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地炭、熟地炭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娴 王娜 +1 位作者 卫向龙 张振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737-1739,共3页
地黄为河南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目前中医临床上地黄较为常用的炮制品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其中生地炭和熟地炭用于止血。本文通过查阅汉代至清代中医药学本草文献及其它相关现代文献,进行系统地... 地黄为河南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目前中医临床上地黄较为常用的炮制品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其中生地炭和熟地炭用于止血。本文通过查阅汉代至清代中医药学本草文献及其它相关现代文献,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弄清生地炭、熟地炭的历代炮制演变情况及炮制前后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影响。为揭示中药炒炭炮制的科学内涵、扩大地黄炮制品在中医临床的应用范围,并为临床上合理有效利用生地炭和熟地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 熟地 炮制沿革 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熟地炭的炮制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娜 卫向龙 +1 位作者 张振凌 李娴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2-14,共3页
目的:优选熟地炭的炮制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对炮制温度、时间和炮制方法 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吸附力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熟地炭的炮制工艺。结果:炮制温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熟地炭的最佳工艺条件... 目的:优选熟地炭的炮制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对炮制温度、时间和炮制方法 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吸附力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熟地炭的炮制工艺。结果:炮制温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熟地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炮制温度200℃,烘15 min。结论:优选的熟地炭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其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 炮制 吸附力 水浸出物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熟地黄炭补血止血作用的炮制机制探索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娴 王娜 卫向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3,共5页
目的:筛选熟地黄炭止血的主要药效部位,探讨其补血止血作用的炮制机制。方法:以小鼠的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为指标筛选熟地黄炭止血的有效部位;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同时结合尾部放血,以8%无水乙醇代替自由饮... 目的:筛选熟地黄炭止血的主要药效部位,探讨其补血止血作用的炮制机制。方法:以小鼠的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为指标筛选熟地黄炭止血的有效部位;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同时结合尾部放血,以8%无水乙醇代替自由饮水的方法共同建立大鼠血虚出血模型,观察其一般体征、病理组织,测定大鼠的血常规指标即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和白细胞总数(WBC);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中、低切下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和凝血4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熟地黄炭组、熟地黄炭水部位组均可缩短小鼠BT和CT。与空白组比较,血虚出血模型组大鼠的RBC,HGB和WBC均明显降低;高、低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升高;PT,TT和APTT均延长,FIB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熟地黄炭组大鼠的RBC,HGB和WBC均明显升高;高、中、低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均降低;PT,TT和APTT均缩短,FIB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熟地黄炭水部位组大鼠的RBC和HGB均升高;高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降低;PT,TT和APTT均缩短,FIB减少。结论:熟地黄炭通过升高大鼠RBC,提高HGB,改善环磷酰胺与放血所致血虚大鼠的体征,表现了其补血的作用;同时通过缩短大鼠TT,PT和APTT,降低FIB的含量,表现了其止血的作用。提示熟地黄炭针对血虚出血大鼠模型发挥了较好的补血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 补血止血 血虚出血 炮制机制 凝血酶时间 白细胞总数
原文传递
生地黄炭及熟地黄炭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娴 卫向龙 +3 位作者 李凯 田连起 石延榜 张振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7-929,共3页
目的:研究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生地黄炭、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制提供前期的实验基础。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熟地黄、炒生地黄炭、炒熟地黄炭、... 目的:研究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生地黄炭、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制提供前期的实验基础。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熟地黄、炒生地黄炭、炒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地黄、炒生地黄炭、炒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P<0.01);煅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P<0.05);与生地黄组比较,炒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P<0.05);与熟地黄组比较,炒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P<0.01)。结论:生地黄炭和熟地黄炭均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且生地黄制炭后增强了止血作用、熟地黄制炭后产生了止血作用,不同制炭方法对生地黄炭和熟地黄炭止血作用没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 熟地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原文传递
煅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娴 卫向龙 +3 位作者 石延榜 李凯 田连起 张振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984-986,共3页
目的:研究煅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生地黄炭、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前期的实验基础。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熟地黄、煅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 目的:研究煅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生地黄炭、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前期的实验基础。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熟地黄、煅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地黄、煅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均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与生地黄组比较,煅生地黄炭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熟地黄组比较,煅熟地黄炭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结论:生地黄炭和熟地黄炭均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且生地黄煅炭后增强了止血作用、熟地黄煅炭后产生了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地黄 熟地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下载PDF
炒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娴 卫向龙 +3 位作者 王娜 李凯 田连起 张振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研究炒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生地黄炭、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前期的实验基础。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熟地黄、炒生地黄炭、炒熟地黄炭... 目的:研究炒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生地黄炭、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前期的实验基础。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熟地黄、炒生地黄炭、炒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均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与生地黄组比较,炒生地黄炭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熟地黄组比较,炒熟地黄炭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结论:生地黄炭和熟地黄炭均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且生地黄炒炭后增强了止血作用、熟地黄炒炭后产生了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生地黄 熟地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下载PDF
比较不同制炭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娴 卫向龙 +3 位作者 石延榜 李凯 田连起 张振凌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20-321,共2页
目的:比较炒炭法和煅炭法炮制的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研究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合理的制炭方法。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熟地黄、炒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 目的:比较炒炭法和煅炭法炮制的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研究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合理的制炭方法。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熟地黄、炒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炒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煅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熟地黄组比较,炒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煅熟地黄炭组比较,炒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炒熟地黄炭和煅熟地黄炭均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且制炭后熟地黄产生了止血作用,但不同制炭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炭对其止血作用没有显著影响,故临床宜选择易于操作的炒炭法炮制熟地黄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 熟地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