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德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37,共13页
关键词 中国小说 阎连科 革命时代 少年时代 出身 从军 家乡
下载PDF
乌托邦,永不消逝的蜃景——勒克莱齐奥和《乌拉尼亚》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寒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8,共7页
勒克莱齐奥的《乌拉尼亚》以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构建了一座现代"乌托邦",并通过对词语的创造性运用,对语言的现代性维度进行了尝试性突破,同时他以反现代性的眼光展现出现代生存条件下的爱与死,营造出人类大... 勒克莱齐奥的《乌拉尼亚》以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构建了一座现代"乌托邦",并通过对词语的创造性运用,对语言的现代性维度进行了尝试性突破,同时他以反现代性的眼光展现出现代生存条件下的爱与死,营造出人类大地上"诗意栖居"的真实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尼亚》 乌托邦
原文传递
《存在与时间》的“缺爱现象”——兼论《黑皮本》的“直白称谓” 被引量:8
3
作者 靳希平 毛竹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28,160,共9页
海德格尔反对把《存在与时间》解读为生存哲学,但人们的这种所谓"误读"事出有因:该书提供了生活现象学作为一般存在论的基础与出发点。一般存在论几经尝试,以失败告终。他实际呈现给我们的就是生活现象学,而存在论只停留为理... 海德格尔反对把《存在与时间》解读为生存哲学,但人们的这种所谓"误读"事出有因:该书提供了生活现象学作为一般存在论的基础与出发点。一般存在论几经尝试,以失败告终。他实际呈现给我们的就是生活现象学,而存在论只停留为理论雄心。该书有意规避了"爱与友情"这一人生现象学上的重要环节,为他后续思想,比如反映在《黑皮本》中的"纳粹"问题的政治失误,开了方便之门。这警示后人,哲学家勿妄以自己的基础理论直接参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现象学 達在(Dasein) 操心 哲学实践
原文传递
爱支撑的文化天堂——《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被引量:6
4
作者 靳惠玲 秦伊楠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5期194-197,共4页
爱与死,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宋朝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所选择的就是这样一个超越时代的共同主题。本文比较了两个... 爱与死,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宋朝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所选择的就是这样一个超越时代的共同主题。本文比较了两个文本之间的同与异,首先,东方“爱”的含蓄与西方“爱”的直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东方“死”的浪漫与西方“死”的沉重形成强烈的反差。通过对这两部不朽的作品之比较,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鲜明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点 差异 对比
下载PDF
鬼神情结与戏剧意识——爱伦·坡与罗伯特·布朗宁之比较
5
作者 曾庆强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0-84,共5页
1809年1月,在美国波士顿,两个流浪伶人的浪漫婚姻将爱伦·坡带到这个世界;三年后的5月,在英国伦敦,一个银行职员之家诞生了罗伯特·布朗宁。同时代的两颗文坛之星在大西洋两岸遥遥相对,各领了一代风骚。 爱伦·坡是美国文... 1809年1月,在美国波士顿,两个流浪伶人的浪漫婚姻将爱伦·坡带到这个世界;三年后的5月,在英国伦敦,一个银行职员之家诞生了罗伯特·布朗宁。同时代的两颗文坛之星在大西洋两岸遥遥相对,各领了一代风骚。 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奇特的人物。在同辈的美国重要作家中,没有谁比他更富传奇色彩。贫困、酒、幻觉、失意伴随他短暂而神秘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坡 布朗宁 公爵夫人 戏剧独白 罗伯特 戏剧效果 小说 “为艺术而艺术” 心理分析
下载PDF
爱与死的关联──印第安原罪故事对阐释文学母题的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叶舒宪 《淮阴师专学报》 1995年第4期12-13,共2页
爱与死的关联──印第安原罪故事对阐释文学母题的启示叶舒宪列维一斯特劳斯收集整理的特内特哈拉(Tenete-hara)部落印第安神话中有一则标号为M77的作品《男人失去永生》.可作为原始版的原罪故事来看:造物主所造的第... 爱与死的关联──印第安原罪故事对阐释文学母题的启示叶舒宪列维一斯特劳斯收集整理的特内特哈拉(Tenete-hara)部落印第安神话中有一则标号为M77的作品《男人失去永生》.可作为原始版的原罪故事来看:造物主所造的第一个男人生活在天真无邪的状态,尽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母题 印第安神话 原罪 斯特劳斯 性器官 近亲相奸 启示 造物主 二元对立
下载PDF
爱情与死亡: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大主题 被引量:2
7
作者 程世和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82-88,共7页
爱情与死亡: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大主题程世和古希腊圣哲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会饮篇》中这样引述道:古代有一种阴阳人,体力过人。宙斯害怕他们向神造反,就将他们剖成两半。剖开的两半都痛苦极了,每一半都迫切地扑向另一半,拚... 爱情与死亡: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大主题程世和古希腊圣哲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会饮篇》中这样引述道:古代有一种阴阳人,体力过人。宙斯害怕他们向神造反,就将他们剖成两半。剖开的两半都痛苦极了,每一半都迫切地扑向另一半,拚命拥抱在一起,渴望重新合为一体。在古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人 阿多尼斯 阿波罗 情悲剧 奥林匹斯 美少年 悲剧的诞生
下载PDF
生命即美——试论沈从文的生命学说
8
作者 吴东胜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6期79-82,共4页
现代作家中,我不知道有谁比沈从文对生命更为关注.他说过:“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水云》)虽然沈从文对“生命”的理解尚无系统的理论表述;但是,他的一系列散论中几乎贯穿着对“生命”的思索,他的作品更是离不... 现代作家中,我不知道有谁比沈从文对生命更为关注.他说过:“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水云》)虽然沈从文对“生命”的理解尚无系统的理论表述;但是,他的一系列散论中几乎贯穿着对“生命”的思索,他的作品更是离不开对“生命”的倾心与眷念.可以说,把握沈从文的生命观是理解沈从文艺术世界的关键,是打开沈从文艺术殿堂的一把钥匙.那么,沈从文的“生命”观究竟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生命学说 水云 光影 生命观 生命的意义 作品 美的追求 人的生命
下载PDF
爱与死——《野草》与《十夜梦》比较之一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占彪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爱与死”是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十夜梦》的一个共同主题。然而,“爱与死”之于鲁迅和夏目漱石来说又是有所区别的,处于道德困境中的鲁迅是用“死”的砖石来建造“爱”的巴别塔,即“向死而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浓重的焦灼不... “爱与死”是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十夜梦》的一个共同主题。然而,“爱与死”之于鲁迅和夏目漱石来说又是有所区别的,处于道德困境中的鲁迅是用“死”的砖石来建造“爱”的巴别塔,即“向死而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浓重的焦灼不安和痛苦不堪;而处于“幻影之盾”中的夏目漱石是用“死”的炭火来锻炼“爱”的真金,即“因死见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寂寞无奈和悲哀无助。另外,鲁迅与夏目漱石又都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来反对一种虚假的爱与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十夜梦》
下载PDF
西方文学中“爱与死”主题初探——以《美狄亚》、《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辛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3期97-102,共6页
西方文学中"爱与死"主题的故事有几种不同类型,在《美狄亚》、《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中有全面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其形成有其西方个体本位文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源于生命意识的社会孤独感等原因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永恒价... 西方文学中"爱与死"主题的故事有几种不同类型,在《美狄亚》、《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中有全面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其形成有其西方个体本位文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源于生命意识的社会孤独感等原因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永恒价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 成因 审美价值
下载PDF
爱与死之间的蜿蜒与激荡——作为心理小说的《多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02,共5页
当我准备动用文字来讨论周碹璞的长篇小说《多湾》的时候,我再一次意识到,所谓文艺批评的确不是对一部作品作出简单的肯定性判断,或者否定性判断,而是这部作品已经展示的可阐释的意义空间所激发的一种学术言说的冲动,以及由此引发... 当我准备动用文字来讨论周碹璞的长篇小说《多湾》的时候,我再一次意识到,所谓文艺批评的确不是对一部作品作出简单的肯定性判断,或者否定性判断,而是这部作品已经展示的可阐释的意义空间所激发的一种学术言说的冲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批评家与作家、与读者构成的三方对话。《多湾》之所以能够引发我进入学术言说的冲动,是因为它展示了相当丰富的意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小说 意义空间 长篇小说 文艺批评 读者构成 肯定性 否定性
下载PDF
鲁迅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以《朝花夕拾》为例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春艳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1期122-128,共7页
总体来说鲁迅的作品,表现得很理性,大多呈现出苍凉阴郁、抨击讽刺的意味,而在1926年创作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则风格迥异。从《朝花夕拾》的情感脉络来看,这部散文集表露出了一个伟大但又平凡的普通人的情感,触摸到作者内心最深处的爱,... 总体来说鲁迅的作品,表现得很理性,大多呈现出苍凉阴郁、抨击讽刺的意味,而在1926年创作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则风格迥异。从《朝花夕拾》的情感脉络来看,这部散文集表露出了一个伟大但又平凡的普通人的情感,触摸到作者内心最深处的爱,每一篇文章都有温暖融入。其温暖的文字主要源于其1925年与许广平开始的爱情,当然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已过不惑之年的年龄阶段及其特殊的心理也促成了这部温暖的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作品 最温暖文字 文学本质 社会环境
下载PDF
生与死的搏斗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统照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3-43+45+44,45+44,共3页
生与死的搏斗王统照遗稿是一颗小草断了根———它不愿重生!是一颗小星从高空下陨———它不愿重耀光明!是一匹饿死的狸牲———它甘心把皮骨腐朽在血土腥丛!是一个这古国的馀民———他身经水淹、火灼,凶狼的口衔,饿灵的引逼,辗... 生与死的搏斗王统照遗稿是一颗小草断了根———它不愿重生!是一颗小星从高空下陨———它不愿重耀光明!是一匹饿死的狸牲———它甘心把皮骨腐朽在血土腥丛!是一个这古国的馀民———他身经水淹、火灼,凶狼的口衔,饿灵的引逼,辗轮的研磨,他能不欢喜急走,勉挣到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 王统照 法国大革命 旧体诗 李健吾 革命理想主义 党的领导 抗日战争
原文传递
爱与死的缠绵——《边城》的生命文化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剑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8-30,共3页
《边城》历来被误读为爱情悲剧,人们常被它表层的情节叙述所蒙蔽,而忽略了其中所蕴藏的作者对生命文化的热情和希望。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蕴藏其深层结构中的生命文化内涵:爱与死的缠绵,相互统一,构成了生命文化的“整体存在”。它... 《边城》历来被误读为爱情悲剧,人们常被它表层的情节叙述所蒙蔽,而忽略了其中所蕴藏的作者对生命文化的热情和希望。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蕴藏其深层结构中的生命文化内涵:爱与死的缠绵,相互统一,构成了生命文化的“整体存在”。它折射的是个体生命的一种人生形式,隐喻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深层结构 生命文化 《边城》
下载PDF
不言悲悲转浓 不言愁愁益深──浅论古代悼亡诗词的悲怆美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洁 《兰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悼亡诗词 纳兰性德 李商隐 虚实相生 史达祖 现实生活 顾贞观 《礼记·乐记》 情感的象征
下载PDF
镜中之像 像外之旨——洛夫诗作中的镜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志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93,共16页
在著名诗人洛夫的诗作中,镜像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参照钱钟书《管锥编》、拉康镜像理论和巴赫金的《镜中人》等多种理论资源,阐述洛夫诗作各个层面上对镜像的借重,包括诗人笔下诸多的"揽镜自照",也包括镜像的各种变体和延伸... 在著名诗人洛夫的诗作中,镜像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参照钱钟书《管锥编》、拉康镜像理论和巴赫金的《镜中人》等多种理论资源,阐述洛夫诗作各个层面上对镜像的借重,包括诗人笔下诸多的"揽镜自照",也包括镜像的各种变体和延伸:河水,图画,他人的眼瞳,乃至"倩女离魂式"的自反式观看,"我—你"两者间看与被看的交互叠印,揭示其从结构功能到人世喟叹,尤其是在表达爱情与战争—死亡等主题上的巧思妙想,也指出其尚有的缺憾,即对镜像膜拜而不是质疑之,由此失去使诗歌中的镜像更为丰富、更有现代哲学内涵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夫诗歌 镜像 结构性 被看的交叠
原文传递
孤岛上的煎熬——《李健吾传》之一章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石山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4-199,共16页
一、寂苦的心志 “这一支人马攻打东京,那一支人马袭取横滨,留下一支做为接应……” 坐在书桌前,李健吾打开报纸,反复拼排,把凌乱的材料聚在一起,整理出他的情报,组织成他的战略。 “老兄,你打到什么地方去了?”冥冥中一个声音问道。 ... 一、寂苦的心志 “这一支人马攻打东京,那一支人马袭取横滨,留下一支做为接应……” 坐在书桌前,李健吾打开报纸,反复拼排,把凌乱的材料聚在一起,整理出他的情报,组织成他的战略。 “老兄,你打到什么地方去了?”冥冥中一个声音问道。 什么地方去了!是的,弄错了。原来不是东京,不是横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传》 周作人 《文汇报》 郑振铎 孤岛 于伶 1938年 王统照 法租界
原文传递
给爱找一个归属——评渡边淳一《爱的流放地》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32-135,共4页
本文拟就渡边淳一《爱的流放地》里冬香生命中的两个男人进行分析,论述冬香最终走向死亡的必然性,探讨现代社会里传统婚姻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及"不伦与激情"的关系,同时对渡边先生的"爱与死"的主题进行解读,以期进入... 本文拟就渡边淳一《爱的流放地》里冬香生命中的两个男人进行分析,论述冬香最终走向死亡的必然性,探讨现代社会里传统婚姻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及"不伦与激情"的关系,同时对渡边先生的"爱与死"的主题进行解读,以期进入其情感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流放地》 不伦 激情
下载PDF
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69-74,共6页
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邹平一、情圣一、艺术化人格林黛玉也许是你最喜爱的美女形象,因为她是虚构的。你一定听人说过,倘若真的娶妻,他不会要黛玉,而会要宝钗。你不必真的不信。语言在假设情景中没有意义,只是... 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邹平一、情圣一、艺术化人格林黛玉也许是你最喜爱的美女形象,因为她是虚构的。你一定听人说过,倘若真的娶妻,他不会要黛玉,而会要宝钗。你不必真的不信。语言在假设情景中没有意义,只是一种行为,表明他在说话。你可以让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杨贵妃 杜丽娘 林黛玉 祝英台 走向 汤显祖 女性形象 柳湘莲
下载PDF
在相爱中相互解放——试论里尔克的爱情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克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71,共9页
在相爱中相互解放——试论里尔克的爱情观林克爱情是里尔克创作中的主题之一。在他的代表作《杜伊诺哀歌》中,诗人尤其对爱与死、爱与人的此在及其超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并以此为基础,糅合自己“学习爱情”的心得和“爱的漫长... 在相爱中相互解放——试论里尔克的爱情观林克爱情是里尔克创作中的主题之一。在他的代表作《杜伊诺哀歌》中,诗人尤其对爱与死、爱与人的此在及其超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并以此为基础,糅合自己“学习爱情”的心得和“爱的漫长经验”,提出了他独特的爱情观:“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尔克 情观 哀歌 柏拉图主义 那喀索斯 本体论意义 二元论 的能力 神秘主义色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