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战国策》的编写及有关苏秦诸问题 被引量:26
1
作者 徐中舒 《历史研究》 1964年第1期133-150,共18页
一、《战国策》的编写战国时代最基本的史料是《战国策》。此书出于战国秦汉间,是当时游说之士世代传习、随时增益和编录的总集,其中所保存的史料,也有不尽可信的。古代历史的编写,原有记言记事两途。《国语》、《国策》都是以记言为主... 一、《战国策》的编写战国时代最基本的史料是《战国策》。此书出于战国秦汉间,是当时游说之士世代传习、随时增益和编录的总集,其中所保存的史料,也有不尽可信的。古代历史的编写,原有记言记事两途。《国语》、《国策》都是以记言为主的书,除记言外,所记史事就非常简赅,往往不足以说明一事的原委本末;但在古代史料匮乏的时代,有时片言只字,也是非常可贵的记录。战国时代贵族没落,武士失职,游说实为当时贵游之士唯一的利禄之途。如果说春秋时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士君子必须学习的学科,《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秦 战国策 战国时代 六国 历史研究 燕昭王 公元前 孟尝君 三晋 春秋时代
原文传递
燕兵器铭文格式、内容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2
作者 沈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1-99,共9页
燕兵器铭文格式、内容及其相关问题沈融战国时期的燕国兵器普遍作铭,是研究燕国历史的极为可贵的实物资料.前辈学者对于燕国兵器铭文的考释已作出很大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战国文字同形异羲和同羲异形现象的普遍存在,各家... 燕兵器铭文格式、内容及其相关问题沈融战国时期的燕国兵器普遍作铭,是研究燕国历史的极为可贵的实物资料.前辈学者对于燕国兵器铭文的考释已作出很大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战国文字同形异羲和同羲异形现象的普遍存在,各家考释颇有分岐,文字无法识读或用意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 燕国 战国时期 步兵部队 中华书局 《说文》 军制改革 封建制 燕昭王 军队
下载PDF
燕王職戈考释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震泽 《考古》 1973年第4期244-246,共3页
1967年在辽宁省北票县东官营子发现一件铜戈,今藏辽宁省博物馆。全长27、高13、援长18、内长9厘米。形体较大,中脊略隆起,两旁有沟;胡刃有弧曲三,阑内三穿,直内一穿,内隅一穿,内上有虎形纹;铭文在胡上:郾王职作御司马(图一、二)。近代... 1967年在辽宁省北票县东官营子发现一件铜戈,今藏辽宁省博物馆。全长27、高13、援长18、内长9厘米。形体较大,中脊略隆起,两旁有沟;胡刃有弧曲三,阑内三穿,直内一穿,内隅一穿,内上有虎形纹;铭文在胡上:郾王职作御司马(图一、二)。近代发现的燕国诸王的兵器,如戈、戟、矛、剑之属,已见著录者不下四、五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大司马 燕国 赵武灵王 铭文 著录 省博物馆 兵器 战国时期 燕昭王
原文传递
马王堆帛书《战国策》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宽 《文物》 1975年第2期26-34,68,共10页
1973年12月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了一部类似《战国策》的帛书,未标书名,共分二十七章,有一万一千多字。其中有百分之六十左右不见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为我们研究战国中期合纵连横的战争提供了重要资料,这是值得重视的。因为这... 1973年12月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了一部类似《战国策》的帛书,未标书名,共分二十七章,有一万一千多字。其中有百分之六十左右不见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为我们研究战国中期合纵连横的战争提供了重要资料,这是值得重视的。因为这种合纵连横战争,都是一定阶级为推行一定的政治路线而采取的军事行动。本文先就史料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关于战国中期合纵连横战争和政治路线斗争,将别为一文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纵横家 苏秦 帛书 史料价值 今本 战国游说 合纵连横 燕昭王 汉书·艺文志
原文传递
关于《史记》所载苏秦史料的真伪 被引量:5
5
作者 高云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5年第4期46-47,45,共3页
关于《史记》所载苏秦史料的真伪高云海苏秦是战国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当时发生的很多事件都和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关苏秦活动的史料,以往主要见存于今传本《战国策》及司马迁的《史记》之中.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 关于《史记》所载苏秦史料的真伪高云海苏秦是战国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当时发生的很多事件都和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关苏秦活动的史料,以往主要见存于今传本《战国策》及司马迁的《史记》之中.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种类似于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战国策》 苏秦 司马迁 燕昭王 史料 过录本 帛书 真实性 公元前
下载PDF
帛书《别本战国策》各篇的年代和历史背景 被引量:6
6
作者 马雍 《文物》 1975年第4期27-40,26,共15页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别本战国策》二十七篇是一部珍贵的史料,其中只有十一篇可与《史记》、今本《战国策》对勘,另十六篇久己失传,连司马迁也未曾见过,可见这部文献已经堙没两千多年了。此书之出土,使我们在研究战国史的时候...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别本战国策》二十七篇是一部珍贵的史料,其中只有十一篇可与《史记》、今本《战国策》对勘,另十六篇久己失传,连司马迁也未曾见过,可见这部文献已经堙没两千多年了。此书之出土,使我们在研究战国史的时候开拓了新的眼界。战国时代是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是儒家路线同法家路线进行激烈斗争的时代。研究战国史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就史料情况言,却不免令人有棘手之感。旧有文献对这个时代的记载相当简略,零散而混乱,传说纷纭,矛盾百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苏秦 公元前 帛书本 燕昭王 史记 历史背景 齐国 今本 战国史
原文传递
学习支架:给学生理解诗人情感提供支持
7
作者 王彤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2,共2页
中国古代有登高必赋的文化传统。唐代诗人陈子昂被贬后,心情极度苦闷,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思接千载,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意境深邃遒劲,语言刚健质朴,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 中国古代有登高必赋的文化传统。唐代诗人陈子昂被贬后,心情极度苦闷,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思接千载,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意境深邃遒劲,语言刚健质朴,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与孤寂,情感沉雄悲壮,荡气回肠。韩世坤老师为学生体验这一阅读过程提供了学习支架,或适当提问,或举例说明,或指导朗读,或提示建议,或提供资料,使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与积极的分享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支架 《登幽州台歌》 诗人情感 燕昭王 思接千载 登高必赋 壮志难酬 指导朗读
下载PDF
笔下有风云 书中藏精神——《河北改革创新故事》编创有感
8
作者 康少滨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9期22-23,共2页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的涿鹿,是华夏文明之始。炎、黄二帝与蚩尤部落战争与融合的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千古文明开涿鹿,合符文化定中华”,自此,我们拥有了一个“中华儿女”的名字。斗转星移...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的涿鹿,是华夏文明之始。炎、黄二帝与蚩尤部落战争与融合的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千古文明开涿鹿,合符文化定中华”,自此,我们拥有了一个“中华儿女”的名字。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大河之北,独具地域特色的燕赵文化逐渐形成。战国时期,雄才大略的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英才,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文化 涿鹿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河北省西北部 华夏文明 燕昭王 战国时期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博物馆活动策划--以河北省为例
9
作者 刘寅 《沈阳文旅》 2024年第6期103-105,共3页
河北省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策划,可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得到活化利用,增强公众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一、河北省地域文化资源概述河北省地... 河北省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策划,可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得到活化利用,增强公众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一、河北省地域文化资源概述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濒渤海,西倚太行山脉,北靠燕山,南界黄河故道,其地理位置处于中原、边塞与京畿的交汇地带,这种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赋予了河北省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历史上,河北省曾是燕赵两国的核心区域,形成了独特且影响深远的燕赵文化,以慷慨悲歌、重信尚义、英勇豪迈著称,这一文化内涵既体现在战国时期的燕昭王励精图治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中,也延续至后世的文学艺术与民间习俗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策划 地域文化资源 燕赵文化 人文底蕴 民间习俗 胡服骑射 燕昭王 文化视角
下载PDF
邹衍年谱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90年第2期56-,55,共2页
公元前324年周显王45年,齐威王33年。邹衍约在此年生于齐。公元前320年周慎靓王元年,齐宣王元年,魏惠王改元15年。邹衍约4岁,在齐。孟子到大梁(开封)见梁惠王。邹衍不可能与孟子同时适梁见梁惠王。公元前319年周慎靓王2年,齐宣王2年,魏... 公元前324年周显王45年,齐威王33年。邹衍约在此年生于齐。公元前320年周慎靓王元年,齐宣王元年,魏惠王改元15年。邹衍约4岁,在齐。孟子到大梁(开封)见梁惠王。邹衍不可能与孟子同时适梁见梁惠王。公元前319年周慎靓王2年,齐宣王2年,魏惠王改元1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公元前 燕昭王 魏惠王 孟子 宣王 改元 平原君 大梁 秦昭襄王
下载PDF
关于燕下都始建年代的探讨与思考
11
作者 王文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燕下都是东周时期文化内涵丰富的燕国都城遗址。文章从武阳城始建年代这一争议较大的问题出发,对学界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综合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以燕南长城的修筑时间为佐证,推测战国中期燕文公开始营建武阳城,燕昭王时进一步扩建... 燕下都是东周时期文化内涵丰富的燕国都城遗址。文章从武阳城始建年代这一争议较大的问题出发,对学界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综合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以燕南长城的修筑时间为佐证,推测战国中期燕文公开始营建武阳城,燕昭王时进一步扩建,并将其作为燕下都。燕下都始建年代的确定对于探讨战国时期燕国多座都城是“前后相继”还是“南北并存”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下都 始建年代 燕文公 燕昭王 燕南长城
下载PDF
战国中期的合纵连横战争和政治路线斗争——再谈马王堆帛书《战国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宽 《文物》 1975年第3期1-8,80,共9页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部《战国策》性质的帛书,这是值得重视的新发现的战国史料。这书前半部十四章,除了第十三章是附带插入的韩(曰寅)(即韩珉)给齐湣王的书信以外,都是苏秦给燕昭王、齐湣王的书信和游说辞。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苏秦资...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部《战国策》性质的帛书,这是值得重视的新发现的战国史料。这书前半部十四章,除了第十三章是附带插入的韩(曰寅)(即韩珉)给齐湣王的书信以外,都是苏秦给燕昭王、齐湣王的书信和游说辞。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苏秦资料,我们可以从这里比较清楚地了解到当时合纵连横斗争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纵连横 战国策 战争 孟尝君 齐国 路线斗争 燕昭王 帛书 策略 奴隶主贵族
原文传递
燕都兴废、迁徙谈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2-130,110,共10页
燕都兴废、迁徙谈陈平一、初都“燕亳”的兴废与迁徙当今中国史学界一般认为,姬姓燕国的初都是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的那座古城。但这一认识来之不易,是历史考古工作者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辛勤发掘和潜心研究才获得的真知... 燕都兴废、迁徙谈陈平一、初都“燕亳”的兴废与迁徙当今中国史学界一般认为,姬姓燕国的初都是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的那座古城。但这一认识来之不易,是历史考古工作者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辛勤发掘和潜心研究才获得的真知硕果。三十多年前,在房山琉璃河古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燕昭王 战国中期 燕都 《战国纵横家书》 蓟城 始建年代 燕国 《左传》 文物研究
下载PDF
关于帛书《战国策》中苏秦书信若干年代问题的商榷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鸣 《文物》 1975年第8期23-30,共8页
《文物》1975年第4期发表了马雍同志的《帛书〈战国策〉各篇的年代和历史背景》一文。其中,关于最重要的苏秦书信部分,提出了"帛书四是帛书前十四篇中时间最晚的一篇",和"帛书第四篇虽非苏秦绝笔之书,可也是他死前不久... 《文物》1975年第4期发表了马雍同志的《帛书〈战国策〉各篇的年代和历史背景》一文。其中,关于最重要的苏秦书信部分,提出了"帛书四是帛书前十四篇中时间最晚的一篇",和"帛书第四篇虽非苏秦绝笔之书,可也是他死前不久的一封书信"的论点,以及根据这个论点而以帛书四"作为提纲",排定十四篇帛书的年代,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苏秦 战国策 书信 齐国 商榷 燕昭王 孟尝君 内容分析 年代
原文传递
试论燕下都城址的年代 被引量:5
15
作者 瓯燕 《考古》 1988年第7期645-649,共5页
燕下都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它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2.5公里。其北依北易水,南临中易水,北、西和西南有山峦环抱,东南面向华北大平原。城的地理位置颇合《管子·乘马篇》所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 燕下都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它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2.5公里。其北依北易水,南临中易水,北、西和西南有山峦环抱,东南面向华北大平原。城的地理位置颇合《管子·乘马篇》所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它是燕国南部政治、经济的中心,亦是进取和防御赵、齐的军事重镇。据《水经注·易水》云:"易水又东迳武阳城南。盖易自宽中历武夫关东出,是兼武水之称。故燕之下都,擅武阳之名。"可知其城名武阳。由于燕同时有蓟之都城,故称蓟为上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昭王 战国时期 城址 战国晚期 燕国 战国策 武阳 经济的 水经注 易县
原文传递
燕王铜戈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永士 《河北学刊》 1984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燕国之燕,史籍皆作“燕”。西周金文作“匽”,或作“匽”。战国时期,“匽”字加邑旁,书作“郾”,这已由出土的燕国青铜器铭文得到确证。 燕国自燕易王十年(公元前323年)称王后,燕国的青铜兵器上,绝大部分都铸有燕王的名字,这对考证《史... 燕国之燕,史籍皆作“燕”。西周金文作“匽”,或作“匽”。战国时期,“匽”字加邑旁,书作“郾”,这已由出土的燕国青铜器铭文得到确证。 燕国自燕易王十年(公元前323年)称王后,燕国的青铜兵器上,绝大部分都铸有燕王的名字,这对考证《史记·燕召公世家》所记燕之世系中失去王名者,提供了宝贵资料。 燕国自燕易王称王后,经历了燕王哙、燕昭王、燕惠王、燕武成王、燕孝王和燕王喜六代。过去出土的燕国青铜兵器上铸有王名的有:郾王职、郾王戎人、郾王(吅言)和郾王喜四代。这四王的青铜兵器出土不少,都散见于过去的著录中,如:刘体智的《小校经阁金文拓本》、《善斋吉金录》,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邹安的《周金文存》,陈介祺的《(?)斋吉金录》,端方的《陶斋吉金续录》,方濬益的《缀遗斋彝器考释》,于省吾的《商周金文录遗》及《易水金石志》等。 解放后,燕下都遗址又出土了郾侯载戈、郾王职戈和郾王喜戈。1973年4月,燕下都第23号遗址南部又出土铜戈108件,其中铭文清晰的计有:郾王职戈24件,郾王戎人戈37件,郾王(吅言)戈16件,郾王喜戈8件,总计85件。 本文根据这批铜戈的资料和已发表的或见于著录的资料,对燕国的铜戈形制、名称做一初步研究,并对这四王的世系做一初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王 兵器 燕昭王 燕国 王铜 召公 公元前 太子 世系 世家
下载PDF
乌桓与鲜卑——前赴后继的东胡兄弟
17
作者 高洪雷 《春秋》 2023年第6期44-49,共6页
匈奴在战国时期被称为胡人,另一支游牧民族因居住在匈奴以东而被称为东胡,东胡就是乌桓与鲜卑的祖先。东胡在辽河上游崛起。春秋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北部,如同自己的草原邻居匈奴一样,他们常常越过边界到燕国抢劫。东周王十五年(前300)... 匈奴在战国时期被称为胡人,另一支游牧民族因居住在匈奴以东而被称为东胡,东胡就是乌桓与鲜卑的祖先。东胡在辽河上游崛起。春秋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北部,如同自己的草原邻居匈奴一样,他们常常越过边界到燕国抢劫。东周王十五年(前300),燕昭王任命秦开为将军,率大军进攻东胡,迫使东胡向北溃退千里,远迁到今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燕昭王 战国时期 西拉木伦河流域 秦开 乌桓 老哈河 游牧民族
原文传递
论陈子昂的边塞行与边塞诗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婕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05-111,49,共8页
唐代诗坛,群星灿烂,流派众多。其中边塞诗派以写边塞战争、边塞风光、边塞生活等独特风格别树一帜,深得后世喜爱。学术界讨论边塞诗,往往盛称岑参,高适,并有许多专文研究;但对于唐代初期的边塞诗作,却很少有人论及,至于对开有唐一代诗... 唐代诗坛,群星灿烂,流派众多。其中边塞诗派以写边塞战争、边塞风光、边塞生活等独特风格别树一帜,深得后世喜爱。学术界讨论边塞诗,往往盛称岑参,高适,并有许多专文研究;但对于唐代初期的边塞诗作,却很少有人论及,至于对开有唐一代诗风的陈子昂的边塞诗作,尽管许多论著中提到了,但迄今未有专文加以论述。事实是:陈子昂早在青年时期就满怀报国志向,慷慨从戎,两历边塞,在筹策安边的同时写下了许多与边塞有关的著名的诗文,是一个身体力行的边塞诗人;陈子昂的边塞诗作内容丰富多彩,格调质朴刚健,曾经对盛唐边塞诗产生过重大影响,是边塞诗从初唐转入盛唐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边塞诗人 武则天 统治者 学术界 足食足兵 政治家 边塞战争 吐蕃 燕昭王
下载PDF
乌桓的起源地与赤山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博泉 《北方文物》 1984年第2期51-55,共5页
乌桓原属东胡。燕昭王十五年(前二九六年)以前,东胡分布在燕国的北方,秦开击破东胡后,东胡却地千余里,燕筑长城、设五郡,使居五郡塞外。及至公元前二百年,东胡部落联盟又被匈奴冒顿击破,乌桓、鲜卑从东胡母胎中分出,向北迁徙。乌桓北迁... 乌桓原属东胡。燕昭王十五年(前二九六年)以前,东胡分布在燕国的北方,秦开击破东胡后,东胡却地千余里,燕筑长城、设五郡,使居五郡塞外。及至公元前二百年,东胡部落联盟又被匈奴冒顿击破,乌桓、鲜卑从东胡母胎中分出,向北迁徙。乌桓北迁后属于乌桓山,此后便以乌桓山为其起源圣地,臣附于匈奴。汉武帝元狩四年(前一一九年),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左部地,又将乌桓向南迁徙,分布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桓 匈奴 汉武帝 拓跋鲜卑 部落联盟 辽东郡 霍去病 后汉书 燕昭王 长城
原文传递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前十四章结构时序考辨 被引量:3
20
作者 青城 《管子学刊》 1995年第2期80-84,共5页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前十四章结构时序考辨青城一九七三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帛书,其中有《战国纵横家书》共二十七章。这二十七章帛书,按原抄写次序自然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十四章,是有关苏泰为燕间齐的材料,内...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前十四章结构时序考辨青城一九七三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帛书,其中有《战国纵横家书》共二十七章。这二十七章帛书,按原抄写次序自然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十四章,是有关苏泰为燕间齐的材料,内容集中,密切联系,自成独立部分,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纵横家书》 帛书 苏秦 燕昭王 原有结构 吕氏春秋 《战国策》 北京师范大学 《史记·秦本纪》 齐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