张瑞华 +2 位作者 张贵丽 张俊波 陈雪梅 《山东国土资源》 2007年第10期1-6,14,共7页
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分布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和崮山镇,该剖面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良好,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保存完好,笔者根据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的种属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序列,建立了上寒武统6个牙形石生物带,并根据牙形石"Cordylod... 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分布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和崮山镇,该剖面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良好,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保存完好,笔者根据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的种属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序列,建立了上寒武统6个牙形石生物带,并根据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的首现,准确地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寒武系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把长山阶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华北寒武系与国内以及国外寒武系的对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上寒武统 标准剖面 牙形石 张夏镇 崮山镇 山东
下载PDF
贵州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青岩阶底界附近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姚建新 纪占胜 +2 位作者 王立亭 王彦斌 武桂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5,i001-i002,共11页
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划分一直是国际地层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西南地区从台地相到盆地相不同类型下—中三叠统地层均较发育 ,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和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剖... 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划分一直是国际地层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西南地区从台地相到盆地相不同类型下—中三叠统地层均较发育 ,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和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剖面牙形石的研究 ,可识别出 6个可与国内外进行对比的牙形石带 ,自下而上分别为 :1N eospathdus cristagalli间隔带 ,2 N 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间隔带 ,3N eospathodus waageni间隔带 ,4 N eospathodus homeri— N . triangularis组合带 ,5 Chiosella timorensis间隔带 ,6 N eogongdolellaregale延限带。在贵阳青岩剖面和望谟甘河桥剖面 ,早—中三叠世存在一个 N eospathodus— Chiosella—N eogongdolella的牙形石演化系列。在这个演化序列中 ,在 N eospathodus homeri— N . triangularis带上部出现N eospathodus homeri和 Chiosella timorensis之间的过渡类型 N eospathodus qingyanensis,表明在下—中三叠统附近牙形石存在较好的演化关系。在贵阳青岩剖面 ,下—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面之下 1.5 m处 Chiosellatimorensis带首现的位置 ,在望谟甘河桥剖面 ,下—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面之下 0 .5 m处 Chiosella timorensis带首现的位置。依据上述情况 ,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统 界线 剖面 层型 早中三叠世 牙形石 台地 生物地层学 间隔 演化关系
下载PDF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 被引量:21
12
作者 殷鸿福 张克信 +2 位作者 童金南 吴顺宝 杨遵仪 《中国基础科学》 2001年第10期10-23,共14页
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UGS)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正式确定在中国南部的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及其27c层之底,即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的首现(FAD)处。
关键词 放射性年龄 界线层型剖面和点 GSSP 地层科学 牙形石 二叠系 三叠系
原文传递
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地层时代的厘定:来自牙形石的证据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启跃 周长勇 +6 位作者 吕涛 谢韬 楼雄英 刘伟 孙媛媛 黄金元 赵来时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罗平生物群是成都地质调查中心2007年在云南省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统关岭组中首次发现的以海生鱼类为主,伴生有爬行类、两栖类(?)、多种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珍稀海洋生物化石群.根据实测剖面资料和牙形石证据对罗平生物群地层时代进行... 罗平生物群是成都地质调查中心2007年在云南省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统关岭组中首次发现的以海生鱼类为主,伴生有爬行类、两栖类(?)、多种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珍稀海洋生物化石群.根据实测剖面资料和牙形石证据对罗平生物群地层时代进行了厘定,研究表明罗平生物群产于牙形石Nicoraella kockeli带,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的Pelsonian亚期,为进一步研究罗平生物群及三叠纪海洋生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平生物群 安尼期 关岭组 牙形石
原文传递
用^(87)Sr/^(86)Sr研究海平面变化与全球对比问题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荣西 魏家庸 +1 位作者 杨卫东 郭庆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 Sr同位素研究应用方面的新成果 ,着重讨论了如何应用海相沉积岩 (物 ) 87Sr/ 86Sr比值来研究海平面变化和全球对比问题。综合分析表明 ,海水 Sr同位素组成受 Sr的来源控制 ,海水87Sr/ 86Sr比值随时间变化与海平面...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 Sr同位素研究应用方面的新成果 ,着重讨论了如何应用海相沉积岩 (物 ) 87Sr/ 86Sr比值来研究海平面变化和全球对比问题。综合分析表明 ,海水 Sr同位素组成受 Sr的来源控制 ,海水87Sr/ 86Sr比值随时间变化与海平面变化有内在的联系 ,高频旋回 (时限约 2 .0Ma)的87Sr/ 86Sr变化与三级海平面变化相对应。研究认为牙形石是分析 Sr同位素组成最理想的样品 ,用之建立的 87Sr/ 86Sr变化曲线最具全球对比意义。与国外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成果较少 ,但从地质条件分析 ,我国独有的一些地质记录 ,在古海平面变化和全球对比研究中占据着不可缺少或不可代替的地位 ,其中扬子地块西南缘二叠—三叠纪界限附近的 87Sr/ 86Sr变化曲线 ,可以弥补国外一些学者建立的自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水87Sr/ 86Sr变化曲线在该时段存在的“断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 海平面变化 牙形石 海水 海相沉积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隆1井奥陶系恰尔巴克组与一间房组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4
15
作者 蔡习尧 钱一雄 +4 位作者 陈强路 陈跃 尤东华 杨玉芳 赵丽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8-352,358,共6页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古隆1井首次发现了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及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其具有与命名剖面、塔河及沙西地区典型钻井剖面基本一致的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及牙形石带,且其地层层序结构独特。岩石学、沉积构造及古生物群面貌均反映...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古隆1井首次发现了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及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其具有与命名剖面、塔河及沙西地区典型钻井剖面基本一致的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及牙形石带,且其地层层序结构独特。岩石学、沉积构造及古生物群面貌均反映出恰尔巴克组属于斜坡相沉积。地震剖面资料显示恰尔巴克组与一间房组在古城墟隆起西段分布较稳定,且易于追踪对比。其主要分布在隆起边缘的低洼部位及斜坡相的过渡区;在隆起的主体上,分别为沉积缺失与剥蚀缺失。这些发现为古城墟隆起、卡塔克隆起、塘古巴斯凹陷、塔河及沙西地区奥陶系的划分对比、沉积环境及构造运动的分析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石 一间房组 恰尔巴克组 奥陶系 古城墟 塔里木
下载PDF
The 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GSSP) for the base of Changhsingian Stage (Upper Permian) 被引量:24
16
作者 Yugan Jin Yue Wang +3 位作者 Charles Henderson Bruce R. Wardlaw Shuzhong Shen Changqun Cao 《Episodes》 SCIE 2006年第3期175-182,共8页
The 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GSSP) for the base-Changhsingian Stage is defined at the First Appearance Datum (FAD) of the conodont Clarkina wangi within the lineage from C. longicuspidata to C. wangi a... The 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GSSP) for the base-Changhsingian Stage is defined at the First Appearance Datum (FAD) of the conodont Clarkina wangi within the lineage from C. longicuspidata to C. wangi at a point 88 cm above the base of the Changxing Limestone in the lower part of Bed 4 (base of 4α-2) at Meishan D section, Changxing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South China. This lev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Changhsingian index fusulinid Palaeofusulina sinensis and tapashanitid ammonoids. The speciation event from Clarkina longicuspidata to C. wangi occurs just above the flooding surface of the second parasequence in the Changxing Limestone. In addition, the boundary interval is clearly recognizable by the depletion of isotopic carbon ratios and the normal polarity zone appearing above the Late Wuchiapingian reversed polarity zone. Section C, about 300 m to the west of Section D, exposes more of the upper Longtan Formation. It clearly shows the transitional nature of deposition across the Longtan/Changxing formational boundary, and thus is described as a supplementary reference 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石灰石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节点 沉积作用 牙形石
下载PDF
浙江长兴地区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牙形石动物群及地层意义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克信 《地球科学》 EI CAS 1987年第2期193-200,共8页
本文把采自华南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剖面的牙形石动物群从老至新分为三个带:1.Gondolella subcarinata-G·wangi组合带;2.G.changxingensis-G.deflecta组合带;3.Anchignathodus parvus带。将煤山剖面的二叠系与三叠系界... 本文把采自华南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剖面的牙形石动物群从老至新分为三个带:1.Gondolella subcarinata-G·wangi组合带;2.G.changxingensis-G.deflecta组合带;3.Anchignathodus parvus带。将煤山剖面的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划在2、3组合带之间。并初步探讨了长兴地区长兴期至早格里斯巴赫期的牙形石分异度与沉积环境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三叠纪 牙形石 地层界线 分异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亚科瑞克剖面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景秀春 杜品德 +3 位作者 张放 张师本 卢远征 邓胜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249,I0010,共9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县东南亚科瑞克剖面奥陶系发育,并且该剖面也是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沉积最为齐全的露头剖面之一,尤其是上奥陶统的中—上部发育了许多重要的牙形石属种。本文通过对剖面上灰岩层样品的系统采集和牙形石分析鉴定,将...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县东南亚科瑞克剖面奥陶系发育,并且该剖面也是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沉积最为齐全的露头剖面之一,尤其是上奥陶统的中—上部发育了许多重要的牙形石属种。本文通过对剖面上灰岩层样品的系统采集和牙形石分析鉴定,将该剖面的奥陶系分为4个牙形石组合和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依次为: Serratognathus diversus—Bergstroemognathus extensus组合,Protopanderodus calceatus—Periodon aculeatus组合,Aphelognathus sp.—Tasmanognathus sp.组合,Belodina confluens—Phragmodus undatus组合,Yaoxianog- nathus neimengguensis带和Aphelognathus pyramidalis带。其中,上奥陶统上部牙形石的重要属种A.pyramida- lis、A.politus、Y.yaoxianensis和A.neimengguensis以及上奥陶统上部的A.pyramidalis带与Y.neimengguensis带是首次在柯坪地层分区发现。这些发现初步解决了塔里木盆地覆盖区与露头区上奥陶统不能进行精细生物地层对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石 生物地层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亚科瑞克剖面
下载PDF
黔南桂中二叠系Cisuralian统和Guadalupian统层序地层及其与牙形石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19
19
作者 梅仕龙 史晓颖 +2 位作者 陈学方 孙克勤 颜佳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31,共11页
通过对黔南罗甸纳水剖面和桂中来宾铁桥剖面2个斜坡相剖面详细的层序地层研究,将华南二叠系Cisuralian统和Guadalupian统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即阳新层序,及其9个三级层序,并建立了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结... 通过对黔南罗甸纳水剖面和桂中来宾铁桥剖面2个斜坡相剖面详细的层序地层研究,将华南二叠系Cisuralian统和Guadalupian统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即阳新层序,及其9个三级层序,并建立了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结合原有和最新的生物地层资料,将这2个剖面的层序地层实现了精确划分对比,从而将原有地层对比精度提高了一倍.阐明了层序与海侵海退旋回的区别与联系.将二叠纪牙形石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4个演替事件,并阐明了它们与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提出了二叠纪牙形石分带及其全球对比表.发现栖霞亚统的氧碳同位素在下部偏轻、上部偏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层序地层 牙形石 演化事件 牙形石
全文增补中
贵州习水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 被引量:20
20
作者 樊茹 卢远征 +5 位作者 张学磊 张师本 王志浩 李鑫 邓胜徽 张放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2,共18页
贵州习水良村剖面地层发育齐全,是目前所知上扬子地区出露最为完整的奥陶系剖面之一。该剖面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具备优越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条件。本次,笔者等于此获得了丰富的牙形石标本,经研究建立了16个牙形石带,由下至上分别为Mono... 贵州习水良村剖面地层发育齐全,是目前所知上扬子地区出露最为完整的奥陶系剖面之一。该剖面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具备优越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条件。本次,笔者等于此获得了丰富的牙形石标本,经研究建立了16个牙形石带,由下至上分别为Monocostodus sevierensis带,Cordylodus angulatus带,Glyptoconus quadraplicatus带,Tripodus proteus带,Triangulatus bifidus带,Serratognathus diversus带,Oepikodus communis带,Oepikodus evae带,Baltoniodus triangularis带,Baltoniodus navis带,Paroistodus originalis带,Baltoniodus aff.navis带,Lenodus antivariabilis-L.variabilis组合带,Pygodus serra带,Hamarodus brevirameus带以及Protopanderodus insculptus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牙形石 地层剖面 奥陶系 习水 贵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