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经济学的展望与未来 |
道格拉斯·G·贝尔德
吴晓露
史晋川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2
|
|
2
|
“对内传播”的“对外传播”效应--基于对在京外国人媒介接触状况的调查 |
赵云泽
|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3
|
“他者”笔下的中国——爱泼斯坦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宣传 |
徐锋华
杨琰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4
|
面前是新中国一角的曙光——1944年夏中外记者团延安纪行 |
袁武振
梁月兰
|
《党史纵横》
|
1995 |
6
|
|
5
|
视野与方法——爱泼斯坦这样报道西藏 |
陈日浓
|
《对外传播》
|
2009 |
6
|
|
6
|
阅读,究竟能改变什么 |
宋鸽
|
《师道(人文)》
|
2024 |
0 |
|
7
|
天下 |
|
《廉政瞭望》
|
2024 |
0 |
|
8
|
黄河之水天上来──听五款钢琴协奏曲《黄河》CD唱片有感 |
陈立
|
《音响技术》
|
1994 |
2
|
|
9
|
宋庆龄与《中国建设》 |
林铭纲
|
《上海党史与党建》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0
|
跨宗教对话:犹太艺术家作品中的“基督”图像——以夏加尔、爱泼斯坦与拉特纳为例 |
成瓅
|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1
|
苏—俄后现代主义的俄罗斯性 |
林精华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2
|
追本溯源话“保盟” |
爱泼斯坦
|
《今日中国》
|
1998 |
2
|
|
13
|
“后专”即“先博”阅卷实录 |
李仁甫
|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2023 |
0 |
|
14
|
“对历史负责”——求解爱泼斯坦 |
万智炯
陈芳
|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5
|
新中国诞生的基石─—论外国人眼中的抗战的中国共产党 |
居之芬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6
|
尼赫鲁等人不是保盟发起人 |
林铭纲
|
《上海党史与党建》
|
1998 |
1
|
|
17
|
心理与价值观:汉语表达中的制约因素 |
沈锡伦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18
|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代表中国的未来” |
何晶
|
《新华月报》
|
2021 |
0 |
|
19
|
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连载之四) |
爱泼斯坦
贾宗谊
|
《对外大传播》
|
2004 |
0 |
|
20
|
记者爱泼斯坦的涉藏新闻思想研究 |
廖云路
|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